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的牛奶品牌,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在2000年之前,日本最大的牛奶品牌是雪印。他们现在也还存在着,不过已经不再生产销售牛奶。并不是他们不想卖,也不是他们没有生产牛奶的能力。这家成立于1925年、做到了日本第一的奶企,纯粹是自己“作死”导致了退出牛奶市场。

ywx-milk-safety-1

在谈到食品安全管理的时候,雪印牛奶危机是一个经典案例。

2000年3月31日,雪印牛奶在北海道地区的工厂停电了。那个工厂是做牛奶脱脂的,得到的奶粉运被送到其他地区,再复原成液体奶进行销售。脱脂是在20—30°C下操作,正常生产时只经过几分钟就过去了。停电之后,原料就停留在生产线上,在这个温度下直到来电恢复生产,总共约有4个小时。此外,奶制品生产线的原料储罐需要保持低温,这次停电使得一个储罐无法保持需要的低温长达9个小时。

按照生产规范,发生这样的事故后生产线上的原料应该全部丢弃。然而工厂管理人员心存侥幸,认为这几个小时的停电不会导致多大问题——即便是细菌有所增加,还有后续的灭菌工序来挽救。于是来电之后,他们就继续生产。

此后一共生产了830袋低脂奶粉,检测结果是450袋细菌合格,380袋细菌总数超过了厂家的标准大约1%。在食品生产中,如果不合格指标跟安全性无关,比如物理形态或者营养指标不合格,那么可以加回到原料中进行“返工”。但如果是安全性指标不合格,比如细菌超标,那么就应该丢弃。该厂的管理人员或许是觉得超标并不多,就没有丢弃,而是选择了“返工再利用”。最后,这些返工的原料加上新的原料,一共生产了750袋“检测合格”的低脂奶粉。此后,这批奶粉被运到了大阪,从6月23日开始用来生产低脂牛奶。

从6月27日开始陆续有消费者报告食物中毒,第二天当地政府下令雪印停止生产、召回上市牛奶并公开通报事故。然而雪印的管理层心存侥幸,没有立即执行政府要求,到了29日早上还在“进一步确认”。又过了几个小时才公开确认了事件,并宣布30日开始召回。

7月2号,日本卫生部门查明了事故原因——雪印的低脂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这种细菌并不耐热,通过灭菌很容易杀灭,但如果在杀灭之前它们大量增殖起来,就会分泌毒素。这种毒素耐热性很强,牛奶的灭菌操作不足以使其失去活性。在停电的几个小时中,那批牛奶原料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产生了大量毒素。虽然后来的操作杀灭了细菌,但它们的毒素却保留了下来。

牛奶是一种日常消费品,一两天的延误导致了更多消费者中招。到7月5号,报告中毒的人数已经超过10000人,到7月10日达到了14780人,其中还有一位84岁的老太太因为并发症而去世。

公众的愤怒不仅仅是事故本身,还有雪印管理层心存侥幸,拖拖拉拉的处理方式。在7月11日,雪印不得不宣布停止了21个工厂的生产。

此后,政府审查这些工厂,到8月2日宣布20个厂已经确认安全并恢复生产。但是愤怒的消费者已经对雪印失去信任,纷纷抵制雪印牛奶,到了2001年抵制依然在继续。跟牛奶业务相关的雪印子公司不得不关门谢罪,雪印公司从此退出了牛奶业务。

食品行业有一句话: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实际上,雪印销售出去的那些牛奶,甚至生产那些牛奶所用的奶粉,如果检测的话都是“合格”的。但“检测合格”和“产品安全”之间,只有在“符合生产规范”的前提下才能等同。比如,在雪印牛奶的常规生产流程下,如果检测细菌总数合格,那么就意味着产品中的细菌很少;而在生产流程中并没有给细菌大量增殖的机会,所以也就不会出现细菌毒素。而在停电事故发生之后,“细菌没有大量增殖机会”的这个假设就不存在了。最后的“细菌少”,只是增殖的细菌被杀灭了,而它们“存在过的痕迹”却不在检测范围之内。

image_milk

按照许多消费者的思路,既然有可能出现细菌毒素,那么在产品中增加毒素检测不就可以了吗?对于具体的一种毒素,增加检测当然可以。但是,食品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很多,比如除了葡萄球菌肠毒素,也完全可能是其他致病细菌,产生其他毒素。增加的检测指标越多,生产的成本也就越高——而成本,最终是要靠消费者来承担的。

在食品生产中,“检测合格”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要充分保障安全,并不能仅仅依靠监管机构的“检测”,更需要生产企业“遵守规范”。在“过程管理”的基础上,“检测标准”才能够保障安全。

本文来自云无心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系今日头条签约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