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在工作之后,我的阅读就不得不是碎片化的。睡前的一小段时间是难得可以静下心来留给自己阅读的时候。
最近常放在枕边的,是美国作家傅高义写的《邓小平时代》。
现在比我更年轻的人(我是80年代初生人)可能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过去这几十年这个国家发生的变化,放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少有的巨大和伟大。在过去的那段时间,真实世界最终发生的一切,远远超过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力。现实超过想象,这样的时刻在时间长河里也是难得且珍贵,幸运的是,现在看这段文字的人,要么有幸参与并见证了,要么本身就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孩子。
这个时代之所以最终用了一个人的名字来命名,那是因为,真的有人能在历史的迷雾中,最终看到时代生长的样子,并参与推进出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他本身成为这历史的一部分重读《邓小平时代》,于我来说,是试图通过回望过去,去看到未来生长的历史的线头,更是为了以此获得更大的勇气、想象力和更笃定的认识。
还有一本也是在睡前枕边读完的书,是安妮.埃尓诺的《一个女人的故事》。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认识父母是一个漫长且滞后的过程。所有人都有父母,但终究很少人能真正认识自己的父母——这很让人难过,更让人难过的是,这个事情大部分人经常在父母离开后才意识到。
在这本书里,为了找到并看到自己逝去的母亲,安妮埃尓诺拉上她能知道、感受并看到的所有时代的碎片去折射、去拼接、去放大、去定格……最终她不仅找到了她的母亲,还找到了她母亲身处的时间、时代,参与构成母亲生命的许多人,甚至,还找到了她自己本身。
还想推荐一本适合在睡前阅读,并且令人心安的书:李敬泽老师的《上河记》。
这本书开始于李敬泽老师的青春,延续到了他的当下。他还是个文学杂志的编辑的时候,直觉自己要走入群山、原野、河流、村庄和城市,他当时以为自己试图用自我的感受和思考当一面面镜子,以自己的灵魂去映照一次世界——灵魂映照出世界,或许这是灵魂拥有世界的方式。后来,他发现,那其实更是把山川河流当作一面面镜子,一次次映照自己——或许他更好奇的,是自己灵魂的样子。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会开始对自己的灵魂好奇,好奇灵魂的模样和形状,只是后来太多尘俗的因果裹住了灵魂,这让灵魂笨重迟钝了,但也安定、踏实了。但新鲜、敏感的灵魂不会被现实简单细小的因果轻易说服、安抚,这样的灵魂,终究一定要看到自己的,
因此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长达三十年的旅行,其实,这从来是一个新鲜、敏感的灵魂如何经历这世界、如何试图看到自己灵魂耐心、真挚、漫长的记录。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作者蔡崇达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0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可以推荐一些晚上睡前看的好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