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新出版的散文集,谈的还是他的将军父亲白崇禧

1 月 26 日,白先勇在台北发表他的最新一本散文集《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本新书集结他从 2002 年的散文作品《树犹如此》之后所发表的散文,内容记录了白先勇的父亲白崇禧将军在国共内战的足迹,以及交代重要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书名,正好就说明白先勇创作这本书的动机——追寻父亲长达八千里路。

白先勇形容自己完成这部作品像是带着洗涤、敬畏之感,让他重新审视父亲的过往,以及他与父亲的关系。

今年 81 岁的白先勇在文坛的地位不容怀疑,但他从来没有停止创作,他也不只一次公开说过,在他晚年期间会致力“推动中华文化文艺复兴”,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倚靠他心中的两部神作,《红楼梦》与《牡丹亭》。

但其实对白先勇来说,除了推广《红楼梦》与《牡丹亭》,书写父亲也是他的人生志业。

对于台湾人来说,白先勇的身份之所以特殊,并不光是因为他的文学家身份,他的父亲白崇禧曾是中华民国的陆军一级上将,也是国民党新桂系核心人物,在抗日战争合作指挥多场大战,是民国史当中不会被遗落下的重要将领。

1947 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白崇禧也跟随蒋中正来到台湾,被委任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白崇禧来到台湾的那一年,台湾社会因查缉私烟与省籍情结而起的“二二八事件”,蒋中正派兵镇压台湾各地民众,估计造成 1.8 万至 2.8 万民众死亡。白崇禧是被派来台湾宣导“禁止军警滥杀无辜”但下层并未遵照指示,导致伤亡惨重,并让台湾人对国民政府深感失望。

正因为二二八事件,国民政府在台湾开启了史上最长的ㄧ段长达 38 年的戒严,史称“白色恐怖”。

直到现在,二二八事件至今仍是台湾社会中非常敏感的话题,也被视为台湾历史中的伤痛。至于白崇禧将军在此段期间的作为,更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白先勇一直希望可以让台湾民众了解白崇禧在中国大陆抗战的过往,以及撤退来台之后,面对二二八事件的前因后果。

早前,白先勇在接受《纽约时报》的专访时曾说:“我要替我父亲讲几句话,讲抗战,我父亲是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角色,可是在台湾、在这里,都没有给他完完全全公正的一个评价。所以我觉得现在,虽然晚了一点……我们说,这块记忆被遗忘掉、抹杀掉,就等于一个人患了失忆症。”

他在新书的记者会上说,关于历史,必须先完整公开史实,当民众了解之后,才有机会理解,最后达成谅解。

白先勇从 2011 年开始致力于整理白崇禧的传记,2012 年出版《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2014 年出版《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整理白崇禧将军来台最新史料与口述采访纪实。隔了一年,他又推出纪录片《白崇禧将军与 228:最新史料、采访纪实与珍藏纪录片》,里头有当年珍贵的历史画面,也有幸存者的口述历史,通过不同角度呈现时任国防部长的白崇禧。

不仅是整理史实,在白先勇的作品当中不时都能见到“将军”的身影,可见父亲对于他的创作来说起了多重要的影响。他的知名作品《台北人》最后篇是“国葬”,写的是大将军的葬礼;《孽子》的最后一篇也是为老爷子送终的戏。

白先勇把纪录父亲的史实作为人生的信仰,“因为我父亲是一个在历史上很有地位的人,历史学上也应该是很感兴趣的一个人,让比较客观、有历史训练的人来写这个全传;我应该也写几本书,因为我最了解他、最知道他的生活跟他的内心。”

目前《八千里路云和月》只发行繁体中文版,于 1 月 21 日公开发行。

题图来自联合文学粉丝专页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