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回购,一般都是上市公司用手上现金收购自己在外流通的股票,相当于买自己资产。
在美国,股份回购通常是一种“顺周期”的投资安排。一方面,公司认为股价被低估,买自身股票的投资收益会高于投资其他公司;另一方面,当上市公司现金充足时,股份回购也有发放红利、调整股权结构的效果。从 2009 年到 2018 年第 3 季度的美股牛市,股份回购金额从 2009 年时的 1472 亿美元增加到 2018 年前三季度的 8064 亿美元,回购与股价上涨是相互促进的。
但在中国,情况有点不一样。
上周末,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这是对去年 11 月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的落实。
最重要的两点,首先是上市公司不只可以用自己钱买自己股票,还可以发行优先股、债券来筹钱买股票,换句话说,可以用低成本、低利率的方式借钱炒自己股票。
然后,对于买完以后怎么卖出,监管也想好了。《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指出,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后申请再融资的,在一定规模内取消再融资间隔期限制,审核中给予优先支持。
举个简单例子,一家公司认为自己股价应该是 20 元,但因为市场整体下跌,现在股价只有 10 元,这时候发行了为期 1 年、年利率 5%的债券,募集 1 亿用来买自己股票;1 年后,股份回购提升了投资者信心和股价,股价回到 20 元,这时候这家公司既可以转让这部分回购的股票获得资金,也可以发行新的再融资,例如定向增发,自己募集更多资金,也意味着后来这批新加入的投资者的成本变得更高了。
实际上,就是鼓励上市公司“先低成本融资回购推高股价然后股价高位再融资”。
A 股长期以来很少出现大批回购股份,主要原因是发债融资的成本和发新股融资的成本相差不大。而在 2018 年,在限制再融资、去杠杆和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都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周转危机,即使想用回购来提振投资者信心,手头也没钱。
但现在有新政出台,没钱买自己股票推高股价的公司从此有了低买高卖的空间。
前两年,在一些供给过剩行业,宏观调控通过涨价实现了去库存。这个经验,现在被移植到了 A 股,在公司资金链紧张、信用紧缩、资本市场下跌、股权质押濒临爆仓的连环套中,同样可以通过涨价融资去杠杆。
题图来源:Pixaba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