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作为80后生人,青春时光都在以“在日本连载漫画”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相关漫画比赛基本都参加了,有过几次得奖以及和日本漫画编辑沟通的经历。拿来和大家分享~
先介绍下参加的三个和日本漫画有关的比赛情况(写的时候才发现很巧,自己三次参加日本漫画比赛,竟然凑齐了日本三大社:讲谈社,集英社,小学馆
1. 2007年参加日本讲谈社国际新人漫画赏(Morning.International.Manga.Competition),当时作品入围了最终top10,但是最终没有入选前三。
记得当时从游戏公司辞职,下定决心投身漫画,然后开始挨个儿查日本出版社和杂志官网,看有没有接受中国作者稿件的比赛,而这个比赛也是当时在讲谈社官网上看到的。是我在那段时间里看到的唯一对全世界开放,接受其他语言作品的日本漫画大赛。大赛海选之后,公布了最终的10佳作品,也就是top10,有邮件通知作者,收到通知时很兴奋,感觉像中了彩票一样。Top10作品会有编辑部点评,我看了下,画工是满分,人物塑造6分左右吧,其余的忘记了,然后网站上公布会从10强中再进行一轮评选,选出1部最佳和2部优秀奖。获奖作品的作者,讲谈社会安排责编跟进连载的筹备。很遗憾,当时自己的投稿作品《the last werewolf》止步top10。所以这次比赛也就没有后续进展了。
2. 讲谈社比赛结束之后,2008年参加了翻翻动漫与日本集英社举办的第二届新星杯原创故事漫画大赛,当时我投稿了两部作品,一部是《flying freeman》,还有一部则是之前我参加讲谈社国际大赛的《the last werewolf》的修改版,结果是《the last werewolf》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和集英社特别奖(其实后来参加颁奖才知道,《flying freeman》也获得大赛一等奖,但是中日评委发现是同一个作者,所以就选择了其中一部作品颁奖了,把获奖机会多留给其他参赛选手一些。)
在这里还是要强烈推荐一下翻翻动漫的新星杯——个人觉得这是国内少有的公平竞争且具备真正专业评委实力的漫画比赛。其中关于 “集英社特别奖”我来解释一下——这个奖的评选过程完全是由精英社jump编辑部按照日本新人赛标准进行投票评选,整个过程不考虑中方评委意见——也就是说这个奖项的标准就和你去参加集英社新人赛面对的标准是一摸一样的。另外该奖项是可以空缺的,这意味着如果整个大赛的所有作品中没有一部达到集英社编辑的认可的水准,这个奖项就能有空缺。这也是我特别推荐新星杯的地方——真正的以漫画创作实力作为评选标准的比赛。
这次获奖后,翻翻动漫不但组织了我们几个获奖选手与集英社jump编辑部编辑长开了创作会,之后还安排我们前往日本集英社本部做参观交流,并为我们争取到了集英社的责任编辑进一步跟进作品的机会。所以在08年之后我大概有一年时间一直在和jump月刊SQ的编辑进行连载作品的创作沟通。其实当时我还是信心满满能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出道的中国作者的,哈哈……不过在之后的沟通中,逐渐发现了很多创作风格以及由于两国状况不同而导致的无法继续前进的实际问题,所以大致在09年时,我暂时中断了向集英社努力的目标,这其中的具体情况会在第二部分心得体会里详细聊一下。附上些当时以连载为目标的故事分镜,因为被枪毙了,所以没能最终画出来。
3. 尽管09年终止了与集英社编辑的进一步沟通,但其实在心中仍然没有放弃向日本漫画进军的目标。在09年中,国内大名鼎鼎的《龙漫少年星期天》(以下简称《龙少》)的编辑和我取得了联系,开始在《龙少》杂志上连载作品《魔都十字路口》 —— 而关于《龙少》,可以看作是日本小学馆《少年sunday》的中国版,是Sunday正版授权的中国漫画连载杂志。所以大家可以在上面看到柯南,天方魔谭,犬夜叉等Sunday作品,同时,龙少多年间一直在坚持“以日漫带动国漫”的理念,因此在这本漫画杂志上大家能看到日漫国漫分庭抗衡的盛况,并且在读者中,国漫甚至做到了比日漫更受欢迎的程度(当时完全不靠哗众取宠的噱头,而是真正地靠每部作品扎实的故事和表达来一步一步赢的读者的。)
正是因为国漫在杂志上的出色表现,10年到11年里(具体时间真记不清了~),日本小学馆旗下《月刊!SPIRITS》杂志编辑部曾在《龙少》连载阵中做过一次内部评选,并选择两位他们认为有潜力的漫画作者以在日本刊登为目标进行沟通。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漫画比赛,但也可以看作是日本编辑对龙少连载漫画家的评选吧~而这次评选中,我和另一位作者L.dart (这位比较有名,代表作《神契》)一同被日本编辑选中,于是,10年之后的两年里,在一边连载《魔都十字路口》一边工作(没错,那个时候我是一边工作一边连载,因为靠稿费无法维持一个正常已婚魔都人口的生活,无奈~)的同时,我还一边与日本编辑沟通做一部怎样的作品才能在日本出道连载。
说到这里时,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次我应该如愿以偿进入日本漫画届了吧 —— 燃鹅,现实总是冷静而合乎情理的 —— 当L的《麒麟儿》成功发表于《月刊!SPIRITS》时,我还是无奈地中断了与Sunday的合作。究其原因,其实与早前我中断与jump合作如出一辙,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在第二部分想重点描述的……
现实总是冷静而合乎情理的,当我中断与《月刊!SPIRITS》的合作时,小学馆下一本刚成立的小杂志《Heros》却合乎情理地(为什么合乎情理同样在第二部分解释)与龙少编辑部联系,《Heros》觉得我的风格会更适合他们的杂志,希望和我聊聊关于刊登作品的事宜。
于是我再次来到东京,开始与《Heros》杂志聊创作,而这一次,进展出奇的顺利,2013年我终于在《Heros》本刊上刊登了我的第一部作品《惑星狩猎》。
《惑星狩猎》的刊登反响不错,随后日方责编便开始与我进一步沟通长期连载合作到可能,但很可惜,13年之后,纸媒受到很大冲击,直到最后《龙少》停刊,长期连载的事也被搁置。
——————— 平静的分割线 ———————
说完得奖经历和过程,再来聊聊得奖后的体验,其实多半是围绕与日本编辑交流后产生的漫画创作的想法,一说到创作的事儿会写得比较枯燥,见谅:
1. 与日本漫画编辑的沟通:
个人觉得,与日本编辑的交流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耗”!往往编辑会陪你一个下午,但两人只是漫无边际地瞎聊,甚至聊到想不出啥来了就面面相觑,可能这是日本编辑模式中特有的吧(至少我后来和法国或者美国出版社交流,发现他们对于作品的要求和需求总是那么明确,毫无废话),这期间唯一的好处是编辑会带你到处闲逛,吃吃饭,喝喝咖啡啥的,有时候你都忘记了自己是来创作的还是来逛街玩耍的~但确实当没有任何思绪的时候,这样的过程并不享受,反而很煎熬。
不过,在闲聊中,日本编辑很会抓住作者想法中的一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往往都只是些非常简单的概念。比如我在和heros编辑聊天时,提出“在外太空狩猎的故事”“女主角喜欢吃”,就忽然被对方认可了。并鼓励我抓住这两点进行创作 —— 也就是做成分镜name,把你的故事具体画出来,他们才会进一步来提故事的意见,所以日本的编辑也常说一句话“作者与编辑是用name来交流的”,真的是这样!
说到name,这部分,大家必须要有思想准备——基本上,除非是绝无仅有的天才,任何故事name,日本编辑那边都不会一次过!一般说来改上2,3遍是非常好的状况了。而在name阶段,日本编辑的意见就会变得精准起来,他们会给出小至每一个镜头的修改意见,当然,还是会有大段大段推翻重新创作的修改情况发生(非常可怕)。以下是我的《惑星狩猎》当初刊登前的name版本数,大家体会一下……
其实一开始还挺不适应的,因为当时在国内已经习惯了和编辑一起把故事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推敲出来之后再开始画分镜。但是到了日本,当和编辑定下故事核心方向之后编辑就让我回去画name时,第一感觉是“啊!这样一句话就行了吗?那后面故事要怎么做,我们得好好讨论啊!”然后就会回来憋半个月都找不到方向……但那时也没办法啊,在国内可以和责编撒个娇,但是面对日本编辑,他们会认为这样的作者是缺乏才能的,所以硬着头皮也得上。渐渐地,我开始习惯这种独立思考并且把一个概念发散成一段情节,并进一步扩展成一个完整故事的思考方式。
回过头来想想,日式漫画创作的这个特征完全应征经典创作理论中的那句话“用一句介绍你要表达的故事”,如果无法在一句话中将你的故事亮点表达清楚并吸引听众,那么你之后画出的故事更无法吸引人。千万别上来就聊“我的故事设计了一个宏大世界观,有一千个有魅力的种族,横跨上下5000年这种”,这样的想法根本吸引不了日本编辑!
日漫最重要的特征是“以小见大”,往往他们会抓住最细枝末节的一个社会现象,一个人物特征,一个有意思的生活细节,精炼之后再进行放大,围绕这一个点展开整个故事设计——这才是日漫的创作思维,而一个合格的日本漫画家,正是将这种思维完全投入到创作中的“精密机器”,大家不妨做一个测试:随意地选取你生活的一个片段,把这个片段用2~4页画出来并且要做到能吸引人读——是不是很难?但对于一个优秀漫画家而言,这是最基本的!在自己获奖后和编辑一系列的交流中,这方面能力提升是最大的,渐渐地,我从一个一味模仿看过的电影片段说故事的作者,变成了一个能真正独立思考,把任何有意思的细节给放大展现出来的合格漫画作者——其实自己也是在很多年之后,才进一步把当时这些心得体会真正地搞明白并投入到实际的创作中。
2. 关于创作风格和类型:
之前提到,前两次分别与jump编辑以及spirit编辑沟通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并且整个沟通过程都很艰辛。其实多年之后我渐渐明白了问题根源——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还是创作类型和风格的不适应。
从我获奖的作品内容大家就能感受到,那时的我,痴迷的是欧美魔幻以及柴油朋克,蒸汽朋克式的科幻题材。这是典型的欧美作品创作思路,但欧美对于作品的界定,只有题材和故事类型的区分,并不以年龄需求为主要划分(可能只有18禁和非18禁吧~),但在日本,漫画是按照不同年龄读者需求来进行分类的。这直接导致了我很难找到我的作品类型方向。
日本的少年类漫画故事已经发展了一套属于其独有的作品创作标准,作为拥有最大受众的漫画类型,少年漫画杂志对于其作品的规格,风格要求非常严格。严格到什么程度呢:主角头发颜色,脸型和发型,衣服设计类型,第一话必须要呈现出核心价值观和有标志性的口头禅,不能有过多网点,等等等等,一个故事的每个细节就像精密计算过的机器零件一样。并且越是大牌的杂志,对于漫画故事的要求越严格(个人体会:虽然集英社一直以创新突破为口号,但接触下来,jump对作品类型的标准化就远远超过spirit的要求)。
而以我为例,本来是想以获奖作品《the last werewolf》或者《flying freeman》为原点,选择其中一部发展成长篇的,但在与编辑的沟通中,编辑会指出《the last werewolf》的颓废狼人侦探不适合作为漫画主角,而《flying freeman》的女主过于强悍,造型也不适合。这些改动涉及作品核心,如果修改了,那么这两部作品就已经完全脱离其创作出发点,变成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等作品。这也是当初最终没有达成合作一个很重要等原因。
聊到这里,给向往日本漫画发展的各位同行一些建议:务必要选择风格对路的杂志进行沟通!就像我之后合作的《heros》,由于是一本主打“超级英雄”主题,定位少年以上的漫画,反而与他们在创作上一拍即合。
忍不住插点题外话,作为80后,我是看着jump上作品长大的,城市猎人,北斗神拳,阿拉蕾,龙珠,DNA等作品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风格,是这些名作让我爱上了漫画并选择为此奋斗终身。那个年代的jump确实是百家争鸣的巅峰,而随着龙珠的大火,集英社内部爷开始以龙珠为模版对之后杂志刊登的作品规格制定下严格标准,这个标准在之后很多年里通过一部部热卖作品被市场验证后,被jump编辑不断地调整并进一步地精确化……一本杂志制定自己的规格和产品类型无可厚非,但总有些感觉是这个标准“进化”到现在,反而令日本的少年漫画领域被定得过于规格化和排他了。就从近几年jump系作品来说,同质化严重,再无出类拔萃的顶尖一线作品,和这其中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总的来说,个人接触下来的感受是:日本的少年漫画,其实是一个非常“日本化”的创作领域——怎么理解呢?就是在这个领域里的作品,具备非常强烈的日式价值观,日式审美,日式创意思维和日式表达特质,但其实对于中华大地长大的漫画作者来说,能够具备这几个特质的并不多,并且即使在创作思路上符合这些条件,还会面临日本本土的强者的竞争。想从日本少年漫画领域出头难之又难。有人会说,可以试试青年漫画领域,我只想说,如果少年漫画是高手如林的话,那么日本的青年漫画简直是“怪物的世界”!这个可以以后再开个专题来聊聊看……
3. 创作周期和成本:
说了很多,最后这一点必须要强调一下——就是关于创作成本和周期的问题。
通过1和2,大家能体会到漫画大赛获奖直到达成连载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了吧:新人得奖后只能算“出道”,只是争取到了编辑部安排一个固定责编的机会。一般与责编都会有1到2年的筹备新作的时间,其实这还属于快的,慢的话就说不准了…..在漫画《食梦者》或日剧《重版出来》中对于日本漫画的运行机制和规矩都做了详细描述,这里就不多做叙述。
但我要说的是,在与编辑沟通的过程中,有个很重要的事儿是一定要明白的 —— 没有连载前,编辑部是不会给你任何报酬的哦!这点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以上所说的1到2年甚至更长的筹备新作时间里,你是需要自己熬过去的~在有打工文化的日本,新人都会选择一边打工一边以连载为目标努力。但对于一个80生的中国魔都居民来说,生活压力真的不是一点点大……所以这也是我之前不得不放弃的原因之二。有时候想想,日本漫画圈的公平性可能也体现在这儿 —— 日本新人怎么熬到取得连载的,中国新人在进军日本时也是一样,哈哈~
所以我会建议所有向日本漫画进军的作者务必要有生活和财务上的准备。然后还是想啰嗦一句:日本周刊连载漫画的压力真的不是一般大,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即使是现在,国内作者中能承受住日本周刊连载的创作与产能压力的作者不会超过10个。但我觉得,正是这样一种近乎严苛的对创作者的要求,以及日本漫画杂志——按照现在的说法,也可以看成是平台吧,这些平台一路走来,不断完善的编辑制度与要求,才造就了日漫的今天(无论这个制度是好还是坏,个人觉得好的地方还是更多一些的)。
不知不觉写了一大堆,不知道有几个能看到这里,有些惆怅,但回头想想,多亏了这名长时间里与日本编辑的不断沟通,自己对漫画创作的认识可以说是飞跃式增长。从最初那个啥都不懂指望杂志给予自己创作帮助的菜鸟,一路跌跌撞撞竟然已坚持到第16个年头,扪心自问,内心对漫画创作的那股热情不但没有消退反而越发不可磨灭,滚烫程度就和当初获奖的那个傻小子一样如出一辙!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赶稿某张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