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我们天天接触,也就会认为很了解它。
但事实不见得如此。
在食品上尤其明显——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跟我们头脑中的生产方式差别太大了,大得让许多人感到不安。比如大家更为熟悉的鸡肉和鸡蛋,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保留着小桥流水、房前屋后,公鸡母鸡闲庭信步四处觅食的景象。鸡的主人们,甚至能够记住那些鸡的性格特点。人与禽畜,在一定程度上和谐相处,甚至多少有着一定的情感交流。而在现代化的养殖中,可以用冷酷、无情,甚至残忍来形容。鸡们一生下来就根据性别分了类,公鸡仔们甚至没有长大的机会就被碾碎了,生存下来的母鸡们也很快被剪去了喙,置身于拥挤的空间中,生命中的一切活动只是吃食和喝水,尽情地长肉或者下蛋。
图片来自Flickr |
Eli Duke
在传统的农牧中,动物是一个一个的生命。而在现代养殖业中,动物们只是一个一个的生物反应器,原料是饲料和水,产品是肉、蛋和奶。技术发展的目标,也就是如何选择更合理的原料——配方更合理的饲料;设计更优良的反应器——培育饲料转化速度更快、转化效率更高的品种;以及优化出更合理的反应条件——比如温度、光照、活动时间、卫生环境等等。
这种思路和逻辑在鸡鸭养殖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肉鸡和肉鸭,都能做到不超过两斤饲料长一斤肉;蛋鸡可以在90%的日子里下蛋,而每天只需要吃100克的饲料。而不那么成功的牛,则需要7斤以上的饲料才能长出1斤肉来。
这种快速生长、高效转化的养殖,是品种、饲料和养殖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难以想象,鸡鸭饲料的配方跟婴儿奶粉的设计思路完全相同——都是按照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按需搭配,没有不足,也不会过剩。在这种几乎做到极致的养殖体系里,许多人深信不疑的“激素”完全没有价值,强行用了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这种高效率养殖方式带来的,就是鸡鸭的极度廉价易得。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照现代化的养殖模式,每平方米空间可以养15到20只,6周出栏,那么一米方米鸡舍一年可以养出大约150只鸡来;如果按照欧盟的有机饲养标准,一只鸡的活动空间不小于2平方米,出栏时间不小于81天,那么一平方米空间一年可以养出2只鸡来。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周吃一只鸡,那么一年吃52只。如果按照欧盟的有机饲养标准,那么需要26平方米的土地才能满足一个家庭吃鸡的需求。按照北京两千多万人口来算,大约有700万家庭,需要用来养鸡的土地就得有27万亩。27万亩约等于180平方公里——即使不考虑饲料与人力的人本,光是所需要的土地,我们能够承担得起吗?
图片来自pixabay
而如果采用现代化的养殖,需要的养鸡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
换句话说,不采用现代化养殖这样高效的模式,根本不可能满足人们对于肉的需求。
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极大丰富的产品,但它们并不完美。在某些方面,我们也不得不做出妥协,或者说,付出代价。比如,养殖方式的冷酷和残忍,一直受到动物福利者的激烈反对;生长期缩短和运动的减少,使得肉的口感不再具有传统鸡肉的“劲道”与“浓香”;大规模养殖中为了预防疾病传染,会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以及消毒、抗菌药物……
在我们习惯了每天吃着肉喝着奶,敲着键盘指点江山的时候,批判现代技术是很轻松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大义凛然地批判现代技术的缺陷与带来的问题,但很少有人会想:如果不采用现代养殖技术而都恢复到传统的养殖方式,你是否愿意把肉、蛋、奶的消费量也恢复到过去呢?比如,一个月只能吃上一两次?
跟其他生产一样,现代食品生产也是先确定各产品指标的优先顺序,然后寻求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手段实现最优先的指标。在保障优先指标的前提下,才兼顾其他的指标。在鸡鸭的养殖上,最优先的指标就是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肉。在满足这一点的基础上,才去考虑这些肉是否好吃,生产方式是否充满温情。
其实,在现代食品中,“肉、蛋、奶”也只是实现核心目标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目标本身。禽畜养殖的目标,是把人不能吃的饲料转化为食物,而核心的衡量标准就是:饲料蛋白转化为食物蛋白的效率。禽畜养殖,是把禽畜作为生物反应器来实现转化。如果我们越过禽畜这些生物反应器,直接通过无生命的化学或者生物反应来进行转化,是否可以更加高效、更加人道呢?
这也是现代食品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比如:
直接在植物蛋白中加入产生肉特有风味的物质,并通过挤压等手段模拟肉的口感,这就是在美国已经上市的“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
还有用培养液直接进行肌肉细胞培养,从而形成“人造肉”的思路,在技术上也已经实现,只不过成本还高得没有应用价值;
在动物福利方面,美国允许注射牛生长激素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而欧美和加拿大,都因为动物福利方面的考虑而禁止了这种操作;
为了避免公鸡仔没有养殖价值而一出生就被放弃的残忍,科学家们在努力开发孵化前就判断公母的技术和设备——这样也可避免孵化出公鸡的那一半鸡蛋被浪费;
……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核心需求。在实现核心需求的同时,经常需要放弃一些食物的特质。有时候,甚至还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种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是因为它解决的问题远远超过它放弃的特质或者带来的问题。对于放弃的特质,实际上是一种市场的选择——在所获得的特质与失去的特质之间,消费者如何权衡选择,比如当鸡鸭的廉价易得与记忆中风味口感不可兼得,我们如何选择;而对于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只能是寻求更新的技术去解决,而不是回到过去——因为,当我们习惯了肉蛋奶是生活的基本需求,就无法回到把它们作为奢侈品偶尔才能吃一次的年代。
本文来自云无心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系今日头条签约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