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的小拇指变形了。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东北老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在家生活,自然是免不了父母的叮嘱和唠叨。就在前几天,我的母亲不经意间的叮嘱我:少玩手机、让眼睛、大脑和手指都休息休息。
起初我对这句话不以为意,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然而直到晚上我盯着自己手指研究的时候,我才发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我的小拇指已经开始变形了。
变形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长时间用小拇指拖着厚重的手机,导致小拇指变弯,形成变形。
所以,今天这个文章我想吐槽一下目前的手机产品现状。
事实上,在2020年之前,我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屏手机爱好者,最后使用的一款小屏手机是在2017年购买的iPhone 8,最后由于性能和存储原因只能被迫换掉。
在iPhone 8之后,我购买的第一款所谓的“大屏”手机是iPhone 11,也就是从这开始,由于大屏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我的小拇指进入“超负荷”状态。
对我来说,大屏手机为我来的缺点要大于优点。先声明,我不是一个喜欢用手机看视频、玩游戏的用户,日常需求最高的也就是微信打字、接电话,所以大屏手机的优势(观影、游戏)我几乎没有机会体验。
优点感知不强,但缺点却让我很头疼。首先就是屏幕问题,更大的屏幕让我很难单手操作,哪怕单手打字我也经常会经常虎口误触(九键拥趸)。
再者就是重量,除了给小拇指留下不可恢复的创伤外,沉重的手感也是让人头疼的一点,iPhone 11还好一些,如果是一些Android平台的旗舰,相信和我一样,喜欢把手机揣在裤兜的朋友对于手机重量一定有更深的感悟。
所以对我来说,大屏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升级,却对我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恢复的伤害。
小拇指变形的远不止我一人
今年五月份,热搜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你习惯用小拇指当支架托住手机吗#,话题阅读次数达到了足足3.1亿,由此可见用户对于这一行为的关注程度。
在这一话题中,网友们也将自己小拇指的变形情况发了出来,说实话,我感觉比我的还要严重,甚至有些已经呈现缺口状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骨骼变形,对人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话题中有医生指出:骨骼在长时间的受压后会产生一定形变,若长期同一姿势握持手机,局部软组织受到过大压力,可能会产生病理性改变,如凹陷、变形等,如果引发腱鞘炎需及时治疗。
聊完了健康方面,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和我们相关的产品方面的问题。
在我看来,手机造成人身体组织受损,最大的原因是如今的尺寸与重量,一些外形设计对手指的影响反而没那么大。
“大屏”手机,多大才叫大?
我们来聊聊手机的尺寸。
我印象最深的一款所谓“小屏旗舰”,是魅族18系列中的魅族 18S,这款手机屏幕尺寸为6.2英寸,采用骁龙888+移动平台,2K+120Hz 四曲面屏幕,综合素质表现非常不错。
然而在宣传时,这款手机被称为“满血小钢炮”。
难不成是我对小屏手机有什么误解吗?6.2英寸放在几年前,明明已经算是大屏手机了,对于手小的女性来说,单手操作很有可能都无法实现。
无独有偶,小米在小米 12的产品发布会上,宣传小米 12是单手握持手感最好的小尺寸旗舰,屏幕尺寸为6.28英寸。
虽然我不能理解国内手机厂商对于小屏手机的定义,但我们可以看看国外厂商是怎么做的。
iPhone 12 mini是苹果推出的首款mini系列产品,也是市面上公认的、手感最好的小屏系列手机,屏幕尺寸只有5.4英寸,单手操作毫无压力,并且出色的手感让这台手机并不需要小拇指托举。
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里我并不是呼吁手机厂商去专门做小屏手机(如果还是高价低配,哪怕做了也不一定会有多少消费者买单),只是说大家在做手机的时候尽量注意一下尺寸,让其对人体影响别那么大就可以了。
目前的旗舰手机尺寸都达到了6.7英寸以上,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展开尺寸和厚度要更大一些。
这样的数据,对于手指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
“旗舰半斤机”,消费者的无奈之选
聊完了尺寸,我还想和大家聊聊重量。
可能很多朋友是买的早期旗舰手机,那你一定对“半斤机”这个外号深有感触。
比如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重达221.8g的机身,一定会让你习惯出门背包。
再比如小米 11 Ultra,234g机身加持,突破性的前后双屏设计,你肯定不舍得将其放入裤兜里。
又或者是vivo X80 Pro,用219g的机身重量感受可能偶尔才会体验影像魅力。
再或者是OPPO Find X5 Pro,感受218g陶瓷机身带来的温润手感。
要知道,半斤的重量为250g,每天用小拇指拖着将近半斤重的手机,这本身就是一件伤害极大的事。
在手机重量的不断“加码”过程中,骁龙888和骁龙8 Gen 1是一切的转折点。由于高通在这两代产品上采用了三星的制程工艺,导致芯片发热巨大,一度被称为“火龙”。
手机厂商为了避免消费者意识到自身产品的“火热”,每家都在宣传自己的“驯龙”实力。当然了,手机厂商所谓的驯龙,很大程度上就是增加机身内空间,并且塞入更大尺寸的均热板,这也导致那个时期的手机都厚且重。
一直到骁龙8+ Gen 1,重新采用台积电代工,手机重量才逐渐下降,重新迈入200g以内的水平。
但买了这段时间产品的消费者,很难受。
接近半斤的重量,会逐渐影响小拇指的形体,并且慢慢变形,影响身体健康。
这些厂商在产品设计和技术上所产生的问题,最后只能由消费者来默默买单。
我想帮我们这群“受害者”说两句
这两年手机厂商在为手机不断做技术升级、也不断的提高性价比(或许性价比有一部分就是我们口中的“大屏”),但从目前来看,手机厂商并没有为消费者的体验负责。
尤其是近两年,所有新加入的功能、更强大的技术,都在向最旗舰(最厚重)的机型倾斜,我们以苹果来做例子,目前最顶尖的技术都只会放在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上,甚至有传言称未来新技术更会只添加给Pro Max。
国内手机厂商也是如此,比如小米 12S Ultra,重量达到了足足225g,厚度也有9.06mm,很多消费者都难以驾驭这个尺寸和重量,但没办法,技术都汇聚在这一款产品上,消费者只能被迫选择,如果可以,谁愿意拿着一个“板砖”到处溜达。
早在智能手机刚出现的时候,我就曾在东北见过公交车上有人用平板打电话,或许对于当时的东北人来说,大屏幕和土豪金关系着使用者的面子,但对于2022年的消费者来说,更大、更厚的手机只是“臃肿”的象征。
随着手机对于生活的不断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与我一样,手指变形、腱鞘炎,这些现象将会愈发频发频繁。
So,到了那个时候,谁来为消费者负责?
真到那个时候,望着手指“愣神”的,可能只有消费者自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