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场艺术展,发现了AR技术结合展览的想象力

最早接触AR(增强现实)技术大约是在七年之前。微软的HoloLens让我惊讶于在一个这样小的眼镜设备里爆发出的极大的技术能量:在一个我非常熟悉的房间里,破墙而出了一堆“敌人”,它可以实时感应到屋子内的空间和物体,我需要时刻走动躲避,甚至以一种游击的方式击败它们。这是我的AR初体验。

 微软HoloLens 图源:微软官网
微软HoloLens 图源:微软官网

七年过去,AR技术潮起潮落,在很多商业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消费端似乎陷入了停滞。实话说,在今年佩戴上Nreal AR眼镜之前,我没想到AR技术已经又重新跨入到了消费端,我对于AR的理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认为它是一个在有限空间发挥想象力的稍显“闭塞”的技术产品,如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突破实体空间的创造力工具。

这种思路在我们之前的一些体验中得到过验证。前些日子我们体验了Nreal AR眼镜与蔚来汽车全景数字座舱的结合,那个体验非常不错——它能突破座舱空间的限制,把一个130英寸的大屏投射在座舱里,带来更加沉浸的观影体验,将汽车瞬间变身为移动巨幕影院。

国庆期间,Nreal又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合作——时值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成立15周年,双方联合举办了名为「未来·视界」的AR特别合作项目,带来一场从视听感官到时空感知等多维度体验的全新AR艺术作品展览,观众通过Nreal X 这款 AR 眼镜,即可开启奇妙的AR观展之旅。我们也第一时间去现场看了看。

 活动现场 图源:nreal供图
活动现场 图源:nreal供图

突破空间

AR展览其实并非新鲜事物,美术馆常常将这种技术用于辅助展览。

2017年,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就举办了名为ReBlink的展览,美术馆与艺术家合作,从馆藏中挑选多件作品进行全新的AR创作。同年,沪上艺术展览中也有AR技术亮相——艺仓美术馆开幕的《伊藤润二经典美学AR体验展》就主打AR牌。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聚场”——转媒体艺术展》中,也有使用AR技术配合“德彪西遇上杜丽娘”项目的演出。

 佩戴AR眼镜观展,能看到动态的画作形象 图源:引用自网络
佩戴AR眼镜观展,能看到动态的画作形象 图源:引用自网络

全球艺术家对于AR技术的发掘历史都差不太多,不过过去更多使用手机对准画作观看:打开手机APP扫描画作或是二维码,动态的故事便会展现在手机屏幕上

当古典与现实结合,艺术与科技交融,有趣的增强现实体验将古典人物带进现实场景,让观众初步感受到了AR科技艺术的魅力。

不过此次Nreal AR+艺术的合作,还是有些不同:用户戴上了Nreal X这款AR眼镜,可以更切身地进入AR艺术体验中,可以在会场中行走观看,对应的AR艺术作品固定在一个位置,就好像现实中的物体一般。而且Nreal X两侧镜腿上分别配置了一个扬声器组成了立体声,从而可以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观展体验,以及通过AR技术赋予更多的6DoF手势互动玩法,实体空间+人机交互的体验,成为了AR+艺术的最新范式让整个项目也成为了一个在全球艺术圈中一次极具先锋式的尝试。

进入UCCA,迎面所见是一面巨幅墙上涂鸦。这是CRASH(约翰·马托斯)与Christopher “Daze” Ellis(克里斯托弗·“戴斯”·埃利斯)作为参展艺术家,特别为UCCA正在展出的“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设计的涂鸦。透过Nreal AR眼镜,观众可以看到贴合在涂鸦墙上的延时摄影视频,再次欣赏这面涂鸦墙创作的全过程,亲临其境一般见证艺术作品的诞生,感受涂鸦的魅力。

 展览现场巨大的涂鸦墙和佩戴Nreal X看展的观众 图源:nreal供图
展览现场巨大的涂鸦墙和佩戴Nreal X看展的观众 图源:nreal供图

此次AR特别展览中展出的全新作品——《R》,则是由UCCA联合Nreal委任艺术家柳迪特别创作的。

 图源:nreal供图
图源:nreal供图

戴着Nreal X进入展览现场后,抬头就能在现场的钢架房梁上看见一只倒立的巨大犀牛,其脚下的图案及自身颜色也在不断变化,走近或是从不同角度观看,包括正面和背面,都能看见这只犀牛,仿佛其是真实存在于房梁之上的三维实体一样,同时可以伸出手指向这只犀牛,通过手势点击犀牛,还可以播放语音介绍,交互体验非常自然。

艺术家柳迪如此解释《R》的创作理念:“模仿自然是一种本能。本质上,自然孕育了人类又赋予其模仿自然的权利。一直以来,我们经常把石头或者木头变成动物或人的样子。现在,我们在一个虚拟的维度中创造动物或者人。在我看来,这是有趣的部分。”

 图源:nreal供图
图源:nreal供图

另外一个AR内容《时光穿梭》,则悬浮展示了7位艺术家的作品,重新回顾2007至2021年UCCA过往精选的展览。观众可借助AR技术欣赏过往精彩展览的现场图片、宣传视频,展览海报等珍贵瞬间与回忆,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体验艺术的永恒魅力。

工具变了,思路也变了

“虚拟的作品和空间产生的叠加效果,这是它的一个特点,或是我觉得它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接受关于此次作品的采访时,艺术家柳迪如此说到。他认为,在虚拟世界中做艺术创作上基本原理上是一样的,只不过载体不同。

扩展现实的技术中,VR(虚拟现实)强调的是某种沉浸感,但是像AR(增强现实)眼镜强调的是那种叠加现实的感受。“所以对于AR来说,它本来就不是要一种绝对的沉浸,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其实是想在现实世界上做出一些改变。”

使用VRAR技术构建艺术展览的不同在于:前者更多的是使用图像分析技术创作出一个完全虚拟空间的作品,并且因为设备的特殊性,通常只能由佩戴VR设备的体验者独自欣赏本质上还是类似于通过手机、电脑等屏幕看到的“云游览”;而后者则添加了位置等信息,可以在现实世界之上叠加虚拟景物,虚拟作品和现实场景结合,并且可以与虚拟影像在真实世界实时互动,丰富了观看者的体验内容。

传统艺术展览更倾向于感官方面的感受,但从艺术体验的角度来看,AR技术通过信息、图像、交互三方面的交叠与增强,则提供了更多维度的信息。

不过AR技术也并非多么的遥不可及,实际上我们身边就有很多AR技术应用的实例,比如手机扫描特定物体,就能出现特定的AR内容;我们常用的地图导航中的实景导航,本质上也是一种AR技术应用。在这些场景下,手机屏幕是观看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窗口,对应到展览活动方面,人们可以在手机屏幕上放大缩小观看展览内容,通常情况下展览效果和手机性能相关。受限于手机小小的屏幕,能看到的内容实际非常有限。

此次支持6DoF手势互动玩法的AR眼镜Nreal X几乎目之所及都是AR的内容,直接提升了作品的沉浸式观感而且得益于Nreal X精准的空间定位能力,虚拟影像与现实场景得以融合精准检测使用者头部不同方向的转动和身体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变化,虚拟影像依然固定不动,如同其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一般。强化实时互动下的AR技术交互,不光是画面的动效声音,还包括人体的移动手势等体感动作,让观看AR艺术的沉浸感更加舒适

这种AR技术展现的沉浸感作品所强调的“关系”理念不谋而合。

此次展出的作品《R》其实是艺术家柳迪“动物规则”(Animal Regulation)系列的延伸,系列作品也是从探索城市和自然关系的维度出发而创作的。

 “动物规则”(Animal Regulation)系列 图源:nreal供图
“动物规则”(Animal Regulation)系列 图源:nreal供图

只不过在作品《R》中,不同于过去系列作品中庞然大物般的观看常理,用户通过 Nreal X AR 眼镜看到的是一个七彩倒立持续走动的犀牛,可以走近或是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只犀牛,如同其真实存在一般。

在AR艺术创作上,实体空间也不需做其他改造,但根据实际空间的场景,也大大扩充了创作的空间。

奥维弗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在2003年展出的《天气计划》是在有限空间内试图给观众一种在云层中接近太阳的错觉,物影甚至是参与的观众,都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而这一个作品几乎占据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全部空间。

 《天气计划》 图源:来自publicdelivery
《天气计划》 图源:来自publicdelivery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AR技术方式也对艺术品的情绪展现增加了一层虚拟的注解。

UCCA集团品牌副总裁孔令祎认为,现在艺术家的创作形式也都是多种多样的,包括AR这个方向,其实也涌现了特别多的新媒体艺术家。“通过AR技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让大家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一种新的观展体验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其实不光是AR技术,任何科技都在成为一种艺术媒介。

今年8月,国际潮流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母公司也战略投资了Nreal,并达成了系列合作。Gentle Monste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Hankook Kim表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代表我们对时尚与科技融合以及边界探索的全新尝试。”外界普遍猜测,未来Nreal AR 眼镜的设计,或将融入更多时尚潮流元素。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AR技术正在加速进入C端(普通用户)市场,这既包含针对C端的定制内容,也包括像艺术展览这种B端(商业用户)的层面,越来越多的潮流品牌也在看好AR与时尚/艺术的机会Nreal目前走在了趋势前面,可以说是Nreal“先锋敢为”品牌精神的再次践行。

先锋技术正在与潮流艺术不断融合和试探,这种融合不再只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合作,更多需要思想内容上的一致创新。

UCCA与Nreal今后是否还会继续合作带来更多AR作品呢?“这次只是一个初次的尝试,但是我们也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面,双方能够共创一些更好的、更丰富的数字艺术内容给到大家。”孔令祎如此回应。这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