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因为婴儿反应迟钝呀,其实婴儿的反应才是最自然的。的确是拔针完了才会更痛,这才是婴儿哭得晚的原因。
对小婴儿来说,各类痛觉感受器已经发育成熟,对于痛觉刺激感受是很敏感的,照顾过宝宝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如果尿布稍微粗糙一点,小屁股红一点,孩子就会哇哇哭。婴儿具备对疼痛的感觉功能,这一点是很容易观察到的。为什么打针的时候反而等拔针完了才哭呢?是因为的确是这样,拔针了才会痛。
这个结论很反常识,我也是在上个月去接种疫苗后才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做为成年人接种疫苗也是在拔针后疼痛更厉害。反过来也印证了婴儿的反应是自然的。
那么为什么疫苗接种后,要等拔针了才开始疼呢?在打疫苗时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说的疫苗接种,实际上是做一个药品的肌肉注射。医生使用注射器的针头刺入皮肤,通过真皮层,最后达到肌肉组织,然后将疫苗(液态的药品)从针管中推入肌肉组织之间。然后拔出针头。整个过程是非常迅速的,熟练的工作人员可以把过程控制在几秒钟之内。
使用的注射器是1ml的注射器,配的是0.45mm直径的针头。这个是非常纤细的针头型号,比平时进行抽血化验的头皮针还要细。针刺的疼痛程度和针的粗细是有关系,越细的针疼痛程度越轻。进行疫苗接种的针头穿刺造成的感觉,类似于被蚊子叮的一瞬间,轻于静脉抽血化验的感觉。这种程度的疼痛由于时间短,孩子是可以忍受的。
针刺进入皮肤时会物理性的刺激皮肤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将刺激转化为信号,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入脑部,造成疼痛的感觉。皮肤的感受器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刺激需要一定强度之外,还需要一定面积,才能够唤醒感受器转换,这也就是为什么针越细感觉越轻微的原因。而刺激持续时间也是影响痛觉的一个因素,由于几秒钟内就拔出针头,所以皮肤的感觉并不会强烈到难以忍受。
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刚扎针进去的时候不会马上表现出痛苦的原因,针扎进去,虽然有感觉,但是并没有达到痛苦的程度。
那为什么拔针后反而开始疼痛呢? 是因为药品达到了肌肉纤维之间,肌肉组织内也有疼痛感受器。和皮肤的感受器不同的是,肌肉组织内感受器较迟钝,但是对化学性刺激更为敏感,药物进入肌肉组织内会强烈的刺激化学感受器,造成疼痛信号持续传递进入脑部产生疼痛。以我个人的感觉,这种疼痛类似于快步走时胳膊撞到墙角的程度。而且肌肉内部的疼痛感受器有一个特点是慢适应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刺激持续存在,疼痛的程度就不会减轻。和皮肤感受器相反,皮肤的感受器是快适应性,如果一个刺激长时间没有变化的存在,感受器就会减少传入信号的程度。我个人的感觉是持续了大约5分钟左右才开始缓解。因为我接种的是和小朋友接种的一样的麻腮风疫苗,应该和小朋友接种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所以肌肉组织内药物的刺激才是孩子哭泣的原因,这个疼痛比皮肤更为强烈,持续时间也长,需要在药物推入肌肉以后才会感觉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会晚一点哭泣的原因。
当然大一点的孩子由于有了记忆,可能在扎针之前回想起以前扎针的难受,所以会害怕得哭,这个和小婴儿又不一样了。
所以如果宝宝打完疫苗开始哭的话,不用笑话孩子,真的是有点疼的。可以安慰安慰宝宝,给点好吃的或抱一抱亲一亲,都是可以安抚孩子的。如果是小婴儿,吸吮母乳或者安抚奶嘴,都可以让宝宝感觉好受一点。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李昕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新生儿接种疫苗选择5联还是免费的12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