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30 日发表在开源学术期刊 PLOS ONE 上的一项研究提出,即使是经过火化的遗体,也有部分骨骼能够有效判断其主人的生理性别,准确率超过 80%。
在通常的考古或法医实践中,科学家主要通过骨盆和颅骨来鉴定性别。《体质人类学》一书介绍,骨盆是成年后差异最为明显的骨骼,因而是判断性别的主要依据,其次考虑的就是颅骨。而多数学者认为,仅凭颅骨(含下颌骨)可以达到 90% 的准确率,再加上其他骨骼,特别是骨盆,准确率能够超过 95% 。
公元前一至二世纪的欧洲主要实行火葬,因而对骨骼的破坏性也很大。未参加此次研究、但专攻火化遗骸的华沙大学考古学家 Elżbieta Jaskulska 对科学媒体 Live Science 说,骨盆及关节末端的海绵状骨骼最容易受到火焰的影响,意味着信息最丰富的部分却最容易受损。并且在多数情况,经过火化的骨骼很小,能够有一块 2.5-5 厘米的碎片就已经称得上是走运,“找到大的碎片就好像中奖一样”。
这次研究以公元前 12-6 世纪,即青铜时代晚期和铁器时代的 124 名成年人为样本,骨骼分别来自意大利的五块墓地。结果发现,在 24 项测试特征中,有 8 项准确性超过 80%,它们来自手掌、手臂、膝盖、脚部等部位,分别有月骨、肱骨、桡骨、髌骨、下颌骨、距骨、第一跖骨和股骨。
结合随葬品,性别能够告诉我们死者的身份、男女的分工情况,并帮助判断当时的社会关系属于父系还是母系氏族,此外连带的讯息还涉及埋葬制度、婚姻关系等。
比如性别比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在殷墟武官村北地祭祀坑曾发现 1178 例人骨,其中的男性占九成,且大体的死亡年龄都在 15-35 岁。基于这些信息,学者可以推测他们可能是青壮年奴隶或战俘,并作进一步分析。
在此次研究中,对性别判断准确与否的判断以墓葬品种类为依据,用论文的话来说,就是基于假设生理性别(sex)与社会文化性别( gender)大体一致的假设——比如,如果随葬品是武器和剃刀装饰,则墓主是男性,而纺织类的纹饰及陶瓷珠子则归于女性。而研究者也意识到,两者其实分属不同的概念——一者基于生物学意义,一者则立足于社会/文化建构上的意义。
换言之,虽然推测在结果上可能与现实差不太多,但在过程中也确实偷换了概念——尽管这看上去也是无奈之举。而仅就生理而言,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指性别差异)也并非绝对概念。
历史也永远不乏意外。比如,一名以战士礼遇厚葬的维京人,自 1980 年代被发现后就被认为是男性高级军官,但 2017 年的基因分析驳倒了这个判断。而在今年 1 月,科学家在中世纪女性下颚的牙垢中,发现了一种在当时罕见且昂贵的蓝色色素,这表明她可能是文士或画家,颠覆了对女性工作的常规认知。
题图来自 Nino Liverani on Unsplas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