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我的 2018 年度关键词」年度征文活动的第 11 篇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要说 2018 年的高光时刻,应该就是我去 MIT (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 2018 年秋季学期的本科生交流。作为一名 985 大学的大四学生,在大四上学期,我有幸成功参加了 MIT Undergraduate Special Student Program。这个项目让我像一个 MIT 本科生一样,在 MIT 选课、学习和生活。
在 MIT 的学习生活无疑是丰富精彩的,但这一学期毕竟不能代表整年。回首 2018 年,着重于这段经历,并把战线拉长,从申请前的焦虑到拿到录取的兴奋,再到整个学期的开阔眼界,和交换期间的一些体会,我觉得我的 2018 年关键词是「做自己」。
在自律中做自己 —— 怎么在 MIT 拿全 A
MIT 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 (Massachusetts) 的波士顿地区(实际是在剑桥市,但一般都说波士顿),是美国大城市,并不是很村,玩的自然很多。加之去交换,满脑子的新鲜感用不完,吃喝玩乐样样都有,从博物馆到吃龙虾,从看歌剧到蹦迪,真的是使劲在浪。但是一学期下来,我在以学习压力大出名的 MIT 的成绩是:四门全 A 及以上,满绩。
Work hard, play harder 一直是我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保持成绩的同时还能疯狂的浪浪浪,我总结了以下五点。
用 6 天生存,用 1 天生活
首先是大框架,我以一周作为一个循环,六天学习工作 + 一天休息日。这里我对休息日的定义是,完全不参与任何和学习或者工作有关的任务,包括查收和回复邮件之类的,这一天就完完全全属于自己。这里可能有人说,这不就是周末干的事嘛。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实际情况基本是,周六周日了,我们来处理一下周内没干完的事情吧,于是想玩又玩不尽兴,在周末做事又觉得憋屈,效率极其低下。有的人真的很忙,觉得一周七天都不够用,怎么能用一天来纯玩。这里的核心是,一周七天处理不完的事情,一周只有六天也处理不完,就当做一周就只有六天,干不完就只能到下一周。说一周七天必须连轴转,如果不是临时增加的任务的话,大多都是周内效率不高的借口。
我原来也是这样,觉得周末了有大把的时间,好好补一补周内没跟上的事情,但现实往往是被打脸。既然这样,不如就倒逼自己,强迫自己周日干不了活,就会把周内的效率提高很多。(为什么只有一天休息日而不是双休呢?因为有点懒,五天真的学不完 😷)
精力管理,充足睡眠
接下来是每日的学习框架,简单来说就是:七个半小时睡眠 + 上午做主要工作 + 下午做次要工作 + 晚上不工作。这个框架是从看完《睡眠革命》和《精力管理》后得出来的,核心就是效率,而不堆砌时间。我的原则是哪怕学习再紧张,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早上效率最高,我就会开始深度工作或学习,这一点在下一段会讲到。到下午时,基本上我就能发现自己的困倦,所以会做一些浮浅工作,回回邮件,整理材料之类的,都是花时间但不用什么精力的事情。我也试过吃完晚饭后学习,但无奈效率太低,直接放弃,这些时间就变成了社交、看书或者看剧的时间。
深度工作,彻底关机
这里主要是上午的安排,看完《深度工作》后有了很多优化。在上午,我的精力状态是一天的巅峰,从十点开始,我会 完全关掉手机,以一小时为周期,45 分钟学习 + 15 分钟休息。早上全神贯注三个周期后到下午 1 点。有课上课,没课的话,我在这里做的基本都是需要绝对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学习核心概念和做最难完成的作业。
我的小习惯是用 Apple Watch 设置一个 45 分钟的倒计时,然后开始专注,45 分钟后手腕的震动会自动提醒我休息,在专注的时间内我也不用考虑时间的问题,因为我知道有一个结束的节点。这里的核心是在 15 分钟的休息时间内也绝对不要打开手机,我通常会用 Apple Watch 做一次 3 分钟的深呼吸,然后在图书馆里随便走走,上个厕所,拼个拼图,饿了就吃点什么东西。
在这完全离开手机的 3 个小时后,我每次都会感到一种沉浸感和满足感。打开手机,大概 4-5 条微信和 2-3 封邮件,集中处理掉就是了。你看,自己完全没有想的那么忙。
快速运行,拒绝拖延
在 MIT 深刻认识到的就是做多数事都要快速运行,拖这么一小下基本上就是拖几天,最基本的例子就是发邮件。之前我发邮件,每个词都要斟酌半天,生怕出个语法错误。说正事之前还要来一段中国式的客套,最后的客套词 Best wishes 或者 Sincerely yours 还要变着花样来,导致每次写一封都要很长时间。到了美国之后我才发现,美国人都很讲实用,MIT 斯隆商学院的教授给我回的短邮件大概都下面长这样,事件说清楚就完了。
有人可能说,一个大教授给学生当然可以随便写,但换位思考一下,一个收邮件的人当然是想快速知道发件人想干什么,而不是从一堆客套词中猜。更何况快速沟通把事情运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原来我可能还要等一个状态良好的时间写一封完美的邮件,但现在我追求优化,快速先把事情运行下去,而不是耽搁在我的邮件回复上,再追求完美。
少吃午饭,少食多餐
关于午饭,我就一点认识,少吃精制碳水。「饭困」绝对是下午工作的大敌,表现基本是中午吃了大碗白米饭或者一大碗面,哪怕中午睡过午觉,下午也昏昏欲睡。这是因为亚洲食物普遍含精制碳水较多,导致血糖水平陡增,大脑会释放出激素,结果就是让人困倦。这点在 Minja 在关于 代餐 的文章里也提到过。
作为陕西人的我深有体会,中午一大碗扯面过后,吃的是很舒服,下午基本上就瘫痪了。所以在美国我中午一般就是一个三明治,下午会喝杯咖啡补充咖啡因。有时候也会少食多餐,11 点吃一个蛋白棒,1 点吃个酸奶之类的,这样下午上课也不会很困。中午还是要小憩一会儿的,回宿舍太麻烦,就趴图书馆听着歌睡 20 分钟,下午就会精神满满了。
所以根据以上五点,我的一周大概是这么度过的:上个周末就和朋友们安排好下个周末去哪,然后我就知道这周日肯定没时间学习,在周内就疯狂学习、赶 due。然后每天凌晨一点睡觉,八点半起床(睡得比较晚,我认错),洗漱吃早饭,看看晨报后,十点开始关闭手机,深度工作到下午一点。之后开始吃简单的午饭,小憩一下两点起来,然后学习到下午六点。这些时间内,有课就上课,没课就在图书馆学习。下午六点后吃顿好的,晚餐有时候会约学长学姐讨教下经验,然后晚上就健身读书,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当然,我承认我不是每一天都精确地遵守这些原则,偷懒也有发生,周日早上要出去玩,赶 due 到凌晨 3 点也发生过。但这几点原则给了我一个框架,让我在短暂的混乱后也能及时地回到正轨上来。我没有说自己就是一个完全自律的人,但确实从这规律的生活中感到了一种满足感,不再被外界信号牵着鼻子走,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才更有可能做真实的自己。
聆听「我」的声音 —— 狗、蜥蜴与我
在 MIT ,我选到了我觉得可能是世界上最酷的体育课 :手枪射击 (Pistol)。这门课的老师是退伍军人加退伍警察,在八周的课程中教会我们手枪的持握与射击方式,从第三节课开始,我们就在学校的地下室靶场进行实弹射击。当然,手枪射击非常有趣,但这段是想说我在这门课上学到的更重要的东西:意念控制 (Mind Control)。
很多人在美国打枪是为了这种宣泄的快感和酷劲,我承认我也是因为想让自己看起来更酷而选的这门课。但是射击作为一门体育项目,绝不像是好莱坞里面一样拿着枪就开始啪啪啪,而要求的是射击者在射击过程中的无比稳定。要达到射击的精准,就需要手和心都无比的镇静和稳定,而内心的平静正是意念控制训练的目的。
开始我还觉得这是讲的玄学吧,这打枪手稳不就完了。但是接下来暴露出来的问题让我明白:射击,考验的真的是心态。初次从摸枪到射击,每个人肯定都有紧张和焦虑:例如,这枪会不会走火啊;我的装弹方式对不对啊;怎么别人都打的这么快,我也要尽快把子弹打完,类似这种。然而这些都将在意念控制的课中被一一击破。
教练用两节课的时间专门讲 Mind Control,其核心要点只有一个,即聆听你自己内心的声音。他讲,人的体内其实有三个东西,一个是蜥蜴 (Lizard)🦎,一个是狗 (Dog)🐶,一个是你自己 (self)🙋。
-
🦎 蜥蜴的声音(Lizard Voice):蜥蜴掌管的是你的体征,它告诉你一些有关身体和生命的事情,是一种趋近于本能的声音。面对可能会发生危险的情况,比如摸枪的时候,心跳会不自主加快,肾上腺素增加。
-
🐶 狗的声音(Dog voice): 我们每天会听到很多狗的声音,它是自身的一种防御机制,但是很多时候并不理智。比如拿到枪就会想,这枪是不是很危险啊,我会不会不小心射到别人,别人会不会打到我;射击完一发就会不自主的去看别人的靶纸,如果射击的比别人好就会洋洋得意,如果比别人不好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别人已经把三发全部射击完了,自己还剩两发,就很着急把剩下的一股脑全部射击出去,事实上教练已经说了不要着急。这些都是狗的声音,它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的脑子里,影响我们的判断,让我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
🙋 自己的声音(Self Voice):这是你自己的声音,是你想达到的目的,是理智的声音。比如:我已经射击了很多次,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不需要看别人的射击成果,别人的成绩并不会影响我下一发的成绩,我只需要专注在下一次扣动扳机的过程。
很多时候,自己的声音会被狗的声音掩盖过去,我们会不自主的倾听狗的声音,做出本能但不理智的反应。Mind Control 就是在让你能够分辨这三种声音,并聆听自己的声音。在射击这个环境下,蜥蜴的信号是摸到枪就心跳加快,毕竟这是一个能够致命的东西。我们对待它的方法是用 可视化:我们在脑海中模拟一个心跳的指示器,一个长得像体温计的东西,然后用意念将这个心跳的示数降低,就想像着体温计的水银汞柱在下降。同时也可以加上从红色到蓝色的变化,这样就可以控制心跳频率变低。对待狗的声音的方法并不是压制它,而是聆听它,聆听它的全部,但不去理会。继续用可视化的方法的话,就是让狗一直在旁边叫,就听着它但不为所动,并想象着狗叫累了后就趴下睡着了。
每次站到靶场开始射击前,我们都会做一次意念控制。我就想象着我身边有一条蜥蜴和一只狗,边做深呼吸,边听着他们的声音,让这些声音在我脑海中飘荡,然后消散。我看到他们都趴下了,然后举起枪,专注在手腕的稳定和三点一线上,开枪射击。每次上课进入靶场前,我会把手机关机,不去想今天的任务和规划,我这一个小时就只属于射击。于是每次射击课都能给我带来沉浸感和愉悦感,这种感觉是其他娱乐活动也给不了我的。
上完射击课和意念控制课我就在想,我们有的时候是不是一直在听蜥蜴和狗的声音而没有听到自己的声音。比如上台前就是紧张,怎么也控制不住;看到别人成绩优秀或者有个好去处,内心就非常羡慕,然后觉得是不是自己很差劲。但当我们能够分辨这三种声音后,我们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听到理智的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希望你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够用意念控制去控制其他两种声音,优化自己的决策。
在勇敢中做自己 —— 面对现实而不是想象
这节我想讲讲我在申请过程中学到的事情 —— 勇敢地做自己。我的申请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三下学期,我既要准备这个交换的申请,又要同时准备 GRE (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且我的成绩并不在班上名列前茅,所以申请到这个项目的把握没有那么大。我的留学咨询机构也劝我不要做这种希望不大的尝试,但我还是坚持下来说我一定要进行申请。因为我明白我上大学到底想要什么,我想要体验更多,我想要体验顶级名校的学习生活是怎么样的,哪怕没有学位也好。如果我不做这个交流申请,申请到美国顶级名校的硕士就更不可能。
当然,我也一直在用理性的「期望 – 成本」理论来支持我的想法,我明白成功的概率不高,但 期望 = 收益 × 概率。因为能去这个项目的话对我的收益太高了,算下来的期望也远大于我付出的几十美刀申请费的经济成本和申请花费的时间成本。而且,我也不是纯靠概率,我在一年前就开始浏览项目的网站并做充足的准备,从文书到推荐信也费了很多功夫。可以说非清北的学生申上这个项目算是运气(因为 MIT 的项目和哈佛的本科交流项目真的是清北港大扎堆…),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去做这个事情,我的运气或机会永远是 0,所以我就毅然决然地做了这件事。现在看来,结果还算不错。
我知道肯定有人想知道 MIT 的学生到底怎么样,是不是真的那么神。我记得看过这样一条在 MIT 学习的评价:
金牌 金牌 金牌 我 金牌 金牌。
意思是说除了答主本人,剩下的 MIT 学生都手握各种金牌。这当然有夸大的成分,上了一学期后,我的真实评价是:他们真的很优秀,但也都是普通人。
MIT 的资源真的夸张到可怕,Apple 会直接来 EECS 系 (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也是我交流的院系)直接招人,麦肯锡的 HR 会直接坐到 MIT Sloan 管理学院里面等人聊天。我在课程里参加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人在 Morgan Stanley(顶级投资银行)实习,航天系的学生本科就可以去 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实习。但光环之下,他们真的和普通学生没区别,上课迟到家常便饭;我们组去 Morgan Stanley 实习的小哥上课听不下去了就开始刷 Facebook,还把我拉进了一个搞 (沙) 笑 (雕) 群组;小组作业做不完了全组半夜赶 due 也有发生。他们做事很认真,阳光且热爱运动(我们组有好几个校运动队成员 ),也不像大众想的那样 nerd。
我很喜欢 Tim Friess 在 TED 演讲 Why you should define your fears instead of your goals 里说过的一句话:
We suffer more often in imagination than in reality.
大意是:「我们总是在幻想里受到比现实更多的折磨」。这个时代焦虑太多了,自己没有焦虑,总有人给你创造焦虑,然而我们总是在幻想里焦虑到不行,而忘了勇敢地看看现实。这句话给了我很多勇气,以前自己总是还没开始就幻想失败,现在不一样了,既然现实的失败还没发生呢,就一定要勇敢搏一搏。
结语
短短三个月的学期生活,却过得比国内一年还精彩,让我更加确信人生在于体验。在 MIT 待过后,也就对美国顶级名校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少了一份盲目的崇拜。当然在交流期间也有遗憾,太过注重成绩和玩乐体验而没有安静地提升自己。看到周围同学都那么优秀,嘴上再怎么说自己佛系,心中也不免有焦虑感。
「做自己」这个话题太大了,谁都很难给出个准确答案,但我至少明白在申请到交流的这段期间,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能够自主决策去追寻我想要的,更能坦然接受理想中的不完美。《斜杠青年》里说的一句话我特别认同:
人生无所谓什么「必须」,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唯一值得推崇和鼓励的,就是敢于改变的勇气和坦然接受的智慧。
现在想来,我的人生目标不是「必须名校毕业、必须有高薪工作、必须在大城市有房有车」。2018 年,通过「做自己」,我明白了我所期望的人生,三个词就可以概括:自由、独立、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