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不是只能用来看剧,这是我用它打造的学习体系 | 2018 年度征文

编注:本文是「我的 2018 年度关键词」年度征文活动的第 22 篇入围文章,你可以 点此查看 完整获奖名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春节的尾巴尚在目力所及之内,对于一众学生来说,膨胀的红包亟待有效的释放。去年春节,我购入了 2017 版 iPad Pro(并配置了 Apple Pencil 和 Logitech 的 Slim 键盘)。经过一年的发掘和磨合,我逐渐建立起一套基于 iPad 的个人学习体系。下文将以我的学术生活为例子,为犹豫是否购买 iPad Pro 的学生们提供一些实际的经验。本文将以体系逻辑-相关工具-应用场景为线进行介绍包括上课、作业和复习的课内生活,以及作为可选项来拓展的课外生活。重在体系,而非作为执行力的载体。

无论有无 iPad ,如何使自己的学习更具有条理性应该是每个学生都思考过的问题。大学生活不同于受制于人的应试教育,它的自由风格决定了学生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建立学习体系的基础应该扎根于自己的作息规律和生活方式,并影响至最终目标(比如考研、进修或走入职场)。

为了有效使用 iPad 来提高个人水平,而不是受困于「买 iPad 就是拿来看剧」的窘境,它应该至少帮助我们解决以下问题:

  • 知识摄入效率提高,也就是高效记录和导入。
  • 知识回顾整理的体系明确并能够长期储存以便日后有据可循,一般来说在写论文缺少论据和考试前进行复习的时候非常有用。
  • 团队协作更方便,比如小组合作进行 1 或团队比赛分工合作的情况。

显而易见,这些事情都是可以独立于 iPad 进行的,因此我们希望利用工具来完成项目可以达到两个要求:

  • 自动化:对于类似写论文不再需要自己标页码一类不涉及思维的事情,利用自动化处理繁文缛节,而是我们更专注于学习本身。
  • 档案柜:学习重视的是思维而非知识,我们需要长期储存知识以方便需要时查阅,而培养思维建立完整的框架。

利用工具,我们可以实现这些目标。但以下实例和工具仅仅为个人使用后的经验,并非唯一的答案,诸位如果有融于此体系更好的工具也可使用自己的选择。学习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体系的逻辑和执行体系的行动力,而非囿于完成使命的个体。

课内生活

课内生活主要指的是课程表框定的范围内。其中包括了一些常见的问题:

  • 如何安排去上课的时间才不会迟到
  • 如何记录课堂笔记才能又快又全
  • 如何安排作业执行才能不挣扎在死线上
  • 如何在分工合作时集成各部分材料

以下我将以上课、复习和协作三部分为纲分别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答案。

课程表内的上课

为了所有注意力可以投入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上课的智能提醒,而不必记挂着什么时候去上课才不会迟到。一般来说,对于不可更改的外部时间安排,我会录入到 Calendar 5 中,比如固定时间的课程、组会或是社团例会,并设置为项目开始前 15 分钟提醒,或提前路程时间+5分钟提醒。在录入课程的时候填入地点信息可以让它预估达到目的地的时间,而提前提醒。2 我的个人习惯,是把周一当作一周的开始,五天工作日作为一个完整周期,然后进入周末的缓冲时间进行知识整理和兴趣拓展。利用 iPad 和 iPhone 的联动可以在便携设备上提醒日程,而不会耽误上课。在手机上可以随时查看备注了解课室。

利用iPad上的周视图可以对自己一周中除了课程以外的空余时间有明确的掌握,方便安排作业或其他活动

上课时,在脱离平板的情况下,笔记做在纸上,常常出现一些情况:

1. 利用方格纸也能写得横平竖直条理规范,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补充和修改时往往只能贴上便利贴或者用修正带之类的东西。

2. 上课的逻辑是时间顺序,但课后整理知识时希望将其改成逻辑顺序,比如同类项聚合、不同项并列,以体现出比较和递进等其他逻辑关系的时候,往往需要重新整理一份新的笔记。

3. 老师展示了 ppt / 讲稿或做了板书,如果想要做高亮(一般是出现总结句或是重要公式),就只能照抄;如果想要做批注3 的话,就只能先誊抄原文段落,再在旁边作相关补充。

事实上,第三点描述的困境是激发我以及我身边的同学们产生 iPad 购买欲望的首要因素。利用 Apple Pencil 的手写功能以及 GoodNotes 或 Notability 等手写笔记软件可以解决以上所有问题。我使用  Notability ,主要是因为它的三大亮点:分屏记录、笔迹搜索和实时录音

分屏记录针对的是老师对于之前和当前内容的关联,它可以在打开以前笔记的基础上对现在的笔记进行补充,或者直接左复制右粘贴,对之前知识做修改和总结的时候可以节省重抄的时间而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和记忆上;笔迹搜索是在进行知识回顾的时候产生重要作用的功能,它不仅是对输入的文字搜索,而是对(书写较工整的)笔迹也支持搜索功能,在查阅和复习的时候相当有用;实时录音则是对前沿讲座或其他听不懂的(但又很重要)的课程进行另一方面的记录。如果笔记记不过来,或者报告人说的是其他语言,同时开启录音功能能够补充记录,而不需要总是回想刚才漏听的哪句话会导致接下来的所有内容都听不懂(在数学课上这种情况没少发生)。同时,在回顾的时候,录音的定位和笔记同步,方便回忆记录到什么知识点时报告者说了什么话。对于录音功能,我还比较欣赏的一个细节是录音分段进行,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导致录音中断或忘记录音,也不会导致这段报告之前的录音丢失。除此之外,常见的笔记记录软件有的功能它都有,比如导入 pdf 或照片。有的老师课前不会提供自己讲稿的电子版,对于有纸质版的可以扫描导入,对于只有当堂展示 ppt 的可以利用扫描软件扫描后导入(利用 iPad手势可以缩短流程),对于只有板书内容的也可以扫描后再做批注。因为 Notability 支持直接在 pdf 上做笔记,所以不需要再誊抄重复的内容了。

利用 notability做批注

实际上,在记录笔记时,原则并非是事无巨细地一一记录,而是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比如缩写、标记和颜色代码来达到快速记录的目的,记笔记主要是为了帮助理解,如果纠结于有没有把板书抄完就有可能会错过老师讲的帮助理解或记忆的技巧和经验,这反而是失去了听课的作用,还不如课后直接找同学的笔记来自学。在听课时,逻辑、经验和技巧比笔记重要许多。

课程结束后,有时会布置作业。作业有时是一周一交,有的是小组合作产生一份综述一个月后再交(这种情况见下节 协作比赛或项目 )。记录作业可以放到 GTD 软件(比如 OmniFocus 或 Todoist )中去。我使用的是 OmniFocus 3 ,它的体系较完整,可以覆盖我的个人管理系统,并且和 Shortcuts 以及 Siri 的联动性都比较好。作业分为两种情况,

1. 固定截止日期的作业

    只需要填入作业内容,并设定项目的重复。

2. 独立于平时的作业

    将「完成+学科+作业内容」作为动作名称快速添加至收件箱中,并以课程作为项目名称,将作业描述或其他要求放入备注中,并添加截止日期。

学生的 GTD 流程基于收集-整理-执行-回顾,可以修正为如下流程:

  • 收集

对于固定截止日期的作业,学期伊始建立好项目,项目名即课程名称,重复时间为每周截止日期的前一晚,这样可以保证至少在死线前写完作业;或者设置为上课时间并将标签的地点标记为宿舍设定地址以及模式「离开时」,这样在离开宿舍时可以提醒不要忘记带作业。上课布置作业时直接利用 Siri 将作业添加至该课程项目,并设置「推迟至」(也就是有效开始时间)为当前日期。动作名设置为xx科的作业xx-xx更好,因为 iPad 中的 OF 透视只显示动作名称而没有项目名称,如果同时布置了几科作业也直接在下一步清单中查看所有待完成的作业,而不需要反复打开动作内容。

使用简单的快捷指令来记录作业
  • 整理

每天去图书馆或回到宿舍(依照个人写作业的习惯位置)打开收件箱补充完其他要素,并在预测视图或自定义透视中明确作业内容。这一步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完成本周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在这个优先级之下再安排其他任务。

  • 执行

将预测视图中的「推迟至」勾选,这样可以在该透视中显示可以开始写了的作业,而不是在截止日期当天才显示。在死线写作业对于作业质量和学习本身没有多大好处。不需要等到每节上完了才开始写作业,而可以在确定自己掌握了大部分只是的时候就开始执行。写作业之前先复习当天内容,明确自己掌握了知识点,不是通过誊抄课本而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后,在不借助课本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如果遇到了不属于当堂课的内容,可以尝试着自学后面的部分,如果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作业就没必要等着课程大纲的安排,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 回顾

写完作业后在检查透视中回顾是否完成了作业,不至于漏写漏交。同时在交作业时检查之前提前完成的内容,在上完课后有没有产生新的思路。多思维解决问题对于个人成长和知识学习都很有帮助。

日常复习和考前复习

将日常复习和考前复习分开来,或许也和现阶段的教育模式脱不开干系。课堂上学的东西并不完全是考试时考的东西。事实上,课堂上学的往往更深更广,而考试时为了提高通过率或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生活则会降低难度,太难太偏太前沿的东西会适当规避,总是考一些通识内容。所以日常复习的重点,在于建立知识框架而后体系,让学到的知识以枝蔓的方式延伸出去,同时又对学习内容有统筹概念和清晰图景;而考前复习的重点则在于记忆知识点和掌握考试技巧,会做题会计算同样重要。4 

日常复习主要在于课后的总结和理解。当堂课结束后需要消化本节内容,这时候首先是浏览笔记和讲稿,把握整体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标注出需要加深理解和与其他内容相关联的地方,最后提出疑问并在下次课时解决(有的问题刚好是之后学习的内容,有的问题思考比解答更重要,所以不要一产生问题马上发邮件给老师)。对于我来说,我将笔记记录软件作为外部知识和自我知识的缓冲区,而将 OneNote 作为储存我的知识的保险柜。选择 app 没有定论,只要是能够长期运营下去不会导致资料丢失的 app (比如 Bear 或 Evernote )都可以。

利用onenote进行课后复习和知识归纳

在复习和归纳中,

  1. 先将整节以 pdf 的格式导入,并更改标题。
  2. 然后再将本节概要用自己的语言输入,把概要放在笔记pdf之前。
  3. 可以脱离笔记直接输入,也可以利用分屏边看边总结

  4. 除此之外我会把重要公式也手动输入,这样可以防止记错因子或忘记公式的现象。
  5. 然后在 pdf 中增加标注。
  6. 比如 colorcode 重点(黄色),疑难点(橙色),思考理解(蓝色)和大纲标题(绿色)

    5;根据个人习惯也可以用标签系统,因人而异。

  7.  完成一章内容后可以制作脑图,依个人习惯而定。

我把知识分开两个软件管理,是为了让自己明确什么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消化后的知识我知道会在 Onenote 中找得到答案,而老师的板书和原生的一手资料则保存在 Notability 中。这种方式和这篇文章中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工具分场景使用,能够让自己产生使用的仪式感,知道打开什么东西就做什么事。 Onenote 支持 Markdown 语法和部分 LaTeX 语法,对于快捷输入和标记习惯还算有用。(当然,其实 Onenote 还有很多缺陷,它的确不是最好的知识库,但是在买 iPad 前我都把笔记整理在 Windows 系统中的 Onenote 所以也就沿用下来了)

考前复习,需要的是大量计算和记忆知识点。对于前者, iPad 已经不能帮你什么了,有题就好好写6 ;但是对于后者,可以使用暗记来背。我本人对于背书没有什么经验,反倒是借助理解记忆的多一些,多利用上下文信息和知识框架帮助记忆。有一个偏门的方法,但不一定十分有效。如果对于非要死记硬背的内容,我会闭上眼睛假想一个图书馆,描绘细节到书架位置和标签,假想我走到那个架子上拿出一本笔记本并在上面写下我只能死记的知识点或公式。这个方法类似于记忆宫殿,但是需要经常回顾才有效。

协作比赛或项目

协作比赛重在协作,各人分工完成自己的内容最后集合在统一的页面方便各成员修改和成品。本节我推荐 Notion ,并将以前不久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7 的经历作为实例给诸位介绍如何利用 Notion 进行(学生)协作。它支持多人编辑,页面嵌套,多种板块和计算机语言(包括 Markdown 和 LaTeX ),以及看板、日历和表格系统。这些功能足以使它成为团队比赛中的最佳选择。

比赛时,大赛组委会在官网上公布六道题目,各团队先选定题目。在 Notion 中,我们将各个题目的原文下载下来比较,分析题目的难度和思路,最后将确定的题目作为单独页面打上标签。

Notion支持高亮和标记,对block进行评论,以及标签

题目作为每个成员都需要分析的对象,被保存在单独的页面中,各成员可以对内容进行高亮和标记,并对它做出评论,方便开展后续的工作。

确定题目后,小组成员开始分工,确定针对这个题目每个人的任务和截止日期。对于建模比赛来说,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所有人都要收集资料,这时候可以创建一个新页面用来集合资料。

利用Notion搜集资料

利用 Notion 中五大板块之一的 Embed Block ,我们可以在页面中直接插入可以在线浏览的 pdf 和网页8 ;利用另一大板块 Database Block 我们可以嵌入综述资料,分类提取有效信息。

当搜集资料结束之后,模型的思路基本上确定了,如何养一条龙的问题被细分成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一条龙的生长,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数学模型,和如何用自然语言解释数学思路。这时候三个人的分工明确,可以采用看板模式通过标签将其流程化,这样各成员分别完成自己的内容,同时可以通过看板明确自己的内容对其他部分造成了哪些影响,流程的阻塞和疏通在什么地方出现和解决。

日程安排的看板视图

在看板中的内容可以通过属性添加标签、负责人、完成时间和最近修改。更改标签也就改变了卡片在看板中的流程,使其进行到下一环节;负责人可以方便联络和修改相关任务;完成时间相当于任务的截止期限,可以自动关联到系统中发送通知;最近修改人和时间便于调整统一流程内的卡片顺序。

当每个人的任务完成了,数学模型基本上就成形了,最后只需要上传每个人完成的部分到公共区域,就可以完成一篇论文了。

数学符号利用 database 统筹

除此之外,还需要统一数学符号,也就是分工建立模型中所用的数学符号在论文中应该汇总到文章开头。这时候就可以利用表格视图,将字母、含义和单位统一起来。注意到,在表格中还有一列特殊内容是模型内链。在 Notion 中,我们单独创建页面描述模型的数学和计算机过程,利用其特有的功能 Relation 可以相关的页面添加到表格中,如果需要可以直接点击到达,这对于统筹和修改来说非常方便。

最后,论文当然还是用 LaTeX 写成的,但 Notion 对于 LaTeX 语言的支持和它独特的功能特点在这次团队比赛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摆脱了学生只知道用 QQ 传文档的尴尬局面。不仅如此, Notion 具有网页端9 ,移动端和桌面端,对于多设备使用的情景处理也十分恰当。它的联动性非常好,连接网络时几乎可以做到实时更新,离线时也可以进行编辑。无论是比赛还是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Notion 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连接沟通集成的工作,可以说是工作生活中的一大利器。

课外生活

本文标题为利用 iPad 建立个人学习体系,所以课外生活的覆盖内容也以学习为主。在学习中,有的是科研生活相关的,比如独立于本科教学的科研组中的活动;有的是兴趣相关且涵盖知识拓展的,比如社团活动或个人兴趣的理论积累。利用 iPad 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 如何更好地自学
  • 如何统一管理拓展知识

非课程相关的科研学习

所谓非课程相关的科研学习,说到普适的功能,也无非就是如何自学才能学得下去,说到底是执行力的问题。有的人产生了兴趣或疑惑,愿意求知不停,但有的人的确需要外部迫力才能坚持下去。我提供的方法和工具,落实到底也在于个人的特性。

获取知识,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阅读消化自成一体的书籍,另一种通过媒体和期刊了解动态和精华,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阅读书籍,由于它也是体系内的学习,同样需要我们进行咀嚼和记忆,而不是水过鸭背、雁过留痕式地浏览新闻。读书,尤其是业内知名的教科书,需要做笔记和批注,并将知识融于自己的体系。利用 MarginNote 3 可以帮助我们消化和建构,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阅读电子书实际上是我产生购买 iPad 的第二动力。因为原版外文书籍很贵,如果在图书馆借或是购买影印版的话,在上下学的路上看并不方便。由于大部头的书又厚又重,做批注或是标记都不适合在路上进行,但 iPad 实现了教科书的便携和知识的集合11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购买 iPad 的两个基本目标都可以实现。关于在路上看书的事情,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在路上看资讯,有的人喜欢刷社交平台,但是想要积累知识拓展学习,用碎片时间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尝试在路上阅读有关理解的部分10 ,短时间内也可以消化;放弃只有大块的连续时间段才能看得进书的陈旧观念(这是多年应试教育残留的仪式感),对提高学习进度来说有奇效。

最初 MarginNote 吸引我的地方可能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许多人看上了它的脑图和知识卡片的模式,我却是最先因为它支持分割视图喜欢上它的。有的时候书的作者会提到前几章的内容,并和目前的叙述做比较,养成看纸质书习惯的人们知道,我们可以一只手指插在这一页,同时翻回之前的章节寻找上下文,两页来回翻着看。现在的许多 pdf 阅读器都是单页模式,即使是双页模式也不支持不连续的页面,所以 MarginNote 自然而然成为了我的心头好。不过,坚持使用 MarginNote 当然还是因为它的学习模式给自学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在自学的过程中,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无法坚持,缺乏奖惩制度的胁迫,自学成为了散漫的选择,尤其是在一段时间内放弃学习后,常常无法跟上之前的内容而只好从头开始,造成了时间的极度浪费。 MarginNote 通过自动生成批注卡片来帮助记忆,不需要将文本从头看起,只需要养成将重点做标记,在疑难处做批注的习惯,就可以高效回忆书本的重点。当然,这不是我们使用MarginNote的正常流程。在坚持阅读学习的情况下,每章节做的标记最后会汇总到学习区。由于学习模式下, MarginNote 支持多书籍进入同一笔记本,这样几本书的相关知识点可以有效集合和补充,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

具有复杂功能的 MarginNote

图中可以看到,右边是通过【研究】打开的内建浏览器插件,中间是多个 pdf 文件组成的同一个笔记本,左边是相关批注的脑图视图。一般来说,支持 OCR 的 pdf 可以自动导入目录,并以目录为大纲建立脑图,如果是其他格式比如 DjVu 或其他扫描格式转成 pdf 的文档不会自动导入目录,但我们仍然可以利用框选工具建立以目录为基础的大纲,方便对全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大纲之后,利用 colorcode 进行标记,方便复习的时候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消化;利用手写模式或文本模式进行批注,注意添加标题,标题有助于把握批注的核心内容。阅读时遇到需要查阅的内容,可以直接选中查询系统词典,也可以使用内建的浏览器研究 Wikipedia 或 Quora 的搜索结果。结束一章的学习之后可以编辑卡片并进入复习模式,此时 MarginNote 转化为类似于暗记的卡片提问模式。

复习卡片的答案界面

卡片正面即为标题,背面为卡片在文本中的内容和补充的批注。脑图模式可以链接到学习模式中的脑图位置,方便我们联系相关知识点;文本则是回链到上下文,在通过上下文理解和记忆的情况下提示答案。

我的 MarginNote 只使用在课外教科书的情况下,原因和之前相同,我习惯用专一的软件做相关的事情。但是 MarginNote 的学习和复习模式同样适用于课内学习或是知识集中的 pdf 材料。对我来说,自学不同于课堂学习,它需要的是有效而长期的理解和记忆力,借助它的卡片复习功能,我能够在独立于教师的情况下引导自己学习和记忆,支持我的长期自学。书应该先读薄再读厚,读薄在于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大意掌握核心思路,读厚在于依赖文本的理解和批注。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这两种习惯都应该保持下来,才好扩充个人知识库。

关于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和期刊了解精华,常见于我们科研组导师要求我们多看 arXiv 上的文章标题浏览动向,多看重要学校学员的讲座通知和公开笔记,以及多看看组会时讨论的相关方向的 pdf 。对于这类知识,我的摄取方法和下一节相同,因此并作一节。

基于兴趣的扩展学习

所谓基于兴趣的拓展学习,指的是通过各类资讯渠道获取并内化至个人知识系统的行为。基于这篇文章的经验,我将其稍微修改了一下变成适合于自己的资讯体系。因为不看微博和推特等短消息也不太关心新闻,我的体系简化为两个源头, rss 订阅和微信公众号。统一阅读环境的思想对于建立知识体系非常重要,它方便回链和搜索,在写论文找材料和讨论引用时都有作用。在 rss 中我主要获取相关方向的 arXiv 前十篇文章标题,浏览标题帮助我了解学科动向,与我所做内容有关的文章我会发送到 Pocket 中;同时,我还会了解一下与生产力相关的文章,方便调整和改善自己的体系。感兴趣的文章发到 Pocket 中后,科研文章阅读摘要,确定需要细读的文章打上标签 0-arxiv-nts12  ,利用 IFTTT 同步到 EverNote 中并保留标签,同时在 OmniFocus 的收件箱中建立项目提醒自己在工作时间消化这篇文章;对于其他资讯,在 rss 和微信中浏览标题,感兴趣的内容星标后利用 IFTTT 发送到 Pocket 中,在 Pocket 内阅读后将需要高亮的内容利用 Shortcuts 发送到 Evernote 中,将需要高亮和批注(即依赖于原文)的内容直接在 Evernote 中操作。这样一来, Evernote 就成为了我的拓展知识库,与作为必修知识库的 Onenote 协同工作。iPad 在其中起的角色是做阅读摘要时利用分屏可以快速梳理和标记至 Evernote 中。

除了资讯浏览外,用 YouTube 看名校公开课,分屏做笔记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经常使用 AP 手写的话,我建议购买类纸膜而非钢化膜,才能更好地接近力透纸背(原意)的效果。

总结

以上的过程中,我推荐了不少工具,但在无数同类软件中,我常常只选择其中一种。并非是我在其中找到了最佳,而是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了我的偏好。为了避免下载过多软件但只会占用空间的情况,我永远把主页的 apps 控制在两行以内,定期管理能够帮助我通过肌肉习惯快速打开并专注于当下任务,其他软件只需要用 spotlight 或 Siri 打开。

我的日常流程:

【工作日时】

  1. 早上起床先查看今天的课程,并浏览邮件和微信消息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
  2. 上课的路上在手机上浏览资讯源并添加至Pocket中,每天至少读一篇 5 分钟以内的和 20 分钟以上的
  3. 听课做笔记,课间整理笔记标记疑问,课后及时解决依赖课堂的疑问,保留需要思考的疑问
  4. 下课路上用 iPad 看书或看 arXiv-nts 的文章,做标记和批注
  5. (其他上课阶段同理)放学后在图书馆查看作业并完成
  6. 图书馆回宿舍路上看资讯以及整理
  7. 在宿舍听 YouTube 上的公开课并做笔记
  8. 睡前回顾当日任务,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周末时】

  • 整理和回顾本周任务,安排半天时间完成未完成事项
  • 彻底放松大脑,深度娱乐

综上所述,利用 iPad 能够完成的工作包括:日程管理、任务管理、知识管理和团队协作。 iPad 对于学生来说起到的作用远不止电子书和笔记本这么简单,我们可以

  • 利用 Calendar 管理课程表
  • 利用 Notability 记录笔记
  • 利用 OmniFocus 管理作业和其他任务
  • 利用 Notion 进行团队合作
  • 利用 rss 和 Pocket 拓展知识

它帮助我们解决了开头的两个问题,自动化档案柜。课程不再担心错过,整理笔记不再需要重抄,作业不再担心漏掉,合作不再只能传文件,知识不再分散在各个软件中……现在我们能够有理有据地回应这个质疑,买 iPad 不是只能用来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