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今天的格局,基本上被 20 年前成立的企业塑造了,这一点谁也不会想到。
搜狐,1996 年 8 月成立。
网易,1997 年 6 月成立。
腾讯,1998 年 11 月 11 日成立。
新浪,1998 年 11 月 30 日成立。
阿里巴巴,1999 年 4 月成立。
携程,1999 年 5 月成立。
当当,1999 年 11 月成立。
盛大,1999 年 11 月成立
……
在 1999 年的互联网创业不完全版图上,我们能看到这些如今依然有影响力的公司:
网易是当时访问量最高的站点,邮箱和个人主页业务如火如荼。28 岁的丁磊从广州赶到北京领奖,4 年后,他将位列胡润富豪榜的榜首。
张朝阳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回到北京,成为最出名的互联网创业家。他将公司改名“搜狐”,听起来和互联网创业传奇“雅虎”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志东被任命为新浪的总裁兼 CEO。此前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开发出了 Windows 中文平台系统,并创办以软件为主业的四通利方。现在他开始转向互联网业务,此时距离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不到一年。
腾讯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 OICQ,也就是后来的 QQ。市面上叫类似名字的产品不只一家,它们都模仿一家以色列公司的 ICQ。起初 OICQ 很卡。两年后,在深圳华强北的办公室里,马化腾为融资苦恼。
马云从北京回到杭州,尽管阿里巴巴的业务尚未明晰,但他登上了次年《福布斯》的封面。人们对他最突出的印象是英语好。
携程旅行网是在上海成立的,它的几位联合创始人中有资本运作高手沈南鹏。
当当网模仿亚马逊,开始在线上销售图书。第二年,雷军担任总经理的金山软件将卓越网的主营业务也改为网上书店。
同一年的 11 月,盛大网络成立。两年后,盛大独家代理的韩国网络游戏《热血传奇》将会重新定义流行和沉迷。
这些企业背后,是形形色色消失和被遗忘的同业和竞争者。他们有的一时风头无两,最终归于沉寂;有的虽然改写游戏规则,但最终被又一轮创新者颠覆……
我们采访了几位最早的互联网记录者,希望通过他们还原那个时代。
他们中有人把它比作伍德斯托克,有人回忆起从未有过的自由、无限制的环境,有人赞美财富的积累有了全新的方式。
“勇气”“坚持”是最常被提到的词汇,甚至超过了“理想”。当然还有,“运气”。
但也有人认为,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东西,在当时都觉得稀松平常;那些后来成为创业英雄和财富榜样的人,就是身边的普通人,那会儿你根本无法一眼认出他们来。
我们将会陆续刊发这些记录者的口述和他们自己的故事。这是第四篇。
1999 年的《南方周末》已经非常有影响力。发行量最高时有 109 万份,光在北京一个城市就接近 10 万份。这是不掺假的真实数据。报纸也从最初的对开 4 版,不断加厚至 20 个版面。
在主流报纸面前,那几年互联网的声量还很弱小。“也没有太多可以看。中文网页特别少,基本上一天能把所有的帖子看完。”可《南方周末》在一年前竟刊发了一篇评论,预言所有的报纸都会死——报纸是定时的,互联网可以即时。这让主编江艺平不大高兴。
大体来说,人们并不相信这件事真的会发生。看看 1999 年的《南方周末》就知道了,除了新疆大火的封面报道,甫一开年,人们就对新年献词印象深刻——《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江艺平撰写的主编寄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则刊发在这一期的第九版。这些都不可能出现在互联网上。
李戎,30 岁,出身潮州,此时是《南方周末》 的一位编辑。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进入广东省作家协会,四年前加入这份报纸。起初在文艺副刊版。
和这份报纸的大部分内容生产者和管理者一样,李戎不是技术出身,他并不确切知道是什么样的技术革新带来了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的变化。一开始,他也没有系统地考虑过作为一份主流报纸应该如何报道这个新兴领域。在北京,软件和硬件公司都开始涉足互联网业务,但对于一位副刊编辑来说,这些都太“业内”了。他只是出于个人兴趣。
李戎喜欢上网,在报社可以上网。“只有一个账号,这边上完那边就不能上了,但也没什么人有兴趣。14k 的速度,一张图很小,也要(下载)半天。就看文字、收邮件为主”。他还负责打理《南方周末》的电子邮箱,邮箱拥有一段长到已经记不清的后缀。
李戎对互联网的个人兴趣,后来成为这份非行业报纸敏锐度和勇气的来源。
1997 年 10 月 31 日,在世界杯预选赛上,中国国家队在大连金州主场 2:3 负于卡塔尔队。11 月 2 日,一篇 2000 多字的文章《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发在 “四通利方”的体育沙龙上, 48 小时点击量上万,这个数字在如今看来不值一提,但 CNNIC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1997 年的网民数量只有 62 万。《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成为“中文互联网世界第一篇大流量的文章”。
四通利方是新浪网的前身,早年是中关村一家重要的软件公司,推出过 Windows 中文平台系统。论坛是他们最早推出的互联网业务,但在世界杯前一直不温不火。陈彤在当时是论坛体育版的版主,不久之后,他就会加入四通利方, 1998 年还将成为新浪网的总编辑,并在随后的科索沃战争、大使馆轰炸事件、地震报道中带领新浪网对传统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巨大冲击。
体育版编辑李戎在 1997 年 11 月留意着论坛里的反馈。除了流量,他也非常喜欢这篇带有一点儿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文章。“这种东西时过境迁是写不出来的。”他评价说,老榕的文笔比一些专业作家还要好。“老榕”是《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的署名作者,他的原名叫王峻涛,他后来创办的电商网站 8848 尽管曾不可一世,但可能还是不如这篇网文有名。
李戎决定在《南方周末》的体育版上刊发这篇文章。IT 版的编辑有类似的想法,却晚了一步。这是个挺大胆的决定,报纸转载网络论坛上的文章很少见。“互联网以前是上不了主流媒体,没有人关注,像 BBS 存在,很活跃, 但它只是少数人的游戏,主流的社会对它并不清楚,不会关照它。”《南方周末》当时的主编江艺平虽然不上网,但“支持所有的年轻人去做尝试”,她同意刊发《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
不过,这些事物实在太新鲜遥远了,《南方周末》给这篇文章的编者按里把“四通利方”写成了“四方利通”。
“地下互联网对主流社会的大的影响应该是从它开始的。”李戎今年 1 月在广州的一家咖啡厅里说,人们开始意识到,好文章可以是从网上先发的,“那时候觉得就像那句特别土的话‘高手在民间’。其实高手永远都在民间。”
李戎在 1998 年同时接手了报纸的 IT 版。《南方周末》成为最早的互联网报道者之一,早于行业媒体,也早于后来春笋般冒出的财经媒体。
“那时候的 IT 媒体,像《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电脑报》,他们都做硬件,做老 IT,跟互联网没关系。”李戎说,《南方周末》是“从社会趋势,从文化,从影响人的生活的角度”报道互联网的。几位早期的 IT 专栏作者都指出了这一点,他们称之为,“看不到多少钱的时候就开始报道”。
1
《南方周末》打算在 1998 年和“新浪体育”一同发起调查投票。调查的内容很简单,多是预测明天的球赛结果,系统会根据不同比分的选择人数输出一张饼状图。投票通过报纸很难进行,网络提供了便利——新浪将调查放在首页,一周后统计结果,《南方周末》予以刊登——但因为双方的影响力相差太悬殊了,合作看起来就像是为新浪做广告。
早年,不少人都希望借助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这和互联网的大众化是同时发生的。“新浪、搜狐、网易,我们看着它们成长起来,就是一种俯视的态度,去帮他们。”李戎说。就像美国在线 AOL、雅虎早年都在《福布斯》上登整页整页的广告,以期权威杂志为其带来知名度。谁又能料到,很快他们就在广告上成为竞争对手。
刘韧,当时是《计算机世界》的总编助理、采访部主任。他已经出版了《知识英雄》《中关村问题》《企业方法》,人称“中关村三部曲”,是最有影响力的 IT 记者之一。在《南方周末》开始推出互联网报道后,刘韧通过朋友辗转找到李戎,他希望两人能合作。
“(刘韧)觉得只在行业里面不够,影响力太小了,希望做主流发声。从我的角度需要一些更专业的东西来支持,其实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你必须要了解那些硬件、网站的架构、互联网的底层是什么。”两人合作的专栏文章后来集结成书《中国.com 》出版,四十篇文章,四十多万字。
这些文章一开始同时刊发于《计算机世界》和《南方周末》。《计算机世界》的总编辑刘九如在一篇序言里回忆说,刘韧希望借鉴“清明上河图”,开一个叫“中国.com”的栏目,勾勒当今中国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情世态。
刘韧和李戎采访了传统的 IT 商人柳传志、施振荣、杨元庆、田溯宁和雷军(那时候他还是金山软件的总经理,尚未创办小米),也采访了几乎大部分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王朔、崔健也出现在专栏中,倒未必是因为他们在使用互联网上有多先锋,而是因为“刘韧个人特别有兴趣,他以前的报道领域都是局限在 IT 行业,他就想说,跟《南方周末》结合,就可以做一些更加行业外的东西。”崔健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技术的发展,他可以设想未来演出不需要乐队。
“那时候是刘韧的黄金期,是他最认真的时候。一篇专访一万字,他记录下来有四五万字,不断地改。我跟他的配合也蛮好,他是很好的一个记录者。我是一个好的编辑。”最终,一万多字的文章全文刊发在《计算机世界》上,但发在《南方周末》上的文章缩减至大概 1800 字,更符合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
有人觉得这样做挺浪费。“有个跑 IT 的同事说,这两个报纸都是最重要的媒体,你们俩这样搞,特别地重复……我觉得也是一个还算有益的尝试,以前这两种媒体它不会有融合的时候,很少共同点。这样就让 IT 更加人文,然后人文的东西,有更多技术的东西在里面。”
《南方周末》在那段时间还刊发了不少重要的专栏。不管持有何种观点、拥有何种学科背景,这些新出现的专栏作家都丰富了观察互联网的视角。郭良一开始为《南方周末》写作的专栏关于如何安装 Windows 95。 1998 年,他写了一篇如何通过 proxy 上网,引起不小反响。方兴东在 1999 年为《南方周末》撰写的《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批评了微软的垄断手段,“从民族主义的角度狙击微软”,年轻的经济学家薛兆丰的反驳文章同样刊发在《南方周末》上,他的观点是“由自然竞争产生的垄断其实是有利的,要鼓励的,而不是说制度安排的垄断”。
因为 IT 报道和专栏变得越来越流行,这些观察者和记录者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此后也再未出现过。方兴东回忆说,在非世界杯期间,新浪的 IT 论坛一度比体育论坛还要火,“ IT 是中心,活跃的人基本上都泡在那里”。2000 年,王长田在《中国娱乐报道》之外推出了《中国网络报道》,每天播出,“到现在也不可能有一档节目跟娱乐节目能够抗衡的”。民用 ISP 瀛海威的创始人张树新则赞助了一套“网络文化丛书”的出版。
李戎的合作者刘韧在 2000 年 4 月创办了 IT 写作网络社区 DoNews(斗牛士),希望帮助这些专栏作者获得名声和财富。网站在 2005 年 12 月 29 日被千橡科技收购。
2
邵亦波在 1999 年模仿美国的 ebay 创办了易趣,一个出售二手货品的平台,“通过网络降低交易成本”。在上海对邵亦波的采访让李戎印象很深,他称邵亦波为“世俗意义上的精英”,“从小就是学霸,家境也很好,知识分子家庭,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成绩很好,考到哈佛,接受了好的教育和熏陶,然后又回国来创业,是人生赢家的一个模板”。
易趣公司也很美式:创始人都有很好的背景,哈佛商学院毕业,同学做联合创始人,拿到美国的种子投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给员工发期权,“就最典型的硅谷的那种创业公司”。
但并非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如此。或者说,大部分都不是如此。1999 年,网易在 CNNIC 当年的排名中站点访问量位列第一。“我看到有一家广州的公司排到第一,就跑去找他们,那时丁磊还在环市路办工。只有三个人。我觉得挺好玩的,就一家只有三个人的公司,就排到第一。”
1998 年,李戎在北京见到了张朝阳。搜狐公司在长安大戏院后,长安街上。
“人少,两间房,有一间是做内容,有一间做商务,很普通。因为大家都是同龄人,也没有像现在贫富那么悬殊,就算拿了尼葛洛庞帝的几万美金,也没有觉得他就怎么样。当时他说,大家都觉得我们是在做搜索,其实我们只是做索引。 ”
1999 年 2 月 25 日,李戎在搜狐的周年庆上再见到张朝阳时,他看起来很紧张。尼葛洛庞帝被邀请到现场,那几年他常来中国,或者受到国务院信息办邀请,参加学术研讨会,或者在中国大饭店参加颁奖礼。尽管《华尔街日报》在 1998 年将尼葛洛庞帝列为“最应投入垃圾箱”的几项内容,但因为早年在《连线》上的专栏文章、集结成册并被出版社大力推广的《数字化生存》、以及作为张朝阳的风险投资人,他在中国的流行程度“就像现在的 KK”——凯文·凯利,《失控》的作者。
那天,“张朝阳很紧张。他在台上也站不住,一直在动,尼葛洛庞帝是教授嘛,也挺习惯这种公开发言,他先说,‘我很荣幸来到中国,这是我很骄傲的一个学生。’就说了个开场白。张朝阳一直低着头在听。尼葛洛庞帝看着他,希望他来翻译,张朝阳就低着头,话筒拿在嘴边,想了一下就说,‘你继续说。’哈哈哈,那个我觉得蛮典型的,那个时候的互联网,或者说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大家都挺稚嫩的,都很年轻,不像现在那么老道,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穿着很得体的衣服。”
后来张朝阳更多被记住的形象是反叛而张扬的,这很大程度上和一组刊发在《南方周末》上的照片有关。搜狐在广州设立华南办事处时,李戎提出,拍几张张朝阳的照片,刊发在《南方周末》的图片版“写真”上。通常在“写真”上刊发的图片都是普通人,或者专题形式的图片报道。张朝阳之类的互联网创业名人没有出现过。
选择张朝阳是个随机事件。“很多时候就是你跟谁有机会见到,比较聊得来”。“当时张朝阳也没有多了不起,如果他后来像那些死掉的公司一样,那些照片也不值一提。”
摄影师王景春在《南方都市报》工作,他安排了一个特殊场景,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同时,他安排张朝阳戴上头盔,脚踩旱冰鞋。差不多就是一个从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回来、想在这个国家打破常规、做出改变的青年形象。方兴东的一段回忆补充了这种形象的含义:
“张朝阳我第一次见的时候,大概在 96 还是 95 年。我们在咖啡厅见面,他聊的话题里面很多是围绕中国的,比如教育要怎么变革,他觉得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大。互联网只是他关注的其中一块……(他想的是)怎么样能让国家更好……在很多方面推动中国的变革。”
这组如今看来几乎无法实现的照片在刚刚刊发的一段时间也并未引起什么关注。
“美国媒体报道张朝阳时用了这组照片,这组照片才变得有影响力。你现在回想他的那些形象,后面的那些建筑,其实都特别像美国《时代周刊》报道韩寒什么的,他们就特别喜欢用这种有政治意味的场景,戴个头盔,踩着个滑板,在金水桥。我觉得王景春应该是看这些照片比较多,很自然地受影响。”李戎说。
3
1999 年,《南方周末》的 IT 版变成经济部其中的一个版面。报纸成立了“新经济”板块,李戎是主要的成员之一,其余的早期成员还包括后来《环球企业家》杂志的总编辑李甬、杨福。
“新经济”一词最早在美国流行,意指以 IT 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一种经济商业模式。伴随出现的是《连线》、 upside 在内的大量新经济杂志,他们差不多有拳头那么厚,从不担心找不到广告客户。
但“新经济”流行到中国时,意味变得更复杂了。“(新经济)最大的推动力是 WTO,第二个是互联网。”“2000 年思科股价最高的时候,大家觉得真是有可能未来最重要的几个大的公司都会是互联网公司。因为当时加入 WTO 就是向美国靠拢,觉得所有国内的创业公司都要找美国的模板,这个是美国的 eBay,这个是美国的雅虎,这个是美国的 Google……那美国发生的一切也都会在中国发生。”
《南方周末》的“新经济部”开始筹备一份新的报纸。
“那几年一直在谈(加入 WTO),我们就觉得,入世以后,经济会变成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因为经济跟所有的企业都有关,所有人都会变成投资者。需要一张报纸。中国这么大市场,当时市场上就只有《中国经营报》,它是讲具体的企业运作,偏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没有宏观的那种大经济报,当时就觉得是个空白。 ”李戎说。
他们打算给新报纸取名“新经济时报”。但不巧和一份四川的报纸重名了,最终新报纸定名为“ 21 世纪经济报道”。“想做的这东西还是一样的, 21 世纪不就是新的嘛。”
2001 年 1 月 1 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创刊团队成员包括沈颢、刘洲伟、陈东阳和李戎。《21世纪经济报道》版面风格参考《华尔街日报》,提出的口号是“与加入 WTO 后的中国一起成长”,发刊词为“我们的梦想就是国家的梦想”。报纸零售价 2 元,是零售报纸中最贵的。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加入 WTO。
创刊两年后,丁磊凭借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回升的股价,位列“胡润百富榜”的首位。李戎提议为此写一篇社论。
“他 71 年出生,可以说没有任何背景。我那时候很高兴,跟沈颢讲,我觉得社论里面应该写。这其实是一个特别有标志性的事情,比如说,从此财富可以掌握在年轻人知识人的手里,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这种可能。以前没有这种可能。
“以前都必须积累很多代才可能到那个位置,像荣毅仁,或者四大家族。但现在这个人是我们身边的朋友,有时候你还瞧不起他,笨手笨脚的。
我印象有一部电影叫《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Hugh Grant 演的。也是一帮朋友,各种各样的人,也经常一起混,里面有一位很富,叫 Tom,傻乎乎的。我印象很深,有一段他主人公就问他说,你是不是全英国最富的人? 他说,应该不是吧,我想女王应该比我有钱,我应该排第四吧。这些人经常一起混,都没有架子,也不会拿着,不像有钱的人,你也见不到他们。”
这篇社论最后没有写成。
“我觉得总有一天会变成,只要你合法阳光,大家也会尊重。”
李戎
1995 年第一次上网。1995 年至 2000 年担任 《南方周末》编辑,主导《南方周末》从社会、文化角度报道互联网。和另一位重要的 IT 记者刘韧合著专栏,并集结成书《中国.com》。2001 年联合创办《21 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在长隆集团。
题图来自 AbsolutVision on Unsplash, Chilam Siu on Unsplas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