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姚明搁到这个小球时代,情况会怎么样?
——每次说到这话题,免不了会有说头:姚明会跟不上、姚明会不适应、姚明会……
所以咯,认真说说这话题。
重述一遍姚明的的NBA生涯:
完整赛季,七个。
前三年,健康地打了82场、82场、80场;场均14分8篮板、18分9篮板、18分8篮板。
后三年,开始受伤,打了57场、48场和55场。场均22分10篮板、25分9篮板和22分11篮板。
优秀且健康的三个赛季。
然后是凶猛但多伤的三个赛季。
之后就是2008-09季,场均20分10篮板打了77场,独自带队进季后赛。
第一轮干掉罗伊和阿尔德里奇的开拓者,第二轮在当年冠军湖人的主场拿下一场胜利后受伤,在最巅峰的时刻,倒下了。
我们都知道姚明那凶猛但多伤的三年,其实说来话长。
那些年。他打完NBA赛季后还要奥运会世锦赛全勤挑中国队的大梁。他自己的体格在增长,肉眼可见地变强壮。负重前行,过劳多伤。那些伤,尤其是2008年的应力性骨折,真乃是他作为男子汉的勋章。
但我们再琢磨细一点。
贯穿姚明的NBA生涯,当时的姚黑们,都会挑剔姚明不够强硬。
姚明跳投?不,要扣篮。姚明挡拆?不,该进去要位。
当时挑剔姚明的,基本对标对象是鲨鱼,篮球史上最独特的存在。现在看,这逻辑当然是耍无赖:
鲨鱼那么独特的打法,你偏要一个体型完全不同的球员去学,不然就是软,不是神经病么?
那,数据说话吧。
防守端,姚明二年级开始,球队防守在NBA的排名:第五、第四、第六、第三、第二、第四。
队友换了一拨接一拨,防守始终NBA顶尖。
姚明防守端的存在够不够硬,自己可以判断。
进攻端,姚明从二年级开始得分18到25转就不提了,而且得分高的同时,效率一直吓人:场均真实命中率第8、第4、第12、第13、第5。
这还是一个不投三分球的中锋。
不只是准的问题。姚明生涯罚球/投篮比是46%:这是个啥杀伤力,不言而喻。
最后一个可能让人意外的数据。
姚明与鲨鱼并存在NBA的那些年,姚明的真实命中率60%;鲨鱼的真实命中率59%。
视觉上,鲨鱼是更凶猛恐怖的存在;临了一看数据,唔……
当然,那时鲨鱼过了巅峰期,但毕竟是鲨鱼。
所以,作为球员,姚明的战术作用是:
防守端,优秀的球队体系支柱;进攻端,高杀伤力的得分终端。
最后一个小数据。
鲨鱼在洛杉矶湖人时期,纵横天下,三个冠军不提。
他做到了每一个季后赛系列赛,都是场均20分开外。无人可敌。
只有一个系列赛,鲨鱼场均不到20分:
那是2003-04季西部季后赛第一轮,他遇到了姚明,场均被压到16分。
要了解鲨鱼多么可怕,才知道姚明多么强大。
好,说了这么多,回到这个话题:
姚明到小球时代,会怎么样?
一般的逻辑是:
小球时代,大家都跑得快,都飙三分;姚明不投三分,又跑得不够快,所以……
但别专门盯着看那些一通操作猛如虎的花哨打法,想点扎实的。
为什么三分小球如勇士,历年总还带着博古特、帕楚利亚们,还给他们个首发位呢?
去年总冠军中锋,那是马克·加索尔,今年常规赛第一队中锋,那是布鲁克·洛佩斯。
白白胖胖的约基奇,好像也活得好好的?
因为所谓小球,关键一点乃是空间4号位的存在。一大堆能跑能跳能投三分的大前锋,拉出去了。
但大多数靠谱的球队,都还需要一个中锋坐镇禁区。
就像足球里再怎么浪,都需要一个守门员。
禁区巨人,那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洛佩斯和加索尔也防不到三分线,不妨碍他们的防守价值。
同理,姚明搁这个时代,是个教练看到226公分能镇守篮筐的巨人,还是都会当个宝。
反过来一点:
总有人相信姚明没法适应这个时代——那啥,为啥总想着逼姚明适应呢?
1992年总决赛期间,波特兰媒体有过个说法:
禅师比阿德尔曼高明的地方在于,当时阿德尔曼老在想怎么调整来迁就对手;禅师根本无所谓,只管打自己的球。
同样的逻辑:
为啥总是想着搁这时代,姚明防不住对手?
对面防得住姚明么?
众所周知,2004年NBA规则改革,no-hand check就此让持球攻击手起飞。
纳什蝉联了MVP,科比连拿两个得分王,韦德和勒布朗的时代开启,帕克拿了总决赛MVP。太阳之后带起了空间小球风潮。
但其实:
在规则改革前一年,姚明场均33分钟里18分9篮板,真实命中率59%。
规则改革后第一年,姚明场均31分钟里18分8篮板,真实命中率62%。
之后就是场均22分、25分和22分的三个赛季了。
2004年之后,所有的规则改革,都是有利于持球攻击手的。
在当时还算拥挤的禁区里,姚明能常年刷出60%真实命中率的20+得分。
如果搁现在,禁区空荡荡,射手在三分线。
姚明一接球,以他16尺内无死角的投篮区域,对手怎么防呢?
这个时代NBA最大的特色,无非是一大四小。
可是2008-09季,NBA最成功的一大四小奥兰多魔术搭配巅峰期的德怀特,遇到姚明,好像也没辙?
实际上,那些年中国队打国际比赛,也经常一大四小:大前锋是能投三分球的杜峰和焦健。
实际上,一大四小,尤其在FIBA世界,才能最大化发挥姚明的单体攻防能力。
至于节奏问题,也不用担心:任何一个球队,但凡阵地战有谱,就不会急于跑速度。
丹佛掘金是本季NBA跑得最慢的球队之一,不妨碍他们打得好。本来嘛,有约基奇这个轴,何必还要浪着跑呢?落阵地,一打一个准,多好。
所以咯:
所谓闪电战小球套路一大四小各色花里胡哨的,姚明打球时早经历过了。
如果搁到今时今日,大不了就变成:
对面安排三分球中锋来投姚明,姚明到对面禁区里去搞屠宰。
如果姚明顺便练出了三分球——他在FIBA距离是有三分的,练出NBA三分也是分分钟的事——那就又是一个局面了。
实际上,姚明最可怕的,不止于得分而已。
阿德尔曼有一点是聪明的:
2008-09季,球队没滥用姚明的得分,而利用了他的牵制。
当时姚明没啥刺好挑,于是一堆人说姚明没法破绕前——废话,对手都用绕前这种变态手段了,当然是顺便搞对面啊。
2009年季后赛第一场,姚明带队打败开拓者,24分钟里9投9中24分。
第二场开拓者开始用绕前,结果第二、第三场姚明13投5中而已;然而第三场,斯科拉和兰德里合计22投13中拿下29分,就是利用开拓者绕前对位姚明同时弱侧参与夹击。
普通明星和巨星的区别,就是前者能得得分,但效率一般,对手也就随你去了——所以贾马尔·克劳福德一辈子都没有专门的防守套路,他打的花,能得分,但效率一般。
后者则是“你不专门定做点招式,我就打死你咯?”
库里对勇士体系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对手总得专门制定套路:夹击啦、box-1啦,诸如此类。鲨鱼能逼迫对方砍鲨。乔丹能逼迫活塞搞“乔丹规则”。
在姚明的最后一年,已经到了“正常打拦不住他,必须用特定套路针对他”的地步了。
那还是2009年,空间战略没如今这么吓人,已经没什么球队能正常地防姚明了;在2005-09那几年,无论FIBA世界还是NBA世界任何规则,巨人位置硬打,没人兑得掉健康姚明。
2009年开拓者是常规赛联盟进攻第一、三分球命中率第四,有巅峰期罗伊和阿尔德里奇;防姚明的是普尔兹比拉和生涯唯一一个健康赛季的奥登。
进攻强、跳投好、有内线、有明星后卫明星前锋,这么完整的阵,搞掉姚明了吗?没有。
真把姚明搁这时代?
只要他健康,没哪个球队可以打自己习惯的套路了。
毕竟正面硬打,2009年冠军湖人的三塔都占不到姚明的便宜。
话说,如上所述,“把姚明搁到这个时代他无法适应”的思路,其实有个小陷阱。
如我所论证,姚明到了现代,防守价值也许会稍微下降,进攻价值则会大幅度飞天。
角度不同而已。
“姚明适应不了”的思路,潜意识里,是把姚明作为对手的。总想着搞点不利条件,弄姚明一下子。
而我的论证思路只是转了个方向:
“不要想着姚明怎么适应时代,想着如果我的球队有姚明,我会怎么打”。
所以许多挑刺的逻辑陷阱是:
他们其实很少从姚明角度,思考发挥姚明的优点;却总试图找各种不利于姚明的偏门思路,试图来搞他一下子。
可是对真正的强者而言,根本不用考虑“我要委曲求全适应对手”,干嘛要每天琢磨“对面给我啥节奏我就跟着打”?
难道不该是“要让对手来适应我,不适应的话,我就把对手打灭了算”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佳玮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