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天宫二号「退役回家」,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受控再入大气层,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

天宫二号再入大气层画面来了!

天宫二号再入区域。

再见了!看天宫二号过境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后,再也看不到它了!真的很不舍,要说再见了,再也不能相见了!

在太空中有成千上万个空间碎片,人们一般称它们为“太空垃圾”,而它们正在威胁着宇宙飞船和卫星的安全,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期间,载人航天总体部与北京飞控中心协作,通过应急轨控完美规避了美国半人马座火箭残骸。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交会对接提前了两分钟,为啥呢?就是为了躲一个太空碎片。

在执行任务时遇到太空垃圾,很麻烦,如果处置不好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全部拓展试验后,我们选择让航天器主动离轨,这彰显了大国担当!为营造安宁有序的太空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关于天宫二号的点点滴滴。

备份转正 交出满意答卷!

你知道吗?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其实是天宫一号的备份,为什么要设置备份呢?

在航天活动中,所谓备份是指原目标飞行器(卫星)在发射或工作中出现特殊情况时,用于接替问题飞行器工作的航天器。比如我们的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三号、五号这几个奇数命名的探测器是正星,偶数则为正星的备份星。也就是说:

1、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份。

2、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

3、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

由于前期任务准备充分、结果圆满,这些备份经过适应性改进可以为后续任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样节省了资金、提高了效率还能获得满意的成果,表现真不错!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这个备份产品并没有被浪费掉,经过改进研制最终打造成了天宫二号,天宫二号设计在轨寿命2年,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总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翼展宽度约18.4米,起飞重量约8.6吨,具有与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重要功能。

2016年9月15日,正值中秋佳节,当晚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图源:互联网

皓月当空,天宫启程!浩瀚的太空,天宫二号前来报道!

发射时,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就坐在发射的指挥大厅里。听到外面火箭隆隆的声音,他真想亲眼看一眼,天宫二号怎样飞向太空。可是任务在身不能离开座位,只能注视着大屏幕。发射完了以后,朱枞鹏走出发射大厅,远远地看到发射塔空荡荡地立在那里。

他抬头看见天上又大又圆的月亮。心里想,天宫二号,你飞到哪里了?当时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

在接受采访时,朱枞鹏说:“天宫二号就是我的孩子,5年来从一张张设计图纸到实物,我是看着它一天天长大。今天,它要出门去闯荡。在这个团圆的日子,我却和它分别。心里确实不舍。但是我也很自豪。国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不负祖国赋予我们的使命。”

“天宫二号”被称为“空间实验室”,它是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平台。天宫一号被称为“目标飞行器”,它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交会对接技术,而天宫二号则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安排了一批体现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发展方向的科学与应用任务。“天宫二号” 搭载的实验项目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项,这些实验都属于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领域。

一切按计划进行,“天宫二号” 搭载的实验项目按计划展开,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

从发射到现在,这些任务都已经圆满完成了,天宫二号在中国航天人的引导下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航天员的太空新家!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

2016年10月19日清晨,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顺利进入天宫二号实验舱。这是景海鹏进入天宫二号实验舱。

看到这幅图片,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景海鹏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的画面!

2012年6月18日下午,航天员景海鹏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2009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模型首次在春晚亮相;三年后,航天员景海鹏第一个进入这个真正的“太空之家”。此刻,他是幸福的。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

2009年春晚录制现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模型在零点报时环节亮相,不知当时的景海鹏有没有想到,在几年后,自己会是第一位进入真实目标飞行器的人。

在建设空间站之前,我们打造了这两个太空之家,不论是天宫一号还是天宫二号,景海鹏总是那个拿着新钥匙率先开门进入新家的那个人,这不是他干等来的,这是他努力奋斗得来的!中国航天员实在是太优秀了!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太空驻留33天,其中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30天,开展了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在轨维修在内的技术试验及科普活动等数十项工作,创下中国航天员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你好,天宫二号!你好,祖国!

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能更好地吃饭、睡觉、锻炼、娱乐,科研人员对天宫二号饮食居住环境进行了改善,为航天员营造了家的感觉。

舱内色彩、光线、降低噪音等都做了人性化的环境布置;航天员可在空间实验室收到地面电视信号,能跟家人进行天地通话和私人通信;为保证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身体机能不衰退,天宫二号配置了力量训练设备,并定期对航天员心血管和身体医学指标进行监测。

2016年10月20日,也就是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生活的第二天,两位航天员开始进入了正常作息,他们不仅首次在太空跑台上进行失重防护锻炼,还亲手种下了生菜种子,更有意思的是出现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内的蚕宝宝。在景海鹏指尖的触碰下,蚕扭动着身体悬浮在空中,也体验了一把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失重飞行。

从那天起,两位航天员又多了一重身份:太空铲屎官。

2016年10月2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在太空播出,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内,首次天地同步收看到了《新闻联播》节目。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在太空播出。

航天员首次天地同步收看到了《新闻联播》节目。

在这里,要重点表扬我国的天链中继卫星系统,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为航天员与地面“天地双向视频通话”和航天员与地面同步收看新闻立下了汗马功劳。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

未来,天链中继卫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天链卫星:空间站何时组装开建,在线等……

2016年10月23日,天宫二号伴随卫星(伴星二号)于当天早上7时31分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并且对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进行了第一次拍照。在释放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手持摄像机从舱内拍摄到了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下方百米之外掠过的视频。

天宫二号伴星回传首批画面(红外相机图像)

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手持摄像机从舱内拍摄到了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下方百米之外掠过的画面。

2天后,天宫二号伴随小卫星回传了首批红外相机图像之后,另一台可见光相机也回传了首批图像。

可见光相机拍摄的组合体的全貌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2016年10月24日,是航天员景海鹏的50岁的生日,

“神舟十一号,我是北京。”

“神舟十一号到。”

“祝海鹏大哥,生日快乐。”

……

那天看到很多人都在为他送去生日祝福,热泪盈眶的景海鹏连续回敬了12个军礼!新华社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了孩子们送给景海鹏叔叔的祝福,有视频祝福,有画画祝福的,还有写书法祝福的……

生日快乐!

这是难忘的生日,这是高水平的生日!

景海鹏喜欢吃花生米,在太空中不是每顿饭都有,陈冬就把花生米给景海鹏攒起来,一起都让他吃。

我也想体验一把,何时能实现?在线等……

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生活工作,一切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除了播种、间苗、浇水,还需要航天员每天对生菜进行观察、拍照。

生菜长势喜人,返回前,他们进行了植物采样,把生菜的叶子和根茎剪掉放到低温储蓄装置中带回研究。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走到哪里,就要把菜种到哪里!空间站开建后,要多带点酱!

2016年11月9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行了天地通话。天地通话之前,景海鹏、陈冬在天宫二号了开展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

在轨期间,航天员与机械手协同完成了拿电动工具拧螺钉、拆除隔热材料、在轨遥操作等科学试验。

空间站建成后面临设备维修维护、科学试验载荷照料等繁重舱外操作任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在其中有巨大的应用潜能和空间,将为实现我国空间站的高效、安全运营提供重要保障。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开展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为空间机器人在轨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此次任务中,每天的计划都是满满当当的。太空养蚕、跑台试验、种植生菜……乘组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1点,有时甚至要到凌晨一两点。由于工作量大,吃饭时间总是一推再推。地面上的领导和专家看到后,提议压缩工作量以保证航天员的营养和休息,但景海鹏和陈冬却说:“上一次太空不容易,试验任务再多我们也要把它完成好,我们不是上来睡觉的!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天宫二号合影留念。

2016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踏上返回之旅。他们离开了天宫二号,离开了这个太空之家。

天宫、天舟,为你们加油!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继续在轨运行、开展有关科学实验,于2017年4月成功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前的载人航天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可以说这次任务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进一步验证前期技术、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为未来空间站做准备

从天宫二号看天舟一号。

“太空快递小哥”敲响天宫太空实验室的门,准时将6吨多的物资和科研设备送达,干脆利落,一气呵成,顺利完美!我们建成了空间站的货物运输系统。将来空间站建成了,航天员就有吃有喝了!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而这项技术也是后续我国建造空间站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2017年4月27日,天舟一号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同时这也代表着我国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天舟一号在圆满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之后又执行了绕飞、自主快速对接试验、第二次、第三次在轨补加试验,天舟一号是功臣,它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2017年9月22日18时左右,天舟一号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最后的画面!图源:央视截图

天舟一号首次采用主动离轨方式,并受控地落到预定区域,既避免自身成为太空垃圾、避开离轨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又能为打造洁净、安全的太空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7年4月30日,央视《面对面》栏目播出对“天舟一号”总师白明生的采访,采访最后阶段,在说起天舟一号离轨再入的时候情绪激动,他的眼眶湿润了。那种心酸从扣整流罩就开始了,整流罩扣上以后,就看不到飞船了。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行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任务完美收官,为第三步空间站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舟一号载誉离轨后,天宫二号继续在轨飞行,开展了拓展试验。

2018年9月26日上午,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在京召开。

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图源:中国载人航天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介绍,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9月20日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之后受控离轨”。

2016年天宫二号发射后,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空间站预计2020年左右建成,如果天宫二号状态良好,延期‘服役’,太空上或将首次出现空间实验室与空间站交相辉映的画面。”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看不到空间实验室与中国空间站交相辉映的画面了,我们就要和天宫二号说再见了!

再见 再也看不见了!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受控再入大气层,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

天宫二号再入区域。

在太空中有成千上万个空间碎片,人们一般称它们为“太空垃圾”,而它们正在威胁着宇宙飞船和卫星的安全,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期间,载人航天总体部与北京飞控中心协作,通过应急轨控完美规避了美国半人马座火箭残骸。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交会对接提前了两分钟,为啥呢?就是为了躲一个太空碎片。

在执行任务时遇到太空垃圾,很麻烦,如果处置不好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全部拓展试验后,我们选择让航天器主动离轨,这彰显了大国担当!为营造安宁有序的太空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一号再入大气层烧毁,它们有哪些贡献?除了技术方面,我想应该还得加上一条。

让更多的中国人仰望星空!

我认为这一点很特殊但又不得不提,天宫二号虽然小,但是在夜空中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上面这张图是国外天文爱好者拍摄的,可以看到,左边是国际空间站、右边是我们的天宫二号,和国际空间站相比,天宫二号显得太小了。

虽然很小,但也是我们的,是我们中国人制造的!夜空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天宫二号的身影。国内外很多爱好者都喜欢等待天宫二号过境,虽然时间很短,但它的存在让更多中国人抬头仰望星空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等待人造航天器过境,真的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我珍惜每一次和天宫二号相遇的机会,天气晴好时,在微博发布预告,提醒航天迷们在几点几分抬头看天宫二号在夜空划过。

看天宫二号过境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后,再也看不到它了!写到这里,真的很不舍,要说再见了,再也不能相见了!

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一号,是中国空间站的探路者。

谢谢你们!

再见了,天宫二号!你好,中国空间站!

21世纪人类设计建造的第一个空间站——中国空间站。那将是咱中国人在太空美丽的家园,也是所有航天员梦想的宿营地。

我们的空间站命名为“天宫”。空间站的初步规模,将包括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还有一个光学舱,每个约重20多吨;建成后将会有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这种三舱构型可以对接两艘载人飞船、一艘货运飞船。采用对称T形构型,轨道倾角42度,高度340至450公里,设计寿命10年,额定成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乘组一般在轨执行任务周期为半年。

曾经,国际空间站拒绝了中国的加入,现在看来,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要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创新!

目前,空间站核心舱和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正在抓紧研制生产,将于年底前进行发射场合练和首飞任务准备工作。执行空间站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也在按计划抓紧选拔训练。

空间站任务迫在眉睫,意味着航天员乘组的选拔即将启动,全体航天员争分夺秒备战空间站任务,随时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

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空间站主要舱段将使用新一代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将大大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并为我国航天提供多样化的发射服务活动。在该型火箭基础上,也就是长五家族中,又衍生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承担我国空间站舱段的发射任务,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满足空间站任务。

2017年7月2日晚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2年后的今天,我们继续等待!由于长征五号遥二任务发射失利,空间站舱段的发射也受到了影响,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时间被迫推迟,由2019年推迟到了2020年。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原定于本月进行,但因为运载火箭发动机部分系统尚未得到有效考核,需要在地面进行多次试车验证以提高其可靠性,原计划7月中旬复飞的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任务将继续推迟。何时复飞?官方尚未给出明确时间表。

按原计划,明年的这个时间,我们的2020火星探测器就要准备发射了,还有一年的时间,真的是迫在眉睫!大家知道,探测火星的窗口期十分苛刻,26个月才一次。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错过了2013,错过了2016、错过了2018,难道还要错过2020年这个窗口吗?

中国2020年火星探测器中的着陆器和巡视器示意图。巡视器,也就是火星车将在火星行驶!

近期摆在“长征五号”眼前的任务繁重,包括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探测器“嫦娥五号”、中国空间站各舱段、中国2020年火星探测器等重量级航天器,都需由该型火箭托举升空。

如此看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必须尽快好起来!希望长五成功复飞,希望嫦娥五号早日开启奔月旅程!期待21世纪人类设计的第一个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早日建成!希望尽快在火星上看到中国国旗!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飞得更远,我们也有能力飞得更远!独立自主、自主创新才是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法宝,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再见了,天宫二号!你好,中国空间站!加油,中国航天!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航天面面观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天宫二号7月19日受控再入大气层?为什么要受控再入大气?

如何评价天宫一号无控再入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