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1日晚间消息,《经济学人》杂志日前撰稿评价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提出美国正在越来越急于控制自己的传统金融地位。
圣诞节前两周,中国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OneConnect)的高管们登上飞往纽约的飞机。彼时纽约的气氛有些微妙,但是金融壹账通不辱使命。12月13日,公司成功挂牌纽约证券交易所,以37亿美元估值,获得3.12亿美元融资。分析师预期,这家尚未盈利的公司股价,在未来12个月将上涨70%以上。
金融壹账通首席战略官戴可表示,公司为数字化转型的金融公司提供人工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国顶级贷方和99%的下游供应链都是公司的服务对象。公司正在亚洲迅速扩张,并在美国运营一个研究实验室,正在当地招募人才。即便如此,仍很少有人听说过这家公司。这属于一个全新的中国企业类型,重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熔铸起金融通道。
随着美国越来越急于控制自己的传统金融地位,中国正在大力投资时间与资金,来创建私人通道,比如推出自己的消息系统,对抗SWIFT,甚至有朝一日或可取代SWITF。与此同时,两家大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打造出“堪比银行系统”的数字钱包。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每个应用都拥有超过10亿用户,包揽中国半数的店内支付和近四分之三的在线消费支付。
探索新深度
支付系统其实是信息的流动,而非资金的流动。这个过程通常涉及两端的银行,它们之间交换诸如付款方身份或可用资金等信息。在单一国家/地区内,银行使用相同的语言,只需更新中央银行的分类账就可以完成转账交易。但跨境支付就要麻烦许多。规则和标准不尽相同。全球也没有一个共同的中央银行,所以也没有可以记录转账交易的全球分类账。
对于大额转账支付,金融行业的常规解决方案是“代理”银行系统。在对等安排下,一个国家/地区的银行持有另一个国家/地区的银行拥有的储蓄。当另一个国家/地区的银行客户向前一个银行客户发起转账交易时,第二个银行会指示代理行使用储蓄。但是,很多银行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转账资金若要到达指定重点,中间还需要中转站的介入。这意味着每一个银行需要提供一个ID,一个消息系统和共同的语言。
SWIFT的作用就是提供这些元素。SWIFT已有数十年历史,它的网络难以复制。但如今有两个理由,正在促使世界放弃SWIFT。第一个理由涉及政治。虽然SWIFT不属于美国,但美国却利用SWIFT拉帮结派。另一方面,网络的复杂程度让跨境转账既费时又费钱。然后,银行必须保留一部分的外币闲置资金(全球总计约10万亿美元),来满足预期需求。最后,这个系统不能完全阻止黑客攻击。
创业公司试图通过减少银行与公司之间与SWIFT往来的步骤,来降低麻烦。有些与收款方国家的“枢纽”公司合作,将大笔款项(如工资)分解成多笔小款项。其他则把转账集中起来,以便降低固定成本。金融公司空中云汇(Airwallex)的联合创始人Lucy Liu说,公司已经从澳大利亚搬到香港,以满足中国出口商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些金融公司则彻底绕过SWIFT。比如美国的Ripple,开发出一种加密货币,可以作为在不同货币国家之间进行支付时的中介。
政府也在研究加密货币,其中以中国最为突出。中国已经为主权数字货币申请了120多项专利,为世界之首。由于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去现金化,中国认为,政府管理的数字货币是对国内支付系统的一个重要故障保护。除此之外,中国也希望抢在Facebook拟推出的Libra之前,争取大批用户。
其他国家则寻求国际应用。新加坡和加拿大,香港和泰国,均发起了联合实验,以测试中央银行铸造的数字货币是否可以被商业银行用来处理跨境交易。实验虽然成功了,但参与其中的工程师对系统处理大量交易的能力抱有怀疑。
加密和石油
在有些国家,暗中的数字货币交易已经在进行中,只不过规模不大。而欧洲则在尝试以物易物这条路径。去年,英国、德国和法国推出Instex系统,旨在匹配从伊朗购买石油或食品的公司付款和向伊朗出售商品的公司收据。原则上,货物流通无需资金流动。然而,Instex在处理第一笔交易时,用了14个月的时间。
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最多。2015年,中国推出银行间消息系统CIPS,旨在简化人民币国际支付。CIPS使用和SWIFT相同的语言,因此CIPS可以同其他国家的支付系统交流。目前,使用CIPS的机构仅950家,还不到SWIFT成员的一成。不过,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埃斯瓦·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认为,“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它真切存在”。
真正的革命发生于小额转账。就像SWIFT,美国的信用卡体系网络很难被取代。成员银行和商家之间彼此信任,因为他们遵守既定规则。他们也偏好该体系的结算平台上的便利性。因此,竞争对手的体系难以奏效。2014年,因担心无法使用美国的体系,俄罗斯开发了自己的信用卡体系,如今这套体系占有17%的俄罗斯国内信用卡。然而,跟Visa和万事达卡动辄50亿的发卡数相比,俄罗斯信用卡体系的发卡数只有微不足道的7000万美元。但对于中国的银联支付来说,规模不是问题。76亿张银联卡中,在中国内地之外发行的只有1.3亿张,而且也主要为中国游客所使用。
国家主导的国内支付系统改革才是更大的威胁。为了重新掌握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权,约70多个国家/地区已经对他们国内的金融渠道进行改造,以便实现一键即时银行转账。欧洲走在了最前沿,亦将本地网络融入欧盟区——涉及35个国家,超5亿人口。东南亚也在尝试统一系统。3月5日,印度和新加坡首次建立起联系。
中国在加强配套方面虽落后于邻国,但这不成问题。作为该地区的交易巨头,中国可以借他人之便利。Visa美国的前董事长菲尔·希斯利(Phil Heasley)说:“如果马来西亚的系统运作成功,它会找到与中国的合作方式。”同时,中国也在开发一个死人通道,来规避风险。
就在五年前,二线城市的购物很是繁琐。很少有商店接受银行卡支付。他们不喜欢缴纳手续费,也没有接入终端的设备。但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手中有了一个迷你终端。而二维码的出现,让离线支付也成为可能。
智能手机和二维码的结合,势如破竹。去年,中国消费者在移动端的消费额高达347万亿元人民币(49万亿美元),是2013年时的35倍。两大巨头占据了92%的市场份额。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独揽点对点转账,而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公司蚂蚁金服拥有的支付宝统治着企业付款。将银行卡绑定到数字钱包里边后,用户可以支付几乎所有的费用,从打车费和水电费到医院挂号费等等。数字钱包在用户消费时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但在取现时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因此所有人都乐意维持原样——把钱留在数字钱包里。
这些“超级应用”如今正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店目前已经支持支付宝,主要针对的是中国游客。支付宝也在9个亚洲国家收购数字钱包的少数股权,以便在不申请当地金融许可证的情况下对本地行业施加影响。
蚂蚁金服的国际化负责人道格拉斯·费金(Douglas Feagin)表示,与公司投资的数字钱包互通并非公司的重点。但其他人认为,蚂蚁金融在等待一个时机——即当地数字钱包达到临界数量的时候。“可能不会使用蚂蚁金服这个品牌,”咨询公司Kapronasia的分析师泽农·卡普隆(Zennon Kapron)说,“但他们的目标之一是最终建立一个国际跨境钱包平台。”公司的专业水平也吸引了大洋彼岸的公司。六个欧洲移动钱包平台已经在采用支付宝的二维码格式。
中国的金融技术未必每次都能成功。在某些市场上,信用卡或银行间系统根深蒂固。但支付方式的竞争背后,实则是驱动这些支付平台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较量。而中国在这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在低利率和数字化转型的高固定成本的限制下,亚洲各地的银行纷纷试图通过“向云端转型”来扩大规模。他们把数据存储在专业供应商提供的大型服务器上。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师戴夫·巴托莱蒂(Dave Bartoletti)认为该地区(以及欧洲)是金融云的“最重要战场”。硬件方面,阿里巴巴独占鳌头。亚太地区五分之一的云端基础设施由阿里巴巴提供,后两名竞争对手(亚马逊和微软)合计起来仍无法超越阿里巴巴。
中国的科技公司也主宰着软件世界。快速处理大量交易的需求——比如去年双十一购物节,阿里巴巴在处理第一个10亿美元交易额时仅用了68秒——让蚂蚁金融和腾讯在自动化、机器学习以及数据方面占尽优势,从而有能力开发敏捷数字银行,进而触发定义身份识别和安全标准的竞赛。身份识别与安全标准对于银行和支付向线上转型至关重要。腾讯子公司微众银行的马智涛说,公司的面部识别工具错误率不到百万分之一(人眼的平均错误率为1%)。
两家公司旗下的银行都发展十分迅速。蚂蚁金服推出的网商银行(MYbank)已经服务于中国五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即2000万家中小企业。另外,公司也将技术出租给200多家其他银行,并将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出海试验地。投资者认为:国际化大有前景:私有的蚂蚁金融,在最近一轮融资中,估值为1500亿美元。腾讯的微众银行走的是另一条路线。它将自己开发的基础设施开源,欢迎国外银行在此基础之上发展。
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巨大影响力,或许已唤醒沉睡的巨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公司首席创新官乔纳森·拉森(Jonathan Larsen)说,坐拥1万亿美元资产的平安公司,在看到这些公司在金融领域拔地而起后,也决心成为一家云计算公司。去年,平安公司将1%的收入,即1640亿美元,用于研发,并已经衍生出32个独立业务,来推广公司的自研技术。
平安公司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子公司大概要数去年12月于纽交所上市的金融壹账通。该公司提供基于云的服务,覆盖从后勤到面向客户任务的所有内容。公司在2018年于新加坡开设了第一个海外办事处,如今该办事处员工达200人。金融壹账通目前在16个海外市场(包括泰国和欧洲)上为47名客户提供服务。
新冠疫情或许加速了这一趋势。随着员工隔离在家,全球银行无不希望将对数据需求巨大的流程(如风险管理)转到到线上。这一次,不出国门,金融壹账通即有机会把握商机。(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