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第 91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Green Book)?

《绿皮书》:在人生的迷局里,一曲温柔的夜歌。

看完《绿皮书》,想到了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奇风岁月》。

(《奇风岁月》书评:彼方尚有荣光在,少年何须满鬓霜。

两者叙事的大背景相同,一个发生在1962年,一个发生在1964年。回想一下1960年代的美国,当霍尔顿还深夜游荡在陌生的土地,一心想成为一名麦田的守望者,当阿甘刚刚遇见珍妮,殊不知那个女孩竟会牵绊一生的时候,《奇风岁月》里的主人公科里正与他的同伴们一同翱翔在南方小镇的半空中,沐浴在南方热情的阳光下,纵横在广阔的麦田里,尽情享受着少年时代的光阴,而我们的黑人钢琴家唐·雪利正和白人司机托尼·利普驶在美国南部圣诞节前夕的风雪中。

这十年,黑人民权组织和3K党针锋相对,搅得美国国内鸡犬不宁;美国对北越进行了第一次公开武装进攻,正式拉响战争警报,无数的美国青年被派进越南的丛林中,生死未卜;南方各州实行“黑白隔离”制度,这种种族隔离但平等的合法化给黑人的生活蒙上了一层忧伤的暗纱…..

电影《绿皮书》就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将宏大又深刻的故事内核以温柔又明亮的笔触讲述出来。


因为这学期刚好学了门叫做Interculture studies的课,自己的pre也是以一个名叫“say her name”的黑人平权运动为案例分析的,所以在看电影的故事中,联系到很多课上老师讲过的内容,也同样被主人公的勇敢与结局的温暖触动。

印度裔美国文化研究学家Homi K. Bhabha在他著名的“Cultural Hybridity”理论中提到过一个“The Third Space”的概念,在其中他讲到the third space就是多种文化糅杂在一起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高度混合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生活的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着既包容又排斥的矛盾感,他们感到自己处在diaspora与hybridity混杂的环境中,与主流文化既高度集中又高度边缘化。

在电影主人公的身上,这种“The Third Space”得到了充分体现。Dr.Shirley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接受过完整的古典钢琴训练,住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楼上的公寓,他热爱肖邦、李斯特与勃拉姆斯,为职业前景考虑,最后成为了一名爵士乐钢琴师。舞台上的他是聚光灯下最瞩目的钢琴大师,课舞台下他却只能在杂物间化妆、住在狭小的旅馆里。他生活在种族隔离仍然合法的美国,他是拥有音乐博士学位的非洲裔同性恋人士。

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如此的迷茫。他无法融进黑人的原生环境,也不被美国的白人社会接纳,又因为自己的性取向,他甚至对自己的性别也产生怀疑。于是,他只能在众人喧哗的夜色中暗自垂首,在无数个受到偏见的场合倔强的维护着身而为人的尊严。

“You never win with violence. You only win when you maintain your dignity.”

“你永远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战胜一切。”

在被从车上扯下查身份证的雨夜,在一醉方休却仅仅因为肤色被殴打的酒馆,在愤怒的敲下颤抖的琴键的演奏会,在无数次怀疑自己“既不够黑,也不够白、甚至不够男人”的内心叩问下,Dr.Shirley自己身处在the third space里,又仿佛就变成了the third space本身。


电影后段,有一段静默的镜头。

他们的车在南部的乡间小路上抛锚,和田里劳作的黑奴对视的这一幕,无声却发出巨响。同样的肤色的人相互凝视,虽然肤色相同,可是生在不同的成长背景,接受不同的文化,社会阶层、人生观、价值观也截然不同。在这五秒钟短暂地凝视中,却苍凉的叙事出两类人悲欢不同的人生。那一刻的他们同样生活在种族歧视的阴影之下,但Dr.Shirley好歹还有选择回到相对民主的北方的权利,而后一类人呢?

“人生而不同,地域影响人生,总有人困于群山绵延,囿于江河湖海,起点如此,终点也如此。而我们只是带着好奇匆匆一瞥,却不知这一瞥里有着多少人从青涩至苍老的终生。”

想到这,Dr.Shirley作为那个年代黑人的缩影,却是相对幸运的一个。他身后还有那么多那么多黑人,用无声的方式,在歧视与偏见的目光中,波澜不惊的度过了苦难但平凡的一生。


当托尼·利普问到Dr.Shirley为什么甘愿放弃北方的安稳,来到南方忍受有色眼光时,他的同伴说:“Being genius is not enough, it takes courage to change people’s hearts”就在《绿皮书》故事的次年,华盛顿林肯广场二十五万人聚集,众声反对种族隔离,马丁·路德金振臂高呼出那句“我有一个梦想”,将民权运动推向高潮。

不是每个人都有鼓起勇气的能力,但如同剧中所说,勇气能改变许多东西。Homi K. Bhabha的理论同样告诉我们,一切文化的不对等背后,都是权力之间的不对等。但是在这种cultural hybridity的过程中,也能够为相对弱势的一方提供发声与权利诉求的声音被听到的可能性。

上课时,老师讲的两句话我很喜欢:

第一句是“每一個訊息就像星星 只要存在 就同等重要”

第二句是“You have to listen to the voice from the voiceless.”


1967年,黑人城市运动走向高潮,涉及128个大城市。其中纽瓦克和底特律的声势最大。在底特律,政府出动了14000名空降兵、国民警卫队和警察,用坦克、机关枪和催泪弹来镇压黑人群众,共造成38人丧生,5亿美元财产被毁。1968年4月4日黄昏时分,马丁·路德·金正站在孟菲斯城一家汽车游客旅馆的阳台上,这时一个叫詹姆斯·厄尔·雷的白人突然向他开枪,把他打死,这年他只有39岁。

一个标杆倒下了,悲壮的运动还在继续,即使是今天,黑人运动连同女权运动一起,依旧是西方世界关注的议题。同样的,刻板印象与自我认同的概念,也在这个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世界中变得愈发复杂与模糊。我是谁?他人又认为我是谁?“喧嚣与孤独在对峙与妥协中,构成人生的全部迷局。”剧中不同肤色的主人公们在结尾以换位开车的方式表达出阶级变换、角色和解的意味,但要做到完全而平等的认同却绝非易事。

故事的结尾为这种身份认同与自我和解赋予了可能性,也因此显得格外温暖。无论是摇下的车窗、那句圣诞快乐、“谢谢你替他写信”、圣诞夜全家团聚的暖色,还是那块被小心翼翼放在桌上的“幸运石”。诚然作为符号,言语与行为本身并不含有意义,但是正是人的赋予,才让它们充满可悲可喜的意义。

“在两类人杂糅着挑衅、无奈、好奇与容忍的旅程中,从最初彼此的“进犯”到最后极富感染力的了解与接纳的过程中。”

“积雪慢慢融化。”

豆瓣上有句影评说的真好:“决定我们成为某一类人的,往往不是皮囊,而是皮囊下的世界,由我们见过、爱过的一切组成。”

谢谢《绿皮书》以如此温柔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一点。

欢迎来我的知乎专栏玩:Lilyann:传播学教会了我什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Lilyann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82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