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很多答主都给出答案了,防饺子破皮、扑锅,让饺子皮更筋道等等。
我也来贡献一个解释:多次加水可以让饺子「内外同熟」。
刚开始煮饺子时,容易控制不好火候:
- 要不饺子皮火候刚好,但里面的馅儿夹生;
- 要不里面的馅儿刚好,饺子皮煮过了,破皮加沾黏。
这就是没做到「内外同熟」。
原因吧,我们很多人会高估食物传热的速度,低估了做饭时食物的内、外部温差:
这是烤面包时的内外部温度曲线,红线是表皮温度,蓝线是中心温度。
可以看到,当面包的表皮已经130℃以上时,中心才刚开始升温;
即使到最后,内外部的温差也还有大约70℃。
我们以前也做过类似实验,水煮开之后把冻肉丸子放进去煮,煮了15分钟后,肉丸的中心温度也只有48℃。
爱吃火锅的人应该也有类似的体验,以为已经煮熟的丸子,一咬开,里面还是凉的。
而煮饺子要多次加水,就是为了缩小内外部的温差,实现「内外同熟」。
因为食物的传热速率是有上限的,面制品也不例外:
比如,面团在55℃左右达到了传热的最高效率,继续升温的话,因为面团开始「变熟」,传热效率反而下降了。
所以,保持在近沸点的温度对煮饺子的快慢其实没有帮助 (因为传热的效率有上限)。
与其高温过度加热,把饺子皮煮破,不如加点水把温度降下来,实现饺子的「内外同熟」。
当然,如果饺子个头比较小,传热的影响没那么大,确实有可能少加水,或者不加水就能煮好。
另外,有人提到可以通过控制火的大小来达到控温的目的,我还真把实验室的温度计拿回家试了试。
我把水温升到75℃后把火关到最小,锅盖打开,但是10分钟以后温度还是一点点地上升到97℃。
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平衡热量散失和小火加热来达到温度恒定的,但实际来看,可能需要一口口径更大的锅,才能达到热量的平衡。
所以,与其换个超大锅来煮饺子,(起码对于我来说)分几次加凉水可能是更实在的方法了。
——谢谢阅读!
资料:
- V Nicolas, P Salagnac, P Glouannec, etc. Modelling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bread baking with mechanical deformation.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395 (2012) 012146.
- Bernarda eruga, Sandra Budaki
.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uring deep fat frying of “KroÐtula” dough. Eur Food Res Technol (2005) 221:351–356.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6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煮饺子加水每次要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