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号:)】2月23日报道(编译:田小雪)
早在2010年,Facebook还是一个用户数量超过5亿的新兴社交媒体巨头。当时,公司两位员工在暂时不用的仓库中成立了一个名为Analog Research Lab(以下简称ARL)的内部宣传组织,发起了一项张贴印有标语的海报的宣传活动。
而现在,Facebook已经不再是科技行业最为炙手可热的新星。由于英国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的数据泄露丑闻事件、缅甸的种族大屠杀事件,以及俄罗斯的虚假新闻干预2016年选举事件,Facebook的企业形象已经收到了巨大打击。
但即便如此,ARL仍然在照常运作甚至发展壮大,在全球各地已经拥有10个分部,全职员工更是超过20位。虽然有人认为,这些海报以及设计张贴海报者,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多全新方式,来了解外部世界、构建互动社区、创新技术以改变生活。但其实,更深入来看,对于身处形象危机中的Facebook来说,ARL张贴出来的各种海报标语,倒是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窗口,帮助外界更好了解Facebook的本质精神及其2019年的计划发展方向。
接下来要做什么
上图这张黑色风格的扭曲字母主题海报,是ARL负责人Scott Boms去年设计的。中间像是变了形的钟,左右两边虽然难以单独识别每个字母,但大致能够整体看出来,一句是“接下来要做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事。”另一句是“想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必须要提前想清楚的事。”
Boms介绍说:“我个人认为,所有在Facebook工作的人,内心都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一黑白系列海报主要是想表明,人类并非完美无瑕,只要是人就都会犯错误。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提醒大家,在面对各种艰难困阻时,一定要做对的事并且把事做好。”
过去几年来,Facebook一直在坚持做对的事。在应对信息滥用这个问题上,它一直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但扎克伯格对此的计划是一回事,计划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又是另一回事,是否能够减轻员工对信息滥用所产生负面影响的内疚情绪自然又是另当别论。
员工奋斗动力
各项研究表明,员工都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够带来意义。而艺术看似微小,实则最能向员工传递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
当然,Facebook也不是唯一一家通过艺术设计来激励员工的公司。众所周知,IBM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决定借助设计师所设计的海报,来传播前瞻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价值,希望能够让员工坚信自己的工作着实意义非凡。
曾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担任Facebook产品经理的Camilo Arévalo表示:“早在我最开始加入公司时,就非常喜欢那些海报和标语。那时候,我觉得ARL以一种非常艺术的方式给员工带来了积极激励。因此,我为它感到十分自豪,甚至还会把海报带回家,贴在自己公寓里。它们就像是令人振奋的鼓点一样,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不断向前。”
其实,说到底,这还是管理心理学问题。很多标语能够给人心理暗示,鼓励员工加快工作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正如斯坦福大学教授Fred Turner近期在一篇关于Facebook艺术项目的文章中表示,这些标语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迫”人持续不断地工作。而且,有些新标语虽然听上去“进击性”和“贪婪性”的意味淡了一些,但其实还是潜意识里将工作和私人生活扯上了关系。就比如,“接下来要做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事。”这句话,其实不仅能够看作工作过程中的指导原则,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私下里的自我纠正和自我帮助作用。
在Turner看来,这些标语不仅会以难以察觉的方式控制员工,也是导致Facebook陷入如今这些麻烦的一大推动因素。毕竟当一个人过于关注发挥自身价值的时候,必定会过度关注自我而忽略周遭环境和身边其他人。用他的话说:“那些海报上的图文,能够让Facebook员工认为自己是创新技术艺术家,甚至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全新民主模式的构建者,而不是全球安全监视网络的规划者。”
自上而下模式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以为这些都是公司高层领导的所作所为。但其实,并非如此,ARL是一个由基层员工自主发起成立、一直延续发展至今的草根组织。所有的宣传海报,均为员工设计制作,而非高层领导。但尽管如此,也不能误以为Facebook是一家以员工为核心驱动的公司。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表示,在此前员工与扎克伯格和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的日常交谈问答过程中,ARL会时不时跳出来同步传达领导指示。该员工回忆道:“我记得,在很多次上下级交谈问答中,ARL都会同步打印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的知名语句并且张贴在墙上。这样一来,员工一结束交谈走出办公室,就能在各面墙上看到领导刚刚才说过的话。甚至为此,ARL还专门安排了跑者,在领导办公室和海报制作室以及公司各幢楼之间来回跑,确保第一时间把领导说过的话以海报形式呈现给公司全体员工。”
Boms也表示,早在2015年,ARL几乎持续了三四个月每周制作实时同步海报。不过,自那以后,就降低了频率,只在较为重要的上下级交谈问答时同步制作海报,因为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进一步解读领导指示,而不是简单印刷制作。
用Boms的话说,ARL的作用其实相当于“反向宣传”。也就是说,高层领导并未明确给出指示,但却默认了这样一种行为,因为ARL的宣传方式确实帮助公司加强了管理,只不过是间接借助员工的手。
大家并不想改变这种状况
对于ARL自下而上的协助管理结构,Boms也坦言,仅仅站在硅谷这一小块地方上,无法准确掌握Facebook在整个科技行业的地位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因此,在2016年,他发起了一个名为设计师入驻(Designer-in-Residence)的全新项目,以了解更多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和观点。据他介绍:“我们不会告诉设计师应该参考什么、设计什么,而是让他们带来更多自己的想法和风格,让他们为员工呈现更多硅谷以外的全新资讯。”
但是,据其中一位即将结束六周入驻的设计师Luiza Dale介绍, ARL的工作其实还是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小争议的。尽管Boms表示,员工并不会讨厌那些海报,但当Dale尝试打印了一些其他文件放在海报堆上以供参阅时,几乎没有一位员工会拿起来看。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件好事。
总之,那些海报究竟是否能够产生影响、能够产生多大影响,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结论。而且,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公开对外,几乎也没有人或部门会专门花时间和精力,来推广那些海报项目中的设计作品。
可以说,ARL在Facebook内部的定位,有点偏向高层领导“眼线”的角色,毕竟这是一家看重忠诚、反对异议的公司。根据CNBC今年的报道,在Facebook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中,那些一直追随公司高层领导,而且从未提出任何不同甚至反对意见的员工,能够拿到不少奖励。而ARL的存在,就恰好反映了这种唯领导指示马首是瞻的文化氛围和心态模式。用Dale的话说:“在ARL的海报中,大多都是高层领导的知名语句。而且,都是非常正面的那种,能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所有的员工都非常谨言慎行,大家都不愿意刻意去改变目前这种现状。”但这种固有状态是否为一种健康状态,着实值得考量。或许Facebook真的应该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听取自己那句建议:接下来要做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