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的地方”,上海市民如何为城市记忆的书写贡献创意?

不同于占用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三层空间和“大烟囱”的第 12 届上海双年展,3 月 8 日开幕的双年展城市项目汇报展“我们的地方”只在一个展厅内外就挤进了 27 多个展览方案,展期也只有短短 10 天。

你可以从主办方提供的项目手册中闻到那股市井气息:致谢部分出现了至少 8 家本地面馆和 1 家小笼包店。他们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展览现场,接受观看者的致敬与缅怀。

与这些“苍蝇小馆”一样面临消失危险的,是那些因一轮轮的开发、动迁而面目全非的街道。樊东伟,“开卷书屋”的主人,向我们介绍了书店所在的虹口区瑞康里的历史。根据他的考证,这座保存相对完整的石库门里弄住过许多政、军、学、艺、商界人士,其中一户谢姓人家至今仍生活在这里。谢家传承数代的生活物件——包括自行车、饭盒甚至留洋归国时佩戴的头巾,经岁月萃取出文献的价值,成了项目中最具人情味的一部分。

通过梳理谢家的历史,结合过去一个世纪《申报》对瑞康里的数百条报道,樊东伟所在的团队制作了一张仿民国样式的小报,四个版面对应四个年代,搭建成纸上的时间隧道。

第 12 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成果汇报展“我们的地方”现场,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作为上海双年展特设的城市研究项目,“我们的地方”由 PSA 与上海报业旗下“澎湃·市政厅”共同发起。项目吸引了近 60 份来自市民的研究提案,主题集中于上海城市变迁中正在消失或被忽视的历史记忆,最终收录、展示了近 40 个方案。最初的名字是“你的地方”,而随着方案的成熟、付诸展陈,主办方将标题换成了“我们的地方”,无疑是在强调市民的自发贡献。

在许多观众看来,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一大特色在于全球视野。展览中俯拾皆是的拉美、东南亚、中东元素,既体现了策展人对当代议题的思考之广,也引发“看不懂”的抱怨。相比之下,“我们的地方”则更符合展览的地理定位,观众可以仔细阅读那些平时触手可及、却又未经探索的城市符号。

固然,由民间贡献的创意通常缺乏职业艺术家的成熟与匠气,但“朴实”也不失为一种展览风格。虽然项目从发起到展陈只有三个月左右,许多参展方案实际上来自经年累月的积累。这些本地史的收藏、研究者往往彼此相熟,形成了一个互动频繁的社群。

樊东伟向我们介绍了纪实摄影师徐明,后者更愿意称自己为“马路记者”,主打“城市考古”的 “IP”。徐明关注的是新天地以南的顺昌路,这条即将消失的街道上,一些店铺的名字自解放前就未曾变过,构成独特、顽强的商业形态。

徐明的镜头最终对准了小广东乐器修理店、和平美发屋和顺昌路 360 号服装店。我们聊天时,顺昌路 360 号服装店的李阿姨就在现场,穿着与照片中同款的大红旗袍。根据项目介绍,李阿姨“经历过公私合营、家族破产,种过田地,做过女工,得过羊毛衫比赛的大奖,做过台商的设计师”,终于把店开回了半个世纪前的“家”。

图片来源: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在展厅正中,建筑师舒吟提供了一个更不明确的叙事。她用三面帘幕围出了一个沉浸于昏黄灯光的空间,帘幕上是她为城市角落创作的写生。这种薄纱式的帘幕让人联想起南方的浴帘或是窗帘,他们隔离出洗澡、做饭这些“在公共空间发生却又是私密的”事件,创作者将这一空间称为“弱的地方”。

作为非本地人,舒吟捕捉到的是“窥探者”的瞬间经验。正是这种距离感和不明确性,使她营造的“弱的地方”区别于其他城市记忆的叙述。

如果借用英文中以“能否看出原材料”区分的 “made of” 和 “made from”,王昀和厉致谦团队的作品 “Made in Beijingdonglu” 显然更接近后者。他们没有直接讲述北京东路的历史,解释那些不起眼的零件如何缔造了南京路上的消费王国,而是收集起电路板、五金件和商家名片,用于更纯粹的艺术创作。每隔一段时间,废旧零件组成的升降装置会用一根羽毛扫过屋顶,触发创作者王令杰念出的 “A cool summer breeze flow over my head”(夏日凉风吹过我的头顶),在工业的金属感中召唤出童年的记忆碎片。

王昀和厉致谦团队还为北京东路的商家拍摄了一段 MV,模仿上海乐队“顶楼的马戏团”,取名为《北京东路新式膨胀》,歌词则来自五金店里日常使用的术语。观众可以在现场试着演奏其中的旋律——无论是敲击对应“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的五金器件,还是弹奏电子元件组成的微型电子琴。

图片来源: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对本地观众和城市研究者来说,“我们的地方”包罗了太多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是如此熟悉、明确,无需另作说明。从一碗浇头面,到一个地名、人名,都植根于“理想观看者”的生活经验,只要在不经意间道出,就如同咒语般,带出对“老辰光”的怀念和汹涌的乡愁。

某种程度上,这也使展览面临和上海双年展相似的追问,那就是:如何协调“本地”与“全球”两种目光?当一些观众质疑上海双年展“不够上海”、无法对那些宏大而陌生的全球议题产生共鸣,“我们的地方”堆砌的本地符号也难免让另一些观众感到疏离。过于私人的“语境”或许会阻碍更多观众进入创作者试图分享的情感世界,强化既有的身份之别。

“我们的地方”是一间保管上海城市记忆的精致的博物馆,它为那些通常只见于报纸副刊的民间传奇赋予了有创意的表达形式。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表达更开放、更能打动“私家记忆”之外的读者。就像中国观众会为一头孟加拉大象的命运而驻足,一座城市的记忆也不限于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居民。

展览信息

第 12 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成果汇报展“我们的地方”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5楼

展期:2019/3/8/-3/17

展览免费。

题图为第 12 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成果汇报展“我们的地方”现场,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