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波信息量巨大的预告!经过前瞻第一弹对草元素体系以及第二弹对须弥地理景观的展示后,这次到来的新预告短片《明慧的序曲》集中对须弥剧情背景、魔物以及即将登场的人物们进行了介绍,不出意外这应该就是前瞻短片最后一集,下一次就该是重磅的 3.0 前瞻直播了。好了废话也不多说,接下来就盘点一下本次预告的内容并适当拓展一些重点考据吧!
※ 文章内容比较多(约八千字),大家可以点击目录快速跳转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一、「虚空」系统
预告首先对稻妻之行中由神子提供给旅行者的一个有关须弥的重要情报进行了回收,即「在须弥知识是作为一种资源被管理的」,而用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是一种被称为「虚空」的神造系统。
「虚空」系统为前代草神「大慈树王」所遗留的遗产,即使前代草神早已在坎瑞亚战争中逝去,但此系统依然依托继承下来的神之心稳健的运作着。「虚空」系统外观上表现为近似蓝牙耳机一样的设备,每位须弥人都有佩戴(这可能是强制的)。目前已知的线索还不足以解读出「虚空」系统的实质和作用,不过结合「知识资源化」这一背景进行合理推测,似乎可以将「虚空」系统视为一种「综合情报管理系统」与「知识数据库」进行理解。
类比现实中进行学术研究时使用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利如 ScienceDirect、Scopus、Wiley、知网等),须弥可能将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存储在依靠神之心力量构建的巨型数据库中,当有须弥人需要使用这些知识时,可向系统发出申请,通过「付费」(即支付代价,但代价未必是金钱。从早先层岩剧情海迪夫的对话中也能看出大多须弥学者是视世俗金钱为粪土的)来向脑中载入所需的知识。
如果系统判定申请者已经失去了使用这些知识的资格,可能就会收回权限。对于现实中的我们而言,这不过意味着我们不能再用自己的账号从数据库中下载论文了,但对于须弥人,这可能意味着与他们脑部连接的「虚空」系统会直接将这些知识从他们的脑中抹去。
当然除了「下载知识」外,当教令院的学者研究出新的高价值知识时,也许他们可以像现实中科研工作者向期刊投稿一样,通过「虚空」系统向数据库上传知识进行共享。同样,就和现实中论文引用量是衡量一位科研人学界成就高低的标准一样,须弥学者们可能也会以自己上传的知识被大量用户申请调用作为一种光荣与自豪的象征。
不过侧面来看,既然「虚空」系统可以直接与脑部交互,这个系统某种意义上也是最强大的「监听」系统。前瞻中提到在如今的须弥小草神并不管辖国务,种种政务均由教令院处理,如果教令院中部分高层是作为剧情中的反派势力被塑造的,那么作为国家实际统治者的他们就可能利用「虚空」系统对民众进行控制,将一切不利于实现教令院目标的想法扼杀,这也许就是《足迹》预告 PV 中提到的「学者们的智慧正在催生愚行」的含义之一吧。
当然啦,以上这些内容也都是个人的一些大胆推测,大家看个乐呵就好,一切请以实际剧情为准。
考据:有关「虚空」
对了,这里还想对「虚空」这一名称进行一些简单考据。大家可能以为「虚空」所对应的英文是「Void」,但在英文版中,该词汇实际对应的翻译是一个会让各位感到非常陌生的单词「Akasha」。该词出自印度教与佛教文化,巴利文及梵语写作「ākāśa-dhātu」(天城体:आकाश),意为「空界」或「虚无界」,也可音译为「阿迦奢」,其是古印度五大元素、密宗六大元素之一
有关「空界」的含义,《佛说稻芋经》中提到:「何谓为空?能无障碍者,名为空界。」。空界,即指由虚空构成的界,是色聚之间的间隙与界线,其特征为无障碍。因为空界存在,人因此可以识别出每个色聚的不同(这部分涉及到比较深奥的佛学概念,理解不了也很正常,我也看不懂orz)。
简单来说,「空界」即是古代朴素哲学观中所理解的「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空间」。这个词在 19 世纪后期也被西方神秘主义和招魂术所采用,用以代表象征精质与永恒的假想元素「以太」。在现代印度雅利安语和德拉威语中,该词则保留了作为「天空」的含义。
二、无梦的须弥
预告中提及的另一项重要剧情背景是「须弥人不会做梦」。这个个人推测与前代草神「大慈树王」关系不大,而与现任草神「小吉祥草王」息息相关。在 2.8 版本主线中,我们已经隐约得知小草神拥有的能力可理解为「读取思想,干涉现实」,这样一来是否可以认为:须弥人之所以不会做梦,正是因为人们的梦境被小草神取走,拿作他用了呢?
目前还难以推测小草神此番举动的目的,也许小草神是要集合人类梦的力量来抵抗某种威胁(譬如之前前瞻中提及的「来自沙漠力量的侵蚀」)?也许小草神与稻妻雷神一样因某桩事件埋下了心结,让她需要取走人们的梦境来满足自己(海岛剧情提到小草神并不自由,也很羡慕自由自在的人,这可能暗示了她不佳的处境)?
无论如何,如今的须弥人不但早已习惯了无梦的生活,甚至还认为无梦是一种「理性与智慧的象征」而对此非常自豪。然而,对于人类而言,从古至今「梦」往往都象征着一种伟大的力量,即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失去梦境真的会是一件好事吗?我并不这么认为。这也让我相信,「梦的回归」可能将是须弥主线故事的一个重要核心。
考据:前代草神「大慈树王」
这里聊一聊有关须弥前代草神的背景知识。与当代草神拥有称号「小吉祥草王」一样,前代草神也有其称号,叫做「大慈树王」(The Greater Lord Rukkhadevata)。
「Rukkhadevata」(天城体:रुक्खदेवता)一词出自印度教四教派之一的「湿婆教」(Shaivism,也音译为「希瓦派」)信仰,含义为「树之女神」(Tree-goddess;这里间接说明前代须弥草神也是女性)。
其实际上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神话共同存在的人物「药叉女」(Yakṣiṇī,天城体:याक्षिणि;也译作「母夜叉」)的别称。药叉女常被崇拜为财富女神或修行者的守护神,当出现在《本生经》文献中时,她们被视为生活在树上的当地神灵,有时就称为 rukkha-devatā ,即树之女神。
考据:当代草神「小吉祥草王」
有关小草王称号的考据我在自己之前的文章里其实已经写过不少次了,这里就再搬运一遍吧。
英文版中「小吉祥草王」写作「Lesser Lord Kusanali」,其中「小」与「王」意思的对应关系清晰明了,「吉祥草」则显得比较奇怪,因为其并没有写作通常的英文名「Reineckea carnea」,而是写成了较奇怪的「Kusanali」。
「Kusanali」考虑应是源于古语言巴利语(Pāli-Bhāsā)的单词,原型词写作「Kusanāḷi」。巴利语是出现于约公元前 1500 年古印度地区的一种通用俗语(方言),「巴利」的含义乃是「佛陀的语言」或「圣典」,因相传其正是当年释迦摩尼四处说法时所使用的语言。
「Kusanāḷi」一词可拆分为两部分理解,其中「Kusa」意为吉祥草,而「nāḷi」则为「nāḷa」(茎部) 一词的副词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吉祥草」并非指生物学意义上的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又名「紫衣草」),而是强调宗教意义上的吉祥草,即「羽穗草」(Desmostachya bipinnata,又名「哈法草」),传说释尊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敷此草编织成的草席而坐,因此吉祥草在佛教中被视为圣草。
日语版本中,「小吉祥草王」则完全是对巴利语的片假名音译转写,「クラクサナリデビ」(kura kusanari debi) 对应「Khudda Kusanāḷi Devī」,意为「卑微的吉祥草女神」。
实际上「Kusanāḷi」也是个菩萨名,其出处为佛教寓言故事集《本生经》,这本古印度文学经典主要讲述了释尊成为佛陀前所经历的前世轮回故事,而 Kusanāḷi 正是佛陀的某一世轮回。具体所在篇目为第十三章「吉祥草品」一二一「吉祥草本生谭」,故事梗概如下:
Kusanāḷi 是个草精灵(修炼成的菩萨),住在一个国王的花园,它和一位树灵是好友。有一天国王请木匠来修房顶,木匠想要把树灵那棵树砍了用来做梁,于是 Kusanāḷi 变成一只变色龙爬上树,让树看起来满是树洞。木匠们见这棵树上全是洞,以为树的木质不好,于是放弃了砍这棵树做房梁。这个故事体现的哲理是:即使力量弱小,也可以为朋友提供了不起的帮助。
三、沙漠的遗民「镀金旅团」
比较关注剧情细节的朋友应该不会对「镀金旅团」这个名字感到太陌生,在早前的活动「有香自西方来」中旅行者就已经从须弥人娜扎法琳口中听说了这一团体。在娜扎口中,镀金旅团似乎是一群「为了钱什么都愿意干」的雇佣兵,闯入他们的老巢则「十分危险」,是有着近乎盗宝团负面形象的团体。而这次预告短片则以更加正面的角度地对他们进行了介绍。
「镀金旅团」中的人们在外貌与装束上与须弥民众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他们在事实上也并不接受须弥国家机构的强力管理,而是拥有自己的小片自治区域、作为民间自由团体「以力量与智慧讨生活」,也就是充当雇佣兵。这一现状与「镀金旅团」的出身有关,他们并非雨林的土著居民,而是来自须弥西部荒芜沙漠地带的移民民族。
相信观看过须弥前瞻第二弹《细雨与飞沙》的朋友一定对沙漠地区的奇景感到印象深刻,而围绕着沙漠存在一个巨大谜团:从此地残存的古代神庙遗迹以及大金字塔不难看出,沙漠古文明曾一度发展到极高的程度,那么究竟是什么摧毁了这个文明,让如今的沙漠仅留一地伤痕?
如今,在这些被黄沙逐渐掩埋的壮观遗迹中依旧游荡着先进的超文明机器,屠戮一切企图入侵者,而神殿中残存的一些奇异设备甚至会异化沙漠中不慎靠近的野兽,让它们变得更加危险凶猛。
从外观来看,沙漠文明机器虽与坎瑞亚机器外观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较明显不同,加上制作组反复以「神性」、「超古代」等字眼称呼沙漠文明,我们似乎可以做出推测:沙漠文明拥有着比我们想象中悠久得多的历史,它们也许起源于远早于七神时代的提瓦特统一文明时代,即「第一王座」时期。
实际上,作为沙漠古文明的遗民存活至今的镀金旅团一族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稻妻的海祇民与白夜国文明,也许两者其实有着类似的遭遇,母文明因变故惨遭毁灭或抛弃,残存的子民因缘际会依附于新的七神秩序而得以幸存?这一切,就要等待未来须弥剧情为我们提供解答了,我也相信镀金旅团势力会在须弥的故事中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奇妙生物蕈兽 & 须弥异兽
早在层岩巨渊深邃的地底我们就已见识到了「蕈兽」这种奇妙生灵,而这一族群在其发源地须弥的环境中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姿态,成为须弥雨林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出于增强繁衍与保护菌群的目的,这些生长自须弥湿润泥土中的真菌族群开启了它们的加速进化过程,栖息在潮湿环境中的水蕈兽以及飘荡在林间、仿佛戴着魔法师帽的草蕈兽属于低级的小型蕈兽,比较常见;某些进化程度较高的蕈兽则在拟态上更进一步,表现出了很强的动物性,例如在雨林至深处的蕈菇之地,我们甚至能看到宛若孔雀的高级蕈兽。
虽然蕈兽们看起来或可爱或美丽,但千万不要被外表蒙蔽而对它们掉以轻心,这些领地意识极强的生物一旦泛滥将是危险程度极高的威胁,有记载显示,曾经就有名为阿尔瓦 · 尼古拉的学者在深入蕈兽地盘后,因行为不慎被发狂的菌群吞噬,最后尸骨无存(见雷深渊法师怪物图鉴)。
除了蕈兽外,须弥奇妙的雨林环境中也孕育了其他异兽,既有外观类似剑齿虎一样的猛兽,也有毛皮厚实、甚至身上长着蘑菇的林猪。这些生物将会是我们须弥旅途中一道有趣的风景线。
五、即将邂逅的友人们
新国度的冒险即将拉开帷幕,怎么少得了邂逅新的伙伴?相信不少朋友在早前就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到了这些须弥新角色的信息(也有不少朋友是很无奈地被动接受了「爆料」),但我想说,我认为这次前瞻短片中展示的角色可比我早先看到的那些「泄露图」好看,也许是渲染的功劳?也许是带点心理作用?但有一条理肯定没错:多点等待,官方的永远才是最好的。
「巡林官」提纳里
学者型角色,隶属教令院「生论派」,如今担任巡林官一职驻守化城郭,负责巡视道成林一带。柯莱目前正在提纳里指导下进行着巡林员见习(插一句,之前的前瞻分析中我曾推测出现在须弥道路旁的奇异植物很可能是须弥的特色路灯,这下夜景画面出现,总算是验证猜想啦)。
注:「提纳里」(Tighnari)一名的原型为生于安达卢西亚地区(现西班牙境内)的阿拉伯农学家、植物学家、诗人、旅行者和医师泰格纳里(Al-tighnari,生卒年不详),其最出名之处是撰写了一篇名为「Zuhrat al-Bustān wa-Nuzhat al-Adhhān」(字面意思为:花园之荣耀与心灵之娱乐)的农学论文,文中描述了他的前往中东的旅程并分享了对于农学和其他一些主题的看法。
「海港学者」艾尔海森
出身教令院「知论派」、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灰发男性,旅行者将在须弥南部海港「奥摩斯港」与这位艾尔海森先生邂逅。看起来就很可靠的他不知将为旅行者的须弥之行提供怎样的协助?
注:艾尔海森(Alhaitham)其名的原型为阿拉伯著名学者、物理学家、数学家「伊本 · 海什木」(Ibn al-Haytham,965-1040 年),中文也译作「海桑」、「哈金」等。这位学者有大量著作和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科学发现,尤其在光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著有《光学之书》、《光论》、《有关托勒密的疑点》等。
「雇佣兵」迪希雅
出身沙漠民族、小麦色皮肤的飒爽御姐,隶属「镀金旅团」的雇佣兵,目前正停留在雨林与沙漠边界的一处旅团哨点中。
注:「迪希雅」(Dehya)之名应该源自「迪亚」「Dihya」,是历史上一位柏柏尔族(Berbers;是生活在西北非洲的、说闪含语系柏柏尔语族语言的部族统称,今日该族后裔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女王与著名宗教军事领袖,她曾团结整个北非的土著力量、领导人民抵抗 7 世纪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军队对北非马格里布(Maghreb;非洲西北部一地区,为柏柏尔人的原乡,名称意为「日落之地」)的入侵。尽管最终兵败,北非也被完全征服皈依伊斯兰教,但这位传奇女王的事迹却传颂了下来,被后世抗争的柏柏尔人视为「抵抗侵略」、「捍卫自由」的象征。
由于在战场上出色的指挥表现,迪亚深受当时的阿拉伯军队忌惮,穆斯林将领们甚至认为这位女王掌握着预知未来的巫术,因而给她起了一个阿拉伯语绰号「卡希纳」(Al-Kahina),意为「女祭司」或「占卜者」。
「舞娘」妮露
充满异域风情、善于舞蹈的美丽红发少女。在全民崇尚智慧与理性的须弥,少女却选择另辟蹊径,追求艺术与舞蹈上的成就。可想而知,这并不是一条容易走通的道路。
注:「妮露」(Nilou)一名是波斯名「妮露法」(Niloufar)的昵称,含义为「莲花、睡莲」,是个很漂亮也很可爱的女孩名。
「神秘少女」纳西妲
《神秘少女》……哈哈,看来官方这里还是想卖个关子,我也不剧透了,相信不少朋友也早就知道这位少女的真实身份了吧?虽然还未曾正式谋面,但其实咱们已经跟她说过话了。
注:「纳西妲」(Nahida)这个名字可颇有来头。虽然词汇本身确实可作为蝴蝶科 Riodinidae 下的一个属名来使用,但这里主要是化用自古代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不拗口、大家也更熟悉的叫法是拜火教)信仰中代表生育、丰产与智慧的女神「安娜希塔」(Anahita)。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开在稻妻离岛的须弥特产店「葱茏之愿」?店主瓦希德时常推销的产品「丰沃之惠」就是一种能使再贫瘠的土地都可变得适宜耕种的神奇肥料,原理被解释为小吉祥草王力量的恩惠,而其英文名正叫作「Anihitian Blessing」,直译便是「安娜希塔的祝福」。
另外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安娜希塔」在印度-伊朗时代(Indo-Iranian times,指公元前 1500 – 公元前 500 年)对应的神性名称应为「萨拉斯瓦蒂」(Sarasvatī),也就是说这位女神可能与印度教神话中萨拉斯瓦蒂河的水神、同样象征智慧的「辩才天女」(也叫「妙音天女」)系出同源。
「大风纪官」赛诺
总预告篇《足迹》PV 中作为须弥地区代表人物出场的少年,相比当时的形象,如今的赛诺在人物设计上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华丽,想必这也是为了匹配本次短片中公开的赛诺非同一般的身份 ——「大风纪官」(推测应该是受教令院委派管辖沙漠地区的治安长官)。
注:「赛诺」(Cyno)一名推测来源于拉丁语前缀「Cyno-」(古希腊语词源「κύων」,含义为犬),这可能是指他的服装类似于古埃及神话中的胡狼头死神「阿努比斯」(Anubis)。事实上,根据场景前瞻中沙漠地区出现的包括方尖碑与金字塔在内的标志性建筑结构,已基本可以确认须弥沙漠地区设计时参考的文化原型很大概率为古埃及文明。
短片中所提的赛诺官职名「大风纪官」英文版写作「Mahamatra」,该职务最早由古印度孔雀王朝皇帝阿育王(Aśoka)设立,全称为「Dhaṃma Mahāmātā」,意即「佛法督察」。他们是负责国家行政及司法等各个方面的高级官员,由国王授予弘扬佛法、监察宗教工作以及裁判道德问题的神圣职责,被认为是阿育王统治集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有鲜明古埃及文化元素的赛诺,其官职却出自古印度文化背景,由此推测赛诺应该是沙漠民族在须弥雨林政权中的代表人或者说沟通桥梁,因而被授予了很高的地位。
六、教令院六学派
文章最后一部分来和大家聊聊由角色介绍引出的对于须弥教令院六大学派的讨论。
细心的朋友应该注意到,编剧老腰老师介绍须弥角色时在板书上写下了一系列学派与角色的对应关系,有关这些学派,其实在早先游戏剧情中就已经提供了相关的信息(主要是与须弥学者胡塞尼相关的系列活动剧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知晓教令院下属的六大学派分别为:「生论派」、「知论派」、「明论派」、「素论派」、「因论派」,以及板书中未写上的「妙论派」。
针对学派的考据我们可以由「学派」一词本身对应的翻译开始着手,可以注意到,游戏文本中「六大学派」对应的英文说法并非常见的「The Six Schools」,而是「The Six Darshans」。其中的专有名词「Darshans」是出自古代印度教的概念,意指古印度正统古典哲学(即源于婆罗门教的「正统派」,Āstika;与之对应的「异端派」称为 Nāstika,佛教与耆那教皆属此类)的六个哲学派别。六派哲学(Ṣaḍdarśanas)具体划分如下:
- 弥曼差派(Mimāṃsā)
- 吠檀多派(Védānta)
- 数论派(Sāṃkhya)
- 胜论派(Vaiśeṣika)
- 正理论派(Nyāya)
- 瑜伽派(Yóga)
这还不是教令院六大学派包含的全部文化背景。根据各学派在英文版中的写法,我们还能发现它们的另一层文化原型,即涉及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善恶二元论哲学中的善神信仰:
例如,提纳里隶属的学派「生论派」英文版就写作「Amurta」,根据读音不难发现其对应从神中代表永恒与不朽的植物女神「阿梅雷塔特」(Ameretat)。在层岩巨渊雇佣探险队的学者海迪夫也属此学派,根据志琼的介绍,这一学派主要研究方向是矿产学与生物生态学。
以此类推,艾尔海森所属的「知论派」英文写作「Haravatat」,对应从神中代表完美的水之女神「豪而挝逹」(Haurvatat),根据胡塞尼的介绍,这个学派主要研究古代符文,其成员稀少并且言谈古怪。胡塞尼自己所属的「素论派」(Aramati)对应代表谦敬的土地女神「阿尔麦蒂」(Armaiti),该派别主要以元素和地脉为研究对象。另外在 2.7 版本活动「深泥奇谭」中胡塞尼提到了「妙论派」(Kshahrewar),这个不太好直接看出原型,由其读音可知对应代表权威的金属神「克沙特拉 · 外利雅」(Khshathra Vairya),研究方向可能与冶炼锻造有关。
至于剩余的两派「明论派」与「因论派」,目前游戏中还未有提供相关信息,但不难推测它们应当分别对应善灵神「沃胡 · 摩那」(Vohu Manah)与真理神「阿莎 · 挝西史达」(Asha Vahishta)。
到这里应该有朋友发现,拜火教善神除去主神「阿胡拉 · 马兹达」(Ahura Mazda)外仍有七位,在数量上与六大学派无法对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点大抵可以联系「古时孤影」活动中胡塞尼告诉旅行者的一段话「你毕竟还没有领会过至高智慧的熏陶」来进行解释。
我们可以认为所谓「至高智慧」对应着拜火教神话中的创造神「阿胡拉 · 马兹达」(其名含义即为「光明智慧之主」,Lord Wisdom;在须弥背景下应该就是代指草神),又有说法指出七位从神中象征圣灵的神「斯奔逹·麦纽」(Spenta Mainyu)真身乃是阿胡拉 · 马兹达的化身,因此这二神可被视为一体进行看待,这样就解开了数量无法对应的问题。
顺带一提,目前游戏内容中还提到了教令院系统中的三种身份:其一为代表校外实习生的「帝利耶悉」(Dervish),原型为波斯语「德尔维希」(Darvīsh),意为乞讨者、托钵僧,是伊斯兰教苏非派的一种苦行修士;另外两种分别为地位不同的学者职称「陀裟多」(Dastūr)与「诃般荼」(Hērbad),这两者原型都是琐罗亚斯德教中的祭祀职位。
结语
经历《神奇的草元素》、《细雨与飞沙》与《明慧的序曲》这三轮预告,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须弥已经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我都怀疑到正式前瞻直播时大伟哥还有什么可以说的了2333),胃口肯定也已经被吊得足足的了。
如何看待《原神》须弥前瞻短片02——细雨与飞沙 ?如何评价《原神》游戏官方发布的须弥前瞻短片 01 《神奇的草元素》?
旅行者在时隔一年后终于就要踏上前往新国度的旅途,这一年来游戏的进步各位也是有目共睹,就让我们一起期待 3.0 大版本会带来怎样巨大的惊喜吧!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呆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0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你对《原神》须弥篇的插曲设计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