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十年:开创与量变

2008年,国内手机市场销量榜的前五名分别被诺基亚、三星、LG、索尼和摩托罗拉占据,苹果刚刚在乔布斯的带领下发布了首款支持第三方应用的 iPhone 机型,而国产手机品牌的发展则显得势单力薄,在国内只有不到 20%  的市场份额。正如所有行业巨变来临前,一切都看似风平浪静。

第一个转折发生在2010 年,诺基亚在国内的销量占比较两年前下降了约 10%,iPhone4 横空出世席卷全球,而国产手机依托于 3G 时代的红利,不仅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和设计,甚至开始赶超国际品牌,最具代表性的“中华酷联”依托电信运营商渠道,快速占领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另一个转折点在 2016 年,昔日的“国际巨头”们早已在榜首寻不到踪迹,苹果的市场份额也趋于稳定,但国产手机正式迎来百家争鸣、各放异彩的好时候:已经过了做好功能和设计的阶段,越来越多国产厂商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2016 年第四季度,华为、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在印度占据的市场份额总和接近 50%。

总之,过去十年里,国产手机品牌不断补足功能短板、克服质量问题,逐渐过渡到抢占市场份额,甚至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份额。今天的国产手机,无论产品还是技术积累,已经不能和十年前同日而语了。

行业格局下的量变之路

国内手机品牌的进阶之路是否有迹可循?抛开大的行业格局不论,或许我们能从单个品牌的历程中挖掘到一些更深刻的经验与闪光点,比如在国产手机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 OPPO。就在刚刚提到过的 2016 年,OPPO 第四季度市场份额达已经达到了 18.1%,同比增长了 100%。

OPPO 做手机的起点,正是国内市场被“国际巨头”们垄断的 2008 年。OPPO 的第一部手机是一款由摄像头、自拍镜和扬声器组成的笑脸手机 A103,这款与众不同的手机,不仅让 OPPO 一举收获了百万级的销量,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创新基因。

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
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

在 OPPO 手机十年的历史中,它“爆款制造者”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从 2015 年发布的 R7 开始,R7、R9、R9s的销量都超过了 1000 万台,2012 年发布的 Find 5 和 2014 年的 Find 7 销量都超过了 300 万台,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3000 元价位段百万级的销量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一次次的爆款销量,也让 OPPO 手机成为了验证和推广新技术的产品依托。

前面板一体性差是早期国产智能手机的通病,即便是黑色手机,发灰的屏幕也很容易与黑色面板区分开来。2012 年发布的 OPPO Find 5 用一块 5 寸 1080P 全贴合屏幕几乎完全覆盖了机身正面,屏幕玻璃延伸覆盖到了机身的侧面。全贴合技术成为了手机行业一项重要的指标,而这一屏幕工艺也是 OPPO “息屏美学”设计的起点。

图片来自phoneArena
图片来自phoneArena

虽然早在 2014 年,Find 7 就支持了 VOOC 闪充,让部分用户体验到了这项尖端技术的优质使用感。但在 2015 年的 R7 发布之前,闪充还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因为当时行业中绝大部分手机的充电功率只有 5W。而随着 R7 的推出, VOOC 闪充得以在消费者群体中快速普及开来,也让快速充电技术成为了国内手机行业中趋之若鹜的技术热点。

图片来自 Android Authority
图片来自 Android Authority

自拍模式是智能手机诞生以后最具社交属性的发明之一,依托于智能手机的硬件红利,Instagram 等社交网站上晒出的自拍照几乎都是用手机拍的。但直到2016 年,智能手机的前置摄像头硬件配置普遍不如后置,显而易见的是,手机行业的整体思考模式还尚未关切到这个痛点需求,而在 R9 上,OPPO 升级了手机的自拍功能,不仅配备了 F2.0 大光圈及 5P 镜片组,还加入了超广角自拍,这些创新即是填补了消费者的需求空白,又让整个手机行业看到“自拍”背后的强大市场潜力。

图片来自ifanr
图片来自ifanr

手机拍照的另一个痛点是对焦速度,在 R9s 之前,智能手机的主流对焦方式是反差对焦和相位对焦。OPPO 与索尼联合开发了一颗堆栈式传感器 IMX398,得益于 IMX398 的双核对焦,R9s 单个对焦点数据相比 IMX298 提升 100%。与以往的技术推广如出一辙,在 R9s 之后,双核对焦也很快在其他品牌旗舰手机上普及。

解决了充电和拍照的痛点之后,Android 手机在软件生态上关于游戏流畅性的痛点显得极为突出。但“游戏”总会有破局者出现,OPPO在游戏优化上的布局早已展开,从R11 系列开始,OPPO、高通、王者荣耀三方联合优化,实现了连续两小时玩王者荣耀稳定 60 帧,也塑造了新的“游戏规则”。此后,OPPO还与腾讯共同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出Hyper Boost 加速引擎,Android 手机的游戏体验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创新中得到大步提升。

OPPO量变的背后

任何变化的背后都有着量变的积累,因此,OPPO 手机成为爆款也绝非偶然。

闪充

充电功率 5W 的经典白色方形充电头,是 iPhone 4 时代就已经定下的充电标准。在 2012 年,充电还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正常情况下,要想充满一部手机,需要 2-3 个小时左右。

在电池续航短期难以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研发快速充电成为当时的手机行业一种“围魏救赵”的策略。但快速充电这样的技术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出来的,回顾 OPPO 手机十年的技术历程,一条清晰完整的充电升级路线显现出来。

在 2014 年的 Find 7 上,VOOC 闪充还是一个初始的 1.0 版本,半小时充满 75% 的电量。但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这一速度已经高于主流的 5V1A 充电。在 OPPO N3 上,VOOC 闪充的充电器体积被缩小,VOOC mini电源适配器也成为 R5 随机附送的配件。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 VOOC 闪充带动了手机行业充电技术的升级,无论芯片厂商高通还是国产手机厂商都开始做自己的快充技术和快充标准。但 OPPO 的闪充技术一直都保持着“一览众山小”的地位。

从充电时间缩短半小时到充满电不到半小时,闪充技术从量变升级到了质变,充电不再是一件持续性的事,而变成了碎片化的过程。用极低的时间成本快速补充电量,这也是研发快速充电技术的终极目的。

智能手机主流的电池技术是传统的单电芯,随着充电功率越来越高,手机行业面临着兼顾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的难题。VOOC 闪充早期对应的电池容量多数都在 3000mAh 以内,OPPO 2016 年展示的 SuperVOOC 超级闪充也只需要充满 2500mAh 的电池。

到了 2018 年的 Find X 超级闪充版及兰博基尼版上,电池容量升级为 3400mAh。OPPO 通过两块等效 1700mAh 的双电芯串联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35 分钟就可以充满一部手机。R17 Pro 进一步将电池容量“上探”到了 3700mAh,双电芯升级为 1850mAh。

让消费者放心的使用闪充,SuperVOOC 超级闪充配套的双电芯串联技术功不可没。快速充电技术的普及,绝非一日之功,时至今日,手机行业对于快速充电技术的研究仍在不断摸索中。

拍照

智能手机能不能替代单反?这是从手机有了拍照功能之后长久被讨论的话题。早期的智能手机可能还不足以覆盖单反 50% 的使用场景,但随着上游供应商和手机厂商的技术进步,十年后的今天,这一话题有了更大的想象力,手机拍摄出的照片也越来越成为社交网络上传图片的主流。

智能手机诞生之初的一大卖点是后置摄像头像素的提升,2012 年诺基亚 808 最高可以输出 4100 万像素,国产手机厂商也跟进了高像素,到了2014 年,OPPO 在 Find 7 上推出了超清画质技术,可输出最高 5000 万像素的照片。这项技术在 OPPO N3 又一次得到了升级,可输出最高 6400 万像素的照片。

从 2016 年开始,手机拍照不再只是单纯的提高像素,而是在保证 2000 万像素的前提下,提升相机的拍照算法。在 R11 上,OPPO 与高通定制了影像处理器,支持高性能低功耗的成像处理。OPPO 研发的拍照算法还集成在了高通芯片的 ISP 上,惠及了更多同样使用高通处理器的手机。

手机和相机从 2016 年开始有了明显的分野:相机即便是进化到全画幅微单的时代,输出未压缩的原始格式依然是主流,可自定义的后期修图还是相机用户的刚需。手机走入了另一“流派”,国产手机厂商们精研的拍照算法让普通用户也拥有了自动化的“Lightroom”。R17 Pro 的超清夜景模式通过长曝光和多帧合成技术兼顾了画面亮度和细节,弱光环境不再是手机拍照的一大短板。

手机拍照的前沿技术更有未来的想象力,在 2017 年的 MWC 上,OPPO 展示了五倍无损变焦技术,能将来本来体积更大的长焦镜头横向放倒。光线先通过棱镜,折射到经过镜头模组的 CMOS 上。2019 年 OPPO 正式发布可以商用的十倍混合变焦,长焦摄像头等效焦距达到了 159mm。超级夜景和混合变焦正在成为手机厂商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新战场。

设计

智能手机的十年外观设计其实是由苹果来制定“游戏规则”的,从 初代 iPhone 发布开始,这十年来的智能手机形态基本都遵循了 iPhone这个范本:不可换电池的一体式结构,手机正面是屏幕和前置摄像头,背面是后置摄像头。

即便是在 2017 年苹果的十周年,iPhone X 也保持了初代 iPhone 的基本形态,前置摄像头依然在屏幕上方,区别只是由“三段式”结构换成了“刘海屏”。

而OPPO跳出 iPhone 的窠臼,在手机的设计上有了自己独立的探索。以Find X为例,双轨潜望结构将后置摄像头也隐藏了起来,手机的一体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双轨潜望式结构对手机形态的大胆探索,启发了更多手机厂商打破设计桎梏。在 Find X 之后,国产手机厂商们不断试图将前置摄像头与传感器等原件放入机身内部,开拓屏幕形态的更多可能。追求更接近全面屏的极致视觉体验,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上的大趋势。

其实,OPPO 对于设计的探索从很早就开始了。

2013 年的 OPPO N1 就有一颗能够旋转 206 度的摄像头。OPPO 还发布了一款配套的 O-click,可以用来遥控 N1 点摄像头旋转。

图片来自ifanr
图片来自ifanr

OPPO Finder 6.65mm 厚度的机身创下了智能手机最薄的记录,主天线采用天线支架与音腔一体式设计,让它摆脱了多数超薄手机的“翘屁股”。 到了 2014 年的 OPPO R5 ,4.85mm 厚度的机身再一次刷新了最薄智能手机的记录。

图片来自cnet
图片来自cnet

下一个十年

面向未来而看,下一个十年的开端已经注定属于5G+时代,亦如3G、4G时代来临前一样,整个手机行业都对新时代的到来充满期待。这是风口也是十足的挑战,但正当此时,行业的潜能才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通过创新,每个品牌都能开启自己的更多可能,通过创新,国内手机行业的力量将足以推动社会发展的车轮。

在新时代即将开启之时,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 5G、AI 以及 IoT 了,各手机品牌已经纷纷试水,而 OPPO 也早已开启了新一轮的布局。

在 5G 通讯的赛道上,OPPO 可谓是占尽先机,更在去年成立了 OPPO 研究院,不断加码 5G 研发。其进展速度也是令人惊喜的,在 2018 年 12 月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OPPO 展示了 Find X 的 5G 样机,并且支持了 n41、n78 双频段。而 5G 通讯的领跑,将为更多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带来新的突破。

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的“游戏规则”早已发生改变,国内手机品牌的目标也不再是优化好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流畅性那么简单,将AI等新技术融入才能打造出更具智能化、更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用户体验。国内手机行业中的各大品牌对于系统的优化不尽相同,但用户们对于 OPPO 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由量而看,截至目前 ColorOS 在全球已经拥有 2.5 亿用户。

虽然在 5G+ 时代,手机仍将是万物互联的核心,但更多新兴的移动终端也在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与手机一起为我们开启跨场景的融合体验,很多手机厂商甚至开始“跨界”到家居等行业。而就在前不久,OPPO 成立了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这就意味着,OPPO 将推出全新的 IoT 产品、构建全新的 IoT 平台,为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添砖加瓦。

科技公司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新的产品,也在于带来全新的场景体验,更在于为消费者打开新生活、新时代的更多可能,而这一切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到社会发展走向的层面。万物互融时代,正在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手机行业先行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