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设计师如何思考,对话前法拉利设计师奥山清行的65分钟

他设计了法拉利ENZO、612、599、玛莎拉蒂总裁、第四代雪佛兰科迈罗、保时捷996……他还设计火车、飞机、眼镜、杯子……我的一个朋友、爱驰汽车设计负责人罗冬飞把他请来中国参与爱驰品牌的设计。罗冬飞假期拉我跟他喝了一个下午茶。他就是国际著名设计师、爱驰汽车设计与艺术指导奥山清行,Ken Okuyama。

以下是我与奥山清行的假日下午茶聊天浓缩版,希望对从事设计工作的朋友有帮助。

Q:怎么定义好的设计?

Ken:做设计师当厨师有点像。好的设计就是,了解你的用户是谁,了解他的口味,超出他的需求。超越用户的需求,但不要超越太多。超越太多则无法控制成本,而且无法判断超越的部分是否是用户的伪需求。

Q: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国家队足球教练,都觉得自己可以领导汽车设计师。设计业余爱好者与职业设计师究竟差别是什么?

Ken:这种差别如同厨师与美食家。美食家只负责吃,厨师则要管理原材料、控制做饭的火候……设计师需要花很多精力与工程师PK找到成本可控的解决方案。

Q:设计师与艺术家有什么差别?

Ken:艺术家的作品可以不卖,但是设计师的设计都是雇主品牌付过费的。评价艺术家有很多维度,评价设计师则需要重点关注消费者是否愿意买他的作品。设计师很大的挑战是,虽然企业雇主付费,但是要买产品的消费者常常是另外一群人。

Q:怎么评价最顶尖的设计师

Ken:他们很像医生。当病人说自己发冷的时候,医生可以发现很多种生病的可能性,并慢慢确定究竟是什么问题。他们都是发现问题最强的人。发现和确认问题比解决问题难。

Q:设计师跨界时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Ken:汽车的内饰设计中包含了家具设计、计时器设计……如果跨越行业进行设计,最大的挑战是重新去理解不同品类用户的主要需求。

Q:作为设计师如何持续拥有灵感?

Ken:凡事预则立。设计师见到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去思考它的用户体验够不够好,如果不够好应该改哪?设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远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灵感就是你知道它哪不好。

(Ken拿起星巴克的随手纸杯做起比喻)

我做过咖啡杯的设计。我认为星巴克咖啡杯的很小的饮口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舌头品尝味道并不只是舌尖,更大的开口可以给舌头带来更丰富更有层次的体验。星巴克咖啡杯的小开口考虑的是你在开车、你在行走、你在外卖的场景。在其他场景,则可以有其他的设计选择。

发现可改善的空间、发现问题,不能等到你接到客户订单的时候才去做。这是每时每刻例行的工作。

Q:具体如何做呢?

Ken: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随时画草图。然后,彻底忘记自己当时的想法,不要让固定的想法充斥在头脑里,不要固执于一时之念。一两个月后拿出以前的笔记再重新思考,你会发现当时的想法真的很赞,或者真的很烂。

Q:奥山清行的设计哲学是什么呢?

Ken:Modern、Simple、Timeless;现代、简约、永恒。

Q:汽车设计师的敌人是什么?

Ken:太时尚而过时;太与众不同而难看;太复杂而失去识别性。

Q:过于简约的设计是否无法表达产品复杂的技术?

Ken:鸭子浮在水面看起来很稳,但它的脚在水下拼命扑腾水。复杂未必需要呈现出来,设计师需要自信和克制。

Q:同样求简约,汽车设计和MUJI(无印良品)的设计又有什么不同?

Ken:汽车很贵,使用周期很长。MUJI是很好的品牌,它讲求简约,但是它的产品价格便宜、使用周期短。好的汽车设计除了第一眼的眼缘之外,最好能够让消费者有持续的发现。比如用了几天、几个月之后发现,原来这款车还有这样的好功能。

Q:奥山清行是否每一个产品的设计都能做到现代、简约、永恒?

Ken:不会。你要尊重你的雇主品牌的设计哲学,和它背后用户的需求,然后找到结合点。

Q:奥山清行为中国的汽车品牌爱驰提供什么服务?

Ken: 不只是产品设计,而且是品牌设计。中国品牌到了强调自己是一个品牌而不是一堆产品的时候了。不只是在关键节点把关,而且规范工作流程。错误的流程会导致成本的浪费,也会迷失工作重心。

Q:通过品牌设计建立品牌识别性有多难?

Ken:没有任何一个设计师能够保证自己一定成功。你需要关注产品、关注销售网点店面建设、关注公司的广告片、关注员工的服装……每一个领域了解用户期待,做到超过用户期待。有些人想走捷径,过度追求独特(哪怕产品难看也无所谓)而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品牌。日本有这样的风气。这是值得商榷的做法。

Q:除了爱驰,还会跟其他汽车品牌合作吗?

Ken:每个设计领域,我通常只选择一家品牌合作。汽车领域目前只是爱驰。

Q:汽车设计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Ken:我参与过汽车、火车、飞机的设计,它们都是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分为公众和个人两个大的类别。这两个类别在慢慢融合。公共交通工具在提供越来越个性化的服务,而私人交通工具在融入公共网络。

交通工具的运载效率是最大的痛点。我参与火车设计的时候发现潮汐高峰时,超负荷运载,有时候又90%空载。汽车本身也存在同样问题。我们需要AI技术来解决效率。交通工具之间的连接也需要设计师思考。你从家到火车站后,买票的环节是否可以优化,你从停车场到站台的路径是否最优,你的车是否可以自动驾驶找到自己的停车位……作为设计师未来需要更多跟建筑师、公共交通设计师、城市规划师等领域的人打交道。

Q:电动车的设计与传统汽车设计有什么差别?

Ken:电动车车身布置结构上的差别导致设计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去掉了大量传统机械结构后,电动车的时代,理论上更可以把“人”的体验作为首要考虑。汽车智能化会加速这一过程。

Q:电动车时代汽车设计师会更重要吗?

Ken:这与做菜很像,当你的食材种类越少、差异化越小,想做出不同的口味,对于好厨师的需求越高。

Q:汽车的内饰趋势呢?

Ken:可以关注一下火车。高档车厢有娱乐设施,有餐车,也有可以完全躺平的座椅。汽车的无人驾驶能力越来越强,你在火车里的很多被满足的需求,也需要在汽车里满足。

Q:车内屏幕的趋势还会越来越大吗?

Ken:我讨厌翻很多页的菜单。尤其是你一边开车一边翻菜单。大家喜欢很大的屏幕,把需要的操作都显示出来,按一下就搞定。屏幕不可能无限制大下去,随着自动驾驶能力的提升,增加屏幕尺寸带来用户体验提升的能力在下降。

另外,我在做室内设计研究时也发现,窗户正在与屏幕争夺空间。我在想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就比如在日本,很多家庭并不喜欢开窗(他们怕过敏、他们有自己的通风方法),为什么不尝试在窗户上展示信息呢。在汽车内部也可以有同样的思考。

Q:你在中央美院教过书,通常你在学校都教什么课程?

Ken:教什么取决于当时对什么感兴趣。教别人是最好的自我学习和沉淀的方法。刚从欧洲回国时,我分享“意大利人的设计”专题课,后来我也教过如何思考、如何管理、如何经营……

Q:亚洲设计师如何融入欧洲主流设计圈

Ken:一个日本设计师担任法拉利跑车的设计师,对于市场而言是加分还是减分?最开始的反应是负面的,这会持续几周、几个月。顶过最开始的质疑,更多公众会把注意力放到产品上,他们才慢慢接受你。

通常在设计团队内部,同事们通常都很欢迎你。你来自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视角。但这种欢迎程度也取决于你的融入能力。当时法拉利内部曾经思考究竟应该培养德国车手成为世界冠军还是意大利车手。最终他们选择了迈克尔舒马赫。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德国人(市场)。而是因为舒马赫对意大利的热爱,他与团队沟通、代表团队发言都可以用意大利语,他尊重意大利文化、喜欢意餐、喜欢意大利旅游……

Q:前几年你限量生产了自己品牌的跑车,未来还会继续吗?

Ken:设计汽车和生产汽车是两回事。生产要管的事情太多了。我更愿意设计创造。至于以后再生产我自己的限量车型,这还很难讲。

Q:你设计过那么多车,自己开什么车?

Ken:法拉利612、玛莎拉蒂总裁,还有一些经典的老爷车比如Mini和500。

Q:生活过那么多地方,最喜欢哪里?

Ken:每个地方都能找到很舒适的存在,德国除外。我在洛杉矶生活的时间最久,也最舒适。现在我也很喜欢上海,每个月至少来一次。

以下是奥山清行除了汽车之外还设计过的产品。

奥山清行最近还在参与高达40周年RX-78的设计。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王洪浩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