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表演系这个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本文首发知乎 转载请联系作者——

谢邀~心情复杂,准备长文一篇!

这个问题能在9102年的今天被提出来着实有点气人哈,但没关系….本人毕业于戏剧学院导演系,从事表演教育工作已小五年,我也曾很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哈,但也正是在这从业小五年不断质疑、思考地过程中,让我渐渐找到答案。

疑惑今天的文艺现状,就要了解它一路走来的基本历史。

前言

本文以我自身专业、从业角度出发,以影视与话剧两个角度切入,尝试把近现代文艺、文娱领域中的表演相关专业发展做一个极度简单的梳理,以此作为观点背景支撑。相关内容也仅从我有限的艺术史论知识和个人八卦写作心出发,全文较长非严谨史论,难免会有纰漏望,望各位看官理解见谅!

全文摘要:

第一阶段:20世初~1937年抗日战争——上海黄金时代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建国初期——左派艺术家的延安时代

第三阶段:50年代~80年代,大院团时代

第四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学院派的歌谣时代

第五阶段:90年代中期~千禧年 迷惘往事

第六阶段:2000年~2010年 放大时代

第七阶段:2010年~至今 十五分钟与多元时代

第一阶段:20世初~1937年抗日战争——上海黄金时代

现代演员的普世标准是什么?在我看是——话剧成角,影视成名。

中国话剧和电影的第一座高峰出现在何处?上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短暂的春天里。尤其是电影事业的发展,30年代上海电影的发展前景足以比肩同时代的好莱坞。

现代电影商业的雏形早已成型并走向成熟——明星效应、公司运营、院线、大导演中心…可以说,上海电影的发展史为中国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重点讲其中的代表,明星影片公司

这个公司的历史地位是这样的:

(来源百度百科)为发展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做出积极努力﹐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是一个为中国早期民族电影事业兴起﹑发展﹑进步作出过有益贡献的电影公司。

明星影片公司走出了中国第一代导演——张石川、郑正秋、袁牧之等(他们多数具备剧社话剧背景)、出了现存电影最早记录《劳工之爱情》(1922)、第一部功夫片《火烧红莲寺》(1927)、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还诞生了一系列被写进历史的电影如《狂流》、《春蚕》、《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等。

但更重要的是,明星影片公司走出了第一代现代意义的”明星” ——胡蝶、赵丹、周璇、顾兰君、阮玲玉等等。

如果谈追星,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市民也许是最早的追星族吧~而这些明星从哪里来的呢?正是明星公司创办人张石川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电影演艺训练班,着力培养、发现新人。

我们再说回话剧的发展——

比起同年代电影业的商业发展路径不同,早期话剧进入中国带有明显的进步革命意识形态。从李叔同创办的春柳社、到爱美剧时期、再到青年周恩来总理参与的南开新剧团,话剧这一西洋概念在进步青年、革命团体的广泛实践中在近代中国遍地开花,至五四运动达到高峰。而1927年由田汉牵头成立的南国社要划一下重点。

南国社除了演出进步作品、创办刊物、南国社还办了这样一件事:

南国社成立后即开办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田汉、徐悲鸿、欧阳予倩分任文学、美术、戏剧等科主任。以“培植能与时代共痛痒而又有定见实学的艺术运动人才”为办学宗旨。

虽然这个学院成立半年就倒闭了。但这也许是国内最早现代艺术学院的形态体现(个人观点)。而其中戏剧科的欧阳予倩先生在建国后创办了中央戏剧学院并担任首任校长。

而这些上海的左派文艺工作者、艺术家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于组建了“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艺术组织,旗帜物是鲁迅。虽然“左联”的历史不过短短6年,但是它以在当时的巨大作用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 。

可以说,20、30年代的上海对文艺领域的包容性是极强的,这其中的既形成了高度商业化的资本形态,也成就了左派艺术家的滋养环境。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他们互相吸纳、求同存异,如张石川这样身上既背负民营实业家名头又具备进步革命意识色彩的文艺工作者比比皆是,他们在后世的争议性不断,但最终被客观评价为:中国艺术事业的开拓者。

但历史车轮滚滚前进,无论是民族工业春天里蓬勃发展的电影事业、还是深入民众的话剧发展,都随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一声炮响截然而止。而我们前文谈到的那些时代宠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也逐渐被遗忘,只在历史留下一个小小的注脚。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根基于上海的进步文艺工作者们被推向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向左走,北上,延安与北方。向右走,南下,香港与南洋。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建国初期——左派艺术家的延安时代

在我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杨家小女儿受到革命感召准备从上海前往延安,随行的还有7个她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的同学。

是的!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恰是我校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那个时候,剧中的小女儿学的就是表演专业。而他们要去延安哪里呢?鲁迅艺术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院系与专业包括:文学系、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等,并设有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以及其他组织。

从鲁迅艺术学院分出来的各专业学科力量,基本组建了现如今中国几大独立艺术院校。也是延安时期的电影拍摄队力量,组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地址在于我的家乡黑龙江鹤岗)。其中代表作是翻拍了话剧剧目《白毛女》——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老先生就因扮演过黄世仁遭现场小兵指枪,足可见一个好演员的重要性。但在这段时间里,演员的概念基本等同于,文艺演出队队员。

虽然这些文艺演出队的演员在历史上基本没留下什么记载名誉,但这段历史对表演学科的搭建、培养,表演专业的历史作用、发展与延续形成了深远影响。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决定了表演作为一门专业存在的必要性。

那些曾在根据地上搭个台子承担保家救国宣传任务的前辈们,他们的表演用现在话讲是高度生动化的环境戏剧侵入式戏剧,他们不仅有着专业的业务能力,还具备那个特定时代影响下的高贵品格。这些品格深深烙在他们后来所创办的现代中国的艺术院校中,并为每个院校立下校训、告诫后人,现如今回看,仍然震耳发聩。

我校首任校长熊佛西老先生的校训,在上戏被称为红楼金字。这是上戏表演、音乐剧、导演等所有台前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每天晨功都要大声背诵的一段话。

这是70年来保留至今的传统。而且请相信,还是有人大学四年,每天都出晨功的。

第三阶段:50年代~80年代——大院团时代

虽然这个阶段的时间跨度很长,但内容总结起来非常单一。有多单一呢?在我们上学时学的近现代艺术史课程中,近代艺术史如果有十页纸内容,那现代史也就十行吧~

这里绕不开文革期间”钦定文艺方向”的八大样板戏——

文革时期,有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统称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

但需注意,样板戏其实并不样板。每出戏都有自己的创作特点现在看,抛开意识形态层面,样板戏的专业水平是极高的,如果要选样板戏的演员那首先得有足够过硬的专业呈现。这种专业级别放到今天,估计把军艺中戏北舞最优秀的一波毕业生凑一块,也差口气。

在我个人看来,样板戏的更大历史作用在于开创了属于中国独特的”红色美学“。这是我国在现代艺术领域内迄今为止也为数不多的审美开创。那种前进式的铿锵有力,或悲怆中掷地有声的恢弘,是自上半叶世纪中黄河边太行山上左派艺术家们传过来的厚重血脉。

在这个阶段四十多年时间里,我们同样历经几个风云跌宕的时代,但无论文艺工作者、还是艺术学院基本只承担了一个目的——服务于意识形态。表演专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建国初期、60年代、文革、文革后,可以说表演专业的输出方向基本是在围绕着院团和部队院团这俩地方(其实也算一个地)。

用现在的话来说,小半个世纪的表演系都是to B。

而在相当一部分时间里,占据表演输出的也不是艺术院校,而是部队和系统文工团——空政、总政、煤矿、铁路….这些文工团虽然不是艺术院校,但培养思路、培养方法、教学班底几乎来自艺术院校,大院团的影响其实延续至今,现在相当一部分的老戏骨都来源于此。

呐,这就是芳华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这段历史的尾巴,”B端”也会输回艺术院校,比如:中戏人艺委培班87级(徐帆、胡军、陈小艺)….总而言之吧,这段历史在我看有点乏善可陈,只需要清楚一点,在这一长长长长段时间里,演员在社会上的意义,和明星基本挨不着边,那是社会主义战线文艺工作者。

这里要放个私货,和本题无关,只为各位理解学院派的某些坚守——

在文艺工作服务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中,早在六十年代,中央戏剧学院的戏文系就提出并坚持关于创作本身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出发。这为后续几十年的艺术文本创作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想指导,该指导思想演沿袭至今

这段历史切换到改革开放后,回头遥望香江,香港马上要成为东方好莱坞。

于是这里我用插叙的方法简单回顾下香港电影的起源——

前文说到,黄金一代的上海文艺工作者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来到十字路口,上面讲完了北上前辈的革命史,下面就是南下前辈的奋斗史了。

这段历史很清晰:上海电影人南下香港或南洋——办电影公司——左派中原电影右派新马电影——两拨人打来打去——60年代右翼商业化电影占据市场——邵氏出现——黄梅戏、功夫片、风月片——大导演张彻李翰祥——70年代嘉禾——李小龙横空出世——80年代邹文怀新艺城——亚洲四小龙——香港电影黄金时期开启。后面的故事就广为人知了。

延伸阅读:香港电影史上有哪些至关重要的节点?对香港电影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真是有意思,虽然十字路口后的两拨人看样子越走越远,但兜兜转转,到了90年代,他们又汇聚其中,迎来了华语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第四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学院派的歌谣时代

1993年是我出生的那一年,这一年被现在很多影评人被誉为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

三部被写入历史的电影同时在1993年前后横空出世,传为一段佳话。

在现代艺术史里这段时光被评价为第五代导演领衔斩获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将中国电影一跃踏入国际视野。

这背后属于学院派的荣光。学院派也第一次进入到了大众视野。属于学院派的一个标准诞生了:精英主义。

我曾经在知乎提到学院也引用过这个词,总被骂~从恢复高考78级开始,中戏北电几大学院的几大专业(表演导演戏文美术录音等),每个专业就招那么点人,几乎没出现过大扩招的情况。以我所在的导演系为例,每年18-25个人,40年了,没变过。

它的特点是:人少、筛选制(后来的艺考)、师傅带徒弟(实践性极强)、同门传统(师哥师姐师弟师妹的日常用语),这些特点带来最终影响是形成了一个饱受争议又事实存在的情况——圈子资源。关于圈子资源的影响直接体现在90年代至今,这点后面展开。

说回第五代导演的绝大多数的作品,制作团队、创作团队、演员团队,普遍也都来自学院派。这里可能有看官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找大院团的演员来演呢?这个我没机会证实,但仅从第五代那股要开天辟地创建艺术新语汇那个劲儿来看,这有点类似现在你搞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A轮完毕,多半你可能不会找国企的人来加入团队吧。

或者说,干脆就可以理解为学生作业,今天张艺谋跑中戏找个巩俐,明天陈凯歌找一表演系师弟张丰毅,站在历史中间,谁晓得自己折腾一番折腾就创造历史了呢~

而精英主义和精英意识在当时也并不独属于艺术学院,而是属于整个80年代的高校学生,几乎所有中国高校的学子一边疯狂地吮吸知识,另一方面创造着时代的新方向。

我的授业老师(80年代末戏剧学院学生)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班要演出《洒满月光的荒原》,不料小剧场当晚断电,于是师生们决定就在黄昏的草坪上开始演,路过的学生停下脚步,围坐一团,到了傍晚大家就都拿出手电筒,一边认真地演,一边静静地看。

那是矮大紧老师最怀念的白衣飘飘的年代。那是每个人都是文艺青年的时代。那是处处充满焕然一新与美好期许的歌谣时代。

只是这首歌谣太过短暂,像轻声吟唱的少年,一夜迎来忧伤迷惘的青春。

就像作家芦苇(《活着》《霸王别姬》编剧)说道的那样——

我们以为那是一个开始,结果却没想到那是一个结束。

第五阶段:90年代中期~千禧年——迷惘往事

在90年代的电影学院,未来的第六代导演们这学上的也许有点郁闷,一方面第五代高山仰止,谁都咬着牙琢磨怎么在开创个新学派,但另一方面社会朝向商业经济发展越走越快,精英主义审美标准突然OUT了。走出校门,制片厂也走向落寞。倒是扭头一看表演系的朋友,个顶个一下火了。

尤其一位大二表演系的师妹,年仅22岁,拍了一部《还珠格格》。

在考入北电表演系前,赵薇其实在上海的谢晋恒通明星学校上学,现在该学校已更名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谢晋的表演专业在今天水平并不低,并不算好考)关于谢晋导演,也是中国电影史绕不开的一位前辈,但这里不展开多讲。只需要知道,谢晋导演对电影艺术的世俗化进程起到重要作用。浅显的说,谢晋导演要的就是讲故事、类型电影。

这是现如今几乎所有电影工作者的共识,但当时的第六代受到的艺术教育理念并不是这样。作者电影理念高高在上,翻译点讲就是大师艺术片才是追求所致。但这不是电影学院的问题,而是在90年代的文化艺术学术领域,电影、文学、音乐、话剧、美术,整体思潮都是激进前卫的。打开国门后,发现艺术观念的发展竟然差了半个世纪,看的是一个眼花缭乱,赶紧跑去追,结果步子迈得太大,一下和人民群众搞得有点脱节,不接地气了。

延伸阅读:王小帅导演知乎回答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经常表现个体在时代中的命运、体验,为什么现在新锐导演的作品就很少有这种关注了?

有的影迷把第六代的迷惘单一总结为受到政治因素环境的影响,这本质也是有点战狼PTSD,我认为占据最大的影响的是,社会对艺术的需求,从文艺需求,逐渐走向了传媒需求。

表演系人才的输出就恰巧撞到了这个需求。

还记得上一阶段谈到的圈子资源吗?这圈子真的太小太小,在9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拍电影,还是搞话剧,演员输出几乎被学院出身垄断(港台演员不摄入讨论范围内)。所以当一个赵薇以偶像姿态空降,过不了多久自己的班子圈就都火了,北电96明星班(赵薇、黄晓明、陈坤、郭晓冬、何琳)。邻居中戏也不差,中戏96班(章子怡、刘烨、袁泉、秦海璐、梅婷)….

我大学班主任说过一句话,一个班,水涨船高。这个道理延伸到艺术学院,表演系出人都是按拨出,哪级XXX出名了,这不算啥,得是哪一级XXX、XXX、XXX们一起出名了,老师才会说,这个班还不错。

而90年代中期到千禧年出的这及波演员目前几乎是国内演艺圈实力派的中流砥柱。他们专业扎实、个人风格显著。后来者们目前还没有超过他们,无论是地位还是水平。而那时社会对演员的风评也相对客观,纵使媒体需求一下迎来了大量关注,但最过也不过是八卦娱乐,并没什么戾气。而那一阶段的演员,还是普遍追求名气的,对经济利益相关目标还不大。总体看,那是一个演员发展较为正常的上升期。

说说同阶段话剧艺术的发展吧!90年代中后期,一位摇滚派头的中戏研究生把之前如死水般的话语圈狠狠搅动了一番!随后戴了一顶先锋话剧的帽子,折腾至今。此位就是孟京辉

因为我个人大学时代收到孟京辉影响很大,这里一定多叨叨几句。老孟在上学时啥样呢?在史航的《名剧的子女们》有这样的描述:

孟京辉版《等待戈多》的出现,是多么强烈的一件事情。这出戏也是磨难最多的。 最早是计划在1989年的12月31日公演,算是彼此心目中的八十年代的收尾。地点就安排在中戏操场的煤堆上,那是我们心目中荒诞与诗意的双重巅峰。然而机警的校方及时干涉。演出被迫取消,无从发泄的几个年轻戏剧人就穿着军大衣在图书馆门口和煤堆之间走来走去念剧本,后来读剧本读得冷了,需要活动活动,大家把剧本一扔,开始踢球。 孟京辉还是谆谆教诲着大家:“跑动要积极!” 是啊,跑动要积极。老孟一辈子就是靠这句话撑着。

原文:名剧的儿女们–东棉花胡同39号纪事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非常理解学院派的种种)

哈哈哈,现在看老孟可以说十分硬核了!

但如果看官联想下社会背景,你就会发现这种带点可爱的学生气中,还包含了一点点的忧伤。这种忧伤是90年代后半期学院派共同的气质,它像个无形的气球,被燥热和荷尔蒙鼓吹,四处碰壁但富有生命力,在第六代的影像语汇上,在孟京辉廖一梅的台词文本中。

其实到今天在戏剧学院学术体系中,对孟京辉的评价依旧是存在争议的,但孟京辉对中国非现实主义戏剧流派、、戏剧商业化、戏剧节引进这三点的时代贡献基本无可争议。只是当现在老孟和黄磊、赖声川老师漫步乌镇戏剧节时,是否也会想想年轻时那股子浪漫革命气质到底从何而来呢…

而那群又愤怒又可爱的年轻戏剧人,有的现在成名成腕、有的渐被遗忘。

那群站在舞台上的年轻演员们,和那群坐在台下的年轻观众们,是他们让表演再次超越表演本身,触到了社会批判思考的高度,自此之后,表演艺术的群像在没有那样通过如此凌厉的方式离主流如此之近,并引发广泛探讨。先锋元素的诗歌与摇滚,也如诗歌与摇滚本身,成为最后的时代挽歌。

《诗篇》张广天
在夜晚我不觉得孤独 在大地的黑暗深处
我是人民务无数的人民
我的声音有着纯洁的力量
能够穿越沉默和寂静
在黑暗中蒙发新芽
为了生长为了歌唱
不畏风雨有着钢铁的坚强

第六阶段:2000年~2010年——放大时代

80后90后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是什么时候起出现了”娱乐圈“这个概念吗?还记得这个红标吗?——

1999年,中国内地第一档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的诞生,来自光线传媒,不但标志着内地娱乐产业的伊始,更将中国娱乐资讯全面带入到日播时代。中国的电视观众通过电视荧屏逐渐开始了解明星的生活状态,与电影、电视剧等娱乐产品的制作过程,从懵懂到逐渐拥有了娱乐的概念。而中国内地娱乐也由此步入元年。

真正具备传播力的媒体时代来了。

千禧年第一个十年的文艺阵地被迅速换上了娱乐外衣,少数坚守阵地的回归体制,剩下大部分被商业经济安装上马达一路狂奔。

贺岁片出现—央视霸主—电视剧热—流星花园F4—春晚效应—大片来了—明星效应—湖南卫视崛起—日韩流—2005超级女声—网络BBS—草根势力崛起—QQ门户网站贴吧校内网—2008奥运会—香港导演北上—又一堆大片—又一堆大烂片—练习生模式雏形—移动互联网雏形。

可是这一通狂奔真正留下了什么呢?一地鸡毛

一地鸡毛就算了,媒体的属性还要把这每块鸡毛拿放大镜看,左看看、又看看,最后看还是鸡毛。

虽然娱乐上升的情况在诸多国家的发展中都出现过,但从来没有像我国出现的这么拧巴,因为国情国体是不同的,又是一个步子迈大扯着蛋的现实,演员可以是艺人、艺人也可以是演员。光演还不行,一定要影视双栖、影视歌三栖….现在听着不但老土还可乐,但也别觉着现在就没这种情况了,不过是换了个词儿,叫跨界全能。

让我回想这十年优秀的影视作品,不超过十部。优秀的演员?都是上一代的。这十年似乎中国的文艺圈干了不少事,但好像啥也没干。当然,大影视公司的崛起算一处,但在时代的宏观视点看丝毫不算什么,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公司都没挺到现在这十年。

媒体的出现,传媒的力量可以放大时代下的每个人,尤其是可以被关注的领域。

但传媒本身是中性的,千万别把它想的太美好。八卦也是传媒硬币的另一面。在蛮流行的那本《人类简史》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中,作者的其中一个观点就是八卦促成人类从灵长类动物进化成智人形态,讲八卦促进了大脑的思考能力….

远古智人八卦有没有让大脑更聪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代人八卦就是让大脑变蠢。

写到这里我甚至懒得举例,看官就随便想想那十年所谓”娱乐圈”的大事件,在想想放到现在会如何?反过来,再随便想想…

说一点我的工作相关。

这十年在要说还留下了什么,艺考热出现了。从2005年开始,看着还珠格格和流星花园的孩子们长大了,第一波明星梦、电影梦、艺术梦的种子大幅度开花了。最早一波的艺考机构、培训班也从那时候出现了。艺考生的数量第一次呈爆发指数上升,并且每年只升不降,到今天,艺考阵仗愈演愈烈,每年年后上头条,争议不断。

知道艺考这个市场现在把各个专业全算上加一起有多少人吗?

500万人。随便其中一类专业拿出来,超过考研与国考。

传媒类现在差不多能占到120万-150万(这数字差不多到天花板了)。结合本题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把表演专业关掉了,一大群孩子没学上。当然现在开设着,也还有一大大大大大大群孩子考不上。没有数据,但我推测90年代考北电中戏上戏这种一线院校的表演专业,可能通过率只是50:1,到了2000年,100:1了,后面每过一年,150:1、200:1、250:1,就这种速度!到今年,拿中戏表演本科来说,录取比例为450:1。当然,其他专业其他学校也没低到哪里去,名校的编导类专业都可以达到300:1这种程度!

艺考不是捷径。艺考是一个越走越窄的路。越窄,就越需要狭路相逢勇者胜。当然我从未否定过幸运概率,只是我现在常和的同事老师们讲,我们晚出生几年,到现在也不一定能考上~

站在时代角度,2005年开始后的艺考热为未来,也就是现在的影视、文娱行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输入数量。其中备受关注的表演专业,除了数量级优势,质量也在客观上了一个台阶。

说完这些,我们回到最初的问答题面,就可以清晰看到题主提面的两个事实完全与事实不符。

1、”娱乐圈” 有许多不是表演系的学生

没错。但绝大多数表演系的学生都混迹在”娱乐圈”。这是因为表演系的学生输出数量非常非常少。

2、普通高校也有话剧社,但是演技却超越大部分的表演系毕业的演员

抛开形象条件,仅从表演专业本身出发(舞台表演能力),高校剧社离专业一线院校之间差的水平跟体育爱好者和省队国家队差的一样多这是在专业人事看起来直接简单的问题,但不妨想一想,是什么让社会对表演专业乃至整个艺术学院、艺术领域的质疑越来越多呢?

我一方面非常质疑这些质疑本身,但另一方面,我对质疑的出现深感欣慰。因为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多元化的时代势不可挡。

第七阶段:2010年~至今 十五分钟与多元时代

这是我艺术启蒙、上大学、毕业、创业、从业的时代,眼看着快十年了。

60年代艺术圈大嗨腕安迪.沃霍尔的不靠谱名言被证实了——

在未来,每个人都会成名十五分钟。

自媒体汹涌而来,每个人都会被看不见的棱镜照耀,破土而出的区块链技术要去一切的中心化,反精英主义,成为新的政治正确。阶层固化,滚动着无处安放的焦虑。

文艺阵地已彻底变成文娱产业,每个人都是媒体巴别塔的建设者。

上个十年喜忧参半,这个十年有喜有忧。

忧的色彩里忧伤少了很多,多是担忧。担忧本该引领这个时代的精英到底在干吗,最聪明的大脑门碰到最有力量的资本,鼓捣出的东西都是如何让你快速吃上外卖、如何让你不经意买买买、如何让你不出门谈恋爱,以及如何让你能看手机傻了半小时放下后却什么也记不住。

当我们感谢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时,稍微想想时代脉搏的大气吧。

好在可喜的时候也在增多,起码就这一两年来烂片还是公平地遭到了唾弃、群众对艺术多元化的包容再增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层面开始意识到审美的重要性虽然还没广泛投入应用。艺术片的境遇没那么尴尬了、剧场越来越多了,以及,艺术教育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了。

坦白地讲,在我不算丰厚的的生活阅历中,恰巧此时是我能明显感受到文娱行业越来越重视专业性的时期。所以在我的个人观点看:

如今的文娱行业在朝着专业性、产业性正确发展,一路小跑,偶尔跑偏但大方向没错。各有各的山头,偶尔秀个烟火互相打打招呼,但谁都有自家耕耘的一片菜园,整体看没那么糟糕。但与此同时,民众和舆论却在朝着碎片娱乐化、极端情绪化、过头的政治正确跑去。只要有文娱丑闻的出现,定会祸及央池,就像肆无忌惮的无差别打击。

有时看到一些事件的发展程度,我甚至会极端的想,既然都把这块破事当成了娱乐,那就乐一下得了呗,何必较真。我并不是单纯的站在行业立场,还有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实在没办法乐观的看待大众舆论的客观性。

尤其围绕泛表演行业的讨论,多数都不算是讨论,是无休止的争执、没完没了的真香、有色眼镜+刻板印象+阶层仇恨。咱们说《三体》那句话最恐怖呀?

人类不感谢逻辑。

似乎扯远了。似乎说的也有点重。

那什么是争取的讨论方式呢?在知乎答当然算一种啦(稽笑)~或者说是这种:

见字如面 第2季【第一封信】何冰化身“第一电影教头” 怒怼学院开野鸡班_综艺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

节选《见字如面》周传基写给张会军 2003年
在朱辛庄时,谢飞反对有表演系,我也反对。你知道一些买卖人想要染指电影教育,可他们懂什么?他们的宗旨是白纸黑字地要“培训明星”?!我的妈啊!明星是炮制出来的,可他们居然要培养!!而且一说到电影,他们的心目中就只有明星…….你作为学院的院长,你们表演系的老师是怎么教的,他们都教些什么?你可以到校园的各个食堂餐厅去观察观察, 看看那些表演系的学生和老师是怎么吃饭的, 看看他们的吃相, 能当演员吗? …….王副院长跟我说过他在巴黎开会时受到的刺激。全世界五十多个大电影学院的校长在场,听说偌大个北京电影学院没有剪辑系,倒有表演系,哄堂大笑……我们这里已经有了剪辑专业课,不批准我也教,这件事我可能是倚老卖老了。你可以派几个年轻教员到我的短训班来,只要有张会军的名片, 我免收学费。千万别再找外行了。

周传基老先生虽说文风偏激,但所指问题针针见血。看看我划重点的这些点联想分析下,那还真不是某一个群体、某单一立场的问题。是资本-行业-教育-体制的恶性循环!周老先生不满风气,这些个其中每每看,也是如芒在背。但有一点,老先生未必完全对——外行效应。这里当然指的不是外行指导内行,而是外行对行业力量的推动、补充、鞭策、以及,多元化趋势。

可以不拥抱这个趋势,但不能闭着眼睛装看不见。

所以呀,演员可以不从大学中出来,但大学需要培养演员,就像需要培养导演、编剧、摄影一样,大学需要艺术科目,就像需要理工科、经济、法学、农学、管理、教育、军事、天文….

这代表着在未来文艺领域文娱产业的多元化中,学院派可以占有一元。而这一元,往小说,是一个少年梦想成真的渠道,往大说,是一个国家体制立场的延伸。

2019年的今天,一个大国该有的自信和从容,这只是属于是其中的一部分。

力量很小,但不可或缺。

结语

啊,花了五个晚上,终于写完了。诚挚感谢各位看官能耐心看到现在。

最后絮叨几句我个人吧。

对于时下文艺领域,我是个坚定地学院派立场者。但对文娱领域,我却是个俗不可耐的利主义者。我讨厌政治正确、质疑草根、拒绝偶像、习惯保守、不屑偏激、一边徘徊大众审美、一边反思精英主义。

但我敬畏时代洪流的力量。多元化趋势体现在时下社会的方方面面,文艺也好文娱也罢,不过是这条大河汹涌流向新方向的浪花一朵,甚少人能站在浪尖遥望,但纵使前方山川多么秀丽,在文明进程前这些都不值一提。

但在鲜活的个体前,值得提的有很多。我们总是钟爱折腾,似乎这点无法改变。那就在这个过程中,偶尔回头看看吧。只有清楚自己所在的行业是如何一路走来,看到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脚印,才能提醒我们来自何处,又要去向何方

感谢艺术走进我的生命里。

最后分享一首胡德夫的《美丽岛》——

我们摇篮的美丽岛

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骄傲的祖先正视着

正视着我们的脚步

他们一再重复的叮咛 不要忘记 不要忘记

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完)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曹效聪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我国大学表演系这个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毕业出来之后做的工作与专业无关,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