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LinkBuds上手体验:摘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在随身便携数码领域,能和手机市场内卷程度有一拼的,除了真无线耳机外,似乎很难再找到狭路相逢的“圈友”。

一边是手机厂商不断拼价格拼性能,比来比去,无外乎是谁能拿到首发,谁硬件配置高,谁价格低,就能获得认可。配置高,价格低,成了手机“内卷”的主要标志。

一边是真无线耳机除了拼价格配置,又在拼各种使用场景。数码大厂和HiFi大厂的价格区间段之外的“空档期”比如500-1000元价位上,则是新晋白牌耳机品牌的竞争之地。

真无线耳机“内卷”标志,涉及的要比手机更广泛。毕竟相较于手机来讲,不论是上游技术还是品牌对于不同价位产品的布局,真无线耳机(以下简称TWS)仍然处于一个高爆发阶段。

从2021年末不难看出,真无线耳机市场在发生一些新变化。例如森海塞尔、铁三角、JVC等等老牌厂商在对自家高端真无线耳机进行迭代升级同时,也在推出一些几百元左右“性价比”的产品,很明显是想“抢”大众数码品牌的市场。

而非音频起家的数码厂商,则通过一两款价位高达数千元的“旗舰产品”,来试探高端市场,希望在未来下一代TWS消费升级时,能够抢占先机,占有一席之地。

还有新晋的“白牌”TWS凭借百元售价来迅速攻占入门市场。

就在大厂们拼命在入门级市场发力,数码品牌又在高端市场试探挣扎时,索尼在2022年2月16日发布的LinkBuds,凭借新奇的外观以及1199元的售价,摆出了一副不愿随波逐流的架势。

这耳机特别“叛逆”,在当今降噪已经成为品牌各个价位中的主流配置功能,并以“降噪”作为卖点时,LinkBuds直接取消了降噪。

图注:实际佩戴需要把“鲨鱼鳍”固定部分放到耳廓里
图注:实际佩戴需要把“鲨鱼鳍”固定部分放到耳廓里

官方直接称这款耳机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一款不带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耳机敢卖千元以上,估计只有索尼才敢这么做。

不带降噪背后原因

这不是索尼第一次推出“开放式”真无线耳机,需要先说明的是,这里的“开放式”是通过腔体结构特殊设计,让耳道与发声单元和腔体留出一定“空挡”,进而让外耳道“露”在外面,这种设计并不是入耳耳塞通过耳塞和耳道紧密契合的佩戴方式,也不同于平头塞直接“罩住”内外耳廓的佩戴方式。

索尼首次公布自家“开放式”耳机产品是在2019年,当时命名为XEA-20的产品就凭借另类的外观和以“开放式”为卖点,迅速成为当时讨论热点。这款耳机出音方式非常特别,它是通过发声单元后置,之后通过一根金属导管把声音传到前方腔体结构中实现的,这样虽然能带来相比于入耳更舒适的佩戴体验,但也因结构问题,导致漏音。此外受限于体积与电池续航,XEA-20并不能实现长时间佩戴。

开放式的结构设计让XEA-20只能在较为安静环境下才能听清耳机播放的音乐,加之续航时间不理想,应用环境过于单一的问题,这款理念过于“先进”的产品很快被我束之高阁。

从LinkBuds命名方式并没有延续XEA来看,这完全是索尼另起炉灶的一款产品。索尼对于这款耳机的定义是:“适合长时间佩戴”。

佩戴感做起来实际要比“音质”做好更难。

耳机盒非常小巧
耳机盒非常小巧
LinkBuds可以理解为,平头塞“压扁”再开个洞
LinkBuds可以理解为,平头塞“压扁”再开个洞

要实现长时间佩戴,首先续航问题是要解决的。想要在真无线耳机上实现“长续航”,首要的就是去掉“耗电大户”降噪功能。

虽然从功能上看,只去掉了“降噪”,其实对于耳机腔体而言,去掉的硬件部分要更多。比如在降噪入耳上必要的拾音麦克风、降噪芯片以及对应电路,去掉后会让整个腔体结构更简单,对于耳机长续航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次拿到手里时间比较短,因此我们先不讨论续航,之后再单独进行场景化续航实测。

即使少了降噪拾音麦克风以及电路,这款TWS耳机也并没有把单元和腔体结合在一起,而是采用了索尼“独创”的分体式设计:出声单元和电路电池分开的“魔比斯环”造型。

其实分体式设计在XEA20中就有所体现,这样的好处是能分担耳机的部分重量,加上LinkBuds的电路电池加入了类似“鲨鱼鳍”的固定配件,可根据使用者内外耳廓大小,替换不同型号的鲨鱼鳍,这是也全机唯一能够进行“调整”的部分。通过“插入”佩戴方式,让发声腔体紧贴着外耳道发声,再通过后端电路的“遮挡”来减少漏音。

索尼首款开放式真无线耳机XEA20 图片来自索尼
索尼首款开放式真无线耳机XEA20 图片来自索尼

但实际表现,仍然不如意。

前腔中间采用了镂空设计,这就在播放音乐时候和平头塞的漏音程度效果差不多。在APP上打开“自适应音量调节”功能,耳机可以通过检测周围声音强度,来根据周围声音提升播放音乐时的音量,比如周围很嘈杂,系统就会提升音量,反之同理。

而看似高科技的前腔镂空设计,其实只是为能够听清周围环境音,利用这种设计来替代降噪耳机中的“通透模式”。

声音评析

这种新颖的镂空设计是一定会对声音造成影响的。索尼这款耳机和目前主流真无线耳机在单元结构上,有些许不同。比如这种镂空设计要相比一般动圈耳机而言,减少了振膜面积,此外LinkBuds单元和磁路结构,和去掉防尘盖并采用外磁结构设计的音箱单元类似,但毕竟是耳机,缺少顶部振膜以及受限于腔体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冲程也会受限。

这就让我对它声音部分产生了疑惑,这种设计是否会导致低频缺少量感和下潜?

和高端真无线耳机JVC FW1000T放在一起,大小一目了然
和高端真无线耳机JVC FW1000T放在一起,大小一目了然

实际听后,确实印证了猜想,确实在低频量感和下潜上要与手头上的JVC FW1000T有一定差距,此外动态和瞬态响应并没有JVC FW1000T凌厉。

简单和JVC FW1000T来个对比,如果JVC FW1000T低频可以打9分,那LinkBuds就只能打6分,在素质和听感上,都有比较大区别。

LinkBuds整体低频在素质上,回弹速度比较快,下潜和凝聚力一般,尽管瞬态响应不错,但因缺少一定量感,让整个低频都比较单薄,加上为开放式设计,所以低频优势并不明显,想听“轰隆感”比较“震耳”的用户可以直接略过。此外,虽然低频瞬态响应虽然较强,但缺少合适的密度以及氛围。

中频表现这里主要以人声为主,人声声像距离不错,女声和男声中频密度比较高,不过相比于索尼的传统入耳式耳机比如exk、XBA系列来讲,味道并不“浓烈”,但好在人声还原不错,至少不会把蔡大妈唱成邓丽君。

高频延伸和泛音都处于正常水平,不功不过。此外在声场营造上,还是有别于入耳耳塞的,整体声场空间感更加接近MX985/980这类森海平头塞,横向宽广辽阔,而纵向层次感就没有耳塞那样分明。

三频分布图 听感基本一致 图片来自B站up主毁人不倦の天木水
三频分布图 听感基本一致 图片来自B站up主毁人不倦の天木水

当然声场优势还得归功于开放式结构,这点还是比同价位动圈耳塞强。

总结来看,音质并不能和大千元左右的有线耳机相提并论,此外缺少自家的LDAC支持,只能SBC和AAC连接,也从侧面说明,这并不是一款主打音质的耳机。

虽另辟蹊径,但市场仍需验证

索尼是想让这款“轻量化”功能的真无线耳机,成为日常能够正常交流的“标配”,这种新奇的思路真的相比其他品牌真无线耳机要“更高明”吗?

LinkBuds除了听音乐外,通过这种开放式设计,在日常工作、生活沟通上更有“工具”属性,看似合理,但实际想想,要考虑“开放式”而牺牲整体降噪功能,而只选取了在降噪耳机中并不算常用的“通透模式”,是否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

根据我爱音频网调查显示,影响消费者对于TWS耳机购买的潜在因素里,前三项分别为:1.主动降噪、2.助听、高清音乐、3.无损音质,分别占比71%、68%、64%。由此来看,降噪和音质仍然是消费者购买TWS耳机主要因素。

图片来自我爱音频网
图片来自我爱音频网

随着消费升级,2022年TWS耳机将会进行功能升级,新功能的赋能将会让TWS变得适应面更广。

此外,国内手机厂商加入真无线耳机市场,凭借对自家耳机深度适配,会更突出和手机之前的互联,例如通过耳机智能助手实现对手机操作交互或是使用手机拍摄视频时,利用耳机收音麦克风进行高清音质收录,未来手机和耳机之间的互联应用会让消费需求导向更明显,这比独立的真无线耳机更具创新。

而对于索尼这款LinkBuds来讲,也只能算是摆脱当前真无线耳机内卷的一个“解决思路”。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2022,这条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案能否成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