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下风雨中的上海和她的市民

首先说哈,这段话是我更新的,很多人找我争论,我先帮你们厘清几个逻辑哈,逻辑不通大家没有交流的必要:

1、你们攻击的是上海政府,上海市民,还是,上海这座城市整体?自己想想清楚。

2、以出生地域、籍贯论人品高低贵贱的人,我只说一句,封建社会还有一句灵魂拷问,王侯将项宁有种乎?这都共和多少年了。

上海近3000万常驻人口中近一半是外地户籍,上海各区书记中大半不是上海本地人,请各省市同胞辱骂上海及上海市民之前自行认领老乡。

最近忙着团购各种生活物资。2022年的上海出现这一幕也真的很魔幻,但更魔幻的是,无数人对着自己的同胞口诛笔伐。

前几天听俞洪敏老师曾经的讲座,他说自己参加了数次高考,前两次是和同村的一个男孩子一起考的,都失败了。第三次的时候这个男孩子放弃了,但俞老师坚持了下来,原因只有一个,小时候去过上海,他说外面的那个世界在他心里打开之后就再也关不上了。

所以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特别鼓励年轻的人到处转转,特别是深处不那么发达地区的年轻人,眼界这个事情,有时候其实也很简单,你去过,经历过,自然就知道了。比如回国创立百度的李先生,受惠于互联网最早在美国兴起,他在那里看见了雅虎的成功。

很多对着上海口诛笔伐的人甚至都没有来过上海,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上海这座城市。

客观的说,上海之所以是上海,政策和文化都不是最基础的那个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location,中国海岸线虽然也不短,但是具备深水港条件的地方并不多,同时还要是可以全年运转的不冻港就更少,再同时还要连通巨大的内陆淡水河道,以便货物可以直接移船发往中国腹地的城市,全中国还可以找出来几个?

所以当人类技术征服海洋,可以大规模远洋贸易开始,这座面朝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中国最大的长江的城市,注定就是那个天选之子。

与北京不同,上海发达的起点首先是时代和地理位置共同赋予,而后才是精英和资金奔着挣钱机会向它源源不断的集中,从而迭代出城市文化,再不断与城市作用与反作用。

所以伴随着这座城市特殊的诞生历史,以及客观上作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绕不开的那个点,确实,她自己的城市文化中有不一样的东西。

先来谈谈文化西化这件事情,上海确实是中国城市中西化程度最高的,但这里说的不是政治立场,不是所谓崇洋媚外,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作为东西交流的汇聚点,经过上百年的影响自然也会铸造出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优势,有兴趣的可以去翻查一下,西方企业首选的投资城市中上海占比是最高的,外国人在此居住的比例也是很高的,很大部分原因在文化上,只有在文化上找得到共通之处,交流才会顺畅,信任才会产生。

我工作中接触过很多上海人,与国内其他地方的人相比,他们是最快、最容易与香港人、西方人建立关系的群体。

我举几个小例子,第一个是个体的边界感极强,如果在上海呆的久会发现上海人对一个人最亲厚的礼遇,不是请你吃饭,而是邀请你去他家。在这一点上,与香港人如出一辙。

很多时候可能在传统文化中显得比较疏离,不那么热情。但在上海人眼中这是出于对于对方隐私的尊重,处久了其实会发现,一旦你主动向他求助,免去了他对于是否会侵犯隐私的顾虑,他其实会立刻变得无比热情。

上海生活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在说什么,现在疫情中的邻里关系就是中国上个世纪邻里关系的真实写照,和中国任何一个城市没有区别。

第二个是看似不太顾及人情圆融的细致明确。AA付账这个在传统文化里是很不易接受的事情,但在上海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与其没能抢到买单机会,还要惦记着下次再约一顿饭局,做到人情有来有往,最后含含糊糊的有人请客贵点,多付了钱,有人请客便宜点,少付了钱,上海人觉得咱们不如这次就各付各的,明明白白,至于人情往来,坐下来一起吃饭、聊天这个环节就是人情,就是往来。

再举个例子,比如拜托上海人引荐某个人,他一定是先告诉你他无法承诺你,需要给他时间确认,然后他再去跟对方沟通,确认对方是否愿意见你之后,他才会承诺你,并同时把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引荐的方式都仔仔细细跟你安排交代清楚。

租过上海房东房子的人大都有类似经历,房东会将水盘上、电表上的数字跟你记录的清清楚楚,并且要求你复核确认,像小零件维修这样的事情,每一笔也都跟你算的清清楚楚,倒真的不是小气,在上海人的固有观念里,所有的账目都必须是明明白白的,哪怕他最后豪气的免掉你一些费用,他也会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免掉的是哪些,合计是多少金额。即使是送人情,这份人情他也是要明明白白的送。

很多事情是不能单纯用好坏来讲的,唐朝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国力强盛,文化上的海纳百川才是后世再难企及的高度。我觉得当下的中国也应该有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气度。抛开传统固化的偏见来看待它,我们不如换个角度想,明确、细致、可量化是不是工业文明体系下最可贵的特点呢。

再来谈谈城市管理和政务水平。很多人疫情前都觉得上海是城市管理和政务水平最高的地方,疫情扑灭了很多人对上海的幻想。

那我想试着解释一下上海这波疫情城市管理为啥幻灭。有句话我觉得说的挺贴切,上海适合跑自动挡,一旦换成手动档就完蛋。

前面说了上海城市兴起的缘由和历史,这片土地是完全基于市场化需求在运作,完全市场化的在匹配各种资源,这种状态几乎从上海开埠以来维持了近两百年,可以说市场化是深入这片土地骨髓的基因。

前期的精准防疫不是政治噱头,就是这个城市内在文化的外在追求,就是尽可能的去维护这个市场的正常运转。

上海的城市管理和政务也是市场化参与程度最高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采购的形式将一些专业管理和服务委托给了市场上具有优势的企业去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一方面水平和效率都可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也有大量的精力将管理细化到极致,极致到什么程度呢?上海有专门研究每个路口红绿灯时长的职位,就是看看怎样的亮灯时长和切换可以最大可能的让道路畅通。

这大概就是疫情前上海的城市管理状态,井然有序吧。

相比较其他地方,上海更接近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存在模式,平常时期市场自发的调节、经年累月积累的规则和共识可以让城市自己保持高效运转,但这种模式一旦遇到非常情况,切入到需要依靠高度集权、政府中央统筹的模式,上海和其他城市相比,并无所长,甚至由于管理过于专业和精细,在处理复杂局面,需要综合复合能力的时候,过往的优点反而成了比较大的障碍。所以当社会力量完全退出的那一瞬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手足无措,独自风中凌乱的政府。

更为有趣的是,上海在经历过抢菜的阵痛之后,社区团购现在又焕发了勃勃生机,社会有需求,供给端马上就会自动匹配,模式和渠道迅速被打通,虽然价格还是贵了些,但是居民生活所需都基本能解决,当然,商家和渠道方也都有钱可赚。这里面几乎没有政府的角色,而且在疫情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物资安全,每个小区业主会自发制定供货商白名单,与物业公司共同制定物资进住宅区的消杀、流转以及志愿者集中配送程序。我看了很多人分享的自己小区简报,我自己居住的小区也开了业主公众号,每天从今天有啥物资可以团购,到哪些医院可以紧急就医,乃至阳性新增情况,包括疑似等待复检的情况,事无巨细,准时推送到手机上,最近,它还推送给我希望举行特别音乐会的倡议。

我觉得大概这就是上海最神奇最有魅力的地方,这座城市的力量在民间,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在那些甚至都没来过上海的键盘侠们嘲笑中的上海市民。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心里有股暖流,团购有个缺点就是当加的团多了,团的东西多了,你常常会忘记这些东西分别是什么时间到货,需要时不时看一眼微信群有没有新的到货通知。一开始我压力很大,特别是当我手头工作很多的时候,总怕货物遗漏。但是后来发现,即使错过了拿货的时候,我订的东西也会安安静静、完完整整的躺在家门口。有很多很多的人自告奋勇做志愿者,穿梭在小区各处。

这座城市的人不该遭受这样的网络暴力。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一蓑烟雨行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