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没落了吗?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需要从大环境到“小人物”身上去找答案

先发张图给大家看下

上图是1966年,当时正值壮年的邵逸夫老先生和自己创办的邵氏旗下明星的一张大合照,图中的邵逸夫爵士坐在最前面的劳斯莱斯车头,风头一时无两,这张图也代表着香港影视的其中一个高峰期;

(话说邵逸夫老先生的本名叫做“邵仁楞”,“逸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爹当年比较低调,不希望儿子们在外面用自己家的名字出名,所以给他们兄弟四人各改了个“艺名”)

从上海到香港

香港在建国前乃至之后一段时间都是个地贫物稀的地方,时值国共内战,大陆的资产阶级精英,尤其以当时民国最富有的上海财阀家族居多都跑去了英属殖民地的香港,原因很简单,留在内地资产迟早会被收回国有,去到台湾还得面对国民党的收刮,这次移民潮中就包括了上述提到的邵逸夫先生;

民国时期就在上海从事电影业的邵逸夫老先生,去到香港后从操旧业,将旧上海时的电影技术带到了香港(当时的上海拥有众多在当时世界电影业领先的技术,邵氏家族兄弟从美国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且在当时的东南亚坐拥数百家电影院,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也是邵逸夫本人担任制片+导演的,可以说他本人去香港前就已经是旧上海的电影大亨)

这就是香港电影业发展前期的历史背景,可以说日后的“东方好莱坞”就是由这群“逃港”的精英们奠定的;

奠定香港电影工业

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东南亚、日本等亚洲地区仍处于市场前期工业水平以及政治混乱的局面,香港作为英属殖民地,英国政府对香港文化的管制上处于几乎完全真空的状态,这给予了香港电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同题材的电影制作奠定了香港电影工业前期发展的基础,而此时的香港电影业的竞争也只止步于香港的市场;

此时邵氏电影和当时另外两家劲敌“电懋”、“长城”构成了50-60年代香港电影业的竞争格局(主要是邵氏电懋),当年邵氏邵逸夫电懋陆运涛俞普庆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灵魂人物,双方针锋相对,制作出的很多电影也轮流在影展上拿了很多奖项

邵氏曾一度落后于电懋,可惜“天命弄人”,电懋公司两位掌权人在当时一场空中事故中双双不幸离世,这就给了邵氏一次踹息和反扑的机会,最终的结果是邵氏电影在60年代后期称霸整个香港电影业。同时,邵氏推行了电影片厂制,培养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凌波、李翰祥、张彻等等无不出自邵氏门下,这时有一位叫吴思远的人加入了邵氏担任场记,后面会提到他。电懋随即被解散,这却造就了邵氏在70年代的另一个对手“嘉禾”;以“邵氏兄弟”为主的电影片厂制在当时的香港达到了鼎盛,这种体制以制度化的管理体制,包涵了制片、拍摄、发行、明星培养等等的“垂直整合”模式以及流水线式的工业化运作,类似于如今的韩国娱乐产业。这种“自产电影自养明星”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香港电影初期的生产力,引导香港电影经历了20余年的繁荣时期,为“东方好莱坞”后来在亚洲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升级

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香港电影已经开始呈现走出香港的局势。整个亚洲在7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对电影娱乐的需求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在增长,作为当时唯一在亚洲拥有成熟的制片规模以及电影工业水平的香港,在这股趋势中,无疑是吃到了这一波红利;

而迎来新一轮的对手嘉禾后,邵氏出现了明显的疲状,这种电影片厂制下生产出的工业类型电影已不能再满足观众的需求,社会鉴赏心理的变化导致邵氏无法在电影市场立足。甚至当时的好莱坞体制也开始发生转变,“八大公司”以前推行的与邵氏类似的大厂体制也在电视等其他新兴媒体的冲击下而逐渐崩溃,并由“片厂制”转为“独立制片”;

独立制片模式简单的说就是

大公司自己不生产影片,而是选择合适制片人予以财务和发行支持(这一点相当重要,对日后香港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影响,下面会提到

制作人组建卫星公司挂靠在大公司下

卫星公司负责影片拍摄制作宣传等一系列操作

大公司与卫星公司实行最终票房利润的分红

不同于以往流水线的制作,这种卫星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的题材创作,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因此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前面提到的嘉禾,是由邹文怀李嘉诚球友)、何冠昌洪金宝恩人、成龙干爹)及梁风三人创办,在电懋公司因创始人身亡而即将衰败时,他们乘机收购了电懋的制片厂后,便引进了上述的体制,形成小型的独立制片公司和大型的院线或制片公司合作的“独立制片”,与邵氏的“片厂制”抗衡。结果就是嘉禾打败了邵氏成为了当时全球最大华语电影公司。不仅签约了李小龙,还有著名的“许氏兄弟”(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吴宇森等人,推出的众多电影在当时多次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之外,还成功在日本引起了一阵香港电影风潮,而到了80年代,这阵风潮更是席卷了各个亚洲国家。

此时有一位日后被称为“香港电影教父”的人出现,他当时组建了一家卫星公司,负责为嘉禾制作电影,这人叫吴思远,没错,就是上面提到在邵氏做场记的那位;

可能是邵氏出身的关系,吴思远本身也是上海出生(当时的邵氏几乎是上海人的天下),在邵氏沉淀了几年后,顺应当时的独立制片潮跳出来自己组建了团队,充当嘉禾的卫星公司,制作的题材特别受社会观众的喜爱,在众多独立制片公司中突围而出。

吴思远不仅成功导演了几部深受市场欢迎的电影,开创了香港电影新风格,更是在幕后一手挖掘出许多像徐克、成龙、刘德华这样往后红得发紫的新人,徐克的《新龙门客栈》、《青蛇》、《黄飞鸿》系列,还有成龙刘德华的成名作《蛇形刁手》与《法外情》这些都是吴思远出品的。另外,他还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大陆拍摄合拍片的香港电影人,并为后续众多香港电影人进入大陆市场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而此时作为对手的邵氏,在邵逸夫先生的引导下,毅然放弃电影业开始改变跑道成立香港电视集团(TVB的前身)进入了当时发展迅猛的电视业,原先制片厂培养出来的明星也顺带成为了日后TVB的台柱(王曼梨、肥姐沈殿霞、汪明荃等等)

百花齐发、群星璀璨

香港作为亚洲70至90年代娱乐业高速发展红利的受益者,电影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那时整个华语圈的人才(包括内地、台湾)都涌入香港娱乐圈,造成了香港在电影、唱片、电视皆是百花齐放、群星璀璨的现象,当时日韩的娱乐工业也逐渐兴起,在唱片业和电视业上逐步对香港产生压力,但唯独在电影业这一块上,在亚洲的影响力与产量上始终是无法与香港电影这个“东方好莱坞”相比。

从70年代开始,香港演员的诞生开始出现某种特殊现象:越来越多的演员是从幕后转向幕前(龙虎武师代表的洪金宝成龙、新艺城“七怪”等),或者从别的行业转入到电影来的(电视业TVB方面的张国荣刘德华、唱片业歌手的谭咏麟),有的更是由星探直接在大街上找的(钟楚红、张曼玉等);这种现象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

一、以前的邵氏的大片产制模式的消失,电影人才培养及供应的渠道一下子被截断了;

二、卫星电影公司的体制因为是挂靠在大公司,自身规模太小无法大量培育电影人才;

所以我们看回当时的香港电影,会发现如今许多大牌的导演、监制甚至老板都有过在电影里参演的经历;最经典的莫过于“新艺城”;当时麦嘉想拍《最佳拍档》,找来找去发现没有人可以演,于是自己上去演了“光头佬”,黄百鸣想拍《开心鬼》,也一样因为找不到人于是自己就演了“开心鬼”,吴宇森拍《英雄本色》发现不够人,自己也上去客串了个配角;

上述的情形是造成TVB“艺员训练班”日后会被称为香港“造星工厂”的原因;

当时从TVB艺员训练班毕业的艺人,不仅台前甚至幕后的人才也很多(如杜琪峰),这些人毕业后开始参演和参与电视剧的制作,在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这样庞大的人才队伍也吸引了当时众多正在头疼人才稀缺的卫星电影公司,导致许多艺人或幕后人员在与TVB的合约结束后,几乎都不续约而选择进入电影业,香港黄金时期的电影人,大部分都是这样出来的;

期间还导致很多艺人与TVB的关系交恶,毕竟谁也不想刚养肥的猪就被外面抢走,于是TVB通常会提前一两年和艺人续约,如果艺人不合作那接下来几年基本就没有工作,一方面被合约限制无法接外面的电影,另一方面在市场逐渐失去知名度,相当于之前几年的奋斗化为乌有;

从某个角度可以说邵氏兄弟退出电影业后,仍旧为香港电影持续做出贡献(在人才方面);

回到电影业上,除了嘉禾之外,80年代开始也出现其他的电影公司,他们的资金不来自于嘉禾,所以不同于嘉禾旗下的卫星公司,最著名的莫过于上述提到的“新艺城

这家公司有多厉害?

它曾经一度逼到邵氏嘉禾两家老牌电影公司要联手起来才能抗衡!

这家公司的主心骨前期是“三巨头”:石天+麦嘉+黄百鸣,后来逐渐发展成著名的“新艺城七怪”:(上述三位)+泰迪罗宾+徐克+曾志伟+施南生;

经他们在“奋斗房”中创作出来的佳作源源不绝,前期有《鬼马》、《最佳拍档》、《开心鬼》、《少女组》系列,后期更是有《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系列,捧红了无数明星导演(吴宇森就是在嘉禾与新艺城相斗期间,因票房不利,被徐克趁机拉过去的)

嘉禾这边同样也出现了诸多佳作,主要是在动作片上如《福星》、《A计划》系列;更重要的是,嘉禾制作的电影不仅将香港电影风潮席卷整个亚洲,更是将目标早早放到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市场—美国,相当于亚洲市场已无法满足当时的香港电影人了,对他们来说“东方好莱坞”这个称号并不算什么,他们更希望的是在西方电影市场中也能拥有话语权,而这一切还只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

这一繁荣现象一直维持到了90年代中期,这期间香港电影虽然依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其实里面早已埋下了日后衰落的根源;

繁华背后的陷阱

80-90年代初的亚洲经济繁荣,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寻求投资的热钱,因为香港电影名声在外,加上电影的高回报率,所以热钱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了香港电影业,而这也是导致香港电影“过度”繁荣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过程中也有想要鱼目混珠的“黑钱”;

为什么我要用“过度”两个字形容。因为当时在80年代末—90年代中的香港电影业开始出现了畸形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当时的演员身上,那时出名的演员大多都有个称号,例如郑裕玲被人称“郑九组”,意思是她一个人身上同时有九部戏在拍!你觉得这已经很变态?这还不算,刘德华在当年人称“十二少”,意思是他一年拍了十二部电影!

这还不是最令人咋舌的地方,更惊人的是有些演员这样拍戏下来还是没片酬的,原因是这些电影背后都有黑社会在“干涉”;

好一点的:事先提出巨额的片酬骗明星为他们拍片,拍完后故意挑刺给少或甚至直接耍赖不给,影片上映后的钱全落入他们自己袋袋平安(成龙在台湾拍完戏直接被黑社会恐吓他要钱还是要命)

不好的:直接去到明星住处或者拍片现场抓人(刘德华被人用枪指着头押去拍戏)

更不好的:明星为了自保会找些本身有点势力的人来做自己经纪人,但往往也为这些经纪人招来横祸(李连杰经纪人被枪杀)

以上所述的这些现象一直与当时香港电影的繁荣同时存在着,最严重时期,黑钱占香港电影的资金来源达到十之有六,等于你看到的当时十部香港电影里,就有六部是黑社会靠上述的手段拍成的;里面的伤害不仅是对幕前,包括幕后也是深受此害(下面会提到);

闭幕的“闹剧”

到了90年代末,因日本经济衰退、亚洲金融风暴的一连串打击,原先的热钱逐渐离开,这时的香港电影就像是刚经历完一场“闹剧”,大家回过头后发现里面还是当初的模样;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年香港黄金时期的几百上千部电影里,除了幕前来来去去就那几位当红的明星之外,就连幕后也是同样的情况;

当时大多数作为制作方的卫星公司,其实本身并不具备制作电影和培养人才的能力,所以被称为“僵尸”公司,由于独立制片体制的原因导致人人都可以成立电影公司,造成市场上大量充斥着这类型公司;这种公司只会通过粗暴的手段把市场现成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然后把这些畸形的作品推出去市场卖钱,这种风气甚至成了当时华语地区的主流;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等于将80年代至90年代初十几年培养出来的核心资源始终锁定在了那群香港少数电影工作者身上;(下面简称“黄金一代)

这股热潮褪去后,当年这批黄金一代要么选择征战好莱坞或北上拍戏、要么选择退出江湖,之后出道的人基本没有得到当年那批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使得整体香港电影在9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直接断了层。与此同时还遭到一连串如盗版、欧美特效大片等新浪潮的打击,导致雪上加霜。

留守香港

刚才说了,香港那十几年的“繁荣”里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可以说直到现在,香港电影整体仍旧处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电影人才仍然是从电视业TVB“训练班”、唱片业歌手、星探发掘等方面来的,然而这样是无法支撑起大规模的电影工业发展的;

加上一众黄金一代的导演、演员及幕后人才基本都跑去了好莱坞或者北上发展,留下的就只有坚守阵地的人,这时就要提到下面这位人物:

在90年代末期最艰难的时候,香港电影几乎是靠王晶自己一人养活了当时仍在坚守的大批电影业人员,这也是导致他本人日后被人诟病只会拍烂片的原因,可即使是烂片就意味着有人投资,只要有投资,香港电影业的从业者就能生存下去,算是没办法之中的办法了。

在香港电影业中,除了上述的吴思远,个人认为眼光最好的就是王晶。无论是当年的晶女郎们,还是如刘伟强、许鞍华、刘德华、黄秋生、郑伊健等后来火爆的导演及男星都曾受到过王晶的提拔;

曾6夺金像奖最佳导演的许鞍华,她的电影因题材关系经常拉不到投资,是王晶给她投了不少钱让她继续拍下去的;

被称为香港电影最后辉煌的《无间道》,当初是王晶拿着剧本帮刘伟强去求老板投资的;

刘德华90年代末负债4000多万是王晶不断给他戏拍才成功保持段位并还清债务的;

郑伊健更不用说,当年就是王晶把他从TVB拉进电影业且连续给他拍了四部戏直到《古惑仔》才翻身;

可以说,新世纪初至今的香港电影业主要骨干人员都全靠王晶的提拔。也就是他们这群人,一直坚持拍摄关于香港题材的电影,保留着香港电影文化的最后一道风景线。所以说香港电影业因回归后而倒退其实是个伪命题,衰退的迹象其实早在回归前就发生了。因经济条件上来后,亚洲各地的娱乐业发展势头逐渐抬头,昔日香港电影一枝独秀的局面演变成了如今的日风、韩流的强势,加上香港黄金一代在巅峰期的集体性离开导致了香港电影后继无力,加剧了在竞争中无法避免得遭遇被其他文化的入侵;

香港电影的前车之鉴⚠️

大陆电影业如今给人们一种繁华的现象,其实里面仍然有着许多和当年香港电影一样的潜在危险,工业基础的发展再不跟上去则很有可能会重蹈覆辙;

目前大陆市场虽然幕前的演员和导演很多,但是幕后的工业水平依然停留在十分落后的水平,这点从陈思诚的《华人街探案》就可以看出来:

电影业内甚至行外人都知道,《探案》系列的剧本其实并非陈思诚写的,其做法无非是轮流请不同的编剧来写剧本,然后将各自的精华放在《探案》里面,不但有些编剧连费用都不给,且在电影的结尾连这些人的名字都不提,还说是自己编写的;(臭不要脸)

这样的做法非常严重地伤害了电影业,因为电影工业中最重要一环就是幕后编剧。作为导演不但自己手艺不精(说实在,探案主要是故事好导演讲故事的水平真心不行,容易让人一下就猜到后面的剧情),还要把别人的功劳也抢到自己手中,可惜的是,这种做法也是目前大陆电影公司的主流模式,不但是编剧,就连许多其他的分工都在遭遇这样的情形,如再不制止,将导致大环境无法形成良性的竞争,发展下去更是会撕裂整个电影业,沦为一个替人“洗钱”的工具;

最后,希望大陆电影业能够借鉴香港电影这个前车之鉴,不光只懂得找能吸引票房的明星,更要是学会培养自己的人才,发展电影市场工业,完善幕后的工业体系,否则,香港电影这个教训很有可能会在将来的大陆重新上演,甚至沦为替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梦想的地方。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JimTeng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8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喜剧之王》这部电影?
如何评价黄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