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地方债隐形风险加大,2019 年中国多地棚改目标减半

本周,多地陆续公布 2018 年经济数据,同时也下调了 2019 年的目标,其中一项为棚改项目。据《21 世纪经济报道》称,北京、四川、安徽等多地下调今年棚改项目目标,截至目前山西减少幅度最大,从 2018 年的 12.52 万套减少 74% 至 3.26 万套,其次是河南减少 70%。

不仅地方政府下调棚改项目目标,彭博社援引瑞银集团分析师称,2019 年全国的棚改项目也将从 2018 年的 580 万套下调至 500 万套。下调的原因被认为政策收紧有关,2018 年年初、7 月国家棚改政策收紧,年末时住建部明确 2019 年取消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模式,改以发行专项债券为主,主要是为了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即与第三方平台公司签订服务协议,由其承接棚改项目,也由他们去承担资金融资。地方政府支付这些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棚改专项贷款、地方财政支出以及发行债券。其中,棚改专项贷款占比最大。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数据显示,2016 年、2017 年分别占比 81.6% 和 71.1%。

棚改专项贷款来自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2015 年棚改从实物安置(以分配新房为主)改为货币化安置,即以发放拆迁款为主。按一般流程,央行提供补充抵押贷款(PSL)给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后者提供资金给地方政府,最后发放到拆迁居民手里。地方政府选择购买棚改服务,某种程度上可以拿到更多的棚改贷款。Wind 数据显示,2014 年开始全国各地棚改的计划不仅超额完成,且完成数量呈递增态势。2014 – 2018 年完成率分别为 100%、103.62%、101%、101.5%、107.93%。

地方债务高涨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关注的问题,仅公开的债务——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地方明确公开的债务达 16.7 万亿元(占去年 GDP 20.4%),比 2013 年增长 1810%。

也是从 2015 年开始,地方政府通过大量 PPP 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私营企业、民营资本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引导基金以及违规担保等方式,变相扩大隐形债务规模。《第一财经日报》2018 年报道称,近年来棚改贷款也推高了政府的隐性债务。

为防止地方财政隐形债务风险加大,2017 年开始棚改相关政策收紧。一是减少棚改计划目标。2017 年 5 月国务院决定,2018-2020 年 3 年棚改 1500 套——相比前三年(2015-2017 年)计划的 1800 万套减少 300 万套。二是限制地方政府棚改的贷款方式,从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模式,改为发行专项债券为主。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天风证券的测算称,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取消后,2019 年棚改专项债保守估计有 6000 亿元的配额,还有接近 6000 亿元的资金缺口——此前预测 2019 年棚改资金落实到政策性银行贷款与专项债的共有 1.17 万亿元。在资金缺少的情况下,多地政府相应地下调棚改目标。

另一方面,棚改货币化也被认为是推高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1 月 25 日的《中国住房市场月度分析报告》指出,受 2019年货币化棚改政策调整影响,三、四线城市住房销量大概率下滑也会带动当地房价向下调整。

题图来源:Photo by wong zihoo on Unsplash,有裁剪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