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文化批评式微之时,来谈谈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过去的两年对于文化批评,或者更广泛的与文化相关的写作,可谓艰辛。在越来越多的政治内容占领新闻版面以及聚合类网站受到青睐的背景下,文化批评的存在感变得稀疏。许多新闻机构传出了削减文化批评记者的消息:Buzzfeed 与几位编辑层面的职员分道扬镳,音乐网站 The Fader 也裁掉了一批职员。一些媒体削减得更加彻底,《村声》停办,和《村声》颇有关联的 Voice Media 集团在 2018 年末停止了对电影和电视的报道……

Vox 的 Todd VanDerWerff 在一篇文章指出,虽然新闻机构的选择可以理解,但文化批评仍然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需要文化批评告诉我们去看哪些电影,或者避开哪些电影,还需要它告诉我们那些我们已知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的事情。如果新闻报道是向我们解释这个世界,那么文化批评则是向我们解释我们自己。”

德国的文化批评家齐格弗里德·科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所著的《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一书便是说明文化批评重要性的绝佳例子。《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通过 1920-1930 年代的电影切入,解释了德国的国民心态以及极权主义的抬头。

科拉考尔提出了这样一个联结:德国表现主义的电影人(拍出了书名所引用的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罗伯特·维内是其中之一)呈现出的黑暗的末日感,与法西斯主义在 1920 年代到 1930 年代的崛起看上去非常搭配。

他进一步阐释,这些电影以及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预示了纳粹主义的不可避免。电影之所以能够解释文化,因为电影不仅是文化的记录,更是对文化潜意识的表达,有的时候就连导演都没有意识到。

科拉考尔认为电影是理解文化精神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是因为电影是集体的成果,虽然导演可能有较高的话语权,但电影的制作是由规模性的团队完成的,牵涉的人越多,越能准确体现大众心态。另一方面,电影本身也是对观众心态的一种反映。

书的核心论点至今看来仍有价值:每一部电影都能告诉你孕育它文化的事情,你对电影了解得越多——知道它是如何制作、如何创造虚假却备受人们期待的故事、如何与哲学等其他思想互动——你就越清楚电影对未来的预示。

对于文化批评,一个主流的认知是,它是评论者告诉你某个东西是好还是不好。这其实只是评论家做的最无趣的事情。一个评论家最核心的任务是从作品本身抽离,钻到精髓里,试图弄明白作品就我们和社会想要表达什么。你可以喜欢一部作品的同时认为它的政治表达是有问题的,也可以在讨厌一部作品的同时挖掘它对社会的精准洞见。

拿 HBO 的《真探》第二季举例,它简直惨不忍睹,但是它体现出了一个现状:支离破碎的资本体系把人当物件来对待,觉得人没有价值可言。更广泛的体系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它预示了像是《使女的故事》以及《西部世界》这样的剧集以及围绕它们讨论的来临。

《都市女孩》虽然好看,但是到了 2018 年,除了唯我论以外,它已经没什么深刻解读的余地了。事实上,就连唯我论对它也是老生常谈了。大多数情况下,剧集中的人物对于自己的经济和种族特权并不自知。而这种不自知成为了一块重要的拼图,构成了 2016 年以来的现状,流行文化逐渐拥抱起了反英雄角色,这类角色显示出的盛气凌人的气势,让人联想到了白宫那位新总统的入驻。

不过,文化批评的主要任务并非预测未来,而是“预测”现在。Todd VanDerWerff 承认,他与同事忽略过表现国家潜意识的线索,而回头看线索就摆在那里。文化批评家集中在洛杉矶和纽约,这种地理上的集中可能是导致线索被忽略的原因。另外,白人男性构成了这个职业的大部分。这也是一种同质性。

昆汀 2015 年的《八恶人》是一部值得剖析的作品。在电影中,美国崇高的理想与血腥的现实发生了激烈碰撞。它比其他作品更明白,2015 年的美国正站在悬崖边上。它是一部堪称“丑陋”的电影,但没准世界就是丑陋的。

当然,这不会是关于《八恶人》终极的答案,也不会有评论能提供终极答案。电影的含义会随着时间改变,没有一家之言能道尽所有玄机。这也是我们需要更多文化批评的原因。而且,只要有新的电影、电视、游戏、书籍诞生,新的文化批评也应该随之而生。

以下是 Vox 推荐的 2018 年值得一看的文化批评

“Ten Years Later, The Dark Knight and its vision of guilt still resonate,” Bilge Ebiri for the Village Voice

“2018’s big horror film trend: inherited trauma,” Britt Hayes for ScreenCrush

“Why I’ve had trouble buying Hollywood’s vision of girl power,” Alison Willmore for Buzzfeed

“Hulu’s The Bisexual is here to make every queer a little bit uncomfortable,” Heather Hogan for Autostraddle

“Adventure Time finale review: One of the greatest TV shows ever had a soulful, mind-expanding conclusion,” Darren Franich, Entertainment Weekly

“CBS’s toxic culture isn’t just behind the scenes. It’s in the shows that it makes,” Kathryn VanArendonk for Vulture

“Hereditary hot take,” May Leitz (aka NyxFears) for YouTube

题图来自:豆瓣电影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