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摄影拍卖制度?而不是大量制作让摄影作品更容易被大众接触?

如果摄影艺术家「排斥资本」,那他拿什么吃饭?

这个问题还是挺让我意外的,之前被问到的大多是凭什么当代艺术里的摄影卖不过架上绘画,头一次遇到嫌摄影艺术家赚得多的……

牢骚发完,好好答题:

第一,这锅不在苏富比身上。拍卖是二级市场。如果苏富比觉得摄影这个板块可以做,那一定是摄影的市场在有拍卖专场之前,在画廊、经纪人这样的一级市场里已经相当活跃了。因为拍卖的性质是多人竞价,价高者得。如果一个东西只有一两个人想要,那根本不用拍卖,直接交易就是了。所以,市场的运转,并不开始于这场拍卖。也没有人主动说「咱们建立一个制度吧」。拍卖主题跟着市场走,典型的是近些年的「新水墨」这个概念。市场好的时候,新水墨就搞专场拍卖,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取消专场,把它放进「现当代书画」甚至插到「中国当代艺术」板块里卖。市场不是一个拟人的个体,而是一个应运而生的东西。

第二,摄影艺术家控制版数来出售,至今仍然是摄影艺术家吃饭的重要手段。区分一个艺术家是否是职业艺术家,一个标准就是是否有人愿意为他的作品买账。如果大家都说好,但他的作品只能自己免费展展,无法换成钱(当然换钱的办法很多,可以是卖作品,也可以是以摄影项目拿到赞助),那只能说这是一位摄影艺术爱好者,算不得职业艺术家。因为这不是他赖以谋生的职业。

第三,摄影艺术家严格控制出售的版数,是他的职业操守体现,在当今的艺术市场非常珍贵。一个藏家花10000元购买一幅限定5件的摄影,说明他认可这个作品在这个量级的价值。如果大量印刷,藏家手里的作品贬值,就没有藏家愿意支持艺术家的创作,那艺术家就要想别的出路弄钱了。

第四,辛迪·舍曼这样的艺术家,虽然还活着,但也已经算是大体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的艺术家了,你拿她的作品,去和同时代的做其他媒介的当代艺术家相比,就会发现摄影的价格仍然处在低点,杰夫·昆斯玩了命复刻的气球狗都卖得比伦勃朗贵了,凭什么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家就得要饭呢?

搞当代艺术,千万不要被杜尚那种一肚子坏水儿的人忽悠,去自命不凡地跟市场对着干,人家杜尚家里有矿啊!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翁昕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8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