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可以跟孩子做什么游戏?

分享对于家有2-6岁学前儿童而言,在家可以做什么类型的游戏,以及怎么做这些游戏。

图片例子以3岁左右小泡泡为主,更大年龄的孩子在游戏内容、复杂程度和难度上,会有递增,但大部分也都在这几种类型游戏的框架中。棋牌、桌游等智力游戏或者特别强调规则的游戏,没有放在这次讨论。

1. 想象游戏

可以用各种东西,象征真实世界中的内容,去假扮、幻想。比如玩“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游戏、披上床单扮超人或者仙女、玩开饭店游戏并用各种小东西小瓶罐“做饭”……

对儿童来说,玩这类想象游戏,有助于自我表达,也给他们机会去拓展一些经验。通过重复玩“演”自己生活中的发生的事情和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可以增强孩子对事情的掌控感和安全感,也能帮助儿童从别人的角度看事物。例如玩过家家或学校游戏时,小朋友们一般喜欢当家长,当老师。儿童在这类游戏活动中也会有大量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爸妈可以怎么做呢?

(1)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道具

可以根据孩子兴趣,选择一些主题,比如娃娃家、火车站、消防站、医院、商超、饭店、玩具店、动物园、农场等,提供一些特色的玩具、道具服装等。例如玩具听诊器、旧火车票、各种玩具水果果蔬、海盗帽子等等。

(2)作为“角色”参与其中

可以在孩子有需求时参与到“剧情”中当“玩伴”,也可以通过制造些小问题小挑战,推动“剧情”变得更有趣……总之,让孩子来做“导演”,让孩子发起和主导游戏,爸妈做好群众演员。

想象游戏的一个例子:

例如,我家房子比较小,厨房里物品比较密集,为了安全平时小泡泡不能随便进厨房。他平时喜欢用自己的玩具来假装在做饭。在材料上,我为他提供了迷你小锅、手动打蛋器、小擀面杖等他可以安全操作的材料(小归小,但是平时做饭用的真家伙),加上一点小土豆小豆角之类可以玩的真实蔬菜,放在他的玩具区。晚上他自己想要玩做饭时,会问周围人想吃什么,这时我们就扮演好“想要吃饭的人”,参与到游戏中,点菜,要求具体的数量(例如西红柿炒蛋中,要放几个鸡蛋,几个西红柿),引导按照流程做菜(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等等。但对他来说,整个游戏是由他控制的,我们只是群演。有时候他不喊我们自己玩,就由他自己玩。

2.建构游戏

可以用乐高或各种积木这样的小块物体搭各种东西,玩轨道火车,拼图等。这类活动大人看来的特征是最后会有个“成果”(不过孩子们更感兴趣游戏的过程,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一般也不会想最后的结果)。有时候建构和想象游戏经常结合在一起,例如搭建轨道火车,或者房子,然后加上各种物品来玩想象游戏。

对儿童来说,把东西安装在一起,造出来个什么东西,是能带来满足感的活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展精细动作,能更在工具运用和搭建技能上稳定发展,也有机会探究颜色、质地、形状、结构、二维与三维空间(例如依照设计图纸搭建)等。

爸妈可以怎么做呢?

(1)为孩子提供一些建构玩具和材料

例如传统木质积木、乐高大颗粒等拼插积木、拼图玩具等。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建构玩具(例如连接方式不同等)。

(2)克制自己撸起袖子干的冲动

建构游戏中爸妈要特别注意,尊重孩子的主导权,孩子完成一件作品后会有成就感,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和内在满足感是很有好处的。例如,看到孩子搭建的松松散散或者“错误”的结构,大人要克制撸起袖子自己冲上去的冲动。但有时,孩子又需要成人的引导,来发现更好的结构,搭建方法等。大人可以表现出对游戏的兴趣,“带我一起玩吧”,让孩子觉得让你参与进来是他们帮你的忙,然后作为“玩游戏”的人而不是“指导者”。

建构游戏和想象游戏结合的一个例子:

例如,小泡泡看过绘本《宝贝逛超市》后,自己先把果蔬玩具摆在乐高地板上,拿乐高小人来玩逛超市的游戏。我说“妈妈好久没有逛超市买水果了,让我在你的超市买点水果吧。”,加入游戏后,我拿出乐高大颗粒开始在边缘垒“货架”,小泡泡随即过来抢走这项工程。我们各自提出自己想卖的东西,参考绘本《宝贝逛超市》的故事,也回忆我俩一起逛超市时看到了超市卖什么东西,怎么布置等等。搭建时也一起搭建。小泡泡很快提出,要有卖玩具车的和卖冰激凌的地方,并基本独立搭建了我认为最亮点的玩具车货架。在这个游戏中,虽然乐高是我选择的,但最初这个游戏的发起,及整个过程,依旧是小泡泡主导和控制,而在玩的过程中我也作为玩伴,在“一起玩”的过程中,帮助他完成了一些他无法独立完成的内容。

3.创造性游戏

可以进行绘画、制作等艺术类和手工类活动,也包括用音乐、舞蹈等进行自我表达的自由游戏。

儿童会特别喜欢这类“自由”的游戏活动,也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学习经验——比如感知和体验各种材料、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等。比如各种颜色和质地的纸,卡纸、皱纹纸、亮光纸等,或者用水把纸浸湿后会变成一坨可以塑形的软软的东西,而晾干后又会变成硬硬的。这类游戏活动,也会有很多发展精细动作的机会,比如涂色、剪裁、揉、捏……

爸妈可以怎么做呢?

(1)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工具

例如颜料(可以选择可水洗的)、各种可以画画的笔(水彩笔、铅笔、蜡笔、画刷等)、橡皮泥和轻质黏土、充足的纸、各种胶(胶棒、双面胶、胶水等)、以及可以用于艺术创作的日常材料或废旧物品等。

(2)积累一些活动素材和创意

这个网上有很多素材,平时看到好玩的都可以留意,有时候手边简单的材料都可以做出好玩的效果。比如平时收快递里很常见的泡泡防震包装纸,就有N种用法。

(3)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孩子艺术创造的结果

比如画画的时候,不要指手画脚,避免出现“天空是蓝的”“这个应该这样画/做”之类干预。因为如果孩子担心自己的作品不会被成人接受,会导致他们越来越依赖成人出主意。我赞成对儿童的作品不加修饰,除非儿童主动要求大人帮忙调整或处理一些内容。

创造性游戏的一个例子:

最常玩的就是一张大白纸,用胶带往桌子上一贴,颜料工具一摆,随便画。小泡泡喜欢拉别人一起来画,这时我们就一起“瞎胡画”。同样,克制住自己的手。一般他怎么画,我也跟着怎么画。

4.体育游戏

其实就是涉及身体运动的一些游戏,可以室内室外,可以用器材也可以不用器材。当然室外更好,可以提供大空间和大的运动器械,比如滑梯、秋千、攀登等。运动游戏能让孩子吃得多,睡的好,对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好处。题目是在家,家中可以在注意不要影响邻里的情况下,进行些小规模的也可以。

爸妈可以怎么做?

(1)保证安全

儿童的任何游戏活动都是安全第一,运动类的更是如此。安全的环境,安全的材料,安全的动作,父母的全程监护。

(2)控制难度

太简单了就没有意思,容易厌倦,太难了又完成不了。注意自己孩子的年龄和呢能力发展。

(3)静悄悄

有孩子的家本来就很闹了,任何游戏活动都要注意不要影响别人的休息和正常生活。可以用瑜伽垫和游戏垫多铺几层。不要用会有很大声音的材料,比如会乱蹦的球。

家中体育游戏的一些例子:

小泡泡从小就不是特别喜欢跑跳攀爬的运动型,非常谨慎和追求安全,所以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锻炼他运动能力的活动,在外面遇到路沿必走“独木桥”,遇到台阶必鼓励他“蹦”。在家中如果他有兴致,能让他多动就多动。

5. 小结:

从不同类型的角度分享,没有列举很多具体的游戏怎么玩,是希望分享一个观点——儿童的游戏是可以规划的,家长可以了解儿童游戏的常见类型,这样就能打通“买玩具/准备材料”“玩具收纳”“家庭游戏空间”“游戏内容选择”等和做游戏有关的各个方面。

例如,在游戏用的玩具购买上,看到新的好玩的积木玩具好多种,我可能会分析,家里用于建构游戏的玩具,已经有乐高大颗粒和美高这类拼插的,还有传统木质积木这种堆叠的,所以我会在各种建构玩具中,选择一个家里没有的类型——轨道滚珠式的。这样就不会盲目买买买。

例如,可以积攒一大堆废旧物品,作为玩游戏的道具。以卫生纸筒为例,可以作为建构游戏的“积木块”,可以作为创造游戏的“绘画工具”,可以作为体育游戏的“障碍器械”。

例如,可以收纳玩具时,按照主题分类,例如食品类,动物类,交通工具类,建构积木类,毛绒玩具类等,这样在玩各种游戏时,取用方便,小朋友自己也有能力玩后整理。

例如,我家小户型,客厅是主要活动空间,用电视柜来做玩具收纳,选择去掉茶几,改用可升降的儿童桌,可作为很好的活动空间,也易于移走为其它地面进行的活动腾出空间。

分享几个资源,感兴趣的家长可以了解更多儿童游戏的专业知识,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长~

  • 邱学青 著. 学前儿童游戏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年版
  • 邱学青 著. 幼儿园游戏指导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 刘焱 著. 幼儿园游戏教学论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 刘 焱 著. 儿童游戏通论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美]约翰逊等编著,华爱华、郭力平译校. 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李燕 主编, 游戏与儿童发展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 [美]弗罗斯特等著,唐晓娟、张胤译. 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 [M]南京:j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大学MOOC上,有南京师范大学的公开课“儿童游戏”课程,既专业,又通俗易懂,可以对儿童游戏很快有个系统的印象。

最后,即使不去看任何关于儿童游戏的内容,也是可以陪孩子玩好游戏,有收获的,那就是:

  • 为游戏提供安全空间,安全而丰富的材料,充足陪伴时间,隐身的监护。
  • 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中心,尊重TA,回应TA,和TA一起玩,感受其中的乐趣。
  • 审核好自己评价和干涉的冲动,在孩子真的需要时再出手。

毕竟,孩子眼中的游戏很简单:

快乐的,愉悦的,放松的,好玩的,自由的,和平时日常生活有点不一样的—— 吃饭是日常,假装吃饭就是游戏。

@知乎亲子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大泡泡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到底要不要孩子上早教班?

孩子听话真的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