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诱我上瘾,一面让我羞愧,电子设备比我更人格分裂

别看当代人平常跟没事人似的,每当打开手机,其实都是在一个凶险的世界里艰难逃生:

随便打开一款游戏,先来两小时完成每日任务,体力槽用完了?不要紧,随便玩玩支线就攒起来了,包你能再战三百回合。

看看社交网络吧,信息瀑布流刷不到头,明明没啥意思但怎么就收不了手?微博短视频甚至连划拉那一下都帮你省了,看完自动跳转下一条,不用动手,看就完了。

要是不慎点开一集电视剧,那完了,一晚上可能就对付在这儿了。自动播放下一集不说,哪怕还没更新的剧集也全部填满了预告花絮,看着看着都忍不住问自己,诶我看着玩意儿干啥?

每一款 app 都致力于榨干你的全部注意力,想走可没那么容易。在英国《卫报》去年的一个报道中,研究老虎机上瘾机制的学者 Natasha Schüll 说,Facebook、Twitter 吸引用户停留的方式和博彩业没什么两样,都是通过机制的设计让用户进入上瘾循环。因为互联网服务要想赚钱,就要持续获得用户的关注,让他们长时间在线,不停地贡献点击量。

动图来自:Maximillian Piras

最善于使用这一套的硅谷科技公司近些年也开始反思,到底是要为上瘾而设计还是为忠诚而设计,Google 在去年的开发者大会上提出 digital well-being,要关注数字健康,为此推出了 App 计时器、翻转手机就能进入勿扰模式等防沉迷功能。Apple 也在 iOS 系统里加入了屏幕使用时间、家长口令等功能,意图限制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

但效果不算理想。The Outline 的记者 Madeleine Davies 说,科技开始热衷于在我们使用它时惩戒我们,Netflix 在你疯狂刷剧时尽忠职守地问 “你确定还要继续看吗”,尽管得到的回答永远是“yes”,iPhone 的屏幕使用时间和每周报告也有同一副生硬的教训小朋友的口吻,告诉我上一周盯着屏幕看了有一百万个小时。

我的 iPhone 努力想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但根本不管用,Davies 说,这种教导主任式的苦口婆心并不能让我改变使用习惯,只是在不断戳破我们心里明白但不肯承认的自我安慰,激起逆反心。

为了看看年轻人是不是真的对这一套不买账,好奇心研究所做了一项名为「你的电子设备叛逆到什么程度了?」的调查,我们一共收到了 9445 次反馈,结果显示,有近四成的受访者都是拒不听劝的“青年叛逆领袖”。

拿 iPhone 的防沉迷举措“屏幕使用时间”来说,有 42.6% 的受访者压根不看使用时间报告,34.4% 对于自己在某个 app 上花了太多时间这件事表示“哦知道了,so what?”只有 23% 的朋友觉得应该要有所注意下回改正。

对于游戏中的累计在线时长提醒,把它当回事的人稍微多一点,32.5% 的受访者在看到“您累计在线时间已满 3 小时,请您下线休息”时惊觉自己已经玩了这么久当即下线。但仍然有 44.7% 的人忍不住再来一局,还有 22.8% 的人选择秒关,无视提醒。

按照 Davies 的说法,其实问题不在于我在屏幕上到底确切地花了多少时间,我在哪个具体的应用里浪费了过多的生命。而是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一切,只是不想承认而已。

大多数应用仍然在用各种游戏化的方式让我们走不出来,现有的防沉迷系统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却想用提醒我们自己有多没用的方式鼓励我自己改变。我自己要是有这种定力的话,那每年的新年 flag 就都能实现了,何至于今年还在和大前年的自己共享同一套新年愿望。

题图来自:iStock ©️ jesadaphorn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