图源:网络

宁德时代技术出海,必须小心美国对电池技术的公开抢劫

214日福特率先公布与宁德时代合作投资建厂的消息并得到宁德时代确认后关于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出海美国市场的事件多方立场态度是复杂的发展态势仍然是未知的

图源:福特中国官方
图源:福特中国官方

217彭博社报道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最近达成协议的事情将被审查,以确保宁德时代电池核心技术不会泄露给福特公司。

虽然这一消息没有被官方证实但是217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大幅下跌5.01%,有推测称是受到上述消息影响

与此同时这一事件的复杂性还在于这一合作在美国政客之间也充满争议

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公开表示,此次合作“这只会加深美国对中国电池技术的依赖”致信给美国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能源部长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和运输部长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呼吁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立刻审查宁德时代和福特的这宗交易。

美国财政部拒绝发表评论,但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在社交平台上做出了回应“将先进的制造能力从海外引进到美国,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这能够刺激我们的经济,并创造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

此前弗吉尼亚州州长甚至直接拒绝了该厂在佛吉尼亚州建设的打算

这些都加剧了宁德时代出海美国的风险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宁德时代技术出海绝不是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汽车工业“拿市场换技术”的扭转甚至可以说宁德时代在当地很难得到政策支持它也未必能够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美国的主要手段

宁德时代进军美国的挑战很多,但是这是它全球化故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部分。

相比起来,美国车企又何尝不是挑战重重,在电动化的巨大浪潮中缺少一家“宁德时代”。

美国没有“宁德时代”

2021年8月,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集团的高管们被美国总统拜登邀请进入白宫,并一同立下“军令状”:到2030年,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没有受邀的马斯克甚至还为此“吃醋”了。

与此同时,强调“美国制造”的拜登政府还在酝酿一件大事,将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产业及供应链,拉回美国国内。

但电池恰恰是美国目前的弱项,他们压根就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宁德时代”。

纵观全球市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前十名的企业全部为中日韩三国的企业。

图源:SNE Research
图源:SNE Research

美国在动力产业上的落后,既有先天不足——锂电池材料美国本土供应更少,劳动力成本高的因素;也有过去十年来在工业体系、政策摇摆的后天因素掣肘,导致原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应对石油危机就开启的锂电池技术研究没能持续。

国锂电池产业化最终没有借助商业化的推动实现产业化发展,也让动力电池成为如今美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2022年,美国电动车销量不足100万辆,电动车渗透率刚刚超过6%。而中国的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近30%电动车销量是其五倍

立下军令状后,通用、福特也纷纷表了决心:

福特计划到2026年底时电动汽车年产量达到200万辆,并将投资500亿美元用于拓展电动汽车市场。
通用表示将于2025年实现北美地区电动车业务盈利,计划产能突破100万辆。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转型,对于美国本土车企来说,电动化都已经箭在弦上。与此同时,美国车企亟需一个靠谱的动力电池合作伙伴。

此前在中国市场没有尝到甜头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都早早将触角伸向北美,并大多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合资的方式建设工厂,供应电池。

但是,因为技术和专利纠纷,问题频发。

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与SKI因为商业机密纠纷案,曾一度导致福特无法向SKI采购电池,大众也差点因此断供。

虽然最终LG新能源与SKI之间达成和解,但是这也让与两家动力电池企业合作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们意识到作为合作伙伴他们仍然不够靠谱

除了彼此之间的商业机密纠纷质量问题也让美国汽车制造商承受着召回风险

2019搭载LG电池的雪佛兰Bolt,曾因电池可能存在起火风险而遭到大规模召回去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还对采用LG电池的新能源车展开调查,涉及的车辆达到了13.8万辆。

因为自燃事件,LG最终向通用赔偿19亿美元 图源:网络
因为自燃事件,LG最终向通用赔偿19亿美元 图源:网络

这样一来,一家来自电动汽车市场发达地区,且经过严格市场验证的宁德时代,其实是美国车企们更希望选择的。

同时,美国电动车要想快速规模化,必须实现成本控制这也是美国想要推广电动车最头疼的问题——成本降不下来

电池成本降下来了电动车价格也就跟着降下来了进入中国生产后装上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3销量因此快速增长的例子就是最好的验证。

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近日行业活动上就公开表示,是中国引领了磷酸铁锂电池装乘用车的潮流。

但是宁德时代才是最懂磷酸铁锂的

相比于宁德时代,日韩动力电池厂商在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与生产上远落后,LG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的商业化还在路上,而急于快速发展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们已经等不及了。

除了坐拥磷酸铁锂电池这个王牌,宁德时代在同时研究磷酸锰铁锂、钠电池以及更加耐寒、能量密度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及电池包技术。

无论是成本优势还是技术实力宁王都远在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之上毫无疑问中国在动力电池技术上的发展和产业链优势让美国汽车制造商们羡慕也让美国政府忌惮

但美国总是在“使绊儿”

除去宁德时代,在美国打拼多年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一路走来也并不那么顺风顺水

去年底,通用与LG新能源宣布对他们在2021年投资的位于田纳西州的电池厂追加投资以提升电池产量,并取消了二者在印第安纳州的第四家电池工厂建设计划。

据悉二者的第四家电池工厂计划被取消主要是因为LG方面考虑到前三家工厂目前只有一家投入生产,并且鉴于当前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稳定,认为投资合作速度过快,所以针对通用提议的第四家工厂投资计划LG方面一直拖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复,最终导致该计划破裂

韩国动力电池厂商在美国投资开始变得谨慎,又要与合作伙伴维持稳定的供应关系,这些都基于去年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它提供的补贴对电池厂商充满诱惑,但在美国建厂的潜在风险,也让海外电池厂商更加谨慎。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面对的局面甚至比LG新能源更加复杂。

《通胀削减法案》中对电动汽车补贴设置了苛刻的要求,美国政府虽然愿意向购买电动汽车或二手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以及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是要求电池组件和原材料的本土化采购。

同时该法案还要求,到2024年之前,电动汽车电池中使用的关键矿物有50%来自北美或美国盟国,这一比例到2026年底上升到80%,电池组件价值百分比更要求在2028年底后达到100%。反之,如果来自“外国敏感实体”,则将取消税收抵免资格而关于外国敏感实体界定并不十分清晰

或者说是否并被认定为敏感实体可能就在美国政府一念之间

该法案的出现,对所有进入美国市场的外国厂商都是一击重创,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则更加严重。

正如近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在光明日报发文中的分析《通胀削减法案》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其目的是从多角度维护美国的利益。

王栋教授甚至指出该法案对新能源领域的倾斜并不能掩盖旨在收割他国制造业、引导资金与生产回流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产业链脱钩的政策本质。

所以说宁德时代进入美国不仅挑战重重还可能充满陷阱

警惕“美国陷阱”

事情进展到此,我们暂时还不能乐观地认为,这是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出海的一次绝佳范本,因为宁德时代除了要面对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还不得不警惕韩国动力电池企业曾经在美国遭遇的“公开技术抢劫”。而是否涉及技术外流,也是中国政府所担心的。

去年日本媒体《日经亚洲评论曾报道LG新能源收到合资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要求分享敏感技术信息的请求。在二者合资建厂的过程中通用“为了确认电池的安全性”为由LG新能源索取与稳定性直接相关的电池输出相关实验数据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韩国《东亚日报》也报道根据韩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传出的消息,韩三大电池厂商在赴美投资过程中,均被要求“共享核心技术资料”。

福特也有这样的“前科”

此外韩媒报道福特在与SKI协商电池合资计划时,也要求共享电池密度相关技术。在谈判过程中,SKI韩国《产业技术保护法》规定电池技术被指定为国家核心技术为由拒绝技术共享时福特甚至直接去访问了韩国产业资源通商部,要求证实韩国企业的说法是否有法律依据

据悉福特与SKI的这场技术共享拉锯战持续了一度时间

去年9韩国政府还拒绝批准EV电池材料公司韩国L&F在美国建厂的请求

韩国L&F公司是制造镍比重较高的高镍NCM(镍、钴、锰)材料的公司,该公司生产制造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系统(ESS)等产品的定制型材料。

韩国产业部给出的理由是,充电电池相关材料、工艺、生产技术是决定电池产业竞争力基础的最尖端技术。如果这些技术流向海外,将会对韩国产业和国家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政府如此警惕中国政府更不能放松甚至可以说合理的审查是此次合作过程中必要的一部分

从这种角度说,如果中国政府对宁德时代与福特合作开启审查甚至不乏帮助宁德时代排除陷入贸易保护陷阱保护核心技术外流的可能性

但是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最终选择技术出海不参与资本层面的合作以几乎为零的资金投入,在避开很多政策风险的前提下为福特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这是一种全新的并且在目前阶段更为合适的方法也是宁德时代坚持正常化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欧阳明高院士对该合作也评价称宁德时代和福特建厂,用技术“提成”,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例子

至于它最终将如何走下去无论是宁德时代的同行还是全球相关产业也都在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