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 2018 年度小结「上」

欢迎关注专栏作者 ins 账户:rickidai

行业的年度小结,算是这个专栏的招牌内容之一了。今年我在标题里去掉了「国际」两个字,因为国内运动品牌在行业里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可忽视,并且也确实在 2018 年完成了许多行业顶尖的产品和营销事件。因此年度小结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

本次年度回顾会分为三篇。「上」会集中在行业的趋势分析与总结;「中」则是关注所有主流品牌的动态;「下」将聚焦行业的核心产品和人物。

建议看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回顾一下过去两年的小结,尤其是去年的。很多今年的行业大势,其实在 2017 年已经有了苗头,也都在文章里有所提及。并且三年的内容连着一起看,更能了解到行业本身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DHLLL:国际运动品牌 2016 年小结

DHLLL:国际运动品牌 2017 年终回顾

从 2015 年开始,运动品行业经历了整整三年的高速发展。在这三年时间里,原本强势的品牌开始了超高速的发展;曾经在垂死边缘的品牌再度复活;而很多不温不火的牌子,也能稳稳拿下高个位数的增长。健康和运动的生活方式,以及,休闲和舒适的穿着需求,成了全球年轻人的主流消费趋势。各大运动品牌都在分享这一股行业红利。

就看看上海的淮海中路吧。过去的三年时间里,耐克阿迪FILA彪马UA锐步ASICS都在这里新开/翻新了自己的旗舰店。而诸如 Reebok,Umbro,Joma,Diarora,这些曾经消失在视线里的品牌,都纷纷在全球/中国重新开店扩张,再度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三年也是整个行业新科技,新产品和新玩法层出不穷的时间。Boost 的强势统治,4% 和 4D 的锋芒初露,Kanye,Rihanna 与 Virgil 的强势入局,奢侈品牌的试水尝试,动画片电影玩具等联名方的精彩纷呈,让原本玩法比较保守的运动品牌行业一下变得精彩纷呈。Stan Smith,NMD,Creeper,YEEZY,THE TEN,各类精彩的产品和合作层出不穷。此外诸如 N9000,PUMP FURY 等小众鞋款,也都收获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各类精心制作的联名层出不穷。

然而到了 2018 年,行业整体进入了调整期,营收增长也进入瓶颈期。全新的顶尖科技需要时间来孕育和调试才能实现量产,曾经火热的诸多营销模式也逐渐失去了新意,各色联名方也暂时无法再找出版图之外的选择。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athleisure 的大风也已经刮了三年多,各类鞋子也都买了不少。在需求没有提升的前提下,如果产品和营销上没有新的刺激,消费者也很难再有如两三年前一般的购买欲望。

行业的热乎劲没有了,红利没有了。原本动动手指就能做到的生意指标,现在需要弯腰下地了。因此,2018 年成了考验运动品牌们基本功的一年,它们需要依靠品牌自身的积淀,营销手段,渠道多样性,零售形态和能力来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营收。或者说,让自己避免下滑。没有炸裂科技,没有爆款产品,没有超顶级新明星。今年整个行业都缺少这样的「超级英雄」,只能依靠拳拳到肉的打斗。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我们再次领教了耐克领先全体同仁的实力,也再次认识到了千年老二阿迪达斯和领头羊的差距。过去三年的「失势」,并没有让阿迪达斯从本质上缩短和耐克的差距。

在这一年,耐克以 Sneakers App 为核心,率先将品牌的电商发展带入了高速期,远远甩开了曾经先发制人的阿迪达斯;随后又在上海南京东路开设了全新的零售店,向消费者展示了完全不同的零售理念;选用 Colin Kaepernick 作为「Just Do it」三十周年的主角更是显示出耐克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强劲的勇气,创新和掌握力。

在 Virgil 扛住 Kanye 之后,阿迪达斯在实实在在比拼拳脚和能力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除了不断签约明星代言产品之外,阿迪达斯似乎不知道怎么去做营销了。电商渠道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耐克,而开在耐克 001 对面的亚太旗舰店更是表现平平,难以媲美对手的光芒万丈。

行业两大领头羊直接的直接对比,直接体现出了行业在 2018 年整体的变化。

说实话,真要比拼新产品的话,阿迪达斯今年的新品并不落于耐克的下风。但在行业整体大势不理想的情况下, 想要卖出产品,就需要从营销到渠道的一系列组合拳。P.O.D. 的失败,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产品不行」,而是阿迪整个 Go to Market 的弱势体现。 耐克能在今年把 AJ 1 这盘冷饭超出全新的高度,正是从营销到渠道的整体强势。

说到 AJ,这正是今年行业大势的一个缩影:各家在产品上没有「明显的」突破和进展,但依靠着完全不同的营销方式,多元且有趣的渠道组合,以及不断的配色和联名,依然能为品牌带来大量的销售。AJ 之外,YEEZY 和 龙珠系列 也是非常好的例子。只是…龙珠系列 是一个比较负面的例子。

经过这一年的洗礼,明年开始,「电商」,「创新营销」,「更强的零售终端」一定会成为各大品牌厮杀的主战场。以 4% 和 4D 为首的产品和科技会逐渐进行主战场,但整体缺乏新意的产品大背景,会让「基本功」的对决成为重中之重。

之前说到,2017 年是暴风雨的前夜;而即将过去的2018 年,大风大雨已经是随处可见,洗牌和调整也如期而至。接下来的 2019 年,行业环境对所有品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第一批真正掉队的也许很快会出现。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DHLLL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