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的新征程

“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目标两亿台。” 

2018 年,余承东先是否定了这一说法,再又郑重地提了出来。到了年末,华为手机最终顺利完成了这历史性目标。 

刚过去的一整年,华为打了一系列漂亮的阵地战,有条理且有针对性。面对苹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iPhone X,华为推出了徕卡三摄的 P20 Pro 当作新年开河先锋,一举拿下 DxO Mark 拍照排行榜的第一名,并一直霸榜到年底。 

此后华为继续以“技术”为核心,一路高歌。GPU Turbo、麒麟 980 芯片、反向无线充电等等先进技术在各产品线多面开花,加上旗舰处理器下放的策略,华为旗舰产品线、Nova产品线和荣耀品牌分别在各自领域拿下一份田地。因此在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的情况下,华为仍逆势上涨。 

据研究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 年全球智能机出货量前三个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华为保持了正向增长的态势。其最新的中国智能机市场报告显示,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 11%,华为反而强势地增长了 23%,中国市场份额达到了创纪录的 27.8%。 

反观昔日霸主苹果,由于 iPhone 售价居高不下以及缓慢的技术更新频率。使得苹果不断调整 iPhone XR 系列售价,以便止住颓势,但市场反应仍不如往年。苹果 2018 年的节节败退,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回顾智能手机发展的十余年时间,中国厂商早期的“中华酷联”如今只剩华为一家仍然战斗在前线。在当时,虽然与运营商合作是较为成熟的模式,却不是长久之计。华为开始寻找除了运营商之外的渠道,此后华为经历了大量的试错,并潜心于技术研发,才上演了 2018 年的田忌赛马。

技术马拉松的方程式 

用“厚积薄发”来形容华为似乎有些不妥,因为“技术研发”一直都是华为的老本行。早在 1994 年,一名年轻的华为员工耗费六位数资金研制万门交换机失败,却仍然得到公司的支持继续研发,最终成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遗憾的是,在消费者领域,华为的技术沉淀往往被其它舆论所盖过。 

华为终端在 2018 年不断推出最新技术的背后,有着大量的资金、时间、人力投入。尽管投入巨大,但相应的收获也十分可观。智能手机作为 21 世纪的朝阳行业,注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从 2018 年末最终成绩来看,华为手机在这场长跑中显现出了领先的优势。 

麒麟 980 芯片、大电池长续航、超级快充、优质通信体验,没有哪一项技术优势离得开华为长期以来的研发投入。华为从开始进入智能手机行业就下定了打持久战的决心,并明确了用基础研发和技术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体验的原则。 

因此用“马拉松选手”来比如华为或许更加贴切。笼统地来说,马拉松比赛讲究的是日常训练、饮食以及赛程中的配速。在手机行业里,就好比技术储备、日常营收以及新品宣发,这样简单的几个步骤大体上组成了华为的马拉松方程式。 

多年来的技术储备便是许多对手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华为的热实验室,其担任着散热基础技术研发的重任,目前在全球有五个分部,研发人员中博士生的占比达到了 70%。研发投入方面,华为则一直保持着划分营收 10% 以上资金给科研的惯例。据欧盟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在 2018 年,华为的研发投入为 113.34 亿欧元,约占营收的 14.7%

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为产品端提供最新的支持,并配合新品的宣传与销售,完成一个又一个阶段性小目标。华为步步为营,在长跑中超越了其它对手,甚至紧逼行业“配速员”的位置,三星和苹果——恰好它们也同样拥有相似的马拉松方程式,2018 年三星与苹果的科研投入分别为 134 亿欧元和 97 亿欧元。 

此后的赛程,比拼的就是各自的耐力与策略了。 

策略的体现之一,在于对整个市场的把控。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上,手机外观愈加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侧重点之一。华为 P 系列被明确定义为“时尚系列”,最新的 P20 Pro 独领风骚一整年,除了创新性的徕卡三摄加持,它无限贴近于大自然的极光渐变色后盖是捕获眼球的最大功臣。 

自这台手机之后,中国手机厂商便陷入一场后盖审美之争。各路不同的渐变色开始出现在了市场上,但都无法追赶上 P20 Pro 极光色的那种自然。

HUAWEI P20 Pro
HUAWEI P20 Pro

为什么?因为 P20 Pro 的后盖,就是取自于大自然的颜色。据华为工程师透露,P20 Pro 的后盖颜色由大自然生成,并非人为刻意地取色作喷涂。其背后有着一层透明的覆膜,若将它揭下后,便能看见手机的无色玻璃后盖。而这层覆膜,也同样是没有颜色的。只有通过真空纳米光学镀膜,才会显现出这一层极光渐变色。 

如果你见过彩虹,那么你可以把 P20 Pro 看作彩虹的具象化实体。 

华为 P20 Pro 的极光色后盖是后盖设计的一个里程碑,此后连 Mate20 Pro 的极光渐变色,也未能企及该手机后盖的美观度。 

只有竞争才能成长 

“荣耀(Honor)”品牌被定位成华为内部的技术试验田,GPU Turbo等先进技术均首发在荣耀的产品上。2018 年越来越独立运营后的荣耀在海外市场的增长达到了 170%,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

在华为内部,像“荣耀”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Nova 产品线在经历着同样的转变。2018 年发布的两款产品,Nova3 和 Nova4,分别用上了麒麟 970 芯片和挖孔屏设计。后一项设计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其它华为产品应用。 

此外,在华为官网的宣传页面上,Nova 海报有一个明显特色,即在最大产品名的前面去掉了“HUAWEI”标识,用“Nova”独立展示。它正在塑造一个更加清晰的产品线形象。

荣耀与 Nova 在定位上有一定的对立,比如两者都主打年轻市场;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异。华为内部通过不同产品线的独立,加强了两个队伍之间的内部竞争,内部赛马并加以约束,达到良性竞争的平衡。竞争双方你追我赶,却都能在产品、营销等方面受益,最终展现出来的就是华为全面成长。 

2018 年,Nova 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根据华为官方的报告,Nova 自诞生之日起,已经实现了超过 6500 万台销量, 成为了华为在中档市场崛起的头号功臣。 

至此,华为主要的产品线作战方式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即通过荣耀与 Nova 的降维打击,不断攻占着对手的舒适区,从而将高端机的力量聚焦在与旗舰品牌的竞争中,进一步拉大与其它竞争对手的差距。 

华为 P20 系列与 Mate20 系列分别以不同的姿态与苹果、三星的旗舰产品争夺头部市场。例如原本主打商务旗舰的 Mate 系列,用更加潮流的设计,与时尚、旅游跨界合作等方式,丰富了自己的产品形象,将硬朗的商务风软化,吸引了除商务男士之外的女性用户关注。 

硬件的全面生态 

2018年,在消费者业务里除了手机成绩引人注目,华为平板、PC、可穿戴智能设备等硬件的增长同样可喜。 

华为已经不止一次强调其“全场景战略”。作为华为与消费者在其它移动场景中的触点,华为平板和华为可穿戴设备分别增长了 14% 和 120%,而 PC 业务的发货量也同比增长了 330%。 

因为未来,整个产业即将进入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时代”,围绕多样应用场景发展起来的智能终端设备,已经成为消费者获得智慧体验的重要入口。 

以华为手机终端为基点,华为的“1+8+X”IoT 开放战略正在逐步铺开。“1”目前指的是手机终端,更宽泛的概念是与使用者始终连接的设备,“8”则是平板、电视甚至音箱之类的设备,最后的“X”则包括泛互联网智能设备,此部分的设备不仅涵盖华为智能终端,还有来自 150 多个合作伙伴的产品,华为将其列为独立的“华为智选”品牌。 

因为华为提供了三件套基础装备,为整个生态做支持。LiteOS、芯片和 HUAWEI HiLink SDK。 

LiteOS 全称是“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它可以应用于车辆、家居、照明甚至可穿戴设备中。2018 年华为的可穿戴拳头产品 HUAWEI WATCH GT 便是用的该操作系统,主打 14 天超长续航、实时心率监测和 GPS。它是运动健康领域的一个代表。 

HUAWEI WATCH GT
HUAWEI WATCH GT

而在家庭生活场景中,华为选择了与其它品牌进行合作。对于所有想要加入华为智能生态的设备来说,三件套降低了生态的门槛。如 HUAWEI HiLink 通过构建标准且易用的协议,将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聚集在一起,相互协作。并且由于 HUAWEI HiLink 的开放性,它还吸引着越来越多品牌智能产品的加入。 

HUAWEI HiLink 是华为智能终端连接的基础,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无形中的自然体验,而 HUAWEI Share 3.0 就是消费者明显能够感知到的连接方式。HUAWEI Share 3.0 是华为产品之间的共通语言,它将华为自有的硬件串联起来。 

在某种程度上 HUAWEI Share 3.0 与苹果的 AirDrop(隔空投送)相似,设备之间能够进行传输文件等操作。即使小如华为便携式打印机这样的产品,也能通过 HUAWEI Share 3.0 与手机建立连接,并顺利完成系列操作。 

除去硬件层的全面生态,华为同时还在做着最基层的服务器支持——而这一部分往往被消费者所忽略。 

华为有自己的服务器,但这还不够。面对即将到来的 5G 时代,华为先后发布了针对全场景的“昇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基于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以及基于 ARM 架构的服务器芯片鲲鹏 920 和泰山服务器。 

一系列的芯片与服务器都瞄准了华为的未来,华为云电脑、云手机在未来将有可能成为常用的服务,即使最基础的云备份服务,也将比以往有更大的提升。云服务带来的想象空间是无穷的,它可以是个人服务的核心,例如你的日程安排管理、数据同步,也可以是公共服务和连接,例如未来各大场景的智能服务,智能家居、智能出行等等。 

必经的阵痛 

华为终端如今的优势也是经过无数挫折和摔打才实现的。 

EMUI 5.0 时代,华为手机经历了一场大的变动。华为消费者 BG 软件工程部总裁王成录主导了这一场 EMUI 对安卓底层架构的“手术”级别的改动。2016 年,当时能做到这件事情的除了谷歌就是华为。 

由于安卓系统碎片化的资源管理导致系统的“蜜月期”不够长,导致最大的问题在于卡顿。多数消费者反映手机用不了一年就卡得影响正常使用。 

EMUI 5.0 是基于 Android 7.0 深度定制的系统,其改进目标是 iOS。众所周知,iOS 的流畅性几乎无其他系统能够媲美。但王成录带着 2000 多名工程师的团队硬把这个任务完成了,搭载着 EMUI 5.0 的 Mate 9 能与麒麟 960 芯片相配合自动调度资源,以适应各种应用程序的资源要求。 

通常来说,安卓用户为了加速手机的运行速度,最喜欢“杀后台”。而 EMUI 5.0 会学习、预测用户的使用习惯,具备息屏闲时自动清理程序功能。因此当用户锁屏之后,它会智能清理后台程序。以达到最大化释放资源,并节省电量的目的。如此一来,用户在解锁开屏后,都能体验到系统的流畅。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对系统有些“矫枉过正”。曾有大批量用户反映该“省电精灵”误杀后台程序,不仅没有起到省电的作用,反而耗费了巨大电量。 

经过调整,如今基于 Android 9.0 的 EMUI 9.0 有了更大改进,系统流畅性上已经有了成倍提升。在 Mate20 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强调展示了华为手机老化测试的结果:Mate20 Pro 在使用了 18 个月之后,性能只降低了 5%。 

另一方面,华为在与上游供应商合作上,不断追求突破。然而在零件供应的过渡中,产品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除去华为自研麒麟芯片在早期不成熟的羸弱表现,当下华为正面临着曲面屏供应问题。 

华为 Mate20 Pro 采用了曲面屏设计,然而该产品上市后不就便出现了“绿屏门”,最终以华为官方无条件换新告终。“绿屏门”的根源在于华为采用了 LG 和京东方的 OLED 屏幕,二者在曲面 OLED 屏幕上的相关技术并不成熟,导致屏幕的良品率低。 

作为屏幕工艺方面的领先者,三星的曲面 OLED 屏幕的工艺更为成熟。为什么华为没有采用三星屏幕?与华为对比,三星在消费者领域有着同样定位的 S 和 Note 系列产品。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已经足够大,自然不会轻易为华为提供曲面 OLED 屏幕。 

因此华为只能与京东方和 LG 合作,共同改良、提高曲面屏工艺和良品率。据供应链消息,京东方的曲面 OLED 屏幕良率已经从去年的 10% 升至 30%,并有望于年底提升至 50%。 

无论是终端芯片还是屏幕工艺,华为都在构建着属于自己的供应链生态。在转型的过程当中,阵痛是无法避免的。它或许会影响华为短期内的成绩,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华为的选择都在积极地影响着征程的最终落点。

华为目前已经进入手机领域的顶尖梯队,并有望在 2019 年稳固全球第二的位置,甚至冲击第一的宝座。 

根据 IDC 的调查报告,2018 年华为全球出货 2.06 亿台,以极小的差距落后于苹果的 2.088 亿台,位居第三位。 

尽管苹果经历了 2018 年的滑铁卢,其长年来的技术储备仍不能小觑。2017 年的 Face ID 虽没有先进到 10 年之长,但时隔一年之后,其它厂商才有成熟的产品跟进。苹果输在技术更新频率低,而非技术不够领先。 

苹果的旗舰手机一年只更新一次,但贯穿整年的平板、PC 等发布会都是其生态的一次巩固。华为在过去一年里增长势头很猛,保持正向增长率却是一个艰难的事情。 

除去苹果、三星在全球的竞争压力,华为在国内市场还面临着 OPPO、vivo,甚至小米的围攻。2019 年还没过去 1/3,OPPO、vivo 和小米就已经通过无孔手机、折叠屏概念机等等方式打响了第一场恶战。甚至 vivo 已经先声夺人推出了全新子品牌加入竞争。 

经过行业大洗牌,马太效应加剧,资源逐渐向头部聚拢。三星、苹果、华为占据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当下智能手机的换机频率降低,市场逐渐萎缩,各大品牌在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均有自营地,并且都在积极地用灵活的品牌和产品策略刺激着消费者,留给小厂商的机会越来越少。各大厂商正面冲击不可避免,今年的竞争环境将无比激烈,华为 2019 年 2.5 亿台的出货量目标显得异常困难。 

华为在 2018 年的逆周期增长,给其它厂商带来了思考。在消费者缺乏换机动力时,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更高的门槛,才能保证自身不被逆潮冲走。 

HUAWEI Mate 20 Pro
HUAWEI Mate 20 Pro

苹果公布了 2019 年第一季度财报之后,库克表示苹果意识到了 iPhone 定价问题,将重新调整相应策略。这是苹果痛定思痛的一个信号,未来将有可能出现更丰富的产品线以适应不同的价位段。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消费者对于 iPhone 的定价极其敏感。iPhone XR 经历了频繁的价格调整后,该产品边框太粗的言论明显减少,进而变成“高性价比”的苹果产品。由此可见,一旦 iPhone 的定价下沉至 4000 元价位,将给其它厂商带来强烈的冲击,包括华为。 

华为在今年需要保持内部的良性竞争,将荣耀品牌和 Nova系列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与产业链供应商共同克服困难,将影响降至最低,以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内部管理,避免因宣传失误再此引发不必要的舆论危机,维护好自身的形象。 

2019 年的手机市场或许并不会有大的格局变动,各大厂商之间将呈现胶着状态。华为在通信方面虽然拥有极强的优势,但在全球部分市场遭遇了不公平待遇。而目前 5G 还未真正商用,华为仍需加强自身实力,等待爆发那一天。 

眼下,华为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