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我的 2018 年度关键词」年度征文活动的第 12 篇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2018 的下半年,涨薪后的我刚刚有办法存下钱来。失去了工资太低怎么规划都不行的借口,我决心只依靠自己的收入生活,并计划了年底的一场旅行。
结局讲在前面,最后我去成了那场旅行(虽然也是以贫穷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只要好好安排用度,用现有的收入也能过上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如果你也是为自己的消费习惯感到不安的人类,或觉得花了很多钱也没有过上好的生活,不妨往下读读我这一年的实践。
我可以花多少钱?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之后,不必像学生时代那样「能省则省」,我目前采用「除了目标存款,剩余的钱可以都花掉」的消费方针。
听起来好像很痛快,但实际上由于收入的有限和存款目标的固定,「可以花掉的钱」并不足以让我大手大脚,但还称得上宽裕。
目标存款的确定
目标存款视个人需求而定,但至少应涵盖以下几类:
- 失业基金:至少应等于当前一个月的工资。
- 大病基金:由于我每月缴交医保的标准较高、商业保险也齐备,所以定在五千元。
- 中长期计划基金:用于一年内的计划,比如旅行计划、购买昂贵家电的计划。
存款的小 tips:
- 我把年终奖全额存下来作为失业及大病基金,中长期计划基金靠每个月慢慢攒。
- 我将存款放在一张不常用的银行卡中,且不将它绑定任何快捷支付方式,日常消费时就假装这张卡不存在。
怎么花「可以花的钱」?
由于收入还不足以支撑随心所欲的购物,因此把钱花在「刀刃上」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避免:冲动消费和制造(本不存在的)需求。
通过「欲望清单」,认清自己真实的需求
在一位朋友强烈推荐后,我重新捡起清单应用 Clear 作为「欲望清单」(兼「购物清单」),上至昂贵的大件,下至柴米油盐,我都记录在 Clear 中。
通过管理清单,我渐渐能分辨「虚假需求」和「真的需要」,然后通过只买「真的需要」的东西,同样多的钱就能花得更开心。建立清单有以下几个要点:
收录物品的原则
起初,除了心仪已久的各种大件电器,我并不知道该往清单里添加什么物品,于是我清扫了一遍自己的购物车,结果发现琳琅满目的一车物品中真正用得到的只有不到十件。然后我把筛选后的物品记录到清单中,将其余物品从购物车中删除,到现在购物车也只维持着这样的物品数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我目前的物品收录原则是:
- 在当前消费能力内
- 用途明确
- 能提升生活质量
- 目前就需要
每当我想要一件物品时,我都会进行「收录原则拷问」,几个问题问完之后,「是不是真的要买这件物品」自然清晰明了。
🌰 举个例子:「买一台特斯拉」这种明显超出我当前消费能力的物品就不会出现在清单中。
清单的分组
我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建立了 5 个分组:
- 大件慎重
- 日常用品
- 衣物配饰
- 社交浪荡
- 购物清单
分组 1 – 4 属于「欲望清单」,2 – 4 中超过 300 元的物品会进入分类 1。当物品达到可以购买的状态,我会在「购物清单」中加上一笔,在实际购物时使用;米、水、纸巾这类生存消耗品会直接进入购物清单。
分组管理可以让我专心对付某个分类,避免在买衣服时陷入「要不要买洗衣机」的思索,还能看到最近在这一类别的花费,事前遏制消费冲动。
购买优先级
在「欲望清单」内,我还会用「购买优先级」让自己三思。收录物品时,我就会确定它的优先级,并用 emoji 进行标示,得到 ✅ 的物品才可以进入「购物清单」。
我习惯的优先级 emoji 如下:
✅:满足全部「收录原则」,决定购买
❕:价格轻松,但仍在犹豫
❕❓:能提升生活质量,但价格不低仍在犹豫
❓:就是想买,但物品用处、提升效果不明确
❕❕:贵,不知道性价比如何
维护「欲望清单」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清单就基本成型,之后要做的是多多使用和日常维护。我会定期将那些不再符合「收录原则」的物件从清单中删除,每次这样做的时候,还会有种「啊,又省钱了」的安心感。
执行「购物清单」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只是打算买件大衣过冬,但逛着逛着觉得那顶帽子、这双鞋子也很不错,脑子一热就买了下来。过后冷静下来,发现自己也没有多喜欢这些东西,但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因此,在实际购物时,「购物清单」除了防止脑子不好漏买东西,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阻止冲动消费。
在购物时,我会按照清单进行购买,可以少买一件、但绝对不多买一件。如果真的碰到非常心仪的计划外物品,我会遵循收录原则把它记录到「欲望清单」中(在试衣间或者货架旁偷偷地),然后在店铺里稍稍多消磨一些时间、或者干脆离开店铺冷静一下,通常的结局都是,没一会儿就会忘记自己刚刚「一见钟情」的那样物品。
减少计划外消费的小贴士
- 人为制造购买欲 vs 眼不见则心如止水
除了管理现有的欲望,不要人为「生成」新的欲望也很重要。各大购物 App 的算法真的很强大,推荐的东西净是合我胃口的,所以闲来无事一定不要刷购物 App,也不要过多关注促销资讯、种草博主……少买一件东西节约的钱,早就能弥补没赶上促销多花的钱了。
- 多个透支渠道 vs 一个透支渠道
除了信用卡还有一定的申请门槛,现在的很多透支渠道简简单单就能开通,如果你各处雨露均沾,到了账单日就难免惊讶「居然花了这么多?」。
透支渠道越分散,你就越难搞清楚自己究竟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预算。所以,如果你没办法避免提前消费,只使用一个透支渠道可能是最明智的决定。
- 分期 vs 绝对不分期
账单分期只能带来一个月的松缓——已经分期过的账单不能再次分期,同时你还需要在次月支付不低的利息。次月的新账单又还不上了怎么办?那就再分期呗。雪球越滚越大,会陷入不断分期不断付息的恶性循环。
即便是「X 期免息」的产品,由于分期减轻了当下的负担感,让你在日常消费时完全忘了还有那么一大笔钱要还,到了账单日又会陷入灾难。因此,「不要分期、不要分期、不要分期!」
- 我全都要 vs 给所有物品设置一个最高数量
那些你管不住自己的手狂买的东西,不妨试试给它们设置一个最高数量,比如:短袖 T 恤不超过 X 件、帽子不超过 X 顶……
可是,在物品数量达到上限后,还强烈地想买一顶新帽子该怎么办?很好办,在买新东西前,我都会先确定要丢一件与新东西功能重复的旧物,等新东西到货确认满意要留下来后再把旧物丢掉。如果不能狠心丢掉旧物,那说明目前还没有必要买新东西。
- 随大流消费 vs 我就不去了
这里的「随大流」不仅仅指跟着别人买最近流行的的产品,还包括碍于情面才去的聚会、同事一起点奶茶时也自然地「跟了一杯」,这些消费并不能带来幸福感,还会让我在该给好朋友买生日礼物时发现没有了预算,想买演出门票时囊中羞涩。
经过一阵子的实践,我发现说一句「我就不去了」「不上车」并不难,也不会对社交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因为并没有人在意),省下来的钱可以在看演出时买到更好的座位,何乐而不为。
如何对待我们的「拿铁因子」
前段时间偶然了解到「拿铁因子 (the latté factor) 」,觉得非常有趣。拿铁因子的理论很简单:「每天一杯拿铁,积攒一段时间就是不小的数目」,甚至 官网 上还有计算器,告诉你如果不喝拿铁,一年可以多存多少钱(含存款利息)。
但我们真的可以不喝这杯拿铁吗?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小爱好,对于爱拿铁的人来说,缺少拿铁的一天并不是完整的一天;而我这样一年到头不喝一杯咖啡的人也没有省下一部车——我喜欢逛杂货店,买不便宜的的化妆品、首饰、文具。这些会让人定期且持续支出、但可舍弃的物品就是「拿铁因子」。
虽然这些爱好是快乐源泉,但目前的收入并不能支持我同时拥有多个爱好。那就狠下心来舍弃拥有这些特性的「拿铁因子」:
- 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 没有实际用途
比如我的「拿铁因子」化妆品、首饰、文具,其中化妆的优先级最高,所以在手头紧张的情况下,我会将只是觉得好看而买的首饰和文具舍弃。开始删减拿铁因子后,前三个月我算了算不买某项「拿铁因子」究竟节省了多少钱,当然小几百的金额并没有让我多惊讶,但长期看可能真的是相当可观的一笔钱。
金钱之外的关系
前些日子读到理想国对《做二休五》的导读,这书讲一个叫做大原扁里的年轻人,如何通过减少自己的用度达到一周只工作两天的目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钱发明出来,润滑着整个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粗暴地说,挣多少钱,就是和世界发生多少关系。」
之前,我一边嘲笑着自己是社畜,一边随便地花掉挣来的钱,从而渴望挣更多的钱,被消费主义兜得团团转。
年底那趟旅行,我住不贵的旅店,控制三餐的花费,享用着日出后一点点变得澄蓝的天空,在变凉的海水里看了圣诞节的落日。这些生活中的光亮,与「昂贵」都没有什么关系。
希望 2019 年,我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满意的生活,与世界多发生一些金钱之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