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8月4日报道(编译:小猪配齐)
编者注:本文作者Jessica Rovello是Arkadium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2018年,风险资本支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约为1310亿美元,涉及近9000笔交易。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想象不走风投融资的道路。但是,风险投资并不能保证你成功,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举例来说,五分之一的创始人在接受风险投资后被彻底取代,60%的人在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时已不再领导公司。甚至这些能侥幸撑到IPO的创业者持股比例还不到10%。
我的公司就是拿风险投资的。18年前我和我的丈夫肯尼创办了Arkadium ,从我母亲那里拿了第一笔投资,2800美元。2013年,我们获得了A轮融资,投资方换取了少量股权。当时,我们觉得这是我们唯一可走的正途。市场上并没有过多的选择,创业者们通常认为拿风投的钱是唯一可实现增长的途径,并能够在市场上产生影响。
我们错了。(介于此,我们最近回购了投资者的股份。)
虽然风投在创业领域扮演者一定的角色,但我坚定的相信自力更生是做企业更好、更负责任的方式。从自己的成功和利润中成长需要做很多缓慢而艰难的工作。在经历了两种成长方式后,我知道,相对于风投资助的途径,白手起家提供了巨大的创业优势。
做企业想要赚钱没错,这也是做企业的最终目标,但是你不可以把融资的钱和你的事业有多成功相联系。“要不做大、要不打道回府”的风投界创业心态正在催生出比独角兽更多的功能失调、亏损的企业。
当一家初创公司开始加速发展时,它的问题和挑战也会随之增加。一个容易跟踪的指标是客户获取成本与生命周期价值之比。你花在增长上的钱越多,你在每个客户身上看到的回报就越少。数学是简单的,但在高速增长下这点往往被忽视。初创企业基因组计划(Startup Genome Project)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发现,74%的高增长初创企业因过早扩张而失败。
另一边,一家有创始人带领且投资的企业有机会稳定且合理的成长。创始人会有主人公意识,向员工灌输一种文化,即对公司的财务和潜在财政困难负有直接责任,这种文化贯穿企业。创始人不是为董事会或一群外部投资者工作。他们努力让公司和他们的愿景保持活力。
创业的过程按部就班,但从金融角度来看,这是企业最坚不可摧的成长方式。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2017年11月进行的一项历时25年的研究发现,传统的创始人主导企业的平均业绩比非创始人主导企业高出3.1倍。与此同时,MailChimp和Tuft & Needle等一些非常成功的初创企业也证明了保持创始人自己投资的好处。高增长的初创企业可能一开始就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速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规模可能会迅速下降,“无论如何都要实现增长的心态”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和回报下降。
Uber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虽然它同比增长惊人,但季度增长已陷入停滞,令投资者感到恐慌。2018年,这家公司总营收114亿美元,但是第四季度营收相较第三季度却只增长了2%。最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并未实现盈利,每年都在损失数十亿美元,且最近裁员400人来减少亏损。要知道,这家公司可是在IPO前融资了超2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
相比之下,白手起家的初创公司和自我创业的人则有赚钱的心态,而不是筹集资金的心态。他们被要求管理现金,因为现金直接来自他们自己的口袋。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一点。由创始人领导和出资的公司痴迷于一线,专注于取悦员工和客户,而不是取悦外部投资者组成的董事会。他们的声誉危在旦夕,他们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延续和保留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诚然,发展一家成功的企业没有固定的模板,尽管你可能会被误导而不这么认为。如果你是想要做经久不衰的企业,让你的客户和员工开心,并变得富有,那么风险投资未必是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