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100个工程师,要带着孩子们改“编”世界

在刚过去不久的这个暑假,很多网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10后和00后编程up主正在攻占短视频知识区。

与大众刻板印象里,枯燥复杂的编程不同,青少年眼中的代码趣味十足。他们用Python实现多线程序控制机器人小车,就像寻常孩子在现实中摆弄玩具车一样。

“先用world.place把路连接起来,我们要放的是这个newBlock,它的坐标是哪里呢?可以把它放在3列3行,或者是2列2行,运行一下试试。”

小学四年级在读的“Vita君”娴熟地在电脑上敲打代码,并向屏幕另一侧的网友们展示其中的逻辑与思路。

一则名为“小学生教你学编程”的系列短视频中,Vita君就像是一个拥有构建虚拟世界超能力的技术王者,视频累计播放量已高达250万次。

在编程这件事上,孩子们似乎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不仅能用编程来搞创作,甚至还尝试用代码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品玩获悉,“全国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计划”第二季于近期启动了。该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腾讯共同举办,鼓励有编程基础的青少年参与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邀请到六位顶级行业专家,围绕急救科普、无障碍生活、科技助老等社会热点议题设立思考题,呼吁孩子们利用编程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腾讯还特地招募了100位工程师作为志愿者,以在线的方式指导孩子们进行编程实践。

揭秘“百大工程师”

卓兴中是此次“百大工程师”的一员。同时,他也是腾讯搜狗输入法内核开发负责人。

除了支持输入法产品的日常研发,卓兴中和同事还特别关注输入的无障碍问题。过去几年,他们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交互需求,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

比如,部分脑瘫患者和渐冻症患者肢体活动不便,一般的输入法难以满足其沟通需求。卓兴中和团队发现后,希望能借助搜狗输入法现有的技术储备,帮助这些特殊人群走出沟通困境,于是先后开发了点点输入(运用声母韵母组合输入一种方法)和眼动输入。

在研发点点输入时,为最大程度地了解用户,他们有时会聚在会议室里,把键盘丢到一边,并将鼠标放到位置很低的地方,靠手掌下方操控鼠标来模拟真实用户的操作场景。 

“体验后一个发现是,相比普通用户的输入习惯,肢体障碍用户的回退成本非常大。”卓兴中告诉品玩。为了能提高他们的打字效率,团队专门设计了一个声母加韵母的屏幕键盘。

以往需要鼠标点击多次才能打出的字,现在只要两下就可以了。这种设计与搜狗输入法擅长的用户个性化推荐相结合,能更高效地提升特殊群体的打字速度。

 图源:卓兴中和团队设计的声母韵母键盘/受访者供图
图源:卓兴中和团队设计的声母韵母键盘/受访者供图

正是这个声母加韵母的键盘设计,让肢体障碍困难的用户感受到了编程技术的温度。在无障碍输入产品首次交付时,即便打字十分困难,这些用户仍详细地给出使用感受反馈,并感叹这款产品改变了他们生活。 

“这种情感上的满足,比我们平时提交一个高难度bug解决方案时的满足,要多得多。”卓兴中接受品玩访谈时说。

在腾讯,像卓兴中一样深耕互联网技术,又对解决现实生活中无障碍问题深怀热忱的工程师还有很多。

一位叫阿明的腾讯工程师,为了能更好地感受视障人群的世界,在业余时间开发了一款令人“眼前一黑”的游戏产品——取名为“见”。这款游戏模拟了视障人群的感官世界,以黑屏的方式让玩家沉浸式感受特殊群体的生活。

“一开始拿给身边的人看时,大家都不是很喜欢,因为跟普通游戏不同,这款画面空茫茫的感觉让体验者很难受。但这种难受的体验对于视障群体来说就是他们的日常。”阿明表示当几百万人都体验了这款游戏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它的意义的价值,“有玩家甚至评论说,第一下摸钢琴看见线条时忍不住哭了出来”,也是这款游戏唤醒了更多普通人对视障人群的关注和理解。

 图源:阿明所开发游戏“见”的代码页/受访者供图
图源:阿明所开发游戏“见”的代码页/受访者供图

无论是卓兴中,亦或是阿明,这些工程师们都在尝试用代码改“编”世界。除了亲自参与科技公益项目,他们也希望通过这次青少年编程辅导项目,把这样的能力与其背后的技术理念传递下去。

品玩了解到,此次青少年编程项目志愿者招募的邮件发布仅四小时,便有超过100位腾讯程序员参与报名,这些工程师涉及腾讯60多个项目团队。除了在腾讯工作多年的资深技术专家,今年加入腾讯的校招应届生也想加入进来。

志愿者与求索者

张宸便是今年加入腾讯的一位工程师。学生时代,他就积累了很多辅导青少年编程的经验,从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基于已有的辅导经验,张宸发现了青少年学习编程的一些难点和痛点。

在张宸看来,编程所涉猎的递归、内存、指针等概念很抽象,即便是研究生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如果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很可能会磨掉他们对编程的兴趣。此外,青少年对编程的理解跟成人也不同。对孩子们来说,编程更多是出于兴趣爱好。

经过多次摸索后,张宸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教育方法,核心是最大程度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并鼓励孩子们大胆放手去尝试。

例如,在给孩子讲解C语言里多级指针的概念时,他会用水果来当作内存中的变量,用细线把水果之间连接起来,来将级指针进行可视化。这样拆解知识后,代码的运行过程也顺理成章地得以展示。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张宸也设置了符合各自特点的编程教学目标。

对低龄学生的编程教学,他不过多涉及计算机编程规则和理论,而是以图形操作的方式加以引导,让孩子们打好编程思维的基础同时,提高兴趣程度。

对已入门的学生来说,张宸会借助一些编程逻辑语句,教孩子们通过建模的方式解决数学题。再往后,对于初高中编程学生,他会辅导他们做一些开源代码的理解与修改,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编程世界的运作方式。

 图源:品玩版权图库
图源:品玩版权图库

“我也经常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让孩子们多尝试,随便改,电脑肯定不会坏,不要害怕犯错。”张宸认为,青少年完全可以将编程当作一个电子乐高。基于兴趣建立起一定的编程能力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他们,自然会发现科技解决现实问题的魔力。

不仅是基础的编程知识,这些在行业一线奋斗多年的腾讯工程师们,还希望把自己对编程更本质的认知和理解,分享给正在求索阶段的孩子们。

“我自己的孩子八岁,马上小学三年级。我报名参加青少年辅导项目,也是想借此机会探索下编程的教育,找到一种引导方式让小朋友学会独立思考,去认识这个世界。”裴星鑫说。

他的孩子今年八岁,马上读小学三年级。在家工作时,孩子看到他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也会好奇地问爸爸在干嘛、什么是代码。“我会告诉他这是爸爸跟计算机交流的方式,就像人类之间用中文和英文交流一样,代码也是一种语言”,裴星鑫这样说。

另一位志愿者工程师刘德超也表示,“我想分享给青少年的一个理念是:编程的内在是一种创作。”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创作一般是指写文章、绘画等。孩子们画画,可以拿着画笔随意在纸上涂鸦。还有写作文、写日记,这些都算是创作者单向的输出。

编程却不同,它是一种交互式的创作。写下一段代码,或者向计算机发出一个指令,程序运转后,会反馈一个结果,或者是实现一个效果。

在刘德超看来,青少年阶段是创作的最佳年龄,他们接受世界的信息速度非常快,心智也渐趋成熟,还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这个时候接触编程学习,非常有助于逻辑思维培养,无论未来是否做工程师,都是很有助益的。”

卓兴中的孩子也是一名小学生。因为知道父亲在腾讯搜狗输入法工作,小朋友在学校电脑课学习打字时,会骄傲地向同学介绍这是自己父亲参与研发的产品。也因为这份对父亲工作的仰慕,每当提及长大后想做些什么,小朋友都会说希望做一名优秀的互联网工程师。

然而,如何让孩子充满乐趣的学习编程,也一直是困扰卓兴中的难题。因为家中亲戚从事相关工作,卓兴中在高中就开始学习相关知识,但他感觉自己之前的编程学习,理论大于实践,更多是为了通过考试。因此,卓兴中更想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

在卓兴中们看来,此次面向青少年发起的编程计划,就是“知行合一”的探索。

这些有项目经验的腾讯工程师,不仅能准确地判断出不同孩子所处的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从自身经历从发,为孩子们建立更合理的编程世界认知,带着孩子一起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用代码改“编”世界

对青少年们来说,这个项目不仅是一次学习编程知识的历程,也是一次将编程付诸实践并产生社会价值的挑战。

据品玩了解,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AI Lab及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120急救电话创始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科学数据责任科学家李然,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等6位各行业专家,围绕急救科普、无障碍生活、科技助老等社会热点议题设立挑战思考题。

 图源:受访者提供
图源:受访者提供

其中,作为“无障碍生活”议题出题人,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提到:“信息无障碍让每个人都能平等享受数字科技带来的便利,这正是腾讯科技向善、长期关注的领域之一。”

比如,视障群体的出行安全问题,盲道被占用,红绿灯无播报,坡道、电梯、卫生间等缺乏无障碍适配等。围绕这些无障碍的生活问题,便有一道开放式编程题目,期待青少年们借助科技的力量去解决。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设立的题目,是针对银发群体面临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问题,鼓励青少年们巧用编程,拯救爷爷奶奶们即将被“偷走”的记忆。

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家李然则提问青少年,“如果你拥有‘太空望远镜’,你想做什么呢?”,希望孩子利用编程去描绘自己心中的无垠星际图景。  

在“火星探索”任务中,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给大家布置了一个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火星科研考察任务。依托腾讯扣叮自研的“腾讯游戏织梦引擎”数字技术打造的高仿真火星学习场景,青少年可以用编程灵活设置火星探索车,操纵Robotics X Max机器人探索火星地形地貌,完成机器人智能物体识别和抓取等系列趣味任务。

 图源:3D虚拟仿真空间站/受访者提供
图源:3D虚拟仿真空间站/受访者提供

中国女足水教练则邀请大家来一场足球竞技,孩子们可以在腾讯AI创想家平台上通过Python编写程序控制虚拟球员,完成多种战术配合,与AI程序踢一场别样足球赛。

这些由行业专家们亲自拟定的编程思考题中,既有与平凡日常相关的人文关怀,也有趣味十足的机器人竞技体育,还有遥望浩瀚宇宙的人类太空探索。

它们传递着一个共同的科技理念:编程的确可以改变世界,近到生活里的每个细微末节,远到千万光年之外的未知鸿蒙,秉持着向善之心,技术将塑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类未来。

如果回溯青少年编程教育的历史,人们很容易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发生在上海科技展的一幕:13岁少年熟练地操作着计算机动画小程序,全神贯注地完成了一次棋盘游戏,站在他身后观看着全过程的邓小平,说出影响了之后几代人的一句话: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因为这句话而投身计算机事业的70后、80后、90后们,有人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领军人物,有人作为中坚力量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也有人用编程丰富了无数普通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用科技的力量重塑了人们对商业、生产、资讯、物流等社会方方面面的认知与想象。

如今,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00后和10后们,同样来到编程世界的入口,他们从敲下自己的第一行代码开始,蹒跚学步般练习与计算机对话。对青少年们来说,能由6位专家和100位行业优秀工程师引领,参与这场大型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想必会留给求索路途中的他们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和一段难忘的回忆。

*点击了解更多“全国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