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可以,并且OTA的使命就是让车“常用常新”。
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各个车企或者车型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新鲜感并不一致,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这台车的哪些功能/性能是由软件控制/决定的?
- 在由软件控制的功能中,又有哪些控制器支持OTA刷新?
- 在支持OTA刷新的控制器中,又有哪些做到了足够的硬件预留?
- 车企对于车辆的“成长”是否有着统一的规划以及持续的投入?
那么接下来,我就一条一条的带大家来看一下。
这台车的哪些功能/性能是由软件控制/决定的?
虽说“软件定义汽车”这个概念火了也还没多少年,但是软件在汽车上发挥作用的时间其实并不短。
尤其是到了这几年,即使是燃油车,大部分的功能其实也都和软件息息相关。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变速箱的调校”、“动力总成的匹配”,其实都是依靠软件中逻辑以及各个参数的标定来实现。
事实上,除了车身、被动悬架(传统弹簧&减振器)、手动座椅……等等部件外,别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电动助力转向、制动(包括ESP)、门窗、灯光、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等一系列零件或功能都无法脱离软件而独立存在。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如果一台车由软件控制/决定的功能越多,那么其OTA的基础也就越好。
毕竟,一个纯硬件的东西,咱也没法OTA不是?
在由软件控制的功能中,又有哪些控制器支持OTA刷新?
其实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控制器都是支持刷新的,最起码是支持用专业诊断工具刷新的。
但是能否支持OTA刷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 控制器是否有空间和能力来支持AB分区;
- 车辆是否有能力从外界下载软件包,并通过车内通信网络分发至各控制器。
控制器是否有空间和能力来支持AB分区
首先跟大家解释下什么是AB分区。
AB分区就是控制器需要把存储空间分成两块,一部分正常运行并作为备份(我们称之为A区),另一部分执行刷新工作(我们称之为B区)。
如果升级成功,则在重新启动后切换到B区工作,擦除A区部分的内容以便下一次升级时刷写;
如果升级不成功,则继续保持在A区工作,擦除B区的内容以便重新升级。
虽然AB分区并不是OTA的必要条件,但却可以大幅度降低车辆控制器在OTA后变砖的可能性,所以只有极少数服务保障做得好的车企才敢在控制器不支持AB分区的情况下OTA,否则大多都会放弃。
车辆是否有能力从外界下载软件包,并通过车内通信网络分发至各控制器
想要OTA,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车子能联网下载软件,并且FOTA Master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软件,最后还要顺利地将软件分发至各控制器。
前两个好理解,这里我主要讲讲分发的事情。
即使是现在,绝大多数的车辆其车内各控制器之间都是依靠CAN总线网络来通信,只有少部分车的少部分控制器用上了以太网通信。
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通过CAN总线来传输或者刷新软件的速率是比较低的,遇到稍微大点的软件,刷个半个小时也不是可能。
此时如果是电动车,时间长就长吧,锁车走人就行。
但如果是燃油车,就不一定能做到这么从容了,因为12V蓄电池的电量不一定能支撑这么长时间的刷新,万一刷一半没电了还得喊救援,得不偿失。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真正能支持全车控制器升级的车往往都需要重新设计整车电气架构。
而那些出生于旧平台的油车,有的时候虽然会宣传自己支持“全车OTA”,但实际上可能只有少数几个控制器支持。
在支持OTA刷新的控制器中,又有哪些做到了足够的硬件预留?
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造车并不是一件暴利的事情,因此绝大多数车企在物料成本方面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近些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技术发展相对比较快,其对外部硬件或者本身芯片算力、储存空间的依赖也是不断提升的。
所以,如果想要真的做到“常用常新”,如何在硬件预留和整车成本压力间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是个技术活。
这里我们以蔚来举例吧,蔚来的NT1.0平台自2017年上市以来在智驾方面是MobileEye Q4+5R1V的方案,在智舱方面则是Nvidia Terga处理器。
毫无疑问,这个硬件配置在当时绝对是领先的,同时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也正因如此,蔚来才能在NT1.0发布快五年的今天持续提升该平台的能力和用户体验,的确是做到了“常用常新”。
但与此同时,无论是和友商相比,还是和蔚来自己的NT2.0平台相比,NT1.0的硬件的确也落后了,智驾方面的潜力基本挖光,而智舱方面卡顿的抱怨也越来越多。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OTA让车新了,但又没那么新,因为相关控制器的硬件预留决定了OTA的潜力。
车企对于车辆的“成长”是否有着统一的规划以及持续的投入?
如果说前三点更多的是能力问题,那么这一点则是态度问题。
我现在的两台车都是支持OTA的,但是其中一台自2018年提车后一共只进行了两次针对娱乐系统的OTA,最近一次是2019年年底。
而另一台车提车到现在不过9个月,已经对车辆各个控制器推送了好几次OTA,而且其中大多数都能够给用车体验带来比较大的提升。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喜欢变化。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车企是否能够很好的把自己的更新计划与更新内容与用户分享,让用户对于即将到来的更新有个预期?
或者说,车企是否会先组织一批用户进行内测体验,根据反馈优化后再推出最终的版本?
那么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传统车企在这两方面上都比新势力做得差很多。
而车企在量产后对于OTA的规划和投入,恰恰才是车辆能否“常用常新”的核心。
我是 @三斤哥,一个新能源、变速箱、智能网联都有涉足的汽车主机厂工程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会从汽车工程师的角度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解读热点问题。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三斤哥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8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现在买车还是等小米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