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殳」部件的來源相當複雜。
(一)真正的「殳」*To
1.1.「殳」
此字甲金文象以手執杖之形,所執即是名爲{殳}的這種兵器。
在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中用爲兵器名:
《說文•殳部》:「殳,以杖殊[1]人也。」
十五年趞曹鼎:「史趞曹易(賜)弓、矢、虎盧(櫓)、九(厹)、冑、干、殳。」西周中期,《集成》02784
曾侯越殳:「曾侯■(越)之用殳。」戰國早期,《集成》11567
十九年大良造鞅之造殳鐏:「十九年,大良造庶長鞅之造殳。」戰國晚期,《新收》0737
睡虎地秦簡《效律》:「殳、戟、弩,䰍■相易殹(也),勿以爲贏、不備,以職(識)耳不當之律論之。45」
《毛詩•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爲王前驅。」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
《文選•張衡〈西京賦〉》:「但觀罝羅之所罥結,竿殳之所揘畢。」薛綜注:「殳,杖也。八棱,長丈二而無刃。或以木爲之,或以竹爲之。」
1.2.用爲聲符的「殳」
以「殳」爲聲符、讀音在古音侯部端系*To的字有不少,比如:
A.从「手」、「殳」聲,本義爲“投擲”。
《說文•手部》:「A,擿也。」
《左傳•成公二年》:「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杜預注:「投,擲也。」
“骰子”得名即源於{投}這個詞,因爲它是用来投的。這種物品多爲骨質,故後來將「投」改爲「骨」旁作「骰」[2]。
B.從「女」、「殳」聲,本義爲“美好”,爲「姝」之異體。
《說文•女部》:「B,好也。《詩》曰:靜女其B。」今本《毛詩•邶風•靜女》作「靜女其姝」。
C.從「人」、「殳」聲;與《說文》「古文役」的「伇」爲隸定同形字。
清華竹簡七《越公其事》:「丁(當)C(投)[3]孤身。74」
D.從「土」、「殳」聲;與《說文》「役省聲」的「坄」爲隸定同形字。
清華竹簡三《祝辭》:「既祝,乃D(投)㠯(以)土。2」
E.「朱」、「殳」雙聲;金文時常有用雙聲符字寫專名的情況。
杞伯每氏鼎:「杞白(伯)每亡乍(作)E(邾)■(曹)寶貞(鼎),子=(子子)孫=(孫孫)永寶。」春秋早期,《集成》02494
妊爵:「妊乍(作)E(邾)■(嬴)彝。」西周早期,《集成》09027-09028
(另外還有「杸」,還有安大簡《詩經》簡45對讀今本「馵」那個字可能也是「殳」聲之字的訛變[4],等等。)
1.3.用爲義符的「殳」
在《說文》「殳」部中可以找出一堆以「殳」爲義符的字(雖說有一部分或本從「攴」、或又有從「攴」之異體,但要一一釐清也太複雜,姑且待考)。
這些字的本義多與“擊打”有關。
(二)「股」*Ka
2.1.《說文》「股」
《說文•肉部》:「股,髀也。从肉,殳聲。」
《說文•羊部》:「羖,夏羊,牡曰羖。从羊,殳聲。」
這兩個字所謂的“「殳」聲”是許慎口胡出來的,因爲他們的古音與「殳」根本不近:
2.2.「夃」[5]
趙平安先生根據楚簡文字指出「股」本由「夃」得聲,後類化爲「殳」,而「夃」是{股}的指示初文[6],其說可從。
甲骨文此字正是畫出了一個人形,在腿部加上了指事符號,用以指示大腿,爲{股}之初文,後流變爲「夃」。古漢語中的{股}表示“大腿”。
傳世的「夃」字見於《說文》:
《說文•夂部》:「秦以市買多得爲夃。从■从夂。益至也。从乃。《詩》曰:我夃酌彼金罍。」今本《毛詩•周南•卷耳》作「我姑酌彼金罍」;安大簡作「我古勺[皮]金■」。
雖然「秦以市買多得爲夃」一句的解讀還有爭議,但從所引《詩》「我夃酌彼金罍」對讀《毛詩》「姑」、安大簡「古」看,「夃」古音與「股」近。
2.3.「夃」相關的問題
「盈」*[l]eŋ可能也是以「夃」爲聲符的,最要命的是上博簡《周易》簡9對讀今本「盈」的字是徑以「夃」爲聲的形聲字[7],這說明「盈」大概不能被思考爲會意字;於是「夃」又有兩個迥異的諧聲系:*[L]eŊ(耕部以組)、*Ka(魚部見系)。
學者們對此作出了猜測。比如袁瑩先生認爲在早期有一個義爲“大腿”的{股}之初文、一個義爲“小腿”的{脛}*ɡˁeŋs之初文,後來混同皆作「夃」形[8]。後來趙平安先生又對諸多說法進行了介紹,提出了新說[9]…總之這事兒還待考。(不過我比較傾向于袁瑩先生之說。)
(三)「役」*WeK
《說文》中有一係以「役」爲省聲的字。
3.1.《說文》「役省聲」
《說文•殳部》:「役,戍邊也。从殳从彳。伇,古文役从人。」
《說文•病部》:「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聲。」
《說文•豕部》:「豛,上谷名豬豭。从豕,役省聲。」
《說文•土部》:「坄,陶竈窻也。从土,役省聲。」
《說文》以爲「役」是一個从「殳」从「彳」的會意字,而「疫」、「豛」、「坄」皆由之省聲。
僅就《說文》內部材料來說,這是一個較爲合理且自洽的說法:
A.認爲作爲一種古代兵器的「殳」作爲會意部件出現在表示“戍守邊疆”的「役」這個字中確實合理。
B.「役」古音與「殳」遠隔,不可能以「殳」爲聲。兩字聲韻皆不近,不可能相諧。
C.「役」、「疫」、「豛」、「坄」音同可諧。這四個字在中古韻書中同音,同在《廣韻》營隻切、役小韻,據此構擬的上古音亦同:
3.2.「役」中所謂「殳」
結合古文字材料看,這個問題其實要更複雜。
出土戰國楚簡中、根據辭例確釋的「役」字的字形對舊有關於「役」的形義說解、舊釋所謂「役」字產生了衝擊[10]。
原因很簡單,在楚簡中用爲“役”的那個字並不從「殳」,所以以前直接根據《說文》古文上推甲骨文“从「殳」从「人」”之字爲「役」是無效的。
以下是這些“役”字異體之閒的關係[11]:
這裡以一個獨立的聲符爲源頭,其音近{役},這個部件後來在秦漢文字中類化爲「殳」了:
但是它更早的源頭還沒有找到,有幾篇文獻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新的考釋[12][13],但大概還遠沒有到得到公認的地步 。總之待考。
(有趣的是,一般《說文》中如果有多個某省聲的字,那麼很可能意味著在古文字時期這裡真的有一個獨立的聲符。[14])
(四)「設」*ŊeT
4.1.《說文》
《說文•言部》:「設,施陳也。从言从殳,殳,使人也。」
《說文》以爲「設」是一個“从「言」从「殳」”的會意字。但是結合古文字材料看,所有不能見於殷周材料、在秦漢時期“突然”冒出來的會意字都是可疑的。「設」正是一例。
就想著「言」表示“言語”、「殳」表示“使人”來會出“施陳”義來說可能還能夠接受。
但是反過來想,在古人們想爲一個表示“施陳”義、讀爲*ŊeT的詞造字時,到底是哪根筋迫使他們選用了「言」、「殳」這兩個義符來會出這種意義?文字不是某個人造出來的,而是一個時期一個地域的書寫者們形成的共識——這個符號可以記錄這種語音。今人結合古籍、考慮彼時風俗文化後依然覺得不合理的會意字,在古人看來可能也是不合理的,那麼這種“符號”(文字)就不太可能得到通行,更遑論傳世,還不如直接假借其他音近字要更明確。
4.2.「埶」
先跑題說一下「埶」字的話題,其殷金文從「丮」植「木」或「屮」,象人伸出雙手栽種草木之景,本義爲“種植”。這個字後來或在「木」下加從「土」,表示「木」植于土上。
《說文•丮部 》:「埶,種也。从坴、丮,持亟種之。《詩》曰:我埶黍稷。」今本《毛詩•唐風•鴇羽》作「不能蓺稷黍」;安大簡《詩經》作「埶」。
裘錫圭先生曾據武威漢簡等材料將甲骨文辭例中的「埶」讀爲{設}[15]。
後來又經過裘錫圭先生等學者的多次申述[16],“「埶」聲字在古文字材料中可讀爲{設}這個詞”可謂眾所周知、已成定說了。舉幾個有趣的例子:
郭店楚簡《老子》丙本:「埶(設)[17]大象,天下往。4」
《周易•象傳》:「天行,健(乾),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設),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白一平先生對此在音韻學上進行了解釋,爲{設}這個詞構擬清鼻音*ŋ̊et,上古*ŋ̊-的B類音節(三等)接前元音(*i/*e)在中古齶化爲書母 [18]。
我們也可以發現義爲“種植”的 {埶}、{蓺}、{藝} 等詞本來就與“建設”的 {設} 是在“樹立”意義上的一組同源詞。
至此,「埶」、「蓺」、「藝」、「設」諸字在上古音近可通已然無有疑慮了。
4.3.一個从「攴」、「埶」省聲的楚簡文字
清華簡五《命訓》出現了幾個从「攴」、「埶」省聲的字(以下記爲「Δ」),在辭例中讀爲{藝}:
4.4.一個從「言」、「Δ」聲的楚簡文字
楚簡中出現了兩個从「言」、「Δ」省聲[19]的字:
《用曰》A字,整理者讀爲{設},“建設治政”一句順適至極。
《治政之道》B字,爲“好好學習”先生所釋[20],大概也應讀爲{設},待考。
4.5.秦漢文字的「設」
如果你能讀到這裡,那麼一定是文字學相關專業的、或者是像我一樣對這種“從殷商(或更早)流傳至今”的意音文字抱有相當热忱的人。我實在很開心。
答案似乎已經呼之欲出了。
秦漢文字的「設」應當是4.4.所說的“從「言」、「Δ」聲”之字的省形。
A.戰國時期的「殳」、「攴」兩個部件可以互換,如「殹」在楚簡中作「攴」旁。
B.秦漢文字中有亂省聲符甚至把基本聲符省去了的現象,如「梳」从「疏」(从「疋」聲)省聲,「酥」从「穌」(从「魚」聲)省聲[21]。
(秦漢文字常有這種騷操作,我的想法里就有幾個例子。)
4.6.「埶」諧聲表[22]
以上[23]。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布之道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哪些汉字的本字就是它去掉偏旁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