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举一例:
一件兵器,但是这件兵器其实背后故事挺多的,文明系列和帝国时代系列,都把诸葛连弩手作为中国文明的特色兵种。
考古学家曾经在山西发现了一个大约距今今天30000年前的石头箭头,说明至少30000年前在中国生活的古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从古文献的记载来看,《吴越春秋》里楚国的神射手陈音阐述了弓弩的来源,说明弩来源于弓。
到了战国中晚期,弩开始大量装备于军队。与弓相比弩的优势是可以把拉弓蓄能和瞄准射击两个程序分开。射弓箭要在拉弓的同时瞄准,弩箭则是把弦拉好挂在弩机的“牙”上,然后射手就可以专心的瞄准。
看上面的弩的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有个部件叫做“望山”,这是弩箭用来瞄准的工具,和现代步枪用来瞄准的照门原理类似
到了汉代,弩箭的望山高度有所增加,有的望山上甚至标明了刻度,提高了弩箭射击的精确度。
到了三国时期,弩机上出现了工匠名字来进行流程追踪,南京石门坎曾经出土一件三国纪年的青铜弩机,上面有“正始二年五月十日,左尚方造,监作吏鼍泉,牙匠马*,师陈耳,臂匠江,师**。”可见各个不同部位都有专门的匠人负责制造,有专人负责验收。
弩箭不如弓的方面是射速慢,给弩上弦比拉弓认箭速率慢。所以《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等等,损益连弩?说明诸葛亮不是发明,而是改进连弩。
事实上,连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考古学家在湖北江陵战国楚墓中发现了连弩实物。
连弩的样子像平常的弩上面加了个木匣子,木匣子里面放弩箭,前面有两个射击口可以同时发射两支箭。专家推测木匣子和弩体之间的有活动的木臂,可以自动完成弩箭进入发射槽然后射击。不过,连弩的弩箭很短,只有不到15厘米,力量也不强,应该是近距离防身用的,无法射远。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临终之前,把连弩技术传给了姜维,““吾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造用。”不过,诸葛亮的连弩特点是火力加强,一弩可发十矢是一次发十矢还是连发十矢没有交代清楚,不过参照《三国志》的记载,应该是一次发十矢。
《三国杀》的诸葛连弩设计明显以战国连弩为原本,无限打“杀”的设定借鉴了连弩可以连续射击的特点,射程1借鉴了连弩射程近的特点,在牌面威力上形成了很好的平衡,又能找到考古实物的证据源头,我觉得还是挺能以小见大的。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螺旋真理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果三国杀要设计一个只能在游戏结束时发动的技能,可以如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