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中的食物能让人口水直流,恨不得马上买张机票去品尝。不过第4集《肴变万千》的几种食物实在“太有味道”,很多人可能会避而远之。中国的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国外的鲱鱼罐头和臭奶酪,片中作了精到的总结:“嗜臭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在遥远的北欧,也能找到臭名远扬的知音。”
《风味人间》截图
世界上以“臭”或者“恶心”闻名的食物当然远不止这几种。在瑞典马尔默,有人搞了一个“恶心食物博物馆”,展出了世界各地大约80种“令人作呕”的食物,《风味人间》中的鲱鱼罐头和臭豆腐,就是其中最知名的品种之二。
对于“嗜臭”的饮食习惯,人们经常用“闻着臭,吃着香”来形容。这并不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而是有着客观的生理学基础。
品尝食物是一个综合的体验过程,而不仅仅是“尝味道”。首先,传统与饮食习惯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一个“固有的形象”,比如西南地区的人认为折耳根是美味的,而对于只听说过并没有尝试过的北方人,折耳根就只是一种“味道奇特的食物”。这种截然相反的心理基础,对于感知到的风味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记录片中的希芙,发酵鲱鱼的味道就是它对家乡的记忆。对于漂泊的西南人,折耳根的味道也有同样的意义。
然后,当食物摆在我们面前,视觉效果也会对风味体验起到显著的作用。当年在大学里曾经有过一个实验,组成同样的布丁用不同的色素,品尝者给出的评价会相差很大。比如同是草莓风味,粉红色的就要比其他颜色得分更高。在高级餐厅中,摆盘与色调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在中国传统的美食体验中,这就是“形”和“色”。
心中固有的形象加上食物的视觉体验,会大大影响人们对食物的期望和感受到的风味。比如中国人看到发霉的奶酪和拉出粘丝的鱼,就很难有勇气去尝试;而外国人看到脑花和皮蛋,基本上也不愿意去体验。
当更近距离接触食物的时候,食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从鼻孔进入鼻腔,与那里的嗅觉受体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就解析出“气味”。这几种“臭”的食物都是通过发酵制作的。苋菜梗中有许多含硫化合物,而豆腐、奶酪和鱼中都含有大量蛋白质,其中有许多含硫氨基酸。经过发酵,这些硫转化成了刺激性的气体——初中化学没忘光的人或许还记得“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其来源是鸡蛋白中的含硫氨基酸。
图片来自Richy | Wikipedia
对于“外人”来说,心理上固有的负面印象、毫不吸引人的“形”与“色”、先声夺人的臭味,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这,大抵就是这些“名闻天下”的食物,在“地理标志地区”之外难以被接受的原因。
不过,如果因为其他的原因——比如对“家乡标签”的认同,或者是“尝试新食物”的勇气,使得一个人跨越了之前的不快而把这些食物放进嘴里,那么与之前不同的体验就产生了。
这些食物——尤其是鱼、豆腐、奶酪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酶解,会释放出许多谷氨酸和有风味的小肽。释放出来的谷氨酸就是味精,加上其他的有风味的氨基酸和小肽,都是“鲜味”物质。而“鲜”的体验,只有食物到了舌头上才能够发生。
嗅觉分子的两种途径(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时,在我们咀嚼食物的时候,食物中的其他挥发性分子会从口腔进入鼻腔,然后被嗅觉受体感受到。这种现象被称为“后置嗅觉”或者“鼻后嗅觉”。同一种食物,通过鼻后嗅觉“闻到”的气味,跟通过鼻孔进入的分子产生的气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兴趣的人,不妨试试同一种食物“只用鼻子闻”、“堵住鼻孔吃”、“捏住鼻子吃”和“正常吃”时感知到的风味,就会有深刻的理解。
简而言之,“闻”只是鼻前嗅觉的体验,它可能是臭的;而“吃”的时候,舌头感知到的“鲜”和鼻后嗅觉感知到“非臭味”,要远比“闻”到的臭味更加强烈。三者的组合传到大脑,我们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香”了。
本文来自云无心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系今日头条签约稿件,媒体转载须经授权