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是王小帅票房最好的电影,可他却很焦虑

一个曾经的文艺片导演上了热搜。

说出来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一旦一件事情跟网友产生了联系,十有八九会变质。不过这次的主角导演王小帅,倒好像是在自讨苦吃。

或许是对刚公映一周的《地久天长》的票房还不甚满意,王小帅在3月27日晚上发了一条朋友圈,配文“泡哥泡妹新绝杀秘籍”。文案大概是说相约好你的暗恋对象,去电影院看一场十点以后的《地久天长》,成功牵手将不再是梦想。

原文比笔者形容的不可描述多了
原文比笔者形容的不可描述多了

听起来有点像前段时间的椰树椰汁广告,有种老年人网上冲浪的既视感。用这么一种与影片艺术调性相去甚远的宣传方式宣传一部严肃电影,难怪会让人一脸黑人问号。

在收到网友们的大量负面反馈后,王小帅很快在当晚发了微博解释,“看来我真的不适合搞营销。就是想说喜欢的一定要多转发推荐!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虽然他也大可不必这样,因为还有不在少数的人留言说欠文艺片一张电影票。

(本文含少量剧透)

艺术片中的商业明星

网友说欠文艺片一张电影票不是没有道理。

以王小帅、贾樟柯、娄烨、张杨、张元等为代表的中国第六代导演曾一度被称作是“地下导演”,他们早期作品的题材通常涉及种种弱势群体所需的人文关怀和制度问题衍生的社会问题,因过于创新大胆而难进正式的发行渠道,转而在国际电影节上频繁获奖。

像贾樟柯的《小武》《站台》,娄烨的《苏州河》《颐和园》,以及张元的《北京杂种》等,都是这批“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内地艺术片代表。

对于王小帅来说,2000年的《十七岁的单车》和2005年的《青红》是为他收获最多国际赞誉的两部电影,前者获得了第51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后者则获得了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

《十七岁的单车》讲述了一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故事:进城打工的农村少年小贵找到了一份快递员的工作,他很喜欢公司借给他的一辆银色山地自行车,决心攒钱把它买下,不料就在钱快攒够的时候,丢失的自行车出现在了城里学生小坚那里,两个少年由此引发了一场争斗。

《青红》作为王小帅“三线三部曲”的第一部,则把目光对准了80年代初的中国:19岁的少女青红的父母是支援三线建设的上海人,尽管父母希望回到故土,然而她已把自己的出生地贵州看成了家乡,在家人的管制下,叛逆的青红和当地农民出身的小伙子小根产生了一段苦涩的初恋。

看出什么共同点了吗?一方面,以这两部电影为代表的王小帅早期电影,其主角都是年轻人;另一方面,就其剧作本身而言也都是一句话能够概括的相对简单的故事。

所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评论认为《地久天长》是王小帅目前为止最有野心的一部作品。

《地久天长》的背景横跨了两个时代,一个是工厂国有制改革的80年代,一个则是当下,前后跨越30多年。也许电影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但其中却包括了足够多的冲突与纠缠:年轻时候的刘耀军和沈英明两家人是一同经历过知青上山下乡的工友和挚友,作为职责,沈英明的妻子李海燕曾强迫刘耀军妻子王丽华打掉了二胎;两家的孩子也是经常在一块玩的好朋友,然而有一天刘耀军儿子刘星意外溺亡,让两家人渐渐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随着工厂改制,刘耀军一家背井离乡来到福建,沈英明一家则靠下海做生意发了家;沈英明的儿子沈浩怀着内疚度过了他的青年,妹妹沈茉莉有意弥补沈家过失怀上了刘耀军的儿子;他们曾经要好的工友张新建和高美玉则是一对苦命恋人……

有观众评价:“这个电影像一部长篇小说。”

可见,这部电影和王小帅之前电影在格局上的差异,当然这种差异也体现在片长上(175分钟近3小时的公映时长对观众的膀胱无疑是一次艰巨考验)。

现在的王小帅已经结结实实走出了地下导演的圈子。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他导演的三部剧情片《我11》(2012)《闯入者》(2014)和《地久天长》(2019)都顺利在内地公映。

其实沿着一路以来的轨迹,也容易发现他在地下和地上两个时期电影剧本创作上的变化。

是什么呢?更“抓马”(来自英文单词Drama,即“有戏剧性的”)。

就《地久天长》而言,它已经和王小帅的早期作品出现了创作风格上的分野。电影里,不管是刘星和沈浩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安排,还是沈茉莉临近出国发现自己怀孕的设定,又或是养子刘星最后带着女朋友回刘耀军住处看望的情节等等,实际上都是一种强行设置。它让剧情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的状态,却又难以避免地削弱了情感表达,因为到头来,观众发现电影里提到的那些冲突,不是没有解决(比如我们不知道为啥刘星最后又回来了,沈茉莉又是怎么做的决定),就是解决得仓促(比如最后突然的happy ending)。

《地久天长》中饰演刘星的王源
《地久天长》中饰演刘星的王源

这和商业片的拍法其实是一个逻辑:极尽抓马之能事来操控观众的情绪。就连这个happy ending,也是典型的好莱坞style,就像好莱坞编剧畅销书《你的剧本逊毙了》里面指导读者的那样:

“观众为什么要选择和主角一起煎熬苦难,最后居然一切都是徒劳?给读者一个happy ending或者指出一条希望之路吧。”

除此以外,有人觉得也不能不提到电影审查的影响。

但不论如何这些都是起作用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票房。截至3月29日晚9点,《地久天长》的猫眼实时票房已经达到了3774.1万,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我11》(498.3万)和《闯入者》(1003.6万)。

这一数字虽然不及今年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2.8亿和去年贾樟柯《江湖儿女》6994.9万的纪录(也有人指出《地球最后的夜晚》存在刷票房的嫌疑,其出品方华策影视市值因此缩水16亿),但已经是近年来内地公映艺术片里的商业明星了——很多艺术片的票房甚至都不及1000万。

“非著名导演”的焦虑

不过,《地久天长》让王小帅拍得“精疲力尽”。

他曾给自己的“家园三部曲”定下了十年的期限,然而现在的他对能不能拍完三部都还不确定。“‘家园三部曲’,我可能会食言……这样的跨度和大格局的电影,要是做三部,实在是不容乐观……大家都在考虑这个不挣钱、那个不挣钱……这事儿一个人做不了。”在接受FT中文网的采访时他说道。有媒体报道,《地久天长》成本为6000万,是王小帅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

2016年,王小帅乘着电影行业持续火热的势头,和制片人妻子刘璇共同创办了上海冬春影业,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公布了“家园三部曲”拍摄计划,《地久天长》就是他这个自家计划的第一部电影。值得注意的是,冬春影业坚持不融资,不受资本控制。

但电影不受资本控制是不可能的。《地久天长》在中途曾遭遇某投资方大幅下调投资比例,后来还是冬春影业和其他几家投资方共同补上了这部分投资。

除此以外,王小帅需要面对的还有年龄的增长。拍《十七岁的单车》还有《青红》的时候,1966年出生的王小帅还不到40岁,到了《地久天长》,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他电影创作内容的变化,以及,他为什么会选择用那样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电影。

实际上早在《地久天长》上映当天,王小帅就曾在年轻人聚集的抖音发了一则宣传视频,画面里他一手拿韭菜,一手拿火腿肠,邀请大家共同期待“递韭添肠”的上映。线下路演时,他也拉上饰演刘星的王源一起开了个电影院粉丝见面会。

你们知道王小帅导演有多努力吗?
你们知道王小帅导演有多努力吗?

今年以来的几部艺术片宣传似乎都有点用力过猛。先是《地球最后的夜晚》打出“看片攻略”,号召情侣们在2018年12月31日买特定时间场“一吻跨年”,结果很多情侣因为看不下去选择了提前离场,直呼烂片;不久前上映的青春片《过春天》,也在宣发时打起了色情擦边球,在危险的边缘不断试探。

艺术片的生存环境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我们也很难将此时站在一片LED灯牌前和王源合影的王小帅,和当年那个同贾樟柯一起炮轰第五代导演“庸俗”、“霸权”的斗士联系在一起。

2010年,王小帅参加央视一档名为《大家看法》的节目,自称“非著名导演”,还指名道姓讽刺说中国著名导演只有三个: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他旗帜鲜明地表示,在电影的商业和文化之间一定要文化,并且说这是一个浮躁的、物欲横流的社会,“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告诉百姓什么样的东西是要去好好欣赏的。”

现在的他,会如此和媒体解释他为何会选择王源出演的原因,“用他之前我不知道他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力……说起来,以前没有这样的明星组合,我们那时候只能到茫茫人海中去找。现在方便了,看到他和角色合适,何乐不为呢?”王小帅说,当时这个角色还考虑过华晨宇和彭昱畅,但因为档期和戏路问题没有合作成功。

要知道,因为那次投资比例的变化,王小帅在选择演员方面是有更大自主权的,他向媒体表示,“所有的事情都由我们说了算。”据称片中饰演刘耀军的王景春就是王小帅选择的,而非投资方的选择。

独立电影批评家张献民曾批评王小帅是第六代电影人中在独立和体制间游移最多的一个。但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进入市场不等于妥协,“如果地下电影能够同时保持创造力和原创性,又能够争取进入市场的权利,这个是最好的。我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保持原创,同时争取到市场上的权利,要不然,电影怎么维系呢?”

再来看看他的同行者们,一直保留着赵涛作为御用女主角的贾樟柯,最近连续几个月都在忙着自己电影的海外发行的工作,出席国外电影节和学术论坛;快要有新片上映、一直保持着独立姿态的娄烨,刚刚还在为已经定档的电影险些遭遇可能的撤档而忧心……

2007年,《南都周刊》记者曾问过王小帅一个现在看来很有预言性的问题,“批判第五代拥有霸权的同时,会考虑自己走到核心拥有权力吗?”他回答道:

“权力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我们绝不会往权力里边走,走也没有用。我们不要求踩对社会的节拍,会耐心等待。”

历史的岔路口,有人选择了月亮,有人弯腰捡了地上的六便士。十年时间,王小帅已经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权力里,不知道当时的他会如何评价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