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育涉保鹦鹉卖 380 元有可能判十年,最终不予起诉;争议背后,有哪些法律细节值得关注?

知乎的网友大家好,我是该案的办案检察官。就这个案件,我来谈一谈。

问题1繁育涉保鹦鹉卖400元要被判十年?

今年34岁的王某是河南省商丘人,文化程度不高,是一位单亲妈妈,一个人带着8岁的女儿,女儿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为了挣钱给女儿看病,2019年她养起了费氏牡丹鹦鹉(下简称费氏鹦鹉),并成为她的主要生活来源。2020年9月上旬,她以每对25元的价格将30只费氏鹦鹉销售给当地的鸟店经营者田某。随后,田某又将上述鹦鹉连同自己从他处收购的共计44只费氏鹦鹉,以每对35元的价格转售给江苏省新沂市鹦鹉养殖户刘某。9月16日,该批鹦鹉在徐州汽车站转运时被徐州警方查获,随后公安机关又在商丘王某的家中起获147只费氏鹦鹉。经鉴定,以上鹦鹉均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所列费氏鹦鹉,被核准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禁止交易。依照现行相关法律规定,非法交易10只费氏鹦鹉就要面临十年以上刑期。

在上级检察机关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大量工作,2021年11月9日,徐州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徐州铁检院”)对王某等三人公开宣布绝对不起诉(出罪)决定。

问题2多起「鹦鹉案」争议背后,有哪些法律细节值得关注?

徐州铁检院受理该鹦鹉案后,我发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驯养、繁殖的相关物种,定罪量刑上也未区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与野外种群。此案中的费氏鹦鹉,被核准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王某、田某和刘某均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交易10只,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30只费氏鹦鹉尚不足400元,王某获利更是微乎其微,要判这么重的刑罚,3名犯罪嫌疑人觉得很委屈。我也觉得疑惑,遂赴商丘多次深入调研,了解到费氏鹦鹉在河南商丘有20余年的人工繁育历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成为当地不少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鹦鹉已经成为了一种喜闻乐见的宠物,一般社会大众难以认识到其珍贵、濒危,如对交易人工繁育鹦鹉的行为予以刑事处罚,与群众的朴素法治观念有一定冲突。因此,在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案件中,判断非法交易野生动物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不能仅依靠机械查阅法条和名录来认定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应当进行实质深入审查,需综合考虑涉案动物是否人工繁育,人工繁育技术水平及规模,是否纳入技术成熟名录,行为手段、商业经营利用对野生动物的损害程度等因素。依托公开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途径多方听取意见,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全面审查,进行实质性研判。案件处理要结合时代背景、野生动物保护实际和社会民生,能动履职,依法作出妥当处理,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

案件办结后,我又去商丘回访,在遇到一家鹦鹉养殖户时,他动情的说:“之前因为买卖鹦鹉,各地公安纷纷来商丘抓人,现在你们这个案子能不按犯罪处理,我们养殖户终于看到希望了,天亮了!我嘴笨不会说话,我就从心里感觉共产党好!”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范璞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姐夫家庭暴力,用刀捅伤老丈人。以什么法律起诉?

你好懂法律的人帮我看一下这是又被起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