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充满歧视。白人歧视黑人、瘦子歧视胖子、年少歧视年老、健全人歧视残疾人、异性恋歧视同性恋、富人歧视穷人,在以公平为基础的平权运动下,人们开始正视并反思生活中的各种歧视,但观念上的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道理都懂,但实际遇到又还是容易陷入思维惯性,发生在别人身上和发生在自己身上又是不同的态度。
在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中,即便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排斥“娘娘腔”」是一种歧视,但 22089 个反馈中 16.6% 的人仍旧不能接受身为男性的自己/男友穿得“娘”,15.1%的人无法接受男友比女友更经常哭。
消除歧视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科学家 Tessa E.S.Charlesworth 和他的团队 1 月份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 2004 年到 2016 年 13 年间 400 多万份美国人关于歧视的数据,显示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美国人对年龄、残疾、肥胖、种族、肤色和性取向观念的变化。
这份调查分为「内隐歧视」(采用内隐关联测试(IAT),即用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之间的关联)和「外显歧视」(主要采用自评的方式),结果显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外显歧视,即所有自我报告的对年龄、残疾、肥胖、种族、肤色和性的歧视都下降了。也就是说,美国推崇的政治正确,在长期来看,确实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偏见,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其中对性取向的歧视变化最明显,从 04 年到 16 年,美国人对性取向的歧视率下降了将近一半(49%)。
但人们观念里的偏见,无意识表现出来的歧视,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让人高兴。调查显示,人们对性取向、种族和肤色的隐形歧视都有所下降,对同性恋的隐形偏见下降了 33%,比表面上的改变要低 16%。
坏消息是,在人们的内心,依然对残疾人、老人,和胖子抱有很深的偏见。年龄、残疾,和肥胖的隐形歧视率在十年间的变动幅度十分小,年龄的隐形偏见率降幅不到3%,残疾的隐形偏见降幅不到1%,而对肥胖的偏见,则不降反升。
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中,人们也展示了在中国胖子们的受到的各种歧视:各路营销号见天儿恨铁不成钢地告诫你,“自己的身材都控制不了还能干什么”;年轻朋友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哇!你好像瘦了!”(对方以为这样寒暄的话 会令你开心,其实觉得在变相提醒你是个胖子);去买衣服,发现喜欢的牛仔裤最大只到 28号,能穿的衣服,尺寸都要被单独列为「超大码」;吃少总被关怀,“吃这么少,你在减肥吗”,吃多点就容易被劝“少吃点吧,就当减肥了”。
在追究健康生活和健身的潮流下,长得胖的人会被和“丑、笨、懒、不健康、没制止力、吃得多、不运动”挂钩,即便人们知道肥胖也会跟”遗传、代谢、心理状况”有关,但在评价一个人的体型时,人们常常会把这些因素忽略不计,仅仅以“你不好看,是因为你不努力”为标准。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研究显示,这些被默许的体重污名,带来的偏见、消极态度和歧视,都可能导致胖子们把这种态度内化为羞耻和自卑,甚至产生抑郁、焦虑,以及自杀的念头,过度的压力还会让肥胖者开始暴饮暴食,从而变得更胖,形成恶性循环。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对胖子的隐形歧视率高达 50%,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来看,全美有 50 个州的肥胖率超过了 20%,另有 5 个州的成人肥胖率超过了 35%,相当于每 3 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肥胖。这也意味着,有许多胖子自己也十分讨厌胖子,肥胖歧视不仅来自他人。
而在未来,全球范围内肥胖症患者的比例正在急速上升,欧洲肥胖大会上公布的报告预计, 到 2045 年,全球约有 1/4 的人将成为肥胖症患者。
题图来自:giphy©️The Simpsons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