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比·布莱恩特穿越到现在会怎么打球?

友情提示:这是篇水文,闲聊

如果科比·布莱恩特来到2019-2020赛季,他会怎么打球?

如果换一年前,乃至半年前让我思考这个问题,我肯定言之凿凿,立刻冒出这几句话来:科比传球不错啊,侧翼球员里最棒的几个了,打挡拆啊,打传控啊,突分,单打,硬解法,跳投,三分,冲篮下啊。所以说这就是印象派的尴尬之处。

如今半年过去了,我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至少会唯唯诺诺的问一句?

是哪一年的科比穿越过来呀。

是的,没错,这是个问题。不同年份的科比穿越过来,打法肯定不太一样,07-08跟08-09这一年之间都大变样,更何况遑论整个职业生涯?

2000-2002三年间的科比·三连冠·布莱恩特?

2005-2007两年间的科比·小马龙·布莱恩特?

2008-2010两年间的科比·美如画·布莱恩特?

这之间有不同,穿越过来肯定不一样,所以我加了个时间限定,我来讲讲,如果2008-2009赛季之后的科比·布莱恩特来了2019-2020赛季,都会怎么打球。看过我之前《从科比·布莱恩特谈起》系列文章的球迷应该都清楚,科比在这一年改变了几个习惯:

a.将背身位置沉到肘区更深的位置,队伍对应性的清空强侧,为科比提供了传球破夹击的条件。同时突破传球的角度和范围也相应增大。

b.更明确的区分开了挡拆、低位、无球几种打法的对应关系

c.低位衔接投篮的脚步更加流畅

d.防守沉腰位,补防协防为主,很少去上线,弱侧扑防靠阿里扎

siwan:从科比·布莱恩特谈起(2008-2009)(30-31)siwan:从科比·布莱恩特谈起(2007-2008)

明确了这几点,对应起科比之前的一些技术特点,习惯,身体条件,就比较好找到这么几个问题了。

Q:科比能打持球大核心么?

A:我觉得,科比不能够像卢卡·东契奇或是勒布朗·詹姆斯那样打组织后卫或是挡拆核心的角色。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在于,科比的传球在这两个赛季虽然有显著提升,但依靠加索尔的策应轴和低位清空一侧的背身单打才是他串联队伍的主要方式。当科比自己持球在半场内做持球人时,科比的传球能力不足以支持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传控核心。

另一方面,科比这两年打挡拆,局限在弧顶,而科比的挡拆更多是过了掩护直接分球一侧射手,侧翼挡拆则是分下顺或外拆的掩护人。

这就要求我们谨慎看待科比对挡拆的用法了,科比对挡拆的理解和使用方式,颇像日后四巨头时期的斯蒂芬·库里,科比不会像一个超级核心那样持球借掩护进入半场内,并利用掩护和射手与防守周旋。

科比有过一些精彩的利用掩护回合,比如他在11-12赛季,会像勒布朗·詹姆斯、克里斯·保罗和詹姆斯·哈登使用面框背身这种技巧,他会在过了掩护第一瞬间和掩护再做一组人挤人的配合。

一边护球,一边移动,等待roll man的跟进,随即再利用第二组禁区前掩护,轻松抛投或吊传。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首先科比本身对大个子的利用就很好,科比知道如何利用掩护和大个子的进攻威胁来完成终结,同时,这样的进攻像极了勒布朗·詹姆斯在本赛季对阵洛杉矶快船时所做的。

可见聪明的球员有共通点,在狭隘的中距离上处理球的方式是有共通性的。但的确,科比对把控全场传球的能力,远不及勒布朗,如此利用掩护打挡拆的方式也不符合科比的一贯风格。

个人的终结 或是 快速转移给具备传球和终结能力的掩护人,利用自己对防守的压迫吸引,快速出球和完成终结才是科比对挡拆的理解。较常规挡拆持球手更低的产量,但更快速的执行和高效,这是科比打挡拆的方式。

简答总结,2008-2010的科比,可以打挡拆,甚至也打的不错,但做不了持球大核心。科比的挡拆是为了快速破防,并把球转移向另一组阵地战术的过渡打法,除此之外科比也有个人持球挡拆在阵地内的打法,但极其倾向于配合的掩护内线,而对射手的利用没有那么强,也太耗费体力。

Q2:那2008-2010赛季的科比会怎么打球呢?

A:合理分配体力,在不同的战术阶段做不同的角色,对一定的打法做优化是主要的解决方法。2008-2009赛季开始,科比·布莱恩特就是一名愈发趋向于功能化的球员,在队伍内也可以很好的做到在不伤害队伍的同时融入球队,但他有这样几个特点是无法避免的:

a.需要大量的出手权

b.防守端需要保护

科比不需要球权,但科比需要出手权,如果队伍有足够出色的持球人,科比可以做到适应性的去放大自己在无球一端的打法比例。科比打无球主要以下几三种方式,底线反跑的空切,弧顶定点,转换强投以及无球绕掩护兜出接球投。

你能想到谁,不得不说,我想到的是克莱·汤普森和斯蒂芬·库里。

科比在转换中很像克莱·汤普森,他有很强的落位接球干拔能力,事实上2019-2020赛季的湖人就有很多这样的战术,七秒快攻甚至更少,丹尼·格林落前场,防守其实到位了,但随意球员甩给格林,强投。这是克莱·汤普森的一大特色,如今很多球队把这个特点当做战术来用,强行打快攻中有一部分的比例就来自于此,科比可以完美的融入这种战术。

另一方面,科比其实又很像斯蒂芬·库里,科比会寻求半场阵地的深切战术,且对防守的牵制力很强。经常有在跑动开始前就吸引了两名球员包夹他的情况,或是在底线兜出的瞬间制造一次防守球员跑错位的失误。射手和内线球员会得到很好的机会,而保罗·加索尔从前就承担了转移球的责任。

所以,很好的一个配比:

略微增加无球的比例,将跑动带动防守阵型的打法作为常态去实施,兼以兜出接球投和切入的方式。中距离上的接球投完全没必要减少,利用科比的接球投来实现打乱防守安排的目的,我觉得是个不错的设想。

低位的打法要略微降低比例,相应的增加弧顶的一次挡拆,传球破防守夹击,然后快速传球的套路。把科比作为一次挡拆进攻的发起点,但并不让科比参与到挡拆的全过程中来,让队伍增加传切的比率,打团队篮球。

快攻落位速投三分和牛角定点,把快攻三分作为常规战术开发。低位作为战术性惩罚武器,尽可能不在常规时间打低位,但在末节可以相应的拿出来。

而科比标志性的两种中距离打法

中近距离持球单打,持球一侧切出垫步投篮

毫无疑问,虽然美如画,但是减少。因为不适合作为常规打法了。只适合在季后赛和末节泥沼战中,和低位背身作为战略性武器,留用即可。

弧顶持球单打,持球垫步调整长两分pull up

这个不是减少不减少的问题,而是需要优化。我认为这是一种投三分的方法,利用科比的快速调整脚步投篮的能力,把这一部分投篮(每场2次左右)的掩护设置的更靠外,从而制造一组面对绕防快速投三分的新技术。

如此一来科比就成了一个进攻端,无球牵制力很强,拿球时有一成比例快速转移球,甚至沾球即传的破防先手战略武器。利用快攻三分增加三分出手的同时,保留突破,弧顶长两分优化成借掩护垫步快速三分。低位和中距离持球单打作为核武器保留,但降低频次。

于是一个场均得分略微降低、效率更高,失误率超低,进攻影响力极大且具备硬解能力的新科比·布莱恩特就出来了。

然而这只是进攻端,防守端的话,嗯……

如果不是必要,可能科比真的不太愿意扑出来或者是去防上线。2012-2013赛季对阵勇士,面对克莱·汤普森这种级别的射手,科比也只是在距离对方1.5米远的地方象征性的伸了伸手。

所以安排科比去守护底角,顺带着指挥一下换防协防,必要时再去盯住上线吧。毕竟老了腿脚慢了,挤掩护肯定不轻松,也累。无球端要求了那么多,防守时就让唠嗑多休息休息吧。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siwan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科比·布莱恩特究竟是什么水平?

科比布莱恩特去世,你听到这个消息是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