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纷繁复杂,你的归属感也变得越来越具体了吗? | 100个生活大问题

你在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

刚搬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周围都是陌生的口音感觉自己是个「外乡人」;上大学住宿舍住不习惯开始想家;过年时回老家,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聊得起劲,你却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没什么好说的……说到底,归属感就是个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时,产生的认同和熟悉的安全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归属感列在了第三层次,仅次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基本的情感需求。

归属感主要来自于「身份认同」,你可以从不同的群体中找到自己对应的某个身份,从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学校、公司等等,小到家庭、一个群聊、粉丝饭圈……其中「家」是最基本的归属感单位,它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最普遍、最传统的归属感来源就是家庭、家人,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遇到危难时会轻易的想要“回家”,说家是“避风港”,还会把其他有归属感的地方称作“有家的感觉”。

但现在,人们对「家」的定义正在发生改变。电影《小偷家族》提供了一种假设,几个男女老少并无血缘关系却过得像一家人,从原生家庭中跑出来孤立无援的他们为彼此提供了一个正常家庭应该有的支持和关爱。影片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当人们跟血亲的原生家庭「走丢了」的时候,「家」的归属感去哪里找。

故乡的归属感也在变弱,比如一些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飘二代」——他们的爸妈从各自老家来到大城市打拼生活并留了下来,对他们来说,「故乡」到底是户口上的籍贯老家,还是从小长大待惯了的这座城市?

物质给人带来的归属感飘忽不定,很多人把房子视为归属感的基础,但是人们的居住理念也在变化,国外流行起了一种「数字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这些人依靠网络办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因此他们看上去居无定所,经常在世界各地换住所。

而根据宜家在 2018 年发布的一份全球研究报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从自己住处以外的其他空间里感受到归属感。人们对「在家里」的定义不像以前那样单一,归属感也变得流动起来。

所以,现如今年轻人的归属感变少了吗?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里阐述了现代人普遍面临的无归属感,现代自由作为个体独立的过程意味着归属感的缺失,现代人处于自由与孤独的两难状态的困境。齐美尔则提出了「社会原子化」——原子(atom)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它们可以独立存在且相互之间联系微弱,用来比喻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减弱。

现实情况可能确实如此,Yougov 一项针对英国人的马斯洛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的归属感确实比起老一辈要更少:18-24 岁年龄组中只有 56% 的人归属感得到了满足,25-49 岁年龄组中有 54%,而在 65 岁以上人群中,满意的比例为 80%。

一方面,归属感减少可能是因为「选择太多」,现如今年轻人有条件脱离原生家庭独自在别的城市生存,甚至工作也可以远程办公,成为自由职业或者「数字游牧民族」,但这些自由也带来了飘忽不定的可能性,当代年轻人可能处于一直在寻找归属感的过程中,至少没有老一辈的归属感那样单一且稳定。

互联网时代,归属感的获得可能会变得廉价:你拿着手机刷上一天微博,就能从无数「xx青年是我没错了」和「哈哈哈哈哈」中能找到各种群体归属感,类似的「归属感快餐」每天都在社交网络上被快速消费。

但社交媒体看起来也并没有解决人们的孤独感。Yougov 在 2018 年 11 月发起的一项名为「社交媒体让人与人之间距离更近了吗?」的调查结果发现,有 2/3 的社交媒体用户可能在线上社交时会感到孤独。以及,另一项调查则发现,比起社交媒体玩得少(不到半小时)的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每天两个小时以上)的人社会归属感更少。

随着网上瞬息变幻的身份标签、各种「圈地自萌」小圈子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归属感会越来越细微(或者说具体)。

当代人的归属感是什么样的?

根据好奇心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现如今一个人的归属感可以有这些:

1.让我对一座城市产生归属感的,是找到了自己的 Tony 老师

想要在大城市获取归属感不容易,对于随时可能会搬家 or 经常出差在外的当代职场年轻人来说,自己住的地方可能还不如 24 小时不打烊的连锁便利店更有「家」的味道。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要对一座大城市产生归属感,大概需要完成这样一份清单:

  • 找到熟悉自己头型的Tony老师
  • 有一家熟悉你口味的饭馆
  • 街角常去的便利店
  • 找到一家收银小哥都已经熟知我口味的咖啡店
  • 去每个档主能记得你平常习惯买什么菜的传统菜市场

……

2.公交卡,一种正在消失的城市归属感象征

对于一座陌生城市,了解和熟悉交通路线是培养城市归属感的第一步,而在手机刷二维码进站的 app 出现之前,买一张公交卡通常意味着你即将在这座城市久留。并且对于大城市的上班族来说,除非你是不怕堵车倔强选择打车的贵族,在通勤的公交车/地铁上你很容易获得一种感受,就是周围的人跟你一样累了一天下班回家,这种「微妙的共性」很容易让你感觉自己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莫名有一种归属感。

人类对卡片容易产生归属感主要源自身份认同,办理校园卡/小区门禁卡/城市公交卡/银行卡/医保卡……这些证件卡片就象征着你完成了某种身份的认证,也就成了归属感的象征。不过,互联网时代这些业务都被放进了手机,下一代们想要找这种古早的城市归属感象征就不大容易了。

3.家里养一只猫/狗,或者……扫地机器人也行

当代独居生活的空巢青年必备技能,把对「家人」的归属感转嫁到其他事物上,比如:养了猫狗之后发现更喜欢在家里了,感觉住的地方归属感也变强了;如果觉得自己搞不定,买一只扫地机器人也不错,可以试着从给他们起个亲昵的名字开始——「小机,我回家啦,让我来看看你今天打扫得干不干净哟」。

再不济,就下个软件云养蛙、或者去宠物博主那里认领一只云端宠物,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电子宠物也不要始乱终弃,不然好不容易搭建的归属感又会消散于无形。

4.打开弹幕,开始认亲

如果你开弹幕看视频,你一定经常看到过这些认亲型弹幕:“安徽的飘过”、“前面考研的/刚失恋的/单身狗/别跑”、“从 xx 博主那里来的”,堪称互联网时代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除了认亲找归属感,还有抱团的,“xx 党前来报道”、“高举 xx 大旗”、“fffff 团”…….总有一条弹幕对应着你的归属感让你忍不住喊“+1”。

刷梗(meme)也有社会归属感在起作用。互联网随处可见的某个大 v 博主底下粉丝复读机式玩梗,看不懂的皆是外人,能玩梗玩到一起去,本身就是一种群体归属感的体现。

5.音乐app上边听歌边看评论

音乐一直以来都有社交属性,尤其是各种音乐软件都在发展社交功能的现在,现如今人们在音乐 app 上听歌,点开 999+ 评论就能翻出不少跟歌曲相关的老乡/同好们的精彩发言,配合着应景的BGM,脑内自动生成了一部归属感大戏:“哇原来有这么多人跟我共享同一种心境/taste”、“哦,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

6.黑话=当代互联网上的家乡话

走在路上突然听到老乡的口音,倍感亲切。共同语言一直是群体归属感的重要来源。跟家乡话同理,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只有「同好」和「圈内人」才能听懂的黑话:以各种缩写著称的饭圈黑话、“列表”=“朋友”的 00 后黑话、消费主义无处不在之买买买黑话、b 站原住民们熟练使用的二次元黑话……只不过跟家乡话相比,这些互联网黑话的更迭速度快了很多。

来认领互联网时代归属感的最小单位,每条归属感+1:

  1. 看到 xx 病症/xx 青年,“真实,是我没错了”
  2. 熟练掌握“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的句式(不建议掌握这项技能,很容易ky被爆锤)
  3. 在朋友圈转发“灵魂测试、测测你是《都挺好》里的谁、测测你的前世今生”诸如此类的测试结果
  4. 看到跟自己头像出处一样的,“矮马我们头像一样诶姐妹/大兄弟”
  5. 看完一篇文章翻到评论区,看到热评有人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嚯原来大家都这样”
  6. 聊天时发表情包对方能以同样风格的表情无缝衔接
  7. 加入一个游戏帮派,每天签到清任务
  8. 加入 xx 打卡小组,每天签到打卡
  9. 每天吃饭时固定打开一栏节目/一部剧来下饭

还有互联网时代归属感幻灭的最小单位,每条归属感-1

正如之前提到的,互联网时代的归属感来得快去得也快,互联网归属感的脆弱或许可以体现在这些小型变故里:

  1. 原先一直听的歌版权变动被下架了,要换别的 app 听
  2. 追了很久的剧完结了/被砍了
  3. 很喜欢的博主停更了
  4. 吃得好好的外卖突然超出配送范围了
  5. 曾经玩过的游戏关服了
  6. 追的 cp 分道扬镳了
  7. 网站 404 了
  8. “该用户不存在”、对方“已注销”
  9. 常看的游戏/体育视频换解说了

题图、插图来自:郑舒雅

【100个生活大问题】关注那些当代人类细枝末节又无比重要的生活动态,就是那种你在朋友聊天时会用“哎你们最近发现没有”开头的话题。欢迎关注。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