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会写这篇文章,我也是有感而发,我经常会收到很多家长的提问。就会被问到。我们家孩子习惯不好怎么办,我们孩子贪玩怎么办,我们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事实上,这些问题我一想到,就会是一个非常系统和整体的思考出现,我知道很多家长总是希望一两个tips,一两招就能简单有效的去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里面往往就是这样用近万字才能够阐述的一个整体,它由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去考虑,需要去预备,需要去搭建。这就像造房子,很多人看起来就是四面墙盖个顶,但学习越深入,你越知道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同时,你学越多,你也越可以玩出各种各样的特别的“骚”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也是想通过一次这样一篇长文,展现一下这个事情,在我脑海里面会有的一个状态,虽然,在我脑海里面可能就是一闪而过。但我也懂得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有这个样本。大家可能能够体会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养成好习惯,背后包含了多少内容。但同时,当这些内容都被熟练掌握了。那么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而且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大概率会变得非常的自主和良好运作,反而会越来越教养得轻松。
你想,孩子回来,完全自动的完成作业,稍加辅导,自己会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自己会纠错会改善。全都是自动的,不忘记带上课的东西,上课的时间表都不会搞错……这些能力,是不是比拿好成绩更为吸引人呢?同时,如果这些都可以做到,成绩良好,也真的可以说大概率是标配了吧。
正文:
在进入小学学习之后,我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把孩子的习惯养好了,孩子的学习就会好了。这个说法看上去的确没啥毛病,那些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日常的学习成绩也是好的。
但我也会发现,不少妈妈一直说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但这个“好习惯”似乎一直没有被“养成”,这就像很多网上的段子所描绘出来的:
我作为父母已经那么努力了,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就不见起色呢?
对于这些家长,我只想说,很可惜,你们一直没有用对力,所以,虽然身心俱疲,但收效甚微。
“好习惯”这个说法在我看来其实非常的笼统,就像什么都没说一样。因为好习惯是一种呈现出来的行为表现。而我们知道,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由一系列的心理因素所驱使的。而很多家长把养成好习惯简单的理解成了“挤模子”:我只要各方面都限制住孩子,不做那些我看来不好的事情,把孩子看紧,管牢,他就会“养成”一个好习惯。想想看,这样的“养成好习惯”和“不听话就给个大嘴巴就好了”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简单粗暴,朴(想)素(当)自(然)发。
孩子不是西瓜,放在一个方模子里面就会变成方的。况且,方的西瓜的口感也不好,这也是说明了,不顺着自然规律来,很多事情就是做成了,大多也会成为“看上去很好”的表面现象。
我们要养成好习惯,得需要去从本源上考虑。什么是好的习惯?
在我看来一般是这样几件事情:
有好的专注力;
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有基本的规则概念;
有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
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这几条看着还是很抽象,我们再把他们拆解开来细细讲。
第一、良好的专注力
很多人认为,专注力需要培养,特别类似棉花糖实验这种,还有人要求孩子对着一个事情盯着很久。似乎,这种能够忍耐很无聊的事情很久的能力,就是一种专注力。这个看似蛮有道理的哈:),但很抱歉,很多的心理研究并不支持这是一种有效训练专注力的方法。很多时候,看似是锻炼,但其实构成的甚至是一种体罚和虐待。这会导致很多孩子原先并没有这样的问题,或者只是大家未必准确的判断,但被这种所谓的专注力训练教育久了,孩子的问题反而被激发并且衍生出更多问题。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是这样被虐多了,正常的心理反而被弄得类似感冒发烧那样,不正常起来。
最近保健品被打假了,但这种教育类的“保健品”还多得很。在被打击之前,我们父母们只能靠自己去思考和识别了。
大家想想,良好的专注力源自于什么?其实所有动物都有良好的专注力。没有良好的专注力,不是饿死,就是被吃掉了,这个本能是极其强烈的。所以,不是从小学才开始锻炼孩子的“习惯”而是从他能够自己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看见过太多不能容忍孩子吃得很脏的家长了,在孩子尝试自主进食的时候非常高频次的打断孩子,或者干脆就不让孩子自己吃,什么都送到嘴边。作为这么大的孩子,和他身体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本能的事情就是吃饭,不让他在精神和身体上获得锻炼,而这个年龄阶段是神经发展最为快速的时候。那么,要真的说有起跑线的话,这样的孩子的起跑线已经输得透透的了。
当然,并不是吃饭一个事情能够决定一切,而是这样的思维方式,会在方方面面构成影响。我和我几个志同道合的爸妈聚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隔壁桌一个明显大很多的孩子,依旧需要父母喂饭,并且这类孩子大概率的会在情绪控制和社会规则的遵守方面有非常明显的问题的。真的,一群6~7岁的孩子在坐得好好的自己吃饭,隔壁一个明显10来岁的孩子一会哭一会跑,一会打坏一个杯子。这种体验真的非常的尴尬。你说这是光专注力不好?是孩子的习惯没管好?我其实是蛮同情这样的家长。他们真的全程管得很疲惫,全程连吼带哄,但就是不得法。
其实,我们要说再细节一点,在孩子不同的阶段,食物也是像读书学习一样,是一点点升级难度的。从开始的小磨牙棒,渐渐换成越来越小,越来越难抓的食物,然后,学会使用勺子,从有点粘性的米糊,粥,到要求端稳的汤水。等孩子从拳抓渐渐的能够做到食指,中指的二指分离,开始使用筷子,从筷子当叉子使唤,到正真开始夹东西。其实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孩子用筷子夹光滑的玻璃球这种事情,其实是已经有能力做到了。
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饥饿,就是最好的管理专注力的事情了。而能力的提高带来的自信,又是加强了孩子去更为专注的挑战更难的食物。而观察,感受,学习,就在这之中不断的发生,加强,提高。
我们再回过来看,之前那种所谓的对着一个墙角练专注力。说这种教育简单暴力,没有科学含量,没有技术成分,和跳大神无异,一点都不过分吧?
第二、情绪控制能力。
什么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就是当孩子玩游戏的时候,突然失败了,辛苦搭的积木倒了,自己能够及时调整情绪,然后开始新的游戏。这个说起来很容易,夹起来的汤圆快吃到嘴里了掉地上了。这种失落感,对我们成人来说可能只是瞬间的愣一下,然后一笑了事,捡起扔到垃圾桶,开吃下一个。但是对孩子来说呢?就会哭半天吧?也许汤圆不哭,甜筒头掉了就会了吧?
也许有人会意识到了。这不就是耐挫能力么?是的,情绪控制能力包含了很多人嘴里所说的耐挫能力。但还包含了,遇到开心的时候,也不会失控。我相信这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的。开心的时候,不要“人来疯”这个其实也是和耐挫是一回事情。
但说到这里,就和注意力,专注力一样,又会冒出很多所谓的锻炼耐挫的能力。讲真,我听到的段子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有妈妈和孩子下棋,然后先让孩子尝到甜头,赢几局,然后一路让孩子输,输到怀疑人生了还要孩子去保持“风度”对妈妈说感谢妈妈陪他下棋。要知道,这个孩子还是小学低年级的。
还有一个爸爸带着孩子去玩具店,说孩子期末考试要是名列前茅,就给他买个巨贵的玩具。然后孩子的确努力考试达到要求了。然后呢,这爸爸的一顿操作简直惊掉我的下巴:
他先去玩具店把最后一个玩具买掉,然后和店员说,我明天带我娃来买这个玩具,你告诉他这个玩具卖完了,而且绝版了。
第二天,发生了什么自然不用说了,孩子极度失望,然后回到家里,结果爸爸把玩具拿出来,然后告诉孩子,即使努力了也未必可以获得报偿,人要经受得起这样的挫折,因为人生大多数时候就是这样起起落落……
而像这类的段子我不胜枚举,基本上都是如此大同小异。家长自己“创造”出一个挫折,然后让孩子学会抵抗这个挫折……
这些段子听上去离奇,但对家长们的影响是存在的,而且,很多家长或多或少的都会有这样类似的理解。耐挫能力,是一种类似老茧一样的存在,越磨越厚,越磨越硬。
但我可以这么说,这类所谓的训练,绝大多数是在构成一个很可怕,但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的风险。习得性无助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就是在类似这样的行为模式下发展出来的。而这类问题一旦发生,就离开抑郁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很近了。
大家以为是在提高孩子,但其实在我眼里就是在本来好好的,没事找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情绪调、整控制的能力,而不是耐挫能力。因为情绪不是一层铠甲。当然,有情绪有一部分抵御的功能,但更多的是学会“躲开”“卸力”。而不是傻呵呵的以为自己刀枪不入。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情绪的冲击力是会远超过正常人可以正面刚的能力的。甚至是摧枯拉朽一般的影响。比如,真的突然给你几个亿。很多人就没法过正常日子了不是么?这就是心理被冲击到了。而我们常说的“人能够控制钱,而不被钱控制”,我们注意到了么?是控制。是我们有策略,有方法,有手段去使用。而不是正面刚。
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情绪的控制能力,这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简单的:不让孩子去经历挫折了,就是溺爱孩子了。这是自己在教育知识方面的知识的缺乏和格局狭隘,把自己教育的路给走窄了。
那么怎么做呢?这个事情也不是在小学的时候做的。而且在更小的年龄开始的。
首先,自我的正确的,积极的认识。
什么叫做正确的认识?就是知道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什么叫做积极的认识?就是做得到的,可以很自信的表示:我行我可以。做不到的,愿意学,能够学。
而这一切怎么来的?孩子需要投入到日常的生活来的。孩子从翻身,爬行,行走,一点点累积出来的,
尝试=》努力=》最终成功=》我可以=》新尝试。
这个循环来的。很多事情都是先让很多本能的蓝图运作,然后再逐步切入了本能以外的,社会生活活动中去。如果爬的时候嫌脏,不让孩子爬,走的时候整天扶着(干扰),还有之前我们说的,吃饭的时候总是喂饭。穿衣服的时候帮拿帮穿帮捂热。完美的去错过本能的充分发展。然后再发展社会性上继续延续这一的教育风格。
在这里,我扯出去说一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教育一定会怎么坏,只是整个过程一直在扩大不好的概率,而降低积极的可能性。
毕竟还有别的影响因素存在着:社会,同伴,以及自身性格在那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虽然很折腾,孩子可能依旧还不错。
这个道理就像:
你一路可以闯红灯,也许还能比别人早到,但你付出的风险价值你可能一辈子意识不到,但一旦风险爆发,你可能一辈子到不了目的地,而且也不会发声音说你的失败经历。即使说了,众人也不会听,即使听到,也可能会将其归为少数个例。“那个是他运气不好,能力不足,我们家才不会发生这样的结果”这是很多人的心声,然后抱着满心的向往,看着那些真正的少数的成功个例,以为自己会有坚实的可能性成为其中幸运的一份子。
说回来,这样的能力,保证的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给自己定位,不会好高骛远的设定自己完不成的目标,变成一个整天在爸妈面前喊口号的小孩,而在实际的任务中完全拿捏不好度数,不是过分用力,就是完全不足;
或者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能做什么,等待其它人帮助他安排自己生活。这样的孩子我还真的见过不少,我见过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小孩甚至玩游戏没有大人指导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当家长走开的时候,孩子就在那边抱着个手柄在那边呆坐,直到家长回来,又开始对着孩子伴随着指责的指挥开始了以后,这个孩子又开始按照指令开始了笨拙的游戏。一个电子游戏都完成这样,我们可以预见到他未来学习和辅导作业会是怎样一个图景。
而反过来,当孩子通过一系列自主的学习,建立起坚实,牢靠和系统的学习体验之后,他会更大的概率的自主学习,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注意,我们这里提到的也是更大的概率,而不是绝对会如此。就算阿司匹林这种广谱低副作用的药物,都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状况,我们的教育方式也不可能给你斩钉截铁的打包票,就像不闯红灯未必绝对安全,但绝对比乱闯红灯安全得多。这种在我看来才是更为准确和靠谱的理论。反而那些拍着胸脯告诉各种包治百病的教育理论,才是需要作为家长多多敲响警钟的。
然后,对他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这个可能是很多爸爸会非常诟病妈妈的一个问题。就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太“完美”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面,孩子不会被斥责,不会被责备,不会被限制。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我们之前所谓的诡异的挫折教育所呈现的问题,过度的强调挫折,人际之间的负面情绪。
这从心理学来说,这是没有良好的发展孩子的社会性,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对他人,对社会规则的认识。无论是那种类似无菌的的完美世界,还是故意搞得乌烟瘴气,恨不能把事件诸多恶事像疫苗一样打给孩子。从长远看,都是充满着风险的。这不是空口无据的。事实上,这样的育儿思潮在历史上上演过很多次了。而就实际的这几代人用他们的人生累积了数据告诉了我们。这在长远影响来说会有很糟糕的问题发生的可能的。本质都会缺乏同理心。我们说的慈母多败儿这种的,其实就是人长期在真空环境下导致了这种能力的缺乏,在表面看来,我们说会觉得某个人眼里没活,不知道关心人,自私等等。我们可能觉得,这是天性,但事实上,后天是有很大的塑造能力的。在我的理解,这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心理能力的缺陷。
反过来,那种意图打疫苗的教育方式。其实结果往往是把真“病菌”、真“病毒”给打到孩子心里了。也许孩子能够产生抗体。但往往也是搞得剩半条命了。有些极端情况下,甚至就直接挂了也是不少。这同样的,也是给与孩子很多负面的错误理解。这样的人成长起来,性格怪异,沟通困难。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受骗上当,不被欺负。但实质上,可能反而是把孩子推入了这种风险之中,很多时候,他习惯有敌意的去解读他人。即使他人无意的行为,他报以敌意的解读,然后反馈出敌意,带来的就是他人确实的敌意了。而后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强化,这样的性格和认知的组合,要是能够过得幸福愉快,那就真的奇怪了。
那批了半天,可能大家又要说了,打不得骂不得,然后又宠不得,怎么教?还是之前的那句话,别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我们掐去极端的两头,中间其实有大路可以走,但是,知识和认识的缺乏,才是导致很多人看不见的原因。
的确,孩子在非常幼小的时候,需要保护他的感受和体验,让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亲的。我曾经建议过,孩子出生的时候,用低过敏的,柔软的毛巾,衣服包裹,因为孩子出生,就像我们结痂后新生的皮肤那样,充满血管和神经,十分的敏感,轻轻碰都会觉得会有不适感,那么孩子出生的时候,全身都是这样的状态,他需要什么样的感受?当然是要柔软点的更好咯。但话说回来,这个影响在人的一生来说其实是很小的一个点,也许真的也没那么有所谓。但这种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思考的方式才是需要去达成的。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要让孩子感受到规则,注意:是规则,不是作为父母的情绪。比如大多数人都会难以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去做。要去告诉孩子规则;为什么要去遵守规则;以及不遵守规则会带来的各种麻烦和后果。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分清,孩子的能力到什么程度,什么是他可以做到的,什么是孩子做不到的。我有发现家长说,一两岁的孩子的各种“不可能”的能力。比如说孩子会有意,甚至是恶意的,有计划的做欺骗的行为。但事实上是孩子本能的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安慰,是父母由于给与的支持和关心的缺乏构成的孩子的心理需求。这种错误的解读并且加以那种诡异的“矫正”往往才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糟糕。
当然,我们不可能100%完全正确的解读孩子,但是通过反复的观察,尝试和调整,我们可以去接近正确的解读孩子。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做到什么,然后我们才能够合情合理的提出要求。让孩子在他能力所及的程度里面提高自己。然后,进行合适的加码。
其实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点了。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了。那些动不动大开大合教育方法的家长是不是就像之前提到的那种共情能力很差的孩子?是的,我们其实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的。做事情喜欢走极端,喜欢用终极手段来解决问题,要么就是忍着,要么就爆发,没有那种恰达好处的缓缓释放。
而育儿过程中,去学会这种恰到好处的缓缓释放,这个学习过程就是我们说的,与孩子共同成长。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育儿的过程中,学会去认真的感知和关心一个生命。
还得有一些自我调整的策略和方法。
情绪控制这个事情,对于很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忍”字。说穿了就是傻扛着。很多家长所谓的耐挫教育,也是基于这个认识,觉得没别的出路,那就学会怎么皮糙肉厚的多扛一会吧。
但事实上,我们想想,物理上人可以扛的重量是有上限的,多了是会压伤压死的。心理上其实也是类似。那么物理上,我们可以借用各种杠杆和方法去扛起我们肉身扛不起的重量,那么心理上其实也是同理。
大家想想,为什么有些人亏个几万,就会想不开,自我了断。而有些人亏个几千万还能赚回来呢?是靠单纯的硬抗么?不是的,人只有走投无路才会选择极端的做法。虽然只有几万,但他没有自我调整的策略和方法。最后心理不断的把失败放大到自己不能承受,遇上就崩溃了。而那些能够扛下来的人呢?这些人往往会有更积极的心理,也就是我们说的人不能放下希望,但本质上,他能够在希望的驱使下,不断的想出策略与方法。“有办法”使得他不会把绝望填满自己。他的注意力不会是“完蛋了”,而是“我还有个办法再试试”。
这个对于孩子也是如此。我相信很多家长在参加各种早教班或者在很多媒体上可以看到所谓的活动开发大脑,家务使得孩子聪明,其实本质就是,孩子在不断日常的生活事物当中不断的学习各种策略,出了状况了,没问题,想办法解决,或者跟着爸妈一起善后。在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如何避免发生这个事情,和发生了这个事情怎么解决。并且在过程中学会各种的优化。
这里扯出去说一下,让孩子学会如何避免闯祸,搞砸事情。往往不是我们认为的,孩子为了避免惩罚,或者为了避免善后,而产生了为了我要好好表现,避免惩罚的产生这样的行为模式。我相信很多经常使用打孩子手法的家长对惩罚的长期效果的不良深有感触。而事实上,学会主动改善自己的行为,有前瞻性的判断和规划,这类能力,这是长期生活的各种经验的累积,才能够生成的。而打孩子正是“很好”的去抑制了这部分能力的发展。使得他更多的对眼前的短期的强信号(挨打挨骂)的感应非常敏感。而对于长期的相对比较微弱的:如何办好一件事,别人的话语的提示惊醒等等变得没有能力去感知。
其实话再转到家长身上,这些经常打孩子的家长本身,他们也往往对弱信号的感知能力也低于那些选择不打孩子的家长。所以,即使他们强迫自己不打孩子的时候,他们也往往感受不到什么时候孩子的行为中出现了问题的微弱信号。而当问题扩展开之后,变成强信号了。那么老手段,老方法就被唤起了,或者变成不知所措听之任之的选择无视,构成了另外一个极端。
所以很多时候有些家长抱怨说只会两头。找不到中间的路。事实上,很多妈妈说要修炼自己的脾气,其实需要修炼的,是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压自己火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我们再说回来,当孩子从小开始,有了大量的学习经验,有各种的策略与方法。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更多的从本能的认识里面产生:哭闹,发脾气,烦恼,逃避有啥用啊?想办法解决啊!而那些缺乏这样训练的孩子,他们则是更多的在能够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被成人替代包办了。那么,很多时候,他们的哭闹、发脾气、逃避的确有用,会“吸引”到爸妈来帮忙解决或者暂时当个鸵鸟躲过眼前。那么,到有一天(通常是他成年独立的时候),他这模式不好用的时候,他会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个就是真的自求多福了。所以,你想,那种练心理老茧式的教育方法,真的戳到了解决问题的点上了么?
关于情绪控制管理的内容还有很多。我只是抽出几个比较常见且比较主要的内容来讲。但本质上,就是让孩子充分,有效的发展出真正可以让自己情绪成熟稳定的能力,这是要基于人作为一个生物,发展的事实规律的,而不是那种看似合理的,自发的,朴素的育儿观构成的方法论。
第三、有基本的规则概念;
也许有人说了,你说打不得骂不得。我家孩子就是这样学得一身坏脾气。我们家老婆就是整天说要爱的教育,要给孩子自由,充分发展自我。结果孩子的自我变成了自私。
这样的声音挺普遍的,但如果上面文章好好看过了,大家可能就部分已经理解问题出在哪里了。现在爱与自由,充分发展自我这个概念被吹得很广。但学功夫要学全套、学知识要学系统。遵守规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也是自我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很多家长的一知半解的操作,导致了,这种能力没有被发展,甚至被有意的抑制住了。这本身就是一种发展不完全。
但反过来,我依旧不支持打骂这种教育方法,讲规则不是一定要伴随责骂和责罚的。很多人简单的套用法律和执行机构的关系,用在育儿的上面,这又是犯了简单粗暴的关联了。管理成人为啥需要暴力?因为他已经成形的行为模式和观念,再用柔和的方式不好用,但是孩子其实你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让他学会学习和适应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的共有规则。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面也提到过。很多时候,有些人觉得一些事情就是这么做无所谓的,而在有些人眼里则是,这个事情怎么可以这么做?比如: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小声说话;到图书馆,音乐厅,主动关上手机,闹钟。这些事情需要让孩子知道,需要学会必要的,明确的社会规则。特别当孩子能够明确听懂指令的时候,就需要渐渐的将这些概念传递给孩子。
可能有人说,小孩还小,安静不下来怎么办?这里还是回归到一个基本概念:
首先确定孩子能不能做到,你说让一个2岁,3岁的孩子安静的听一场几个小时的音乐,或者在图书馆里面呆着看书。这的确不现实,这种时候就别带孩子去这些地方。没必要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到后来孩子也觉得在这些地方玩玩闹闹其实也没什么,他其实同样也不明白是爸妈累得懒得管了,而不是这里可以这样玩了。
在这个年龄段我也是提倡孩子要放开玩,要提供让他放开玩的环境,而不是放到这种他的能力并不能良好适应的环境中去。
那么规则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还是在那么小的时候,就一个事情:说好玩到几点结束,就几点结束。方式也很简单,不要去口头说什么再玩两分钟,然后一玩又没底了。手机设定一个记时,手机一叫就走。从这个点慢慢延展开来,孩子就知道,有些事情是需要去遵守的。
那么,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家没法弄啊,叫了不走啊。这个说起来就又话长了,要做到这一点,我至少要有这些内容是做到的。
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良好。这个是一切的基础,我也不想多说了,这个我自己都快说烦了。孩子如果和你亲子关系紧张或者疏离。你做什么都会困难重重的。
孩子高度相信我。在上一条的基础上,我不随便许诺、恐吓和欺骗孩子。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我不逗孩子。像:不听话警察来抓你,听话给你冰淇淋,然后跑到冰淇淋店又赖掉这种事情。我是刻意去避免做的。也就是如果答应给的,一定给。如果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所以,大家在做的时候,一定要去想清楚,不要不过脑子随便说,只为孩子听话什么都说。说完又完全不放心上。
这里如果要上升到理论上来说就是:孩子需要家长给出一个稳定的、明确的、可预知的行为模式才能够进行学习和发展。这一点,无论在人还是动物身上都被清晰的验证过。如果孩子一直是觉得这些话和许诺都是混乱和不确定的。他很难发展出稳定的应对的行为模式。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道理,我的感受是大多数家长没有做到(或者觉得根本无所谓)。所以导致后续一系列的问题的不断的堆积。
我自己也是同样的遵守规则。以身作则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吧?另外。遵守这个内容不应该是:做给孩子看的。言由心生这个道理也是同样重要,孩子能够感受到你是否认同这些。如果你自己都不接受这些,你无意识的行为也会“告诉”孩子:这个规则不重要,不需要遵守。这远比你说什么更为有用。
而在孩子有良好的规则意识了以后,孩子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就是“好带,听话”。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他知道这个社会共同认同的规则和要求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能越来越像与一个正常人那样和孩子展开沟通,而不是动不动就会撒泼打滚,大哭大闹。
在这个学习规则的过程中,孩子也同时发展着自己的观察,逻辑,自我调控。而没有对这个提出要求的父母,孩子看似被狠狠的管住,或者自由的发展了。但事实上,从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来说,其实是被阻碍,或者没有准确的发展。
而缺乏了这部分能力,以及这个能力在发展过程带来的一系列的成长的影响。那么对于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显然是会有负面的推动作用的。因为好习惯,在一定程度是需要去遵守某些规则,计划和约定。完成学习中的各种任务的。
第四、有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
这个能力又是需要建立在前面这些内容之上的。前面都像基础铺出一个稳健的基础,使得在后面的发展过程中,不用时不时还得回来修补之前的问题,这是前提。
良好的逻辑其实也是从人的本能发展出来的。比如:我们说的客体永存的概念或者景深的感觉(空间关系)。这个是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一定会发展出来的能力。这些能力的逐步发展,孩子会发展出,通过看他人的目光或者他人的表情。知道,她在看什么东西,或者他被遮挡的手里,是不是拿着什么好玩好吃的 。
这就又涉及到,我们之前说的,不要去逗孩子玩,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反馈。让他判断,获得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循环会促使他更好的去探究和学习,而反过来,逗孩子,结果让孩子获得一个错误的判断,作为家长是开心一时了。孩子发展出的是不信任和缺乏学习的兴趣。那么就更谈不上在父母的支持辅导下进行更为深入的逻辑学习了。
而当孩子能够做好前三者:有好的专注力;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有基本的规则概念;我们与他无论在游戏活动,还是日常生活的互动中,孩子就能更好地去关注各种规则和规律。从自然的慢慢进入到人为设定的。
孩子在活动中能够越来越好的遵守,然后逐步发展到去思考其合理性,进行调整。并向同伴转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对于各种物件,玩具的各种规律的搭配组合慢慢找到其规律,并且学习利用,有系统的搭配出自己所特有积木(不是搭出一个,然后命个名,而是在一开始就有一个大方向的目标,最后实现。)。这一系列的行为就是在发展他的逻辑思考的能力。
而另外一方面,练习孩子逻辑思考能力的方式就是语言。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点,而这其中,作为家长,在这个事情上,需要去耐心的观察,思考和解读孩子的意思。
这里不是简单的孩子面前随便的多说话。这个很低效,我建议大家去看看之前那部科幻电影《降临》,这其中就有不少关于语言的思考。
孩子的语言发展,需要借助各种实物,各种场景的互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小脑袋在做的,就是逻辑分析。把各个音节和各种物品、行为、环境等等关联起来。如果我们能够像电影里面女主做的那些事情,去支持孩子的学习。这比随意的多说话,会来得更为的有效。
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对于一些抽象概念,不要犯一个非常非常常见的教育错误。就是拿孩子不懂的内容,去解释孩子不懂的内容。这是很多人会犯的错误。我看到很多爸妈觉得很多高大上的书非常好,看得很有道理,有很多准确的,科学的名词,然后又用了非常准确的术语来解释。这带来的问题就是,家长觉得好是因为他们有几十年知识的累积。读这些东西,能够看得懂。但是让一个几岁大的孩子来看,即使讲得再精准。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堆看不懂的内容。饭要一口一口吃,学习也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他能够理解的内容走起。不然,很多孩子只是成为一个知识的复读机。
对于低幼的孩子,我其实建议是先把话说好,学会良好的表达和组织语言。我一般的做法是:听到孩子说一个事情,搞明白她要表达什么,然后,用更为准确合理的语言再组织一次,问她,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就是给她一个样本模板。而随着孩子长大,我会告诉他,我的做判断,做选择的思维过程。在我看来,把如何思考,如何学习搞定了。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孩子的思维能力起来了,放什么内容在他面前,他都能高效的消化。这个远比,在孩子还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的时候,放一堆高大上的书在他面前更为有效。
在这里,我也要在做一点补充。不要两极分化式的思维,我说的,不要在孩子能力不足的时候看孩子看不懂的书,不代表绝对不看这种书,或者刻意的不看。我的意思是,你不能指望通过这个方式对孩子产生高效率的提高。你们爱囤书的妈妈爸爸,该囤爱囤那就囤,但重点是让孩子早日能够有效吸收这些书才是王道,而不是觉得把孩子和这些书放一起了,就想当然的能产生提高的作用了。
当然关于这一点,需要讲的内容其实还有非常的多,本质上就是学习心理学的很多知识和内容。到具体的操作和背后的原理。我要是写的话,可能比这篇文章还要长。这里就不赘述。我看看以后有时间再细细说。另外,我也有在设计教学课程,现在还在试运营,以后会正式版本上线和大家见面。
第五、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有很多人觉得孩子要去尽可能的到处跑跑,到处见识见识。我说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不是这些。事实上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这些远游啊,费心费力的活动,有条件,去玩玩没问题的。但真的说能有天大的,难以企及的优势。这个还真的没有理论支持。事实上,倒是有研究反过来表示,这种小时候烧钱的活动其实带来的受益甚微。所以,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的非旅游不可,希望通过旅游来促进孩子的成长,讲真,很有限,特别孩子越小,越不明显。把孩子带到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地区和,觉国度,觉得这样的教育的行为“总是好的”,这种非常模糊的认识,往往代表着随机和大概率的低效学习。这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我们成人去到某个地方,往往是有了几十年各种书本、影视和他人的述说等等生活经验的累积。这种知识能够在那样的情境下引起共鸣。但孩子并不存在这部分内容。所以,这部分中所会产生的共鸣和学习其实是非常少的。
对于孩子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让她投入到生活中去。还是之前的大原则,有效的去激发和提高。对于孩子来说。日常生活当中的各种我们觉得习以为常的工作,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必须的和必要的能力
从我们之前说到的,比如孩子自己吃饭,穿衣这种,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事情。进而逐步学好,比如每天起床和睡觉前的洗脸刷牙的一系列工作,这就是我们说的在情境中学习。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看似孩子除了在不断熟练一些基本的洗脸,刷牙的工作。这过程其实还包含了计划和安排事物,并且有效的去执行。我相信很多父母的能够理解,孩子自己能够自动的,自主的完成这些事情的难度。但其实当我们之前那些内容都去做好,让孩子充分发展了。走到这一步其实并不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之前全是有人不断的代替孩子完成,即使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都发展成熟,可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多家长还在:“看不了孩子弄不好”而不断的替代孩子完成,而不是帮助和支持,逐渐退出支持,让孩子能够把握和主导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没有让孩子投入生活。
而让孩子投入生活,还有更高的阶段:
对他人的理解,主动判断和思考,有预见性的规划
孩子真的成为了家里工作劳动中的实际的一个成员,而不是一个过家家的角色。在家里,当我在做饭或者做别的什么事情的时候,对孩子说,你帮我去做个什么事情的时候,她是可以真正完成这个工作的全套内容的。比如说:帮我把衣服叠一下,有些孩子可能就把衣服叠了。而我们真正意义上,把衣服叠一下,是代表了:
把衣服、裤子、袜子、毛巾等分门别类的叠好,并且放到衣柜里应该有的位置。如果遇到她做不了,或者不知道怎么分类的事情,她能够知道,不卡在这里,及时的放下这个,继续完成其他,在全部完成之后,记得和父母及时描述一下整个工作过程,完成工作的交接。
以此类推,生活当中有大量的这样的事件和场景。如何带着孩子一点点的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发展。这是很多牛娃真正的能力所在了。
而这个能力背后的所包含的,除了基本的完成工作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以外。对他人的想法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可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对方接下来需要知道哪些信息,需要有哪些帮助)。然后主动的判断和思考,这首先也是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认识上的,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哪些(这都需要上面提到过的那些内容的支持),还不能做到的有哪些,然后思考并做出判断。而不是无限制的陷入解决这个自己无法做到,或者会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整个工作。
试想一下,这个事情,如果是:把你的作业做完;你去复习一下;把错题和不认识的字巩固一下。
发展充分的孩子和发展不充分的孩子,完成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有多少差别?天长日久的累积又会变成什么样?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不用盯着,每天的东西都不会忘记带,作业不会漏。这一切看似是可以用“习惯好”来解释。但事实上是上面那么多内容的积极的、充分的、有效的发展了。
但是,我在这里也想和作为父母的说说,其实看似巴拉巴拉说那么多。但事实上如果你认真看下来,并且思考过的话,我其实并不是打算危言耸听,也不想传递焦虑。真的把这些内容背后的理论理解了以后,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来说。其实是更放松的,因为我不是全程用力的教育,而是通过学习知道关节点在哪里,只在关节点发力,在该放松的时候完全的放松。其实育儿的关键点虽然不少,但大多数也是有规律可循,而且很多时候,很好的放松了。反而使得关键点的爆发变得非常的有效,而且百倍的有力。
事实上我自家孩子虽然不是那么顶尖学生。但在横向看去,学习是相对要轻松得多的。而同样的,作为父母的我,也不是那么的紧张焦虑。说实际和实在的,在当下的竞争下,焦虑完全没有,那是撒谎,但更主要的是在尽可能少的负面干扰下,让孩子尽可能好的成长发挥。把我们可以做好的事情都做好。而且切实的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有效有用的。而不是那些自己觉得有用,其实只是为了缓解父母自己的焦虑,而让孩子白白的在消耗的事情。
PS:别忘记了,作为一个专业的父母,不仅仅在养成好习惯这一个点上是会有那么多想法的。如何教育好孩子。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类的学习科学,这个展开又是一门学科可以说了。
所以,学无止境,但做好父母,这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很多内容,是有理论和科学可依的。自发,朴素的育儿,与心理学作为指导的育儿之间的差别,真的就像原始社会的手工产品,和现代工业的精工产品之间的差别一样。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两种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别会有巨大的差距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养好孩子,请尊重孩子,尊重科学,不断努力吧。与君共勉。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Zack西西爸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