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27日,瑞典国家地震台陆续记录到两次震动。其中一次达到了2.3级地震水平,震源位置在丹麦的一个小岛附近。当地鲜有地震,这让瑞典人嗅出了一丝不寻常。
北溪管道被炸开了四个口子。
这两条合计超过25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是俄欧之间最重要的天然气运输项目。不过由于地缘政治的剧变,这些管道都处于几乎关闭的状态,只残留了一些天然气在管道里沉睡。
尽管如此,这依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温室气体泄露事件。从被炸开的管道以每小时70万吨的速度向外涌出天然气,在海面上形成了直径超过一公里的气泡带,像一朵被压扁了的太阳花。
调查人员认为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袭击,而且很可能是“国家行为”才可以达成这样级别的海底袭击。
俄罗斯与美国方面相互暗示对方应为此负责,此外包括英、乌、波兰等多国都被认为有潜在动机发起这次袭击。但截至目前,调查组也并没有彻底排除极端组织力量袭击的可能性。
这大概会成为一笔烂账,成为无数个在俄乌冲突中被摧毁的基础设施和破坏的欧洲秩序中的一道新疤,但却不会是最后一个。
从能源外交到能源断交
将时间倒推至半个世纪前,能源合作曾经是“崭新”欧洲的象征。
以联邦德国为代表欧洲政治势力,在冷战中后期提出以“接近带来改变”的“新东方政策”。
联邦德国认为,冷战策略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只会对欧洲乃至人类带来更大的核战争风险。相反,只有打开民间交流与经贸合作的大门,让声音和利益把铁幕两边的意识形态沟通起来,才是推动解决当下欧洲危机的正确方式。
而实现这种策略最具代表性的方式之一,便是能源合作。
这种能源合作为欧洲能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获得西伯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德国等欧洲国家为当时的苏联油气管道建设,提供了技术、贷款、钢铁,甚至是大口径钢管等一系列的资源支持,而苏联则用管道建成后的油气资源来偿还给联邦德国。在冷战时期,这种特殊的合作模式,为欧洲打开了一条横跨东西苏联的能源走廊。
这是一场抛开了美国、只属于欧洲人的经济自决。而类似跨越意识形态的合作,也成为了冷战时期的一抹国际政治的亮色。
尽管美国始终坚称类似的能源合作损害了欧洲的安全(类似的口吻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事实上欧洲工业区获得了廉价的能源,直接促进了战后的经济与工业腾飞。尤其在过去数十年中,多次中东石油危机中,欧洲依靠“东方”的能源体系支撑,都减轻了相应的能源冲击影响。
而对于苏联而言,在西方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苏联得以充分开发了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更好地实现了东西部的战略资源平衡,并成为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
这种能源上不断升温的合作一直持续到俄乌冲突之前,其代表作便是“北溪工程”。
北溪工程是俄乌之间“管道能源外交”最重要的里程碑工程。它具备了一个俄乌之间管道建设的一切政治因素:
足以改变欧洲能源权力结构的庞大运输体量、由美国影响的复杂地缘政治博弈,此外,超长的规划和建设周期让一切变得更加复杂。
这是一个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超级工程。
“北溪”1号与2号整体工程每年可以运输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考虑到俄罗斯年运输量(含1号)大约在1500亿立方米左右,如果北溪2号和土耳其管道线投入运营,俄罗斯能源将占据欧洲进口天然气的半壁江山。
对于俄罗斯来说,欧洲也将成为其最核心的现金流市场。
在北溪之前,欧洲已经是最大的俄罗斯能源买家。除了天然气以外,大约有30%的石油进口来自于俄罗斯。而来自欧洲地区的化石能源订单,最高一度占到了俄罗斯整体能源出口规模的60%。而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大约有四成又来自于能源产业。
可以说,在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与欧洲都互为最核心的能源进出口合作伙伴。
尽管双方的合作在舆论上风雨飘摇,但如果仅从进出口量的增长来看,这大概能算得是俄罗斯与欧洲的“蜜月期”了。
尽管早有摩擦,但这个冷战时期辛苦经营起来的双边能源关系,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被“正式”终结了。
能源在当年是双方“开门者”,如今却成为了“关门人”。
而这种能源合作的快速终结,无论是对欧洲能源、还是俄罗斯经济潜力,事实上都是沉重的。这也意味着全球能源格局被迫开启了一场大的利益链洗牌。
欧洲:脱钩似脱皮
如美国国务卿对北溪事件的评价所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
针对欧洲脱钩俄罗斯后巨大的能源需求,包括美国、卡塔尔等国在内的各大石油出口国都展现出了自己“欲取而代之”的“阳谋”。
欧洲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根据欧盟方面消息,目前欧盟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已经减少了48%,依赖度从超过40%下降到10%。而按照规划,欧盟在未来数年时间内,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化石能源。
牌已经摊出去了。面对各个势力的“阳谋”,欧洲如今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但在落地过程中,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脱钩,在执行策略上也分为多个不同的方向。
原本欧洲有自己的“脱钩进程”的。
通过激进的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实现0碳电网计划与清洁能源车普及,实现全面碳中和。这样一来,欧洲不仅能够率先实现绿色愿景,也“顺便”摆脱了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从欧洲人的情感上而言,这是最优雅的“脱钩”姿势,也是其面对俄乌冲突中下意识的第一选择。
以德国为例,在俄乌冲突早期,其议会就动议要大幅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大幅提前0碳电网的目标——从2035年提前至2030年,这意味着全社会的脱碳进程要提速30%。
但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无论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发电量,都至少要翻在5年内翻四到五倍。
但2022年夏天以来的北半球极端气候,打击了类似乌托邦色彩的能源转型思路。
清洁能源“看天吃饭”的弊端在极端天气中被放大,500年一遇的干旱导致水电与核电站发电效率下降,过高的温度让太阳能板也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率,大量城市陷入缺水与缺电的困境。
欧洲社会意识到,要实现清洁能源的普及,是一个过于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复杂的分布式发电能力,还需要同样庞大的储能系统投资——而后者的能源效率甚至还没有完全成熟。
既然清洁能源无法在短期内填补空白,欧洲就需要从其他产地引进更多的天然气份额,并重新启动大规模的传统能源基础投资。
而北溪管道的炸毁,显然直接强化了这种决策趋势。
欧洲人的绿色政治让其一直厌恶类似的投资,越来越痛苦的能源决策,会不断强化欧洲人重新回到俄罗斯谈判轨道上的声音。而北溪的炸毁会让这种政治角力议题从“是否要恢复管道通气”变成“是否要斥巨资修复管道”。
且不说修复管道的难度不小(至少要1年半以上的时间),在现有的舆论生态下,动议修复与俄罗斯的管道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不正确”。
在北溪事件后,这条原本就不通气的管道让欧洲荷兰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应声跳涨近20%。在近期欧洲天然气进口规模攀升后,价格才逐步恢复理性,但依然在近年来的高位。
欧洲天然气的补充者主要来自美国和中东的LNG(液化天然气)。据我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液化天然气24%来源于卡塔尔,20%来源于俄罗斯,26%来源于美国,三家吃下了70%的进口份额。
但这种订单的转移,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以卡塔尔为例,其在LNG领域一直雄心勃勃。今年上半年,卡塔尔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但有近7成出口到亚洲地区。
但对于卡塔尔来说,乌克兰问题更多是欧洲事务,而非一种西方赋予的国际义务。据多家媒体报道,卡塔尔拒绝与欧洲签订短单,而只愿意签订20年的长期订单,以防止更多的天然气投资在欧洲被打了水漂。
这显然与欧洲整体的脱碳计划相违背。最终,双方通过项目合资等模式,成立了规模数百亿美金LNG项目,其中一些产能被指定要求用于欧洲。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将让卡塔尔LNG产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60%。
不过这意味着欧洲在碳中和后,还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经济体来消化掉自己的投资。而对于今年的冬天来说,卡塔尔方面自己也承认“没有人能填补俄罗斯离开的空白”。
相比之下,美国人的条款相对灵活,但海运LNG背后的综合成本依然不菲。
最核心的因素在于,欧洲人长期以来管道天然气,在一年的时间内突然转向了海运LNG进口,导致国内外大量资源出现了“挤兑”——全球LNG运输船、国内的天然气存储资源都是问题,成为了推高欧洲能源成本的重要推动力。
以LNG运输船为例,据中国日报援引外媒估算,“一艘装满液化天然气的大船成本大约6000万美元,而当欧洲收购它们时,价格往往飙升到2.75亿美元一艘。”而LNG船只租赁的价格,从过去不到10万美金/天已经超过30万美金,预计在今年冬天可能突破50万美金大关。
这都是欧洲从管道天然气向海运天然气“硬转轨”带来的巨大成本。
欧洲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天然气方式转轨的准备,而重建这套欧洲能源体系,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正如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所预测的那样,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时间内,欧洲都将面临“可怕的寒冬”。
欧洲能源转轨,将是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个中期趋势。
俄罗斯:转向亚洲?
尽管石油是一个全球统一的市场,但实际上也受运输成本与地缘政治的的影响被,进而被各个产地大致分割成不同的“主场”。
欧洲曾经是俄罗斯的主场,在亚洲地区是中东油田更强势,美洲曾是委内瑞拉更占优势,但美国在页岩油技术突破后则后来居上。
其实从绝对距离上而言,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与海湾国家相比,并没有优势,甚至有时中东地区的油田距离会更近。但俄罗斯之所以能够能够在欧洲塑造影响力,部分得益于完善的管道建设带来的低运输成本和本身地缘政治的稳定性。
直到近几年,欧洲区域才在以色列的推动下建设了连接欧洲与东地中海的EastMed管线。
如上文所述,欧洲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购买国,庞大的管线同样是俄罗斯的现金流来源。能源出口也被认为是维系俄罗斯财政收入、国内经济形势与卢布稳定的重要支柱。
不过俄罗斯目前的处境与欧洲有所差异。
得益于俄乌战争后,能源价格快速走高,虽然俄罗斯对外能源出口总量已经出现了下滑,但其出口金额却呈现了正向增长。根据俄罗斯自己预测,2022年全年天然气出口量将同比下降近20%,但能源收入将同比去年增长30%。
另据澎湃新闻援引外媒报道,“今年七八月间,俄罗斯煤炭、石油、天然气日出口量相较2至3月间下降18%。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降幅最大,达56%,成品油降幅为34%,煤炭降幅为29%。”
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让俄罗斯在短期内逃过了国内财政与卢布稳定的问题,这也是后者在西方制裁下保持底气的重要来源。
不过分析普遍认为,随着未来能源日趋稳定,2023年后俄罗斯的能源收入会面临显著的拐点。在北溪管道短期内注定无法恢复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俄罗斯需要更及时地寻找新的替代买家。
价格是俄罗斯最大的武器——它不仅帮助俄罗斯规避了潜在的财政风险,也成为其打开销路的利器。
与欧洲寻求进口多样性一样,俄罗斯也在寻求出口渠道的多样化。
以印度为例,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印度炼油厂涌入俄罗斯购买石油。这让俄罗斯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成为了该国的第二大石油供应商。而在2021年时,俄罗斯才勉强是印度第十大供应商。
不过印度与俄罗斯签订的石油价格是保密状态,没有确切的报道说明俄油到底优惠了多少价格。不过第一财经援引外媒报道显示,俄罗斯对印度的折扣能达到20%。
但相比于“敌对的”欧洲,像印度这样的中立的发展中国家,都很欢迎俄罗斯的折扣价石油。
据第一财经援引野村证券的报道数据显示,就印度而言,原油价格每上涨10%,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降低约0.2 %,经常账户赤字将扩大0.3%。
由于全球能源价格快速上涨,一些国家则会选择转卖手中所持有的中东或美国等地的LNG期货单给欧洲,腾出空间来购买俄罗斯的折扣价石油。更便宜的能源价格,意味着第三世界国家能够有更多的社会空间,投入到其他待发展的事业中去。
甚至中东也在成为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国,通过将自用能源短暂转换为俄罗斯石油,来尽可能多地出口本国石油到欧洲,以此规避了合同风险,赚取了二者的差价。
但这一切都要归因于能源价格高企,给予了俄罗斯足够的价格空间施展。
尤其在亚洲区域,中东能源巨头始终拥有更好的成本优势,俄罗斯的价格战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竞争策略。一旦价格差变少,这些客户就回归中东的怀抱。
以印度为例,据一财报道,由于全球整体油价和俄罗斯差价的滑落,9月初的俄油进口量已经环比8月下滑了40%。
显然,俄罗斯同样需要寻找更常态化的能源目的地,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自然是前者重点争取的对象。
以石油产品为例,2021年中国进口规模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30%,是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也是最大的单一进口国家。而俄罗斯石油占中国进口石油的16%,仅次于沙特的17%。而《参考消息》援引外媒的报道中,这一比例在今年8月已经提高了21%,可见双方还有不小的合作空间。
俄罗斯也在积极推进与中国边境的管道建设,以提升对华出口能源的竞争力。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期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采访中就明确表示,目前准备上马的横跨中俄蒙三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线,运输体量将与“北溪-2”号管线相当,均为500亿立方米级别,故未来将起到取代“北溪2号”管线的作用。
不过与欧洲难以在短期内找到足够合适的弥补对象一样,俄罗斯也很难立即找到一个真正能取代欧洲的大市场。
而北溪事件,则更像是为二者潜在的“复合”关上了最后一扇门。
这大概就是“分手”的代价吧。
参考资料:
《寒冬将至:北溪疑云背后,德国能源危机的历史与现实》,澎湃思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