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供应链重要性格外凸显的一年。具体到日常的零售-消费环节中,那便是服务越过产品走到台前的一年:在关注商品质量之外,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能不能到达、什么时候到达。
8月31日,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京东航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21部《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这意味着京东自营的货运航空将正式投入运营。继顺丰、圆通之后,京东成为国内第三家民企自营货运航空的企业。不过,前两者是物流公司,后来者京东则是电商起家。2017年起,京东开始发展航空货运业务。
长期以来,有空运需求的国内货物多通过民航客机的腹舱进行运输,能起到提速、降本的效果;投入航线的全货机数量占少数。但随着速运、冷链等业务增长,空运货物的需求量快速攀升,物流公司开始向第三方公司租赁全货机来增加航线。2009年,顺丰注册成立自营航空公司,则率先开启了国内民企自营航空的范例。国内航空货运形成了三路并行的格局。
京东是在10年后,也就是2019年开始筹备自营航空的。京东航空有两个很明确的发展目标,一是实现“夕发朝至”,且“一地发全国”的特快航空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暂未与具体数字挂钩的第二个目标,则是“探索国际航空货运市场”。
第一个目标的实现要看全货机的数量,和货运枢纽的选择。京东方面尚未公开全货机的已有数量和目标数量。航空货运枢纽则是已经定在了江苏南通和安徽芜湖。
“枢纽”意味着机场除了货机起降以外,还将配备京东物流的相关设施。不仅能装卸包裹,还将具有现场处理、分拣包裹的能力。而南通、芜湖两地的选址,则体现出京东将航空货运同已有的仓储、陆运体系一体化融合的布局:两地都靠近上海物流枢纽和长三角地区,芜湖更是坐拥着京东的“亚洲一号”仓库。
在此基础上,京东物流能同时更好地服务电商平台和外部客户。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京东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71亿元,同比增长10.6%,外部客户数量达到62,566家,同比增长13.2%。京东CEO徐雷表示,目前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近六成。自营航空可以提高京东对飞行时间、班次和调度能力等的控制,京东为外部客户提供的一体化供应链方案将进一步标准化。
此外,依托东部沿海枢纽的选址,京东计划将货运航线网络体系辐射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日韩等主要国际航空货运市场。
不过,航线和枢纽的成熟配备,还需要大量投入,京东自营航空虽尚未独立上市或被并表至京东物流,但京东物流截至2022年上半年仅6.2%的毛利率暗示了这又是一条烧钱漫漫的路。
顺丰为建成亚洲第一个货运枢纽机场,投资超过150亿元。据CNBC计算,同为电商平台的亚马逊2020年在航运上的支出超过610亿美元,前一年支出近380亿美元。在美国市场之外,亚马逊的大多数航空货运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和prime业务扩张趋势相近。为了拓展洲际运输、跨洋航线,亚马逊还被传出正考虑购买大型的波音777-300和空客A330-300货机。
与此同时,4月份亚马逊刚宣布对使用其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卖家额外征收5%的“燃油和通胀附加费”。这意味着亚马逊正逐渐难以消化自建物流和航空带来的成本高筑。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在本次新冠疫情危机爆发之前,空运的平均价格是海运的12倍,但是2021年5月空运的平均价格仅仅是海运的6倍。空运的成本优势在特殊时期得以彰显,故正成为相关企业补齐供应链急需补齐的重要短板。
虽迟但到,京东对自营航空这一重资产业务的布局才刚刚开始。除开自身成本的压力,相比起顺丰、亚马逊的多年布局,京东自建航空在2022年的正式运营将面临更多的外界变数和挑战。比如,国内航司近年来亏损严重,纷纷开始通过“客改货”来满增收止损。据统计,2020年国航、南航、东航分别执行客机货班13120班、8431班、6601班。这加剧了供给端的竞争。
有意思的是,同样在8月31日这一天,顺丰正式宣布将布局预制菜领域。虽尚未公开过多细节,但顺丰似乎又发起了新一轮向零售领域迈进的尝试。两家企业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呼应,做零售的想做物流,做物流的想做零售。
结果究竟是提高整体性,还是增加脆弱性,很可能在某个关键节点就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